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转帖] 《女巡按》——情深情浅不由人
因为要写这个评论,扫了一眼介绍,恍然发觉这个戏阵容怎么着也能算得上很强大了。
陈道明、孙翠凤;
孙兴、刘孜、翁虹、关礼杰、李立群、张铁林、陈宝国……
台湾剧,杨佩佩。有了这两个狗血的保证,却也没想象中的烂俗。因为有那两个很奇怪的主演在吧。
真的是很奇怪。像陈道明,那时候还没康熙,也没人会一天到晚戳着他说就会演皇帝云云。他也没特别红,虽说该拿的奖都拿了,整天都是在主流影视里打转,看起来还确实有那么点高高在上的样子。毕竟一个钱钟书都赞赏有加的演员,真不能怪他端点架子。让他演这种台湾八点档的狗血喜剧片?
但人家就真的演了,还相当投入相当成功。会眯着那对丹凤眼说“我这么小的眼睛,我抛的出媚眼么”,会拿把折扇开来合去捏着嗓子公鸡笑,会借酒装疯**家豆腐……恩,没错,这是陈道明的角色。
再像孙翠凤。对戏曲没兴趣的人可能根本没听过这个名字。台湾本土戏剧歌仔戏的当家小生,被台湾人当作是“国宝艺人”,国际上的巡演都多少回了。在舞台上一贯是反串英俊潇洒的小生角色,像吕洞宾啊,罗通啊,韩湘子啊,李靖啊……雌雄莫辩到总是能收到女人给她写来的情书。让她演女扮男装倒是没问题,但恢复女装后呢?还是一个以感情戏为主,拖着一个孩子的女人。假的吧。
但人家也就真演了。虽说也有很多人跳出来说“还是男装好看,女装怎么看怎么别扭”,陈道明轻轻巧巧的一句话,“她私下很女人的”。
这两个怎么看怎么不搭界的人演了这一部戏,居然深感相见恨晚、惺惺相惜,戏外也是引为莫逆之交。后来陈道明去台湾宣传无间道,把电影撇到一边,说“我是为人来的,不是为戏来的”;还谢绝了所有台湾演艺界人士的邀请,就咬着一条“我要见孙翠凤”。
他们之间的事一时半会还真说不清楚。总之到现在都十年了,是戏中人呢还是戏外人,就连我们这些看戏的人,都放不下。
说回这部戏吧。本身算不上什么优秀制作,不到两个月拍了51集,陈道明连呼“以后再也不接台湾戏”,甚至说是烂片也不为过。但这两个奇怪的主演,就是特别迷人。台湾和大陆都有关于这部戏的专门网站,衍生文写到现在十年了,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没看过的呢还是推荐去看一看,土豆网上就有在线。从头乐到尾,乐完了还有那么一点怅然。足够了。
前几天看到一句话,形容他们倒还蛮合适的:缘起缘灭缘自在,情深情浅不由人。
无论戏里戏外。
=====================================================
所以说,不怕剧本烂,只要有一帮好演员特别有个好主演,烂片也会让人回味无穷的=。=
2 ) 缘分
本来想打五星,结果那漏洞百出的画面和剧情只得让我不情不愿地点了"推荐".
本来写过一篇评论,结果总觉得表达得生涩而不贴切,只得把它删了.
本来想说很多很多,结果怕自己最后什么也没说,只得一行一行慢慢地写,像挤海绵里的水,全部压榨干了才好.
这是一部BUG无处不在的剧.看到小男孩前一秒还左手拿着毛笔后一秒就用右手开始写字的场面,想忽略不计都不可能;至于那些反复出现了几次的群众演员和道具(...),以及时常映入眼帘的塑料花(...),每每想起都感叹杨大制作人的手笔.
足以淹没在电视剧大潮里的中庸片,十多年过去了,仍有人在认真地重温,仍有人在认真地写后续文.仍有人记得里面深情款款却又相对无言的句子,来来回回都念不够.
