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是典型的颁奖季宣传失败案例。为何? 先是发新闻说要参加颁奖季,并赶在投票前给评委和影评人都看了,但又在邮件里说评论的解禁日是2月25日,也就是影片上映的前一天。这仿佛是自己在对观众说:It may be not that good...但凡解禁日在上映前一天的,从来不会有好评价。
这样的公关策略错误其实是不应该的,可能因为Apple TV第一年参加颁奖季。赛季的电影最基本的一个准则就是不能怕评价,要有自信。比如Nomadland从去年9月就开始进入电影节,口碑老早就出来了。其他的电影,哪怕是最后进入颁奖季角逐的,比如Little Things,也是最后一刻举办多场放映会,不压评论,还让演员出席问答。这都是比较常态的赛季电影公关模式。观看者就会知道片方很有信心,就算Little Things是悬疑片,但凭借这股信心,Jared Leto就在投票前夕一下拿下金球和SAG提名。
但《Cherry》压评价到最后一刻的做法就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大部分人甚至在观赏前就已经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感觉:这不是来角逐的。
虽然荷兰弟在片中的表演的确很有突破(女主其实也很不错),但大部分人没有把本片当回事。
罗素兄弟其实是适合喜剧的,因为他们有一种还爱玩儿的调皮心态,大家看过漫威电影应该知道,就算是有悲壮时刻,喜剧元素充满了他们的电影。而本片其实不是一个喜剧题材,但是因为跨越了男主一生,分成不同阶段,导演还是把喜剧元素加入了前面一半内容。
荷兰弟的男主角从一开始就如同死侍那样对着镜头,直接向观众直接讲述自己的故事,而且口吻是具有调侃性质的,这种方式往往都是用于喜剧。这点在他参军的部分最突出。明明画面是真实残酷的,但一直在调侃军营里的生活。而这种黑色喜剧的风格又没有延续下去,导致前后风格很不统一。我个人觉得,如果每个部分拍成剧集,也许还不会这么明显。而且他们用的配乐很奇怪,不是这类题材你预期的那种悲伤配乐,总给人一种嘲弄的心态。
找荷兰弟来演是对的,因为这类吸 毒 题材故事,如没有吸引人的卡司,公众很难有兴趣。但影片却是专门给年轻人拍的,希望他们可以引以为戒。所以本片其实与甜茶出演的那部《漂亮男孩》目的相似,靠一个有吸引力的年轻男星吸引到年轻观众群,让他们见证,如果不小心染上 毒 瘾,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凋零。
荷兰弟从学生时代演到中年,最后还出现胡子造型,对他来说绝对是一次很好的磨练机会。不仅有吻戏、床戏,这个角色个性也很暴躁,脏话很多,与蜘蛛侠反差很大。但同时,本质上又不是坏人,比如抢银行时言语都很客气,偶尔孩子气,荷兰把他这种多面性展示得很恰到好处。对他来说,本片就是再次展示他的潜质,也算没白掺和。
年轻新秀Ciara Bravo也很美,气质很像Olivia Cooke。 有着特别秀气、精致的面容,但一开口却声音低沉,个性叛逆,是个酷女孩儿。
男主的人生代表了很多教育程度低的美国底层白人困境,就是不断地找借口逃避现实。学历低、找不到工作就用当兵作为逃避,没想到落下了精神创伤;退伍后还是没办法正常工作(也不想工作),又依靠 药 物 逃避,没钱买 毒 品 只好去抢银行。最后发现抢银行有风险,朋友被杀,妻子也被染 毒 瘾,过不下去了,干脆自首去监狱里继续逃避。。。真的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始终没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故事值得一讲,只是感觉导演没决定好究竟怎么讲这个故事,不希望走传统的悲情路线,希望拍成很酷的犯罪片,可是角色本身又比较蠢,酷不起来。。。
我还是希望罗素兄弟日后可以多拍喜剧题材吧,他们真的更适合喜剧。乔罗素又没忍住自己客串了一把。荷兰的弟弟也有出镜。
另外男主并不叫Cherry,而是叫彼特沃克。片中提到“Pop the cherry”这个短语,形容初次尝试。导演在采访时解读标题意思是男主每次初次尝试一样东西都很新鲜且容易,但却没有意识到后果很严重,一进去就出不来,无论是当兵还是毒瘾。也希望年轻人可以不要只图尝鲜而不顾后果。
