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第四张画

HD

主演:毕晓海,郝蕾,戴立忍,关颖,金士杰,周咏轩,梁赫群,纳豆,罗北安,陈希圣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国语,闽南语年份:2010

 剧照

第四张画 剧照 NO.1第四张画 剧照 NO.2第四张画 剧照 NO.3第四张画 剧照 NO.4第四张画 剧照 NO.5第四张画 剧照 NO.6第四张画 剧照 NO.13第四张画 剧照 NO.14第四张画 剧照 NO.15第四张画 剧照 NO.16第四张画 剧照 NO.17第四张画 剧照 NO.18第四张画 剧照 NO.19第四张画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第四张画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男童朱云翔(毕晓海 饰)的父亲过世,生活无人照顾,来自大陆的老校工张先生(金世杰 饰)外冷内热,在朱云翔生母吴春兰(郝蕾 饰)到来前照顾了小翔一段时间。吴春兰十几年前由大陆赴台,短暂的迷梦破灭后又经历了牢狱之灾,如今栖身于风尘场所。靠摆摊维持生活的继父(戴立忍 饰)被恨意所填充,对小翔的到来颇多怨气。幸好小翔结识了当地的小混混手枪仔(纳豆 饰),手枪仔用偷来的轻骑带小翔兜风,配合手枪仔盗窃和强抢小学生之类虽然很不正当,可也给小翔枯燥的生活增添了几许刺激。如非必要,小翔很少画画,可也给父亲和手枪仔分别画了一幅,第三幅画,是关于小翔梦中的哥哥,而失踪三年的哥哥实际为继父所害。小翔的第四张画,会画下什么内容?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七日地狱红牡丹初吻1980穿梭阴阳界1999身魂旅行心向快乐第二季深海圆疑鬼肢解恶搞之家第十五季异教峰 第一季摩羯星一号魔鬼特区歪星撞地球第四季好奇害死猫未来之我制作法政局边缘对她说2002寻枪皮利亚我的血腥情人节宝拉和歌子酒第二季逃离德国座头鲸百个女生一个男生魔偶奇谭10邪恶轴心

 长篇影评

 1 ) 朱文翔的义薄云天

在《第四张画》结尾的时候,其实我并没有料到电影就这样结束,然而音乐想起,字幕出现,就这样,你像一个画像定格在中央。让我想起一个朋友在豆瓣上的留言,我真是被台湾人打败了。

我现在很不喜欢听别人讲悲情的故事,或者把生活中悲剧的见闻改拍成电影,更不肯用电影把自己看哭,好像自己良心未泯一样。第四张画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朱文翔的父亲病逝,生活变的没有依靠,甚至去偷人家的便当,还好有好心的校工爷爷收养他,后来又被母亲接走,和阴暗的继父一起生活,母亲在歌厅从事小姐领班之类的营生,后来又意外的和小太宝混在一起,后来又得知哥哥是被继父失手打死……

这样的故事就是我所反感的故事,而我却看的很开心,当然也看的很动情,但不是因为小翔的遭遇,而是因为这一个个生动的人物。

收留朱文翔的老校工不仅给他饭吃,带他一起去捡别人遗弃的东西,还用自己的经历鼓舞他的人生,可是却根本就不是概念里的“好心人”,更像是他亲生的爷爷,小翔却问他捡东西卖那么钱死了以后那钱怎么办,他要回大陆上海老家时又问他家乡的亲人会不会因为他离开太久而以为他已经死了,用干烧青蛙的故事鼓励小翔要像个别的青蛙一样跳出来,小翔却问他那些被烧死的青蛙是不是被吃掉,老校工哭笑不得,只好说我给你讲这个故事不是让你去关心是不是吃掉青蛙而是让你象青蛙一样跳出来。

手枪仔在房产售楼部做站在门口的卫兵,因为朱文翔在厕所分给他手纸而认定年轻人义薄云天交上朋友,带着小翔一起去打劫同学的班费,深入民宅偷东西,和他在一起想必是小翔最开心快乐的时候,所以小翔认定他是朋友而在老师让画我的朋友时画出了他的器官,他也有不幸的家庭,承受着生活的艰难,却能好像无忧无虑一样的生活,在和小翔分赃时自己主动拿走大部分而只分给小翔铜板让我想起古代的管子,在派出所被铐起来还要好心的提醒警员翘二郎腿容易把小鸡鸡搞坏掉。

