就算对赛制评委有不满,这个节目出来的原创音乐颇有几首很好听,也不至于沦落到7分以下吧。
《微光》《卡西尼》《不透气的房间》《我哥》《解药》《婚约》《女书》等等,好听的歌还是很不少的。
袁野夕:最喜欢《微光》,颇有电影配乐大气磅礴的感觉。不单只这一首,她的歌曲有画面感,有艺术性,像是能改成音乐剧的。虽然英语歌词填的不算太好,但旋律真的很大气,仿佛摩西劈开红海,仿佛阳光照进纳粹集中营,仿佛悲惨世界里的微光。
邓见超:最喜欢《女书》。自然《好的,晚安》也是不错的歌,但《女书》《婚约》这一类的歌更能体现他的特色。中国风玩到现在,有不少口水歌出现,就是听了一遍心里犯恶心的。但他的歌并不会,旋律额很优美很好听。歌词喜欢堆叠意象,有些地方还可以斟酌得更好。但瑕不掩瑜,他是很有才气的唱作人。《女书》里面的转音很惊艳。
孟慧圆:《解药》《婚约》是我最喜欢的两首。她的唱功不如邓见超,但旋律写得极美。可惜在她写词爱务虚,不爱务实。她的歌词喜欢讲述感觉或者道理,不爱堆叠意象。但歌词这一类文字艺术,具体的意象才能让人觉得优美。可惜了她的旋律。好在《婚约》这首歌听了就知道是邓见超写的词,弥补了她的短板。
番茄:最喜欢《不透气的房间》和《我哥》。她很敢说很敢写,有一流的歌词。但她的问题和孟慧圆相反。番茄的曲风有点套路,听了旋律就知道是她。可惜了她的歌词。好在《我哥》这首歌听了就知道是玛斯卡写的曲,弥补了她的短板。《不透气的房间》的词曲搭配的很好,那种压迫感通过重复的歌词和音节力透纸背。没有刻意悲伤的旋律或歌词,但听了会落泪。
唐汉霄:最喜欢《卡西尼》。惊艳之作。本来并不觉得他好,也不理解陈粒为什么看重他,直到听了《卡西尼》。别的歌没有太大印象,可能《都挺好》也还行。他的水平很不稳定,颇有几首口水歌,比如决赛那首。
最不能理解为啥闫泽欢能有高名次。
赛制上看,音乐辩论赛那两集是我最最最喜欢的。很新颖,我很喜欢。如果最后一集多一些本季金曲评选,会更好。
周杰伦林俊杰那个唱作人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现如今有个节目能出来这么多优质歌曲,我认为不应该仅仅因为对节目组对赛制的不满,而给这个节目打低分。节目组再操作失当,优秀的音乐还是得到了这个平台。《中国好歌曲》的停播已经让人扼腕,市场不欢迎音乐性强有审美品位的歌曲,并不是啥好事。这个节目是应该被鼓励的。
文|宝华(珞思影视研究组)
4月12日,华语唱作人生态挑战节目《我是唱作人》正式登陆爱奇艺,王源、热狗、毛不易、汪苏泷、梁博、曾轶可、高进、陈意涵首发集结,展开一场关于音乐的较量。
这档节目的开播,标志着“原创音乐人”题材终于迎来正面刚——自3月9日起,优酷《这就是原创》于每周六晚已经播出六期,萧敬腾、陈粒、王嘉尔担任原创捕手,从百余位优秀音乐人中挑选“原创猛兽”,发起华语音乐的“造山运动”。
很多网友表示,优酷和爱奇艺在继机甲、街舞题材撞车之后,第三次上演“类型厮杀”,笔者倒认为,与其说这是平台之间的棋逢对手,不如说是共同发力推进圈层文化、促进产业进步的积极竞合。
网络综艺需要新鲜的血液,华语音乐也需要新鲜的声音。两档节目以不同的立意、不同的模式殊途同归,指向了同一个创作诉求,那就是在偶像音乐和网红歌曲当道的今天,重新引领观众思考和发现,到底什么才是优秀的原创音乐,市场到底又需要怎样的流行审美?
