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讲中年夫妻遭遇家中有失能老人后的困局,偏偏还要硬扯一条小孩子寻找前世的悬疑线,粤语老话:根本就大缆都扯不到一起。
要么你就老老实实讲夫妻面对失能老人,最后失控有人疯掉,有人不堪压力而杀死了老人之类。要么就讲小孩子的前世今生,父母怎么去解惑,最终揭开真相。
故事太散乱了,什么都没说够,说好。
浪费了郑人硕这么好的演员,在《川流之岛》演得多好。 其他无感。
在多伦多电影节看了首映
我给三星的原因:
1. 我原本只想给这部电影两星 而且全部是因为男演员演技惊人 他如果遇到好作品一定会爆的 长得那么帅 还会做生煎包 听他讲人生也好坎坷 难怪哭戏或者各种感情戏都情绪饱满有内容 离场的时候主创在门口送观众 好巧碰到他 我说“你演的超级棒” 他还鞠躬说谢谢 我真是后悔没有合张影
2. 第三个星星是因为在我之前的那个留下了第一条短评的哥们给了三星 我不好意思给两星
我之所以不愿意给更多星星的原因:
1. 我没看懂导演在讲什么 是给老人尽孝?还是抚养孩子?还是中年危机上有老下有小?有些场景拍的跟悬疑片一样 可是更多的场景又是家庭生活的温馨或中年危机的心酸 我看完以后坐在座位上就想起来我教授骂我们的话 我们教授说写论文只要揪着一个点就好 但是要展开到你把所有角度都考虑了 别人再也没有东西可以加进去了 可是这部片子如果一会悬疑一会家庭伦理 一会past life memory一会脑中风 然后哪个点都没讲透没讲明白 那我觉得我人生中这宝贵的两个小时就有点浪费了
2. 放映结束之后的Q&A环节 导演回答问题的时候说 整部片子花了一个月拍摄完成 用了30人的团队 故事和取景我听那意思也是这一个月里边完成的 导演美其名曰创作 他还强调了是非常有趣的创作过程 他对于只用了一个月这件事还挺骄傲的 那我觉得导演你如果用两个月那这部电影可能会不一样 故事可能会更完整 剧情可能会更加make sense 我这种理性的、一定要知道逻辑关系的观众看了以后可能会更开心
3. 最后一个长镜头我不知道什么意思 Q&A有人问导演关于最后那个长镜头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 导演的意思是希望每个观众自己心里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解读 我就在心里狂骂啊 我特么就想知道啊你为什么偏偏不告诉我 你电影语言太高深了 我看不懂你要讲的故事啊
4. Q&A session 一个观众问导演 那个小孩子怎么可以演的那么毛骨悚然 我其实是期待导演能讲一些他是怎么给孩子沟通 讲戏 没想到导演一直在讲他是怎么用灯光角度等等 其实当时在场观众的high点就只是那个小孩子啊(小孩子出现在了Q&A session)
我的评分受强烈的个人喜好影响 不要被我的个人喜好影响你自己的判断靴靴
《上岸的鱼》原本可以终止在父亲的葬礼,却被硬生生加了两个结尾:其中之一是两夫妻带着孩子来到一个叫“富士”的海滨之地,这个地名反复出现在小男孩的口中,是他幻觉中与另一个妈妈一起生活过的地方;然后是那个真正作为结束的尾声,重现了两人在海边拍摄婚纱照的场景,似乎是一个闪回。
无论是指向未来的幻觉,还是指向过去的回忆,都不及现实的那场葬礼来得简单、直接,能够引发一声戛然而止的回音。因为在葬礼中,观众看到的是两夫妻的和解,丈夫真正体会到了妻子一个人既在外上班又忙活家中所有事情的心酸,妻子也因为丈夫作出的这种理解陷入哭泣,两个人相拥在自然景色构造的背景中。
电影原本是应该在此结束的,但不知是因为考虑片子的长度(全片仅有一个半小时):如果删去最后两场戏,整部电影就很难达到长片的正常长度(一般最少90分钟),还是希望借助幻觉和回忆这两组镜头尝试在影像中置入更为丰富的思索——结尾不断延宕。但无论是何种情况,《上岸的鱼》以失败告终。
