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的导演第一部作品是诗无尽头。我很爱…尽管是有些残酷的镜头在里面,不影响这是一部关于爱关于寻找爱,关于导演前半生的电影🎬。我觉得导演是个看起来天马行空,可是却比任何人都充满了正能量的人,他始终在意爱,在意生活。以有些荒诞的方式来诠释爱的内核。
圣山前半部分,我真的在想,导演,你搞这么大,你到底怎么收尾,我很为你担心,哈哈哈哈哈😂没想到结尾真令我感动又觉得是啊!就是这样啊……不愧是导演
#PCC# #World Cinema#
还是很难想象把超现实主义贯彻这么有条理,这种视觉化的表达还是太震撼了,而且也在最后又做出如此突破。开场就感觉到了一股《一条安达鲁狗》的气息,苍蝇印象可太深了。宗教战争被描绘成青蛙和蜥蜴的战斗还是很有趣的,尤其在战斗最后降下的血水,而到最后从耶稣背十字架到致敬的《哀悼基督》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对于圣经的解构。而12个“门徒”和“人”的出现就引导到了另一个故事。
两个升天的“耶稣”,进入“圣山”。走过彩虹那段儿太美了!搭配上符号学和神秘主义风格(图形感觉可以拆解成共济会,尤其是炼金术和神秘主义者部分)进入镜中世界敲碎石头那段儿太艺术了。
九大行星追求永生。金星的男权,生产床垫及对女性的物化,假脸也是对人性的一种解读。火星感觉则是对对男权的另一种讽刺,以女性代换男性为背景,展现的依然是男权社会对于暴力和性的执着与渴望(画作《加布里埃尔姐妹》也对照了火星带着的两个女伴)。木星的性爱机器则是对物的人化,甚至最后的小机器人… 土星开场就让我想起了费里尼,本质却有些奴役整个社会的感觉。后面还有对纳粹主义,运动和资本洗脑等的超现实表达,也都非常有特点。
影片中把讽刺进行的非常彻底,上到男权战争,艺术教育,资本宗教,下到美国记者,屎尿屁,阳具崇拜等都从非常超现实的角度进行了可视化描述。整部电影的超现实风格对比圣血看都更加有结构性,剧情也更清晰,但这种结构利于叙事却也会减少超现实的表达。本以为结尾会很难处理,但没想到却是如此的突破,从超现实走入现实再次走入现实的层层递进让影片收尾简直绝了。
导演最后说,我们在拍片,不妨倒置看看。
那九个人,不谓艰难险阻,从一穷二白的山上下来,学会了世俗,因而也逐渐得到了金钱和名利。于是滥用权力,制造粗制滥作的物质和精神产品,随意玩弄性与暴力,如此种种,直到人生颠峰。可最后,谁也逃不过死亡,每个人终归要回到属于自己的星球去的。他们死后,尸体上又孕育出新的生命,飞出了鸟,开出了花。其中一个精神的导师,最终被抬到了圣山之上,接受一群小孩子的膜拜。故事往复,他的精神永流传!
是这么回事吧?