小翔的妈妈是从大陆嫁去台湾,虽然终于有了中华民国的身份证却还是保留了北方的口音,她在风月场艰难却不失老练的讨生活,她身上就没有台湾人的气质,所以我比较不喜欢她虽然郝蕾也演的很动情,说实话,要不是提前知道这个是郝蕾演的我还真没有认出她就是颐和园里的于虹。而戴立忍演的继父则一直活在阴影里,他在失手打死小翔的哥哥小翼以后其实一直在备受煎熬,却还要假装很强大。

最让我意外的是那个警员,他告诉手枪仔他的小鸡鸡没有那么容易坏掉,他太台湾了以至于让我喜欢到不行,他察觉到小翔哥哥的失踪有问题而很战术的审问小翔的继父直到他紧张出汗的露出破绽,我还以为他会因此让事情大白天下并因此加官进禄,而他只是淡淡的告诉继父不要让这个小孩也消失掉。最后我之所以没有料到电影已经结束,很多部分是因为总觉得他还会有所作为。

其实还有朱文翔的漂亮女老师,收到小翔交上来的画也丝毫没有生气,她甚至在担心小翔有没有被猥亵,还教给孩子门修齐治平的文章,那些琅琅上口的古文啊,我们都已经忘了。

 

前几天和朋友说起去台湾的旅行,我曾经狂妄的随口说了句: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2 ) 照着镜子里画一张自画像,简单得比什么都难。

2011年1月31日


让人压抑的不是世间种种悲苦你都经历而失声痛哭的样子,而是你正在体会人世的丑陋与无奈却仍行走在暖阳中的影子。无法不想将自己身上的温度与笑容传递给那孩子。无泪。有了眼泪也不被允许。没有出口的宣泄。胖哥哥和校工爷爷是多么好的人,一个不知自己的哀愁却每日在给自己带来希望,一个深知自身冷暖,却丝毫不轻易给予棉衣和凉水,在生铁似的吼骂下藏着希冀的心。

午夜看了这部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的片子。一直吃着小金橘。刚刚在小翔妈妈接小翔去她家的火车上,她也是递给小翔大半个青橘,小翔却未接。独自望着窗外渐渐后退的爸爸和过往。继父的阴暗让人时时担心小翔会步上哥哥的后尘。满屋潮湿生了青苔的卧室。等候妈妈时满屋的猩红灯光。爷爷去大陆之前一起在路口说话时快要下山的太阳。还有影片一开始便迎风荡漾的旧衣裳。

模模糊糊地,那仿佛是以中岛美嘉的胧月夜为铺垫的。以前听着总觉得那是一股母亲的味道。现在都应了验。清水般的哀愁,白云般的世事。浓重的鼻音,源于左心房无法挽回的情景。无力地还是想要伸手去拥它入怀。画面和节奏不知慢了多少个节拍。