电影圈内卷得厉害,不想转型的鲜肉不是好演员。
有了爆款代表作、钱也没少赚的演员,都寻思着想当演技派,这在国外小生界尤其多见。
罗伯特·帕丁森,以《暮光之城》系列的吸血鬼爱德华红遍全球,但也频频提名金酸莓奖。于是迷上转型,不在乎外型的那种。
2016年冒险片《迷失Z城》、2017年犯罪片《好时光》、2019年恐怖片《灯塔》、2020年科幻片《信条》,如今又成为新任蝙蝠侠,尝试的影片类型非常丰富。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为摆脱哈利·波特的影子不惜自毁形象,经常胡子拉碴出镜,接的戏也往往很自虐。
在《逃离比勒陀利亚》里演囚犯、在《腰间持枪》里演屌丝、在《瑞士军刀男》里演死尸、在《丛林》里演“野人”、在《绝对统治》里演卧底、在《如果的事》里演宅男。
蒂莫西·柴勒梅德,凭《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提名奥斯卡影帝,在中国也有了“甜茶”美名。
但在《炎夏之夜》、《漂亮男孩》演吸毒青少年就是他不想做男花瓶的决心。另外他会出现在名著经典改编的《小妇人》,也会出现在文艺片《纽约的一个雨天》,还会出现在科幻大片《沙丘》。
今天想重点说的是另一位年纪更小的鲜肉,汤姆·赫兰德。
1996年出生于英国的赫兰德,中国影迷喜欢称他“荷兰弟”。
他是第三位大银幕蜘蛛侠,也因为这个角色成为国际大明星。
可能为了证明除了蜘蛛侠,自己还能演其他角色,荷兰弟这两年开始交出新作品。
2020年他主演的《神弃之地》是一部带有宗教色彩、哥特元素的西部惊悚片,口碑还不错豆瓣7.0分。
2021年他带来了戏份更重的《谢里》(Cherry)。
导演是拍过“美队”和“复联”的罗素兄弟,但似乎反响一般,烂番茄37%新鲜度、Metacritic只打出44分、IMDb 6.6分、豆瓣6.5分。
我亲身观影后得出结论:荷兰弟演得很过瘾,对打磨演技有益,这就够啦。
影片采用章回体、第一人称讲述,还有每一幕均以红色开场、打破第四面墙、改变画幅、全景俯拍、跑马灯式蒙太奇慢镜等骚操作。
但影片重头戏还是故事,有同名小说作蓝本。荷兰弟饰演男主人公Cherry,从一个大学生到一个军医再到一个吸毒仔,他的人生是如何一步步坠入深渊的,其中涉及创伤后应激障碍,也指向爱是救赎。
序幕
2007年,Cherry再次踏上去抢银行的路。
“我23岁,仍然搞不懂做人做事的意义,感觉这一切都建基于虚无,没有任何支撑。我有时怀疑我是否荒废了人生,我不是不会欣赏美好的事物,我将一切美丽的事物都放在心上,让我激动不已,直至它们把我吞噬。只是我内心总有一种声音,让我无法集中注意力,直到我的内心只剩下空洞。”
第一章人生初始时,我看见了你
2002年时Cherry还是小奶狗模样,正在本地一所教会大学念书,喜欢上了纽约州来的女孩Emily。
Cherry放弃个性不合加异地恋的高中时期女友,转而和Emily在了一起。
当Cherry和Emily第一次亲密接触时,Cherry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因为他心里在想,“有时我觉得我已经看过未来将发生的一切了,而未来是一场噩梦。”
Cherry最好的朋友叫James,和Roy、Roy的表弟Joe也是玩伴。James的哥哥曾是军人,退伍后整个人就不对劲了,于是James很反对参军,但Joe坚决地想参军,觉得可以改变无所事事的人生。
Cherry在这个时期已经接触赞安诺(治疗焦虑症的精神科药物)、大麻和摇头丸了。
Emily的原生家庭并不幸福,在感情世界她很没安全感,当Cherry第一次说“我爱你”,Emily的回应是“谢谢你”。然后借口转学去加拿大念书,想离开Cherry。
失恋后的Cherry决定也像Joe一样去参军,以寻找某种人生的意义。
可当Cherry宣誓入伍后,Emily却又来找Cherry说不想去加拿大了。两人是相爱的,只能说造化弄人。
那时候Cherry想得很美,“你去读书,我则去参军,不过短短几年而已,我们还有一辈子的时间”。
入伍前,Cherry和Emily匆忙结了婚,他们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两个人,没有人比得上他们。
第二章新兵训练
这一章画幅缩小,像是要营造一种V-log般的纪录感。
2003年Cherry经历十周魔鬼训练,剪头发、打疫苗、被起侮辱