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网络上的专制是平均值 那么军队 监狱这种地方就是一个国家专制指数的最大值
——有些人在监狱胜似在人间 有些人在人间其实就是在监狱
——没有进入有形的监狱 但天天在无形的监狱中受煎熬
——“世界上就她一个人惨吗” 人人都想说这句话
——如果我们相信犯人是毫无希望的 落在监狱的 不值得顾惜的 认为谁是无可救药的 那么请想象一下上帝的绝望
——监狱里的人 替我们这个死不认罪的社会里的所有人 承担了罪
——罪大恶极的人 只要还会愧疚 哪怕只对一个人有愧 那个人就是上帝对你的呼唤
——只要还有一息存留 那一息就满含着上帝对你的等待
——监狱 坟墓 是通往天国的中转站
——犯人在监狱里都活得好好的 世人在监狱外却喋喋不休
——有形的监狱和无形的监狱
——有名分的罪犯和无名分的罪犯
——建议把监狱开发成旅游景点 培训机构 没事进来坐坐 就没有那么飞扬跋扈了
——我们在混吃等死 上帝在恒切等我们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进监狱 但是政府管理不了 就造了一个无形的监狱(世界) 上帝怜悯我们才会把我们带走
——如果没有见过真光 死亡的来临就是恐怖故事 能撑一天是一天 但是 朝闻道夕死可矣
谈谈影片中主角们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出演唱的曲目吧。印象中好像还是第一次听挪威音乐家创作的交响曲。
这首《索尔维格之歌》是挪威作曲家Edvard Grieg于1874年创作的《培尔.金特》第二组曲第四乐章,主题是“被爱救赎”。
这首曲子有被韩国电影《Harmony》选为配乐,作为主演们第一次在分别数年未见的亲人前演出的曲目,也是电影的泪点之一。
看看原戏剧里易卜生写的歌词:“冬天早已过去,春天不再回来,夏天也将消逝,一年年的等待。但我始终深信你一定能回来。我曾经答应过你,我要忠诚地等待你,等待着你回来。假若你如今还活在人间,愿上帝保佑你。当你跪在上帝的面前,愿上帝祝福你。你若已升天堂,就在天上相见。” 完全唱出了影片中一直在等待着主角们回家的亲人们的心情。
电影中另一首曲子《Danny Boy》是一首爱尔兰民谣,讲述的是一位爱尔兰父亲写给即将从军的儿子,告诉他说,当你下次回来的时候,我大概已经躺在坟里,就像整个夏天的过去,花朵的凋零,就像你现在要走,也不能挽留。
导演和编剧是真的很用心地通过每一个细节让观众对亲情、善与恶以及死亡有一个深入的思考。你可以说这是过于理想化的乌托邦,但我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是有柔软善良美好的一面的,是可以被爱感化、被爱救赎的,曾经犯过错的人也不例外。
也许没什么结果,人却不知道为什么坚持着等待。
有点让我在四星和四星半之间徘徊,不过能流泪就是对的了。
典型的梦想泪水罐头。边缘群体借家庭情节剧和励志片之壳重生。这种通俗非滥情,而是建立在普世情感之上,这个看似简单不入眼的东西恰恰被中国电影人所忽视,体制囹圄不是托辞。但美中不足是结尾,不符合常规法律逻辑,对观众的眼泪索取太贪婪,本该点到为止。
如果你想嚎啕大哭,一定要看此片,所以我又哭抽了~~~~~~~~~~~~~~~
很久沒有哭得那麼痛快了。
1、女性犯罪多是因为家暴或意外。2、进了监狱都能改好。“笑着开始,哭着结束”是近年很多韩国商业电影的特点。同时加入亲情爱情等原始情感,也许觉得俗套,也许觉得矫情。但这类电影始终很有市场,国产片连这个也学不到。音乐总能打动人心,这个选材很好。与很多韩影一样结尾收不住,一哭二哭三哭。
我还是觉得是闫妮演的。唉,罪不至死啊.....................
爱的和声。我最后哭的呀。。。。 为什么老师老了再执行死刑呢?
很久没有看到让人那么泪奔的韩国电影了
果真亲情的分离最令人动容,死刑的费存是个大课题,无法一言以蔽之。泪剧也可以这么拍的! ps:闫妮是韩国人!
陪伴我六年出演过lost的sun、老戏骨罗文熙、戏里如此可爱的小男孩,还有那接连不断投过来的催泪弹,我想不出不给高分的理由。★★★★
韩国的监狱有这么温情和谐人性化吗?
哭到脱水。
好久没看能让人哭成这样的电影了……T________________T
每个你视为罪人的人都是平常人,而每位常人都在不同程度地犯错。音乐也许拯救不了你的灵魂,但能让你变成走心的人。我们也许无法改变结果,那么过程不一样也就足够。
从电影中间部分就开始哭,一直哭到片尾,这部电影的后劲太足了。
没什么比一边听歌一边泪眼婆娑更幸福的事了
再次哭的稀里哗啦。马德,韩国电影就是虐心。PS:我始终觉得闫妮有参演。7.5
今年最好看的一部韩语片!!!
太感人了简直。看得老子涕泗滂沱,昏厥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