一种缺失。万丈红尘。荒原处处生。

话永远不必多。藏在深喉下的,寒冬与深秋的向内生长。不断摧毁和重建的休止符。照着镜子里画一张自画像,简单得比什么都难。

 3 ) 是《第四张画》吗,分明看到了我的影子

 是因为郝蕾参演的缘故,才会关注到这部台湾电影,而后又因为郝蕾因为这部电影获得金马奖最佳女配角,一直以来都对郝蕾身上那份独特气质有好感,自从那一次颁奖典礼之后,就一直对《第四张画》有着深刻的印象,今天特地找来看了看,事实上,自己已经有好久没静下来好好看看电影了,当然也没白看。
最初看到导演钟孟宏的名字,感觉好陌生,但这部电影被一大串奖项包围,就暗想这个导演应该不简单,上网查了下他的情况,可惜的是有关他的资料很少,他的电影作品不多,倒是之前的电视片不少,因为好奇一件事情,才会想到看看他的资料,一部纪录长片《医生》,两部电影《停车》和《第四张画》,就这两部电影,却总能许多内地的影子,《停车》中的内地妓女,《第四张画》里的郝蕾,金士杰那熟悉的内地口音,手枪仔时不时秀出的几口还蛮像那么回事的儿化音,我一直在嘀咕,导演钟孟宏是不是从小在内的长大的或者受到父母影响呢,除了陈果的《榴莲飘飘》之外,倒真没有太多台湾电影中有太多内地影子。
也许是自己现在太多挑剔或者是注意力没那么集中了,现在看电影已经没学生时代那么用心,但是《第四张画》从一开始就吸引了我的注意,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主人公10多岁的小翔相依为命的爸爸去世了,本来该是很凄凉悲伤地氛围,导演选用了一段相对轻快地背景乐衬着小翔出场了,本来心里不解,人死了,为什么会用这样的音乐呢?转念一想,一个小孩子又能怎么去理解一个人的离开呢?他要是太早成熟,是不是更残忍呢?几个短短的镜头就描述了10多岁的小翔一个人生活的艰辛,怎么让人不动容!为爸爸准备一张好看的照片做遗像,小翔都找不到,最后小家伙用自己的笔为爸爸花了一幅画,这也是电影中的第一幅画,想想多悲凉,小小年纪,他生命中也只有爸爸这一个亲人,如今就这一个亲人也离开他了。可就是这不到7分钟的时间,就显示了导演不俗的功力。至少让我觉得不做作,很自然,比起内地的一些名导来,我还是能感觉到距离,倒不是比钟孟宏差,而是没有认认真真做电影。
再到金士杰扮演的老校工出场,真是应了那句“姜还是老的辣”,金士杰一开口,我就被震慑住了,那一句句“铿锵有力”顿时把一个因战乱而定居台湾的老上海演活了,他的一句句话,不知道为什么总让我好熟悉,之后他到小翔生母家去看望小翔时与小翔继父说话时的表情,更是让我难以忘记,只是一个眼神就让我感受到了他那熟稔的演技。只是感慨岁月不饶人,曾经儒雅帅气的金士杰老了,真的老了,曾经的《暗恋桃花源》已经离他远去了•••
就在小翔和老小工这样生活的时候,他的生母出现了,从此小翔要和生父、继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了,而就是这一场景,真的让我五味杂陈,突然觉得小翔就是曾经的我,小翔对妈妈说“我害怕你们那个家”,那一刻,我是多么感同身受,而妈妈说了一句“离你叔叔远点”,她说得那么淡然,又多么无奈。这就是小翔的悲哀,我一直忘不了小翔妈妈的那句话“我已经不是你曾经的妈妈了,现在我和叔叔结婚了,还有了我们的孩子,你对我们而言,就是外人”,突然想到类似这样的话或这样的想法我曾经也听过,留意到那时小翔的表情,小家伙很平静,不知道他是没仔细听,还是已经冷漠了。我很理解,人都是自私的,就是亲生妈妈又如何呢,已经有她自己新的家庭,人家继父已经让你住进他们的家里了,你还能怎么样,还真指望人家把你视为己出吗?不打你就不错了。以至于会出现那两幅场景,继父一面晚上做生意还一口一口地喂自己的孩子,而小翔妈妈只是给她的儿子买了几件衣服和书包,她丈夫还为这个和她争执,只是几个简单的镜头,就是鲜明的对比。看到那里,心里真的感慨万分,如果我小时候,没有和奶奶生活在一起,而是像小翔一样生活,我会变成什么样呢?而即便是我大了,读大学时,有过像小翔那样生活的经历时,我都受不了有些言语和眼光,只是我知道人都是自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嘛,母子又如何呢?那么多年都没有生活在一起了。
而这时,一个胖哥哥手枪仔出现在了小家伙的生活中,两人一见如故,手枪仔带着小翔去吃的,即便只是方便面,小翔也好开心,胖哥哥带他去偷东西,胖哥哥在他的帮助下,抢小同学的钱,教他认识身体•••直到他和胖哥哥一起进来警局。这也诞生了小翔的第二张画,这个胖哥哥至少让他放松不少,不是吗?
小家伙,每天身在那样的环境当中,会有什么样的处境,什么样的心情,我是深有体会,一家四口人,妈妈和继父的孩子尚在摇篮中,继父的脾气阴沉古怪,平时离他远远的都让人害怕,怎么可能会亲近呢!童年中本该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光,妈妈没有出现,断层的经历让小翔也不会和妈妈有很深的感情,何况妈妈每天还要上班。在那样的家里,小翔能和谁说话呢?而本来有个哥哥的,也被那个混蛋继父虐待致死了,也许是太孤独了,太想那个印象模糊的哥哥了,小翔画出了第三张画。
写到这里,有人会觉得郝蕾演的妈妈好残忍,怎么能这样呢?尤其是和小翔说他哥哥的那段话时,甚至让人觉得这个妈妈都有点像继母了,哪里像个生母。事实上,天底下哪有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妈妈和小翔老师的谈话中,让大家感觉到这个妈妈其实一点都不容易,她一个从内地过来的人在台湾生活了10多年容易吗?熬了10多年,才有了台湾身份证,即便是有了台湾身份证,她如果过得好,她会做那种工作吗?每天受尽欺辱,毫无尊严。她的一句“小翔怎么说也是我儿子,他还是个孩子”又道出来了自己的苦衷,而小翔不经意的一句“妈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啊”,更是刺痛了我一下,何止是小翔,即便是我,我都已经开始工作,自力更生了,我也想问问妈妈“你爱我吗?那么多年来,你想我吗?为什么别的孩子都和妈妈那么亲呢?”
其实到了,老师让大家照着镜子画自己的时候,我没太懂,我不敢去想象那第四张画会是什么样,我也不知道小翔在那样的家里生活下去,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导演还真的会选人,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好出彩,有些角色即便是出场不多,也是很有戏,演继父的戴立忍也让我眼前一亮,演的那个继父让我觉得他好可怜,我会觉得他也是一个悲剧,是吧,看他演惯了好人,这一回也爆发了他的潜力。最后就不得不提电影中的男一号,只有10多岁的小翔,小小的年纪,才上小学五年级,就能按照导演的要求把片中一个真实的小孩子演出来,看他笑,看他哭,看他受委屈,不知不觉就让我好喜欢这个可怜的小家伙,台湾电影节的评委把影帝颁给他,不无道理的,是吧?
时间不早了,就写到这里吧。