或许如此这般的热情,来源都只是那两位主角.
刚看完杨澜访谈录,优雅女人的对面坐着平头黑衣表情温和的陈道明.
有好些话是印象深刻的.
他说,自己是一个时刻都存在矛盾的人.有想法与想法之间的矛盾,做法与做法之间的矛盾,想法与做法之间的矛盾.因而需要有自我的空间去安静思考.
他说,弹钢琴是排解情绪的方式,钢琴正对窗前,而抬眼望去,窗外的风景只有那么一片天空.
他说,自己人生的过程,由正步到齐步,到了60岁之后再变成散步.
外在冷静理智,内心充满纠葛.这么多年的磨损下来,要做到完全的清高是不太可能.但他却苦苦坚持着自己处事的原则和个性的底线. 这是优雅女人在最后的总结时给他下的注解.
他笑说和钱钟书坐一起时不敢说话,听到这里,突然想起当年那个迂腐软弱的方书生.看完康熙这样的霸气角色之后在网上接着看围城,或许,性格是陈叔能够奉献经典角色的灵感来源.
刘师爷是否是个意外?
还好,是陈叔的风格.就算捏着嗓子笑得怪声怪气一百个不符合他的气质,这个师爷也就只有他演得出.
向来挑剔的陈叔为什么出演<女>,至今难以理解.
不过好在他演了.纵使他本人是不满意的,但作为观众的我,看得很满足.
伤了尊严,挥挥扇走人,把话说得明明白白;办案时妥帖不乱,化险为夷的技术一流.难怪有点本事的男人都有点儿脾气.可脾气撞上内心最柔软的一片情感,还是开道让路.不离不散,不顾生命地帮助,欲语还休,或许早已明白惟有守望的结局还仍是没有回头.
回味陈叔戏中的眼神,加上那句只怕情多累夫人.
不言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美.
再来说孙姐.
和陈叔一样,都是断断续续却不失强烈地喜欢着.小学的某个时候曾达到过狂热的地步,想去看她,却知道终究踏不去对岸的宝岛,于是有了一趟厦门旅行,有了一次面对海边快叫出眼泪的大喊.
可不可以,漂洋过海去看你.
那是拿着刚会使用的摆渡整天搜索孙姐消息的日子.那是说着梦话都能报出12 19这几个数的日子.
然后灰心了,以为不会再有机会.这么着一直淡下去.最暗淡时,错过了07年她来大陆的巡演.她挑了我居住的城市,而我却过了2年才察觉.
现在的自己,可以很顺利地唱她的歌,可以翻看她很多演戏唱戏的视频,可以了解到她那么多不容易的经历.
看了好几遍的LIFE SHOW,戴淡雅的长丝巾,食指上的戒指不高调却很高雅,长发搭在肩头,笑的时候很开怀,落泪时表情很坚强.
能想象到当年家事被曝光时她要承担多少压力.也能想象挺着大肚子走南闯北地跟团唱戏是多么需要意志的事.
而她就像一个小超人,为了家庭可以大龄学戏,为了事业可以忍受疼痛.亚洲最杰出艺人,台湾首席女优.名声在外,吃大锅饭却也依旧是自然而然.
有时看她扮相帅气,自如地挥舞扇子,会不自觉地迷恋.其实知道.开朗的背面是洒脱,坚韧的背面是信念.节目里说她是小女人,陈叔也有过相同言论,不过一个充满了精神力量的小女人,有她春花秋开的漂亮姿态.
题目是缘分.却拉拉达达扯了半天.不想再说陈叔与孙姐戏内的默契和戏外的友谊,也不想再说<女>本身所演绎的一场感情是多么合自己口味的含蓄真挚之爱.只觉从小学第一眼瞄到这部剧后两秒便换台到如今已反复看了无数遍笑了无数遍.我知道,这一切都是随了莫名的缘分.