形似耶稣的小偷满脸苍蝇,尿着裤子出现在画面里,随后他被赤身裸体的小孩子们如同耶稣般绑在十字架上,孩子们用石头砸向他,然而他没有被砸死,而是被砸醒。他挣脱束缚,赶走孩童,与断胳膊断腿的残疾老者通过一根烟成为了朋友,至此,耶稣诞生,他将带领我们见证这个荒诞疯狂的世界。
混乱无序,暴力反伦理的城市与《鼹鼠》中的村子有过之无不及。行刑队员在堆积如山的尸体旁和众人的围观下与金发女人欢快的交配。尸体的肚子里飞出了小鸟。蜥蜴与青蛙穿着传道士教袍和十字军盔甲在建筑模型间穿梭,随后它们被炸得血流成河,仿佛在重演人类的历史。军队举着被剥皮的动物尸体整齐的在城市里行进。喝醉酒的小偷被当作耶稣的模版,当他醒来后发现身边堆满了以自己为原型的耶稣雕像。一群妓女与一只猩猩在耶稣圣象下祈祷。带着放毒面罩的军人们一个个搂着男人跳舞,一旁的圣经正在被蛆虫啃食。小偷将他一直扛着的耶稣圣象的脸啃掉,并绑上气球放飞天空,离开这个肮脏的世界。
小偷为了金币爬上红色高塔的塔顶,见到了炼金术士,术士通过燃烧,加热,勾兑小偷粪便的方式提炼出了金子........“你是粪便,你可以让自己变成金子。”随后术士召集了七个比小偷更高级的小偷,即政治家和企业家(够讽刺)来与小偷一起前往圣山,寻找长生不老的秘密。七个人分别代表七个行星。金星:一个制造商,制造床垫,人脸面具,人造肌肉,甚至可以遥控死人。他的又聋又哑又瞎的父亲通过触摸母亲木乃伊的生殖器是否湿润来判断产品是否合格……而商人自己则整天和不同的女工人做爱,随后再将女工人升职为女秘书(够讽刺)。火星:一个武器制造商,她生产使无害的人变成暴徒的药物,生产迷幻散弹枪,手榴弹项链,吉他冲锋枪以及各种宗教符号的武器,她通过文化工业对战争与暴力进行美化和传播,最终达到商业目的,同样讽刺力度十足。木星:一个艺术家,他的工作室里众人用屁股作画,并通过机器生产出流水线式的艺术品,或者应该说艺术商品,这同样是对文化工业的讽刺。他还制造了一台巨大的性爱机器,他的情妇用代表阴茎的巨大的铁棍将形似阴道的性爱机器弄到了高潮并生下了小机器.......土星:一个玩具制造商,如果国家准备向另一个国家发动战争,她会制造能让孩子仇恨那个国家的玩具,比如让人身体不适的涂成敌对国颜色的玩具,将敌对国写成反派的漫画等等,从小培养孩子的仇恨……天王星:政府金融顾问,他告诉总统迫于政府财政压力,国家应当减少400万人口,于是政府下令给各个场合放毒气.......海王星:警察局长,他割掉了一个男孩的睾丸,达成了自己一千个睾丸组成的宫殿的愿望,并开展个人崇拜。他在街上进行大屠杀,被杀者流出不同颜色的血,肚子里被掏出各种奇怪的东西,比如鸽子.......冥王星:建筑师,为了防止建房的亏损,他将人们集中在篮球场以及各个工厂里进行集体生活,并打出“没有婚姻,没有房子,自由的城市”的口号.......