 4 ) 第四张画:直击溃烂化脓的伤口

(写于2011-04-15 )

在如今越来越以商业与利益为重的电影市场而言,还能保有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理应拥有的价值与意义,并为之坚持、创造和奋斗,实属件不易的事。但在近几年的台湾电影中,却还能看到为捍卫自身文化传统而不断努力后的成果,以及对于电影身为艺术的一种尊重和运用,脱离阴暗的商业运作所赋予电影的肤浅与劣质,通过电影这样一种平台,努力在精神层面上挖掘与体现出更多深层次的内涵与价值,《第四张画》就是部典型的代表作。

虽然片名给人一种很诗意和神秘的感觉,但实则电影本身却是部很赤裸的电影,所谓的赤裸就是在其内容上毫不遮掩的直白与大胆,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将现实中人们常常不愿提及、不断回避与隐藏的伤口掀开来,将这块腐烂到化脓恶臭的伤口活生生的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让人们不再以事不关己或旁观者的姿态和角度去考虑现实中的敏感现象与问题,而是身临其境般的直面恐怖的家庭暴力,社会中弱势群体的艰辛与痛苦,以及在敏感、尖锐与尴尬的两岸关系中生存的悲凉与希望。

父亲去世后,无依无靠穷困潦倒的小翔在校工的帮助下,找到了起初遗弃自己的母亲,之后只好与陌生的母亲和诡异的继父生活在一起。随着当初被失踪的哥哥在小翔的梦中出现,与看似下三滥的朋友逐渐深入的相处与了解后,隐藏在这些背后的一个个沉重而残忍的真相也随之浮出了水面。本片通过大量阴沉昏暗的色调与诡谲伤感的氛围,以及长镜头的延伸感所造成的一种空寂而压迫的感觉,组合成一种让人难以喘息的绝望景象,使影片变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与震慑力,让人不由自主的沉静在一股阴森而悲凉的漩涡中。