先把问题摊开
发起关于华语原创音乐的空前讨论
我们身处的,是一个怎样的音乐市场?两档音乐节目以极为写实的态度,对当今华语音乐现状进行了巧妙的浓缩呈现。
《这就是原创》历时半年征集,收到了来自全球华人地区上万组音乐人的原创作品,最终锁定105组。节目在正式录制前,将这些作品发布在音乐战略合作平台QQ音乐“猛兽原创榜”,接受大众的检验。
根据节目规则,作品进入TOP10的10组唱作人直接晋级下一轮,剩下的95组唱作人争取40个拯救名额。
起初,“人气决定命运”的规则显得简单粗暴,而这就是音乐市场面临的惨淡现实。按照大多数用户的收听习惯,他们只会关注到榜单排名前十的作品,榜单的固化,决定了留给原创音乐的通道极其逼仄。
《这就是原创》随后要做的,就是在TOP10之外为优秀原创力量提供一个展现才华的空间,向劣币驱逐良币的“榜单生态”发起挑战。
知名乐评人“耳帝”在微博中写道:“关注我的朋友都知道,其实我是很期待《这就是原创》这个节目的。在偶像音乐霸占排行榜、网红音乐霸占公共听觉空间的局面下,需要有更多真正的好内容、优秀的原创歌曲出现,来与之对抗且平衡市场,原创音乐人更需有一个能推广自己与曝光好作品的平台。”
《我是唱作人》的诞生,源于类似的行业忧思。一边是创作泛滥,一边是无歌可听,优秀原创音乐的渠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节目所邀请到的八组明星唱作人,基本代表了八种不同类型的原创力量,有全民公认的实力派,有争议缠身的偶像派和话题派,也有从网络音乐江湖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将这样一群典型人物聚在一起,碰撞、交流、比照、竞争,旨在引发一场关于原创音乐的空前讨论。
从节目召集的阵容来看,《这就是原创》和《我是唱作人》形成了显著互补,前者侧重路人型,涵盖了宋念宇、西楼、孟楠、玛斯卡、邓见超、雨锟等一大批为大众所不熟悉的实力面孔,旨在扶植更多的优秀原创音乐力量;后者全为明星级,有意为他们提供一个证明自我、交手过招的机会。
可贵的一点是,即便是向网络神曲和偶像音乐的霸权“宣战”,这两档原创音乐人题材的音乐节目都显露了极大的包容性。
当我们在《这就是原创》听到小峰峰分享《学猫叫》创作背后的温暖故事,在《我是唱作人》听到热狗认可曾轶可的歌词有文学性……不由得感慨,这才是时代该有的音乐精神,不再有当年包小柏“她留,我走”的固执与偏见,就算内心不认可,也会捍卫你唱作的权利。
既“心有猛虎”,更“细嗅蔷薇”
网生节目向原创音乐发起“行业保卫战”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音乐节目的话语权都牢牢掌握在电视综艺手中,从最早的超女、快男时代,到随后的《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再到之后的一系列巨制,电视节目对整个华语音乐市场的“推新进程”功不可没。
这一两年,伴生网生内容的崛起,创意强劲、形态鲜活、生态赋能的网生节目逐步走向大众文化消费的中央舞台,极大撬动了受众尤其是年轻用户的追随热情。说唱文化、街舞文化、机甲文化、灌篮文化等一系列圈层文化的出圈,证明了网生节目的无限活力。
2019年,从《这就是原创》到《我是唱作人》,两档节目以鲜明的“原创音乐”标签,标志着网络平台终于向华语音乐发起了“行业保卫战”。和传统的电视音乐综艺相比,其风格更趋年轻化、个性化、多元化,又因为有网络生态体系的天然加持,在音乐产业对接的力度和广度上,更具优势。