他们七个人加上小偷和术士一行九人踏上了前往圣山的旅途,出发前,术士要求他们烧掉了所有的钱和自己的塑像,让他们彻底丢弃一切。他们来到岛上,进行着精神与身体的训练,他们被要求放弃一切,忘掉一切,从零开始,如尼采所说“重估一切价值”。他们将意识与身体割裂开来,如存在主义一般,空洞,虚无的意识不断涌入和塑造不同的状态,成为一朵花,成为一棵树,成为你自己。他们原本是贪婪的豺狼,现在成为了白纸般的婴儿。他们在向圣山攀登时,一个女队员体力不支,结果她用生殖器摩擦山体来获得能量,此乃人与自然的结合.......一个男队员由于手被冻伤而割掉了手指........他们在走向圣山的路上每个人都出现了幻觉,有人幻想性爱,还有牛的交配。有人幻想获得金币。有人幻想割掉了生殖器并满身爬满蜘蛛。有人幻想一个男人模样女人身体的老人给他喂奶喝.......最终他们抵达了圣山,就在激动人心的时刻,镜头拉远,整个电影摄制剧组映入眼帘。所有人面向镜头,他们打算回到现实,回归真正的生活,不愿再禁锢在电影中。电影是每秒24帧的真理,电影是每秒24帧的谎言,如戈达尔所说,如《樱桃的滋味》一样。
比《鼹鼠》的画面更神秘,比《圣血》的剧情更扑朔迷离,比《楚门的世界》结尾发现拍摄世界真相后的出走早了25年,这就是《圣山》。充斥着无数的宗教符号、原始崇拜、政治意见、生命真谛、世界真相的终极命题,带着难解的困惑和嘲弄,甚至在被导演丢出拍摄场景的那一刻,都令人无比震惊。人人都在寻找圣山,印度教里有须弥山,道教里有昆仑山,喜马拉雅有喀喇昆仑山,圣十字有犹太神秘山等待,而佐杜带着观众千辛万苦爬到了高山之巅,却猛然告诉朝圣者,你们是梦、是影、是照片,“把摄影机往后拉”,整个拍摄场景曝光在观众面前。这一刻,我真的体会到,佐杜对封神的决心。
影片的台词很少,其实仅剩不多的台词也让人云里雾里,看这部电影的感觉就像在看一本几个世纪前的一本阿拉伯语的神秘巨著,你一直用双眼观看世界,却知晓自己只是身处迷雾,这时一本书写本质的书出现了,而你却走不进那诡秘又有一丝危险的真相中。你可以拍打着玻璃,却无法击碎。这时神的恩赐,也是神的惩罚。甚至我们以为酷似男主角的人就是男主角,但其实他也只是需要被导演引导的迷途小教徒。
故事讲述一个酷似耶稣的男人,被侏儒和孩子们投石唤醒。当他们到街上,发现马戏团正在用蟾蜍扮演成传教士和士兵互相攻击。男人被做成了无数的耶稣像,而他只能痛苦的扛着其中一个继续寻找。被拖上一个高塔后,他遇到了一个术士,可以点粪成金,并用占星术选择了七位可以改变国家命运的人物,连同术士的仆人,十个人一同前往传说中的圣山,寻找长生不老的秘密。
动物们继续在影片中挥洒出它们的身影,羊和《鼹鼠》一样再次被血淋淋的捆在了十字架上,蟾蜍们在类人的战场上死于非命,人和河马共浴,猎犬在争斗,奶牛忙着交配。每种动物的出现都有人类的形象陪衬,各种动物身上都能模仿人类的影子,人类的本能又有动物有何区别。若非人类强行分出类别,天地初开之时,你与我之间,除了吃与被吃、性与不性,又如何有那么多高低贵贱呢。
当士兵们疯狂杀死游行人们时,尸体身上涌现出各种颜色的血液,黄色、绿色、蓝色等等颜料从尸体身上喷涌,如肠子般的绸缎被扯出、阴道里被拉出来了花菜、无数彩球从伤口里流淌到地上、挖掘出来的内脏其实是两颗苹果、捣烂孕妇的肚子可以挖出一大盆泥土、捅死一个男人就是切碎他怀里的西瓜、处女的胸膛还能挖出活着的白鸽。导演何其疯癫,才会让根本不血腥的场面惊起人一身鸡皮疙瘩。尽管我们熟悉的血肉横飞被替换,痛苦却丝毫未消。这痛苦,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相残杀。生命伟大,所以不容轻视;生命又很渺小,于宇宙而言不足挂齿。即便长生,这些个世界的痛苦、挣扎和谋杀,岂不是一样也落不下了么,这是否算是担负另一种罪孽。