在导演先行的理念与呈现于观众面前的成品间,隔着巨大的距离。这种情况在青年导演的处女作中并不是少数,眼高手低的姿态实则是艺术的通病。表现在电影艺术中,是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导演无法实现拍摄理念,或无法将其贯彻到底。不过,《上岸的鱼》尚有其可取之处,它在镜头处理、场面调度上有过人之处,却在对人的心理认知上显出严重的不足。
电影中出现的分居看似只是因为父亲的突然瘫痪直接导致,并为哥嫂不负责任地看护工作推脱给弟弟加剧,但实则是一系列事件的酝酿结果:儿子的精神疾病,夫妻关系的失和……但即便电影在前面铺垫了这些前提,分居突然出现在电影中还是有点说不过去,这些理由并不能在现实中真正站住脚。况且电影一开始营造的那类温馨画面(实在太日本电影了!),都提前让观众深陷家庭和睦的假象中。
所以,妻子提出分居并身体力行的时候,我们觉得对两位主角的认识还不够。电影一直都在以相似的方式打破我们对两人形象建立的认知:一位母亲会在愤怒的时候对孩子直接怒吼吗,让他多考虑自己感受?一位父亲会在自己的生日会上直接指责儿子的不配合,并恶语相向?我们实在无法想象这样的父母,平时他们显示出多大的温情。除非他们原本就没有资格成为父母,至少我们在电影中见到的父亲是这样,他并没有尽到一位父亲应尽的责任。
这不是出自导演对拍摄技术认知的匮乏,摄影已经完美到足够建构一部真正艺术片,而是来自于导演对人性认识的浅薄。我相信,这也是许多青年导演的通病:硬件条件已经充足,但因为阅历及其他个人原因,影片却又往往流于浅薄或概念先行。比如《上岸的鱼》中夫妻争吵的那场戏,导演所用的台词实在太过糟糕,让人不禁哑然发笑。这样,观众通过人物的言行来理解人物形象的方式便宣告失败,但这不是他们的原因,而是导演水平的问题。
灵异,还是孩子的想挽救父母的婚姻,这样太离奇了。灵异,还是孩子的想挽救父母的婚姻,这样太离奇了。灵异,还是孩子的想挽救父母的婚姻,这样太离奇了。灵异,还是孩子的想挽救父母的婚姻,这样太离奇了。灵异,还是孩子的想挽救父母的婚姻,这样太离奇了。灵异,还是孩子的想挽救父母的婚姻,这样太离奇了。灵异,还是孩子的想挽救父母的婚姻,这样太离奇了。
导演说:他想通过前世今生这个概念的探讨来表达他对普遍存在的家庭问题。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两个元素并没有结合的很好。
首先一开场是一段非常悬疑,引人入胜的开场,男孩的讲述开始让观众浮想联翩:男孩说自己有以前的父母,那么他和现在的父母是什么关系,是父母有问题还是孩子精神有问题?但是导演并没有将这个悬疑感很好的保持下去,只是在后来的叙事中重复着这一概念,到最后观众知道原来这只是孩子的前世今生。那么这个前世今生对于双新家庭的矛盾有什么影响呢?貌似并没有。所以这个很好的概念和故事中的戏剧冲突是脱离的。
再说到父母的人设,母亲的人设保持的较好,让人同情,而父亲这个角色出现了割裂,从一开始的慈父形象,到后来的孝子形象,再到后来分局后开始出现神经质形象,对着孩子无端的怒骂。这导致了观众开始对这个家庭的矛盾不认同,觉得是自作自受。
最失败的地方在我看来是矛盾的解决方式居然是爷爷的去世。全片故事围绕男孩寻找前世记忆展开,但是最后矛盾的化解却与其无关,使得男孩这条线悬而未决。也许导演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最后加了一段男孩带着父母寻找回忆的故事,但这使得“上岸的鱼”的概念大大弱化了。
虽然有些影评觉得最后结尾显得多余,但是个人还是挺喜欢那个长镜头婚纱照早结尾,似乎是现实对于梦境的慰藉,减少了了些许哀伤的气氛。
导演有美学的功力,也把他所吸收的,例如日本文化融入到影片之中,但在剧作上还有改进的空间,毕竟不是所有的鱼都适合上岸。
讲中年的人生阶段,本来挺好的,结果片子故弄玄虚设置了一个可以记得前世今生的小男孩,各种制造事端,小男孩就像日本鬼片里来的,一副走错了片场的状态,简直能烦死人。在拖沓冗长让人昏昏欲睡的最后,小男孩前世那条线也不了了之了,现在台湾的年轻导演是不是都喜欢用故弄玄乎来给观众催眠?