其中,《这就是原创》由《中国好歌曲》原版人马操刀,场景与模式都更契合年轻化的音乐表达,它延续了优酷“这就是”系列的剧情化风格,故事层层递进,命运扣人心弦。从“八小时限时创作”到最新亮相的“创作辩论赛”,节目在高压态势下考验着每位原创音乐人的音乐素养和生活积累。
有网友感慨:“大招都藏在规则里,每支作品都像是掐着音乐人的喉咙制定出来的一样,浸透了他们自己的整个人生。”
这不是你说一句“热爱音乐”就能来随便玩耍的场合,它在轻快的风格下有着极为严肃和严谨的内核,就像萧敬腾所言:“我们选的是未来跟可能,必须拿出可以让他们站到最高峰的作品,没有任何一次松懈、松散、失误的机会。”
从惊艳面世的《好的晚安》,到获赞“十年来最美的中国五声音阶作品”《婚约》,中国原创力量集结爆发,一次次发散着动人心魄的光芒。这些作品让大众看到,光是“心有猛虎”还不够,还得能“细嗅蔷薇”,音乐本身就必须有充沛的情感。
初初登场的《我是唱作人》亮出“不止是歌手”这一口号,昭示了原创至上的雄心。首期节目再一次让大众确认了毛不易的优秀,擦拭了一遍梁博的光芒,敢于应战的王源再圈了一波粉,围绕曾轶可、高进、陈意涵的争议实属情理之中。唱作人在1v1环节接受101位大众评审的现场“榨汁(judge)”,也够残酷、够带劲。
从目前来看,这两档节目都抛出了一个盘旋在“原创”头顶的令人迷惑的问题:如今的音乐创作,风格越来越多、编曲越来越炫,表达越来越私人和微观,整体格局都显得偏小。一位观众直言,当人人都在标榜“特别”时,大众化的反倒成了稀有物种,而后者本该是一个多元、良性运转的生态中的大多数。
原创意味着小众吗?小众的就一定是高级的吗?这些疑问,就交给节目逐步为我们解开吧!
追了这么久,终于追完了!而且看的都是会员版!袁野夕,唐汉霄,round2,霓虹花园,孟楠,邓见超……随便哪个第一我都服!尤其是唐汉霄和袁野夕!太喜欢你们了!毕竟大神们太多了! 当然了,这节目做的真的是一言难尽,特别是赛制,莫名其妙,让人恼火!但是千万不要因为赛制就错过了这么多超级牛的原创音乐人,这么多超级好听又有意义的歌!真的有很多好听的歌啊! 除了上面说的几个人,还有诺尔曼,秦凡淇,范忆堂,西楼,颜卓茜,闫泽欢,马斯卡,孙博涵,winky诗,徐良,也都好棒,也很喜欢! 袁野夕,微光,星河,分裂,在你的双眼遇见,都超级牛逼!如果说唐汉霄的歌是仿佛看了盗梦空间那种又好看又有意义的科幻大片,那么她的歌就仿佛是时间旅行者的妻子那种,又科幻又唯美的科幻爱情片!听她的歌,真的仿佛能看到漫天星空,就仿佛听唐汉霄能看到浩淼的宇宙。除了那一期倒霉选到了仙剑,的确发挥不好外,还有和邓建超pk的湖心的船外,其余几期全都让人超级惊喜!谁说人一定要尝试各种风格!可不可以请袁野夕不要变,一直唱这种歌,能听得出歌里疼痛的挣扎和迷茫,也能听到美好和希望!太喜欢了! 唐汉霄,都挺好,卡西尼,合唱版末日飞船,喜欢到爆!我隔着屏幕都感觉整个人都炸了!真的感觉好像看了一部超级科幻大片,而且不是流浪地球这种,是那种又好看又超级有意义的美国大片,如果真的要说,就好比盗梦空间!又商业,让人觉得超级好看,又很有深意很有哲理!这几首歌真的又好听又有意义!唐汉霄是那种,一开始觉得他唱的歌还行,挺好听,但不够惊艳,但是从都挺好开始,越来越觉得惊艳!尤其是合唱版宇宙飞船和卡西尼,我跪了!太牛逼了!可惜决赛的歌我不太感冒。 round2,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说唱,也几乎从来不会去主动听说唱,但是从他们参赛开始,几乎每期的作品都好炸,而且我好喜欢!