3 ) 记忆中的电视剧
这几天总是回想起小时候看的电视剧,女巡按就是其中之一。当时还很喜欢听片尾曲,徐怀钰的爱是一道光芒,但是始终没有学会,而这部剧也一直没有看完。
如果换了男主演,我可能不会如此在意这部电视剧,可是陈道明就是有这种魅力。陈非这个人带着陈道明的清高,稳重,文质彬彬,这种气质真的是演不来的,就算是换上比陈更帅的帅哥也不行。所以现在看着越来越兴盛的偶像产业不仅大叹一声,内涵很重要啊!
我又想到小时候看的那些电视剧,那时候没有发达的网络和八卦的娱乐产业,只有一台电视给了小小的我以爱情启蒙,许仙和白素贞,张大勇和高婕,还有陈非和秀秀,这些人,这些事虽然是虚拟的,却无比真诚,因为他们是一群好演员。现在,信息丰富了,有绯闻,有黑幕,有潜规则,有耍大牌,演员不是演员,是明星,歌手,主持人,还有可能是情妇,小三,公共汽车。
我只想安安静静看一部戏而已,不用炒作,爆料,博出位,也不想知道演员现实中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只可惜,单纯的观众和纯粹的演员已经没有了,如今只有疯狂的粉丝和完美的明星。
4 ) 女巡按二十年
1998年10月28日《女巡按》在央视一套黄金档首播,但是因为收视率问题而被放到黄金档后晚间剧场播出。虽然收视率不高,却被一群看过的人钟爱了二十年,他们就是非秀党。我是党员之一。今年,今日,距离它的首播,都二十年了。
关于女按,其实有很多想说的,却又说不出来。那个时候,还小,只是记得一点情节。后来大了,第一次用百度时,输入的就是孙翠凤三个字,大学时突然想起来的时候,来回刷了十多遍。
也在里头发现了很多现在很优秀的演员,除陈道明,孙翠凤,陈宝国,张铁林,翁虹,李立群,刘孜,谢灿得,葛蕾,吴君如,关礼杰外还有岳跃利,吴刚(我们的达康书记在里头饰演傻二,当然,之前是一个大盗龙天),
李冰冰,黄格选,陈紫涵,金书贵,黄仲昆,常汝言,丁当,孙兴,刘小峰,张大礼,刘莉莉……说名字你可能都不认识,但是,你一定在很多电视剧里看到过他们。09年,吴刚凭借《铁人王进喜》获得金鸡奖最佳男主的时候,我们还说是傻二,是傻二……
这部剧的导演和制片人也都是很有名的,赖水清很喜欢导古龙的作品,杨佩佩喜欢言情剧的多一点,而李惠民刚好把二者的特别结合起来了。
当时《还珠格格》找陈道明出演滑马,但是陈道明却选择了《女按》,因为女按是港澳台三区演员合作的作品,而陈道明也不适应琼瑶阿姨的剧。于是,当滑马因为还珠大火的时候,陈格还怪陈道明当初没去。
滑马张铁林在女按中饰演的是沟渠,八府巡按文必正,当年,因为高考失利,无颜面对江东妻儿,又被江洋大盗傻二(哦不,是龙天)一伙人劫财而掉入悬崖。结果得花魁孟
如忆相救,并且在她的鼓励下,上了高四,并且一举高中文科状元。他回去寻找妻儿时,发现家乡水患,到处瘟疫,以为妻儿已经死掉。于是……渣男附身。回去风风光光的娶了花魁孟如忆,并且再造了一位因为小红(李冰
冰饰)去世,家道变故而失意的油菜花,后来非常得心并且一跃成为男主的师爷刘非,就是偶们的明叔。(这些都是回忆的剧情)
皇上封沟渠做八府巡按,赐他府邸,就在他和夫人如忆风光无两的时候,他的大老婆,我们的包秀秀
闪亮登场。那是我第一次懂得女扮男装的概念,我看到的第一个镜头就是秀秀在街头卖艺,变脸,我一直以为是西游记。