从青年到中年的过渡阶段,最丧的不过于此了……(看完出来遇到一个哥们,拉着我给他讲了前10分钟的剧情= =)
坦白说,是被前世的设定骗了。。。明明台湾民俗里有那么多可用的素材,却硬是变成鬼气森森的孩子复读机,当然,对整个社会的萧条、中年人的窘迫是刻画正确的。
导演的手法太平庸,临摹《波米叔叔》类的神秘主义风格的习作。记忆中的美好过往,映衬着现世的残缺,何处是我家。也用到了鱼的意象,但不及《川流之岛》用的到位。郑人硕的角色多少有他自身经历的投射。
整体略平,没什么特别动人的细节。镜头很舒服。
同龄无感,不知道是该哀怨还是庆贺自己没进入这种上有病老下有闹小的烦心日子。
别找了乡党,你们的前世,就在这边
因为郑人硕才看的,果然唯一能看的就是硕哥,给瘫痪的父亲洗澡洗完哽咽着说话那里特别好。小演员太可怕了,就算是有前世记忆,也不用一直一副恐怖片的怨气冲天的幽怨眼神吧,简直走错片场。而且最后前世今生也这么不了了之讲都讲不完整,以一个拍婚纱照结尾,真是莫名。
鱼上岸之后除了挂掉,还有一个可能,变成了一个小盆友,然后长大了,他又找到别的小盆友,生出了另一个小盆友
不知道导演是想借toyama这个地方讲述那些美好却消逝的过去,还是真的想让孩子从无尽的恐惧中清新过来。
野心勃勃,但能力太有限。尤其是剧本阶段问题就很大,导演的表达能力更是让影片无趣得很。只有我硕哥依旧卖力依旧魅力四射。
丧的滋味倒是铺满整片,以及从《咒怨》里走出的小男孩。
8.7/10 白潤音小弟壓倒性的演出, 爸媽也很好, 小姨子很漂亮, 小老師好可愛...警花也很俊.....我的焦點全錯了....但影片拍得很好!! 包子很好吃....海邊很浪漫......到底用了多少很字, 按寶島習慣用蠻吧...
结了三次尾,你让我说好?
亞細亞的孤兒。可以理解的身分歸屬問題,但是拍得實在太平庸了,小孩這種近似於靈異的設置讓人看得很出戲。
搬家一场戏的镜像处理得有趣,先是看到镜子里变形的妈妈,然后她看着衣柜里带着面具儿子,将儿子身上的恐怖元素做到最高潮,但可惜刻意制造的前世今生悬疑并不是真正的神秘主义,画虎不成反类犬。父亲的情节线有怒点人物反而有没有出口的压抑感,反而母亲在自己的情节线上崩溃了两次,无法偕同到高潮。
妈妈都找儿童心理学出来看了,结果还是模模糊糊的前世今生吗?
导演的野心太大,能力太小,还需修炼,特别是剧本。
乱转
导演的首部长片。神秘忧伤,是我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