主要是因为真的觉得很好听!虽然我以后可能也并不会主动再去搜来听,但是在我听的当时,,真的被感染到了,真的很喜欢! 霓虹花园,说实话我也并不怎么喜欢听摇滚,不喜欢这种乐队的歌,但是和round2一样,在听的当下,我真的被感染到也真的很喜欢,而且霓虹花园和round2从参赛开始起,几乎没有一期是让我觉得不好听的! 而对于邓见超,其实我并不是特别喜欢。第一期的确让人惊艳!开场那么戏多做作,让人反感到吐,结果一开口,瞬间所有人跪了,好的晚安真的太好听了,而且周深翻唱的也超级好听!然后是婚约,写的挺好听的,但是唱的并没有让我觉得惊喜的感觉,然后是女书和肆意的河,也还好,但就是没让我觉得惊艳,至于其它的,就更没什么了!与唐汉霄的越往后越觉得的惊喜不同,对于他,我是觉得越来越没感觉…… 还有闫泽欢,一开始的几首歌都挺好听的,声音也超级好听,但就是让我觉得,嗯,挺好听的,完全没有惊喜的感觉。和邓见超一样,他是我觉得越到后面越感觉没感觉的人,他们竟然还进入2强,超过袁野夕和唐汉霄,我真的不服啊!不过闫泽欢小哥好好看啊,除了泡面头,后面每换个发型就像换了个头,而且每个发型都好好看!真是白瞎了这么好听的音色和颜值了,他的歌几乎从来没彻底打动我过。 孟楠的痒,的确是一个揭不掉的标签,但是硬邦邦,龙之梦,你要长大,盲兽,都好好听!尤其是盲兽,简直了!那个美声,太迷人!关键是,硬邦邦的歌词,盲兽的小皮鞭,再结合痒,小姐姐,我怀疑你在开车,可是我好像没有证据,哎呀,反正就是喜欢她! 诺尔曼的声音真的好好听!她的歌也都挺好的,但就是感觉即将达到沸点,热度也一直都在持续,但就是没能让人沸腾,就差那么一个惊爆点。 还有颜卓茜也是,唱腔好独特,简直就是个古怪少女,歌也好听,尤其是知道她已经三十多了,还在唱歌的时候尬舞,真的好心疼她好佩服她!她的歌真的好听,但就是和诺尔曼一样,就是却那么一个让人瞬间爆炸的惊爆点。但我真的好喜欢她们的声音。 秦凡琪,那首不透气的房间一出来,真的惊到我了,太好听又太有社会意义了!真的是一首让人能印象深刻的歌,如果说这就是原创结束了,我最多记得三首歌,其中有一首,必定是这一首!但是其它的歌,就完全打不到我了。 玛斯卡就不说了,我真的get不到,但就真的是那种不明觉厉! 范忆堂好帅,好像金世佳,真的好帅,歌也好酷,这个哥哥我真的很可以!很很很……很可以!
西楼哥哥好酷,歌也很有特点,但是好像没发挥出自己的真实实力,好为他可惜。 孙博涵的嗓音也很有特点,那首没按原先创作现场临时发挥的歌好好听,让人好舒服。 winky诗和徐良真的不亏是大牛,真的好牛,可惜没有机会看到更多,看到的几期不过确实没太大惊喜。 宋念宇是什么鬼?也许他的创作的确很牛逼,但是节目中完全没看到,一点都不惊喜! 孟慧圆,原谅我欣赏不来,歌大部分都挺好听,但就是完全打动不了我,可能是我的问题吧。 徐徐若枫的热死了还真的挺好听,而且一开始觉得他完全是在搞笑,可是现在看来,他说的每一句,都很礼貌谦卑,真的喜欢上他了,应该是一个很温柔的好人。 第一期,酥皮曹的那首歌也超级好听!我不想洗澡也挺有意思的。嗜睡症女孩好听是好听就是太普通 还有,王嘉尔唱歌的声音太难听了!明明说话时那么软萌,为什么一唱歌就变成糙老爷们了呢? 说实话赛制真的各种莫名其妙,但是真的有好多好听的歌啊!而且除了这些露面多的,还有很多一轮就淘汰的,感觉真的有好多好多牛逼的人,我就感觉好多厉害的人还没展开就淘汰了…… 本来想给四星的,但是想到那么多惊艳到我的歌,还是给了满星!