两个美女被卸妆、剃成光头、赤身裸体犹如初生婴儿一样抱在术士怀里。去掉尘世间的物欲其实是很多宗教必然经历的步骤,不被表象所迷惑。可是既然要把身体作为滑板,画上宗教符号,就比画上普通大众喜爱的妆容高贵了么?赤身裸体就是纯洁,那么又何必有统一的宗教服饰?7个门徒各自烧掉钱和人偶,试图与俗世一分为二,那么长生的目的又是什么。说到底,心不够诚的人,穿麻袋也悟不得兰因,若是自然悟道,穿着俗气不过的登山服,不也发现了世界本质是部摄影机的真相么。
究竟上流社会的人们在做什么?诱奸和诈骗几乎是一切的主题,当然,还有谋杀。无数的眼睛符号出现在电影里,它们看着,又好像什么都没看见。
面具商制作一切令人舒适的床具、衣料和面具,人们可以定制他们喜爱的脸谱,而美丽和舒适背后,是为了性爱,和无休止的繁殖,甚至死人也可以通过电子产品做出亲吻、画十字架等动作,印证人生如戏的谚语;武器商制作各种武器,人们愤怒、怨恨的情绪得到发泄,甚至各个宗教、音乐派系都可以有自己的专属定制;艺术家做出来的性爱机器很有意思,即便是各种屁股印出来的组合抽象画也没有它有意思;玩具制造商可以根据政府模拟出未来的仇恨需要,制造以仇恨敌人为条件的孩童玩具,等他们长大了就会高兴地去杀死真人玩具对象;政府顾问在可怕的生活条件下被监视着、试图愉快的生活;军官用士兵们的睾丸获取他们的崇拜;建筑师的工作是设计找不到彼此的、迷宫般的大楼,以及不需要家庭的猛男的棺形房屋。术士寻找的这七位门徒,不知是否参考了大名鼎鼎的七宗罪设定。不过他的想象更为无法无天,尖锐彻底罢了。
残疾是这三部曲里必有的设定。在《圣血》里,纯真的走钢丝的聋女在夜晚出逃时,就遇到了一个老头把自己的耳朵慢慢扯下来,硬塞进她嘴里的场景;在《圣山》里,也同样是类似的场景:雏妓从教堂里走出来搔首弄姿,老头把自己的眼珠挖了出来放到她的手上。至于少胳膊少腿或者是侏儒的形象更是家常便饭,这是真实的人们,真实的生活。
寻找的过程中疲惫总是最轻的考验,门徒们各自与自己的心魔斗争,各种幻觉折磨着他们,平时知晓或不知晓的秘密都曝光在高山之巅。唯一奇怪的是,故事里还是少不了男女最终结伴的设定。《鼹鼠》里的落魄牛仔得到失去又得到,《圣山》里酷似耶稣的小偷最终被指派给了一直追随他寻找圣山的女性,《圣血》里的男孩更是靠着女主的力量才能战胜心魔。所以这位深受各种秘密符号折磨的导演,最终竟是希望通过纯真的爱情获救么。
这个拔火罐的镜头真是惊到我了,也不知道这在拉美用途是什么。
没有导演解说字幕的同学就不要看了。导演把自己的想法分割成许多片段,每个片段替换为一个隐喻。
电影中寻找圣山的过程,跟西游记很相似。要达到最终目标,都要经历艰难险阻,抛弃一切私欲,最终才能寻找到真理。只不过影片最后说的:我们是影像、梦、照片,我们不一定要留在这里,囚犯!我们将打破幻觉,这是魔术!再见了,圣山,真实的生活等着我们。
著名 tripping 影片之一。都说每个人的一生该用一次LSD,配着这个片子看,有趣的经历。
实验电影,电影实验,结尾从超现实拉回现实的转场有点好笑...