“小时候和朋友玩一个叫干烧青蛙的游戏,将青蛙放在一个长条形的铁桶里,不放水直接放在火上烧,青蛙发疯似地不断的蹦跳奋力的想要跳出狭小的瓶口,却没有几个能活着跳出来。”出自校工之口的这段话,除了想让小翔能形象的明白并努力的摆脱现有的家庭外,似乎还蕴藏着一个更大的寓意,就是对于多年来夹杂在“两岸关系”中生存的百姓们的一种感慨,家乡是每个人都无比割舍或遗忘的一块血肉,这么多年以来对于很多思乡情切的台湾同胞而言,更多时候只能伤感的隔岸思念,这种心情就像是拥有出路却难以跳出瓶口的青蛙,无奈却满怀希望。

从大陆毅然决然的跑到台湾天真的以为可以过上好日子能幸福快乐的生活,为了一张台湾的身份证不惜赔上了自己的人生,被残忍的践踏在臭水沟里,整日过着浑浑噩噩麻木堕落放逐的生活。小翔的母亲对着老师倾诉自己以上的经历时,不停地吸着烟眼中充满着无尽的绝望与哀伤,这一段的出现仿佛在因敏感的“两岸关系”给人们带来的创伤上又撒了一把盐,虽然这层关系所诱发出来的排斥与隔膜,成为了片中小翔母亲的人生变得凄惨而悲凉的一个最为主要的诱因,不过校工后来决定回家乡上海的这一举动似乎也暗示着两岸关系逐渐友好与和谐化,以及台湾同胞对于“回归”的一种期待与盼望。

片中的主要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校工靠收废弃楼里的旧物为生;父亲死后贫穷潦倒还未与母亲团聚的小翔为填饱肚子偷吃老师的便当;小翔的母亲在风月场所当舞女过着堕落的日子;小翔的继父靠在路边摆摊捞金鱼维持生计;小翔的朋友上有老下有小的住在危楼里,无所事事到处坑蒙拐骗,他们都是常被社会遗忘却又急需社会重视与关切的群体。

虽然神经兮兮具有严重暴力倾向的继父心理变态残忍的杀害了小翔的哥哥又恐怖的威胁小翔,虽然为了宣泄和隐藏离乡背井的孤独与无助,痛失爱儿的悲痛与自责,小翔的母亲把自己沉沦在放荡不羁卑贱而堕落的生活方式中,虽然小翔的朋友是警察局的常客到处偷到处抢到处骗,但他们其实都是值得被人可怜和同情的人,撇开他们自身的责任不说,让他们无奈而被迫走上犯罪或绝望道路的罪魁祸首,可以说是社会底层的生存环境与生活的窘迫。

小翔的画即可以作为影片流程的一种浓缩体现,同时也是解读影片主旨的重要依据,第一张画是父亲的遗像,第二张画是朋友的生殖器,第三张画是走在树林的哥哥,第四张画却是无从下笔的自己,前三张画更像是对恶劣窘困的生活环境的一种直白的表现,父亲死后家里穷到连张遗像都没留下;因有非同寻常的生活经历而具有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与另类的理解,却又夹杂着些许的天真与单纯;梦中哥哥的出现揭露了继父丑陋和残忍的暴力行径,而让人难以理解的第四张画在我看来却是在前三张画凸显出来的意义上所呈现出来一种自我迷失。

是对自身存在的意义心生的一种不解与怀疑,同时也是对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心声的一种投射与共鸣。敏感的两岸关系所残留下来的后遗症,社会环境的恶劣与悲凉,失去了温暖与幸福的家庭环境,在人们的身心所划下的一道道不断在溃烂流脓的伤口,通过电影等来了一次呼吸空气重见阳光的机会,不要再习以为常的避而远之或是冷眼旁观的漠不关心,任由伤口腐烂感染后如同行尸走肉般的活着或凄凉的死去,而是要警醒而人性化的对这些伤口投入责任、关注与治疗,才能在苦苦的等待中迎来痊愈而健康的一天,从而过上安定而和谐的生活。