孙翠凤本人系台湾明华园歌仔戏演员出身(今年60岁整了),一口的闽南语,经常会让明叔跳戏。我也跟着学了很多:攻虾米啊?(讲什么啊)皮了机哇(皮痒了),老杂毛(老女人)偶噶尼攻(我和你讲)ki笑(疯啦)……
当她看到沟渠的时候,当她知道他已经娶了别人的时候,她那种乡野性格暴露的很完整,尤其知道他还娶了一个妓女,就像一个母老虎一样
爆发了。秀秀的性格就像是猴子,需要被雕刻,被教育。在整个过程中她也时刻有按捺不住自己脾气的时候,还有就是对妓女,对孟如忆和风四娘的看不起,她们本都是女人,她却总是觉得高她们一等,处处言语道断,不把她们当人尊重着,这是我长大后再看时所不能接受的,估计赖水清是古龙的小说看多了,古大爷向来不尊重女性(除了朱七七)。
刘非被包秀秀的武术给惊艳到了,这也是为后来她能成为一直不被暗杀的巡按做了一个优势铺垫。但是在没有被改造,并且身份没有被公开之前,连随同文必正赴官员的宴请刘非也觉得一个正牌的大夫人抵不过一个出身风尘的二夫人。他没有陪大人赴宴,而是奇妙的
留下来教化这个凶巴巴的大夫人。看过剧的人都知道,刘师爷是寸步不离巡按大人的。
然后,皇帝派文必正去查河南赈灾粮食贪污一案。谁知道,贪污的主谋就是皇帝他远在河南的叔叔,我们蠢萌蠢萌的璐王,这个璐王一心想要谋逆,因为还不够傻(哦不对,应该是还没有遇到哈哈儿),所以迟迟没行动(我喜欢看这种坏人都有点呆萌的幽默片)。
当他知道皇帝派了一个文弱书生来查他的
时候,他就派了各路杀手来刺杀文必正,为了保证文必正的安全,大夫人包秀秀没有像二夫人孟如忆一样胆小如鼠,她穿着文必正的衣服,打扮成他的样子引开追兵。这种过人的胆识让刘师爷刮目相看啊。但是,尽管计划如此周密,我们的滑马还是在第一集末的时候就领了盒饭去了还珠剧组了。毕竟后宫佳丽三千都只敢宫斗,不敢像包秀秀一样打他。
真是帅不过三集,导演让你两集终,谁敢留你到三集。就酱紫,滑马去当滑马了。师爷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他心痛一个好官被杀害,讲真,我们都不知道文大人都说了哪些好事,存在感有点弱的沟渠。本来,西游之路到此,在孟如忆的“散了吧”中各奔东西,却因为秀秀的愤怒,师爷的不甘心而开启了新纪元--假扮巡按
,继续追查,扳倒璐王。
后边的剧情就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探案过程了。各个人物都是片面化,不够立体丰满的。剧情老套,情节又漏洞百出,场景来来回回就那几个,可以说非常穷的剧组了。但是,那个时候就是喜欢看啊。他们说到河南了,我们就到河南了;他们说去了沧州大牢,我们也跟着去了沧州大牢;
他们在甜水巷,我们也在甜水巷……
这些年我一直在想,女按到底是哪里吸引了
我呢?推理悬疑它算不上,言情剧更是轮不到它,颜值担当也没有……我想,就是一种情怀吧。后来,陈道明去台湾看孙翠凤,孙翠凤来大陆看明叔的话剧,两个人的友谊,不知道至今还在不在。看《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对秦岚的一句“大夫人”让很多非秀党泪目。
他们几个人的游记路上有争吵,有摩擦,更多的是互相理解。这一点很打动人。
最后,皇帝封她做专管天下妇女不平事的女巡按,
刘非,三年内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