1.导演绝逼飞大了之后拍的;2.导演是天才;3.每一帧静态画面都是绝无仅有的超现实主义作品;4.那动态画面就是绝无仅有的行为艺术了;5.无法超越的神片;6.这种导演只能产生于拉美裔;7.不推荐,因为可能大部分人会觉得闷,但喜欢的会看到泪流满面,无法自已……
这种电影注定有人爱死,有人恨极;情节晦涩难懂,各种隐喻象征,建议所有拒绝隐喻者,可将此电影做现代装置艺术和造型艺术欣赏。
布展没灵感,就来看《圣山》;画画没灵感,就来看《圣山》;建筑设计没灵感,就来看《圣山》服装设计没灵感,就来看《圣山》;首饰设计没灵感,就来看圣山;化妆没灵感,你还不看《圣山》
完全具象完全写实绝无任何魔幻超现实之真艺术电影。
从邪典氛围的混乱末世→到寻求终极智慧的朝圣之旅→再到摄像机后拉是影像、梦的终结回到现实的幽默启示。帕索里尼和布努埃尔的神髓附体,庞杂的意向可以说是冠绝古今的,政治、社会、宗教(八卦、炼金术、太极、圣地)、生物、性欲、权利、元素。一个影迷放弃看电影选择回到生活的最后一部电影
它让其他电影看起来像弱智
我只能认真的捧着酱油瓶经过一下
看完电影后电脑黑屏了一分钟,暂时不太想把它看作一种巧合。
1.繁丽,奇绝,诡艳,妖魅,生猛。前后风格与叙事看似割裂却以成长-反成长的求索之线贯穿,前2/3是俗世乱象中的沉沦/成长之途,以魔幻现实主义+表现主义风格对各种敏感现实议题作辛辣反讽,后1/3为自然灵修里的飞升/反成长之旅,由原始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呈现领悟自性、破除幻象的过程。2.色彩与配乐极佳,既有许多符号化的跨文化&神秘学图像拼贴,又不乏对称、中心、圆形等齐整明晰的构图,契合于影片的仪式化气调。3.大量变焦推拉(搭配硬切跳切),起到揭示与惊诧作用,片末拉远一镜更是大胆到极致,令人震悚到无边。4.作为墨西哥影史耗资最高影片,幕后精彩万分,过程险象环生,近乎全业余演员,无替身,在现实体验中把捉真实。5.蜥蜴蟾蜍殖民战争,高塔子宫,炼粪成金,模塑偶像,人机融合,玩具/宗教枪械,各色血袋,机器高潮孕育。(9.5/10)
如果说每个电影是一场梦的话,圣山无疑是我做过最狂野最疯狂最肆无忌惮的梦,而这个梦却只有一个最纯粹的目的,就是让我醒过来。
超现实画面铺满屏幕,但是却如此美丽,想像力十足;重口味场景随处可见,但却会忍俊不禁,有十足趣味。在被佐杜洛夫斯基创造的虚幻景象所折服,视其为神圣存在之时,他拉远镜头,将电影的虚幻与观众之间隔着的玻璃猛地打碎,之前创造虚幻立刻幻灭,画面里的变成真实无比的现实,那我们又变成了什么呢?
不管别人说什么这是邪典影片典范,大师中的大师。我看就挺像一坨屎的。一个隐喻接一个隐喻,导演自high,但我觉得他自己都只是浮光掠影的在罗列堆砌,自己不见得真懂。像个骗子,骗了投资再忽悠观众。
一部七十年代大型装置+行为艺术的实验长片。视听效果超赞!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去了解,去挑战,去索求,去沉默。足够了。
这……简直就是为了齐泽克拍的
给佐杜洛夫斯基倒立磕头!打破第四面墙的一瞬间登时尖叫,到底是什么样的勇气让他这样坚决地自我毁灭,几秒钟内摧毁了整部电影,并且告诉我们,为了打破幻觉,不仅要甘愿跟随电影苦行,还要亲手丢弃电影,因为这一被我们用来抵达真实的工具,恰恰是虚假中最虚假的?当然,人类对这样向死而生的信心早已并不陌生:在亚伯拉罕向上帝献出以撒的时候,信仰的自反性就在神话和传说中种下了种子(无独有偶,这一幕也到达圣山顶前的告别仪式上重现)。而一个更好的例子则是《金刚经》中佛陀所说的筏喻,“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佐杜洛夫斯基的神力也就在这里,在以精神分析,超现实主义,反乌托邦为表的西方符号系统下,是自然神论,神秘学,大乘佛教,天方夜谭式奇观的泛东方哲学作为骨肉,再加之西班牙语使用者对传说特有的敏感,影史的一味毒药从天而降。
佐杜洛夫斯基这脑洞开的也太大了吧,从第一个镜头将开始呈现令人乍舌的影像奇观,绝对是象征与结构爱好者的最爱,殖民主义的过往,当代的宗教、政治、经济、艺术都逃不过导演反讽的魔掌,而最后结尾这个魔掌猛然扇向了观众,虚无的幻象不过是眼睛对思想的欺骗,超现实主义却可逃避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