 5 ) 总体还是形式大于内容的

三星半。小男孩演得很好,画面也不乏美感。内敛着爱他的爷爷,不务正业但却内心仍然善良的朋友,生活窘迫的母亲。小翔自从生父过世之后犹如随风摇摆的野草一般,无力地挣扎地活着,欢快的时光一个是在爷爷的单车后座上,一个是在朋友的摩托车后座上。郝蕾的漂亮不是艳丽花瓶的美,而是精致五官下的锐利与苍凉。

 6 ) 四张画,五个人,一个社会

这是部非常台湾风的电影,这种阴郁和牯岭街少年一样,一不留神就压抑得喘不过气来。印象最深的几个镜头,把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很饱满。
第一个,小翔追着爸爸的衣服在河里跑了很久,终于捞上来晾干。这也许是他爸爸唯一一件可以穿的衣服,追它,却是为了入葬。这件衣服和第一张画的意义相同,“回去找一张照片,和一套好点的衣服”。
第二个,长镜头,金士杰给小翔饭吃,教育他偷同学的便当不对,并狠狠地惩罚了他。但随后讲起自己的经历,泪不打一处来。他大概是在小翔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于是,他愿意去指引这孩子如何走过人生,他和小翔说烧青蛙的故事,教他自立生活、保护自己。
第三个,小翔和老师对背大学之道。其实没有太明白这个镜头存在的意义,但它让我觉得这孩子更加非同一般,继而欣赏起这老师来。用迎接挑战的方式解决问题,而没有简单粗暴地瞧不起、“你滚出去”,就是对人性最大的尊重。
第四个,手枪仔那个彗星撞地球的家还有盲人弟弟。手枪仔的可爱在于,即便生于这样一个家,他仍然乐观积极地讨生活,他并没有逃避自己作为这个家顶梁柱的责任。而他对世事的洞察,又是何等“深刻”(譬如房市那一段,转瞬应证)。暂且不论其生存之手段,其实在那样条件的家庭,他又有多大可能去做正当的营生呢,和郝蕾一样,只能在底层为了最基本的生存权利而斗争。
最惊悚的镜头,是继父说到没有人有可能找到小翼的时候,镜头转向了水泥桩上的球鞋,咯噔了一下……其实我一直在怀疑,郝蕾知不知道真相呢?她让小翔离继父远一点,说明她知道小翼的失踪非同一般。但是不是因为对生存的渴望,让她自己拒绝去相信她早已看到的真相?
究根结底,生存是戏中每个人的主题。其实,这电影离生活一点都不远。

 短评

用四张画暗喻家庭朋友亲人和自己的想法太棒了!郝蕾虽然胖了点但还是很美~不愧为文艺青年的女神

6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讚一個!小孩不壞.....! 目前《第四張畫》已經入選台北電影節、瑞士盧卡諾影展、多倫多影展、釜山影展、東京影展、溫哥華影展、夏威夷影展、西班牙瓦拉多利國際影展、莫斯科當代電影節、法國南特影展等十大國內外知名影展,可謂是「十全十美」! 呵呵....

9分钟前
  • 阿里山神木堂主
  • 力荐

First,Second,Third and Fourth,2010年看过最好的台湾电影

12分钟前
  • 科林
  • 力荐

文艺片里的人物能正常点吗?以孩子的视角去承载这么黑暗的故事太残忍了,戏剧化的角色、戏剧化的故事,导演对于要表达的思想太急了,好比教室里借演员的口背那些学说,这一切戏剧化的程度未免太高于生活了。真希望哪天国产文艺片能正常点。★★★

1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唉。。。这片剧情介绍都没法写。。

19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还行

图画是童年心灵的一面镜子。第一张是逝去的家庭,第二张是唯一的朋友,第三张是渴望的亲情,第四张是孤独的自我。

2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郝蕾有一种跋扈、颓废、妩媚的美,素脸下冷冷地露一道闪亮的伤口给你看。第四张画没有出现,让我痛苦了好几天。。。

