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对现在的我来说很难看
他没那么吸引人
我没那么能专注
也没有喜欢的演员来吸引我的注意力
天呐
来来回回感觉看了三四天才看完这两部电影
太折磨了
相比来说
我更喜欢她
从跳河到学会化妆
正是我需要走的石子路
他整篇电影抑郁消沉
what
like男的好像真的会那样
会吗?
本来想说会的话给我一个
但想了想他
他…好纠结
一方面他肯定是个nice的伴侣
另一方面他遇到问题又真的好消极
救命 他家庭不和谐
是万千原生家庭毁灭一部分的小孩之一
俺心疼了 心疼一下同盟
她真的很多人在帮他
他真的几乎是一个人苟延残喘
好可怜😭狠狠落泪了
与其说是恋人分开后的不同视角
不如说是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如何
一些大彻大悟的时刻了属于是
不知道为什么
把影片名记成他和她的浪漫情事
是否情事必须浪漫
him&her两个版本都看了,前者叙事更完整,后者情绪更强烈。
很细腻、但节奏稍有些拖沓,男女主角把三十多岁经历7年之痒加丧子之痛的情感演绎得很好,这片可能没结婚+有孩子时看不容易有代入感,尤其是有了孩子并养育了一段时间后,深深地能够体会主角那种巨大的痛苦袭来从而将两个人的关系撕裂到变形的感受。
him里一美在搬家前夕,呆坐了若干时间后把小孩子曾经的遗物一点点搬出来时、眼泪忍不住掉下来;还有夫妻两个人相对而坐、说:我好想他、他的印象越来越模糊时,这种为人父母却又脆弱无力的悲伤情感溢出屏幕、淹没了屏幕外的自己。真的是值得一看的片子,适合结婚几年且有了孩子的30+看,满满的无力、残酷而又艰难的真实生活。
Ps:有个好爹妈很重要。男女主角看不出从何而来经济来源但一直过得也不窘迫,摊手,不得不说得益于高级餐厅拥有者和大学教授的父母。
He and she两部要一起看才有意义,我觉得这种不同视角同一时间线的探索是挺有意思的,你会发现,即使两个如此相爱如此亲密的人,经历的仍是不同的世界,世界是如此立体和多维。
女主父亲说了一句话,Tragedy is a foreign country, we all don’t know how to talk to the natives. 说得好形象。男主女主是都挺有钱的,难过也有足够的理由跟底气不去上班无所事事,可是丧子之痛不会少一点,任何悲伤的情绪,都只能自己解救自己,但是解救并不是逃避,而要真的放过自己。Once you start walking away you’ll live a life of walkways,女教师的话,日子要继续,总是需要解决向前路上的坎儿。
不过男主女主的分歧大概就在于,男主已经走出来了,而女主觉得,why are you not with me ?你为何不能对我的悲伤感同身受?于是她离开,想要重新开始。像女主麻麻说的,nothing is appropriate here ,人们对待悲伤的方式不同,时间不同,没有对错。快乐是真实的,悲伤也是真实的。
海边的曼彻斯特里,俩人彻底分开,女主再婚又有了孩子,男主一直无法解救自己,当然,这两个故事并不相同,重点也不一样,本片中孩子的死估计是个意外或者疾病导致的。本片中,俩人如此相爱而且继续相爱,大概最终还是不会分开吧。
吐槽下,女主麻麻的几乎每个镜头都端个酒杯熏乎乎的样子,是未实现自己年轻时的音乐梦想,大概因怀孕早早嫁人,过着富足但是总感觉点不满足的那种生活吧。可是有多少人对自己的生活是完全满足的呢?有多少人,像男主所说,可以figure out 自己是谁?或者说生活的purpose 在哪?