三年,每一年都会回顾这个节目。每一年都有一个疑问:它,为什么,这么,糊!!!!糊到只有五千个人标记了…对标同期竞品节目无言以对…就这就是优酷吗???
先说他为什么不应该这么糊。首先,选手确实有点东西,不说每首歌都好听,但是歌曲的多元化和质量几乎是在一个平衡的位置上的。歌曲曲风多变,百分之六七十的质量都高于一般水平。也就是说选手的质量按道理是撑住了的,何况《婚约》《末日飞船》《好的晚安》好像是上过热搜的。到如今,秦凡淇获得了歌手的机会,唐汉霄、袁野夕仍然是业内很好的音乐人,邓见超,闫泽欢,孟慧圆也有所输出。
其次,导师全情投入。三位导师真的都是很nice的人,自己的能力就很过关,而是完全没有导师的架子,在不停地帮助这些音乐人。nice到什么程度呢,王嘉尔啥啥啥都帮一手,萧敬腾一年后还会帮人打歌,陈粒两年后还眼含泪滴。
最后,这个节目组甚至也很在线。细节上来说,字幕都做了小心思的设计,虽然我认为没啥用,但起码有在用心。每个舞台都没有含糊地应有尽有。整体上,对待选手也非常专业和温暖,请到金少刚做监制可见一斑,而是最后一期,节目组为肯定徐徐若枫,自己编曲还安排三位导师进行合作,一方面三位导师真的nice另一方面,节目组的安排和初心可以看到。从情怀立意上来说,我真的看到了优酷不是在抄抄抄了,而是真的想要探讨什么是原创,给原创人一个舞台,甚至鼓励原创人和国内音乐市场的多元化。从最后的四分钟可以看到,节目组真的用心了,三年时间的筹备可见其决心。只是很可惜,明明说好了明年见的,都已经两个明年了,还是杳无音信。其实也可以理解,原创,创作没有办法拔苗助长,只能等待时间给一个平台。
最后再来探讨一下为什么这么糊,糊到很多选手还是寂寂无名。一方面选手的后续发歌么跟上之类的选手原因先忽略。也可能是偶像节目正当红,没跟上。但是我认为这节目的赛制真的迷,最迷的就是辩论赛和组队那两期。辩论赛苦于屁话话多,一个音乐节目,说话的时间和唱歌差不多,难以理解。组队那期,好歌太少,太随便了,浪费了一期,看他们猜歌虽然有一点点意思,但我毕竟看的是个音乐节目啊。而且淘汰的规则真的很迷…后面的专业评审也是,屁话有点点多。前两期怎么说呢,人太多了,听不过来,有点疲惫了。
希望有下次,希望大家都可以发展的好。
原创音乐类节目真的难出圈。当初《我是唱作人》(没记错名字吧)出来的时候,因为阵容关注了一波,就是,看完之后的感受,真的很普通,而且是看不到生命力的,很让人失望。
看《乐队的夏天》,刺猬,旅行团的几首歌真的蛮好的,就觉得特别开心。
然后《这就是原创》就是一点水花都没有。也是因为现在萧敬腾演唱《好的,晚安》才认识有邓见超这个人,返过头去听,非常的感人,简单但是感人,这真是太不容易了。老萧这次是已经做了减法了,但是这首歌还是太适合邓见超他自己了,甚至是周深来唱,他唱不出那种朴素的感人。
然后就回来扒节目,实在是有很多好的作品,好的音乐人。说到底,最好的音乐,就是一瞬的打动,会让人忘记所有规则和条条框框。这个节目贡献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实在太不容易了。
01 .