23分钟前
  • 剁主
  • 力荐

第一张画:父亲,第二张画:朋友,第三张画:哥哥,第四张画:自己。社工骑车带着文翔,让我想起在宁波北仑的日子,绿色田野很美丽,看《第四张画》完全是缘于郝蕾在金马因为这部电影得了最佳女配,感动,为郝蕾对艺术的执着以及她的努力感动,为《第四张画》感动

24分钟前
  • ZHANGWANHE
  • 力荐

一個台灣每天重複上演的新聞事件綜合體。家庭的離散、童年的迷惘、親人的困惑,每一張畫都代表著一個意義。而小翔的表情卻始終看來那麼堅定,大人們又始終像是一個加害者。不存在的哥哥、疏離的母親、充滿不安的繼父,給了男孩一個無聲掙扎的靈魂。(畢曉海,一句話不說,也緊緊揪著我的心。)

27分钟前
  • Claudia
  • 推荐

钟孟宏的两个故事都很真实,甚至真实得有些刻意:老校工的不安慰,第二张画的自白等等。但也因为过分强调真实,在某些方面反而变得有些造作,比如鬼的分裂影像、故意多疑的小警察的自叙、做爱不能的酒客、郝蕾的大陆腔、校工的两个故事:都给人用力过猛之感,四张画进行衔接,让颇散的故事总算有始有终

32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哥哥是在海里的水泥墩里吗?因为上面有一只鞋子底面,上面是23.5,加上戴立忍跟警察说之前是做水泥的工程公司,还有跟小翔说几千几万年都找不到哥哥的……毛骨悚然

36分钟前
  • 林向晚
  • 推荐

郝蕾还是那么美。演技依旧出色。小孩很像张洋洋啊……校内上有个分享不是说台湾小朋友连唐诗都不会背几首吗?我让你们看看台湾小学生背的是神马!!

39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从哪儿看的来的,说郝蕾是唯一不取悦镜头的女演员。

44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钟孟宏的电影总有许多讨巧的地方,也自然招人喜欢。不过在执行过程中,又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停车》一样,捧得很高,其实很平庸。

4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人生就是或哭或笑,互不相干。”四幅画,四种不同的边缘生活状态以及成长的缺失。浓郁深意的摄影加上同样很赞的配乐,描绘出了一幅个人风格明显的台湾风情画。影片从开头就营造了一个让人期待的气氛,但在故事的叙述、细节的把握的作用下,越往后越感觉失望。郝蕾中规中矩,金士杰才是亮点。★★★☆

52分钟前
  • Q。
  • 推荐

四张画,四种人生的记忆,掺杂着童年往事与底层生活的艰辛和社会中被隐藏的暴力,摄影构图运镜都是非常考究的,虽有刻意的成分在,但其中所包裹的是被压抑着的暴力情绪和得不得宣泄的孤独与苦闷

54分钟前
  • 搬砖侠
  • 推荐

郝蕾伱一個人就已經演完了我最愛的內地電影和內地電視劇 難道還要繼續攻佔台灣市場嗎? 我幾乎已經忘記上一次看電影被磁鐵一樣吸進去昰甚麼時候了。我不昰學電影出身的 但我可以很強烈的感受到攝影和剪切的獨到 感受到來自電影深處的孤獨感。就像昰盲人用手指感受點字書一樣 隻會讓我體悟得更深。

58分钟前
  • 曼靑
  • 力荐

风景如画 斯人陶醉 年华无效 鬼魅无常

1小时前
  • 纳什维尔的猫
  • 力荐

故事很平淡。但是色彩和节奏我还算喜欢。最重要的是~我真的是超级喜欢郝蕾啊!演技没话说!

1小时前
  • 默默仔是呆萌仔
  • 推荐

开头的水啊芦苇啊都很容易联想到大湿片,还蛮兴奋,后来又是台湾片老毛病,莫名其妙拖啊,打着打着八十分注意力也集中不起来了。也不觉得郝蕾演技好到哪儿,顶多是比较有范儿罢了,板着张脸就叫演技好了,切。

1小时前
  • 阿朽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