不知道。
她和他两部戏有些不一样,我指的是在大雨夜车里那段,她里,是女方压在男方身上,并主动猜出了他跟别人睡了,他里,是男方在上,并主动承认出轨。我先看的她,当时女主走进酒吧,女酒保的神情以及和男主擦身而过的戏,我就觉得有点不对劲,看了他,印证了我的想法。很喜欢他们热恋时的那几段,甜甜蜜蜜。
她里,让我深刻的还有她爸那句“这是我最好和最坏的时刻”。
总之,双方的家人、朋友真的都好棒。
这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电影,哦不,两部。《他和他的孤独情事:他》和《他和她的孤独情事:她》,感觉好像绕口令😂……说有意思是因为这两部有着相同的导演和演员,讲述的是一对夫妇的感情矛盾——一部从丈夫Conor的角度拍摄,一部以妻子Eleanor的视角叙事。所以我把两部连在一起看。
Conor和Eleanor曾经是一对很有激情的情侣,两人约定好逃单被酒吧老板狂追;漫无目的的公路旅行和车震;在Conor的父亲对Conor、Eleanor的妹妹对Eleanor说出同样的“你看起来很落魄”这句话时,二人的反应也是一样的“thank you”。没错,俩人都是奇葩。可是结婚、生子、到儿子夭折,两人的感情也随之破裂。然后就分出了两条人物线——Him&Her。
两部电影有一小部分的剧情是重合的,例如大学课堂上递纸条,酒吧里的聊天,暴风雨车内的激情,家中回忆死去的儿子,家中地板上拥抱着说I love you,重逢。
但你仔细看,这部分重合的剧情,又不是照搬。Eleanor到Conor的酒吧喝酒,Conor说酒吧要倒闭了,在Him中E的为C难过的表现更强烈;而在Her中E表现更淡然。暴风雨中汽车雨刷坏掉停在路边,两人在车内谈话这段,聊到燃起激情时,C出轨这件事是从二人不同的口中说出,Him中是C自己坦白,没有任何借口;Her中是E猜测出来,并且男主的借口是“you told me to”。他们在家中回忆死去儿子的长相时,Him中C说孩子有着E的下巴、嘴唇和鼻子,唯独眼睛像自己,这是他最爱的地方;Her中C说孩子长得完全像E。最最明显的表明导演意图的是,家中地板上两人啪啪啪之后,Him中E说I love you,C回答I know;Her中C说I love you,E回答I know。
这10%交叉但细节却各不相同的剧情,把两部电影连在了一起,你大可以在大脑中把它们合成一部。也解答了单独看一部时产生的疑问,Conor在收拾房间时谁打的电话?Conor在最后从父亲的饭店走出去的时候,是谁走在后面?虽说夫妻俩人都是跟踪狂,但这段更像是走着走着遇见的,BGM也表示了——“忽然遇见你”。此时已过去一年,Eleanor盘起了长长(zhang chang)的头发。
自此,我明白虽然可以从时间线上将两部电影连在一起,去揣摩更完整的剧情。但本质上这仍是两部电影,从C和E的不同视角展开,面对同一件事情,当事人的侧重点不一样、感受不一样、表达也不一样。就好像现实中的情侣夫妻遇到矛盾一样,各自觉得自己有道理对方有错,鸡同鸭讲,不理解对方想说的到底是什么。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电影,与以往的单独一部电影比起来,更容易产生联想、推测、分析,说白了就像是一个四维版大家一起来找茬,找到茬了又想为啥这里不一样呢,什么目的呢?对于演员来说,同一个场景拍出不一样的两条,也是比较有意思的体验吧。
男人永远不懂女人为什么要离开。
因为这里只有一颗心,所以生活继续了。这个结局比她的视角狠太多了,太多了
平庸之作。姑且先3星,3部看完挨个具体给分。
Him&Her不应该分开来谈的。因为这是一个故事的两个方面,看完Him再看Her会有一种解谜的感觉。因为女主角是情节主要推动力,所以单看Him是会像一美一样一头雾水的。最爱结束时一美在街上默默地走,然后镜头拉向后方,劳模姐恰好也在后面默默跟着他。当两个人的背影同时出现在银幕时,故事戛然而止。
好心疼一美,他总是能激发我的母爱。他那么爱她,却还是失去了她。我完全不觉得无聊,我看的津津有味儿。唯一的遗憾是弹幕太少了。
6.8 看的双版,着实非常失望,可以剪成一部的片子分两部来讲造成了大量剧情重叠,这没什么,但导演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来突出他与她的视角之间微妙差别,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单纯的呈现与双线情节互补,这样最终我们得到的是两部沉闷的爱情剧情片
表演课
还是最喜欢her,男女各种思维差异终究还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略致鬱系列,然而劇情推進太慢,如果不是兩個主角顏值演技,堅持唔到最尾囉。
James McAvoy真好。看着他,心都暖了。
一个新形式的电影圈钱法诞生了,一个故事可以拍成三个版本:他,她和他们。看名字就晕,这特么是三部电影啊。生命短暂,你要同一个导演被杀三次吗?
平淡小品,沒多少人想看這樣起伏不大也沒啥爆點的中產階級分居生活,如果幫男主角的遭遇再加料一下應該會好些(翻譯:不夠慘)。
记忆是会骗人的,有时候明明记得是这样的,而实际上并不是。
him的爹和餐馆比her一大家子好看多了。。。
隔了四年才找来看了。两位主演撑起了一部文艺片,先看的Him。Eleanor有点冷漠,Conor很悲催,很同情他。有一场在家里的戏特别催泪,两个人都演的非常令人动容。看了这部觉得仍旧超级喜欢McAvoy。
一美就想着,你回来嘛,我们谈谈,但又不晓得谈什么,劳模姐喜欢说走就走做点极端事刺激感情,丧子之痛确实能把相爱的人分开。一美爹是那种摇滚明星常去的传奇餐厅老板,劳模姐家庭应该也很猛,毕竟妈是于佩尔阿姨
看到最后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喜欢这个故事,有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介入,这个爱情故事就不那么爱情故事了。然而又比他们好太多。
主要多了几场酒吧(事业)和父亲(亲情)的戏。和Jessica Chastain的主线剧情没啥变化。和父亲对话都挺不错的,丰富了很多丈夫这边的心理活动,但感觉....还是没什么卵用【。
'I guess people grieve differently.' 这结局太突然了吧 还结束得戛然而止
八年,前女友,分离,找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