我们天天说要创新,可从没说为什么要创新,创新到底满足了人类什么呢?
人是个自傲的生物,虽然充满了动物性。我们捕捉或者圈养动物,吃他们的肉;我们为了繁殖争夺异性;我们为了领地仍在血腥厮杀。
可我们生怕被说成动物。我们极力的希望脱离动物,因而在各个方面都希望不像动物那般直接的,粗暴的表达。看上喜欢的女生,不会跑上前展示自己强壮的肌肉,如果还没疯,也不会说今夜我们一起开房。我们会花一个星期或者更长的时间来缓慢的接触,从最不冒犯的语言步步为营,在女性的眼里,这是优雅,这是文明,她们喜欢这样的追逐。即使双方或许都清楚动机及目的性和动物其实没什么区别。
可我们就是要这块遮羞布。这是本性感觉,没有道理。
要是不信,在大街上看到陌生美女,直接说我们去开房试试?
02 .
在这样的基础上,人类有了自己的美学。
既然直接是不被喜欢的,那么委婉就成了人类的追求,大家觉得不直接的委婉比较让人舒服。
因而衍生到,单一单调也是无趣的,每次发一个同样的音是枯燥的,画一条同样的线是无聊的,保持同样的快慢节奏是苦闷的。从而,我们开始追求变化,音需要有高低的变换,线条需要弧度长短,节奏需要时不时调整。
于是,有人肆无忌惮了。玩帕瓦罗蒂式的高音,无法理解天马行空的涂鸦和全然无序的狂魔乱舞。这破了嗓子的高音于是变成了扰民的噪音,涂鸦只能流落街头,狂乱的节奏最终也成不了音乐。
人类开始认识到,美不是没有节制,而是恰到好处。
于是,艺术诞生了。
03.
有人玩出来了恰到好处的作品,惊艳。
众人争先恐后的模仿,你这么画上帝,我也这么画。你这么歌唱,我也这么谱曲。而奇怪的是,后人却只记住最早创作的这个人,把他奉为开山鼻祖。至于后来的这些人,连名字都留不下,无人知晓。
他们不知道,人类还有个癖好。这个癖好说的好听点叫喜欢惊喜,不好听就是喜新厌旧。
沙漠人第一次来到江南,江南人第一次看到沙漠,我想都是惊喜的。但是第二次去呢,第三次去呢。。。我曾带客户参观我的家乡,那个人们争先恐后飞大半个地球来旅游的家乡。但是对于已经去过几十次的我,在他们发出美的赞叹时候,我老早就有了想吐的感觉。
这就是人,我们改变不了。
所以抄袭没用,别人的雅就是你的俗,模仿或许好点,但是惊喜不大。
真正能搞定人类的,还是原创。当然得是美的原创。
“我们是唱作人,创作,永远我们把音乐放在最前端,音乐本身就必须有情感,不是要靠词来带出情感,词它是辅助,再加分,旋律本身就有情感”——萧敬腾。以上同时也献给我外放外文歌时总是在问“你能听懂这首歌唱的什么吗?”的人们。玛斯卡那首雷鬼乐好好听啊,我后来一直在单曲循环播放~
这!就是作词!应该让林夕黄伟文去参加这个节目~反正没有人管曲子如何 3个“导师”没有一个会编曲 笑死~
《这!就是街舞》,《这!就是灌篮》,《这!就是歌唱》,《这!就是……》,可以录三百六十行,节目长做长有,节目名字直接套用就行。《这!就是原创》第一期被徐徐若枫那首《热死了》洗脑,一不小心还被老萧端正的音乐态度圈粉!
虽然所谓的那几十个专业评审确实很迷,赛制也有点奇怪,但真的出了好多可以单曲循环的歌。《末日飞船》《肆意的河》《还我》《墙角》《好的晚安》《平凡日落》《女书》,前面有深深,最后一期有大龙,绝了
节目做得不算好,影响力也不太大,可惜了这些用心做音乐人,市场一般想出头也难。喜欢的选手,除了matzka这种大神,有点可惜邓杰和番茄,唐汉霄和孟楠有几首大歌不错,孟慧圆闫泽欢也讨喜,邓见超有一首《好的晚安》拿冠军也算实至名归了。
三个导师选人的标准基本上覆盖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取向,陈粒要感性上打动她的,萧敬腾要音乐性强的,而王嘉尔喜欢抓耳和炸的,其实是认可工业水准之上的选手。应该说这个顶层设计是合理的,但无奈选手质量不尽如人意,大浪淘不出一粒细沙。而且通过这个节目,民谣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原创歌手的低门槛,尤其是陈粒选的那些看起来“特别”,但音乐性平庸,作品几乎没有二次演绎生命的选手。整个节目亚文化属性很浓,为数不多的几个唱芭乐的反倒成了非主流,这其实反映了工业结构的某种失衡。当人人都在标榜“特别”时,大众化的反倒成了稀有物种,而后者本该是一个多元、良性运转的生态中的大多数。
得陈粒配得上原创,新歌好听。寓意也当是送给参赛选手了~萧敬腾给个选手配乐真是尴尬,完全不着调。。这应该周杰伦王力宏林俊杰之类的来~
我实在是不服隔壁唱作人分数比这个高,那边所谓的“专业唱作人”,在这里有一半连初赛都进不了。看了最新一期,心疼陈粒,不管什么音乐类节目,最傻逼的总是所谓的专业评审。
这节目没法办,创作不具像化,比着比着还是成了唱歌比赛...
作为一档音乐真人秀,赛制过重过复杂,赛制偏离音乐常常看得人一头雾水,这是其一。可能是因为经费的问题,后期邀请的嘉宾要么“分量不足”要么就是些“糊咖”,完全上不了台面,这是其二。有一个讨厌的主嘉宾,对于一个节目是破坏性的,萧敬腾没办法自圆其说的“审美”以及在“小宇”问题上的丑态,败光了路人缘,这是其三。从先前加入抖音神曲,到后期搞各种创作比拼,节目组一直没搞清楚要选人还是要选歌,两个都想要,常常便两者都不得。依然很赞赏优酷的勇气,做了这个大胆的节目,让我们记住了这批优秀的年轻原创音乐人,听到了一批新鲜的作品,让我们记住了唐汉霄、孟慧圆、袁野夕、闫泽欢,以上。
为歌单注入新鲜血液。很欣赏邓见超和round 2的创作能力。单曲循环了好多歌,《婚约》,《末日飞船》,《橘子》, 《冷热》,《门》,《好的,晚安》,《在你的双眼遇见》,《还我》, 《都挺好》,《一问》都强推!
周深的音色和唱功用在(他目前常唱的)苦情芭乐实属浪费🤷🏻虽然他唱芭乐我也觉得好听,可是听到唐汉霄《末日飞船》,朋友们,那是炸裂的感觉。结果居然因为什么传唱度的奇葩理由被淘汰?令人对华语乐坛再添几分绝望罢辽🙃
Winky诗真的很有才华,能把古诗词唱的毫无违和感也只有他了吧~
差了《中国好歌曲》108条街还拐个弯
最让我觉得惊喜的歌竟然是唐汉霄陈粒唱的《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和邓见超写的广告歌《relax》邓见超确实也是所有选手里最有潜力的了,冠军算实至名归。
你会发现,还有太多太多好歌你没听过!
第3集有几首歌曲超惊艳的好吗,孟楠、winky诗、几个年轻的唱作人(暂时还记不住名字),说明90后的音乐素养还是挺好的。不过想到前几年《好歌曲》出圈的人也没几个,就有些担心。Anyway,好的音乐人值得被大家看到,快来当自来水吧!
观望中……
有几首真的特别好听,其余的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妖魔鬼怪现在会这么拽…借句话你以为你鹤立鸡群其实你是那只闯进鹤群的鸡…不过也很独特就是了、
低配版中国好歌曲,低配版导师阵容,低配版选手质量(其实陈粒挺会选人的,去年快乐男声时,陈粒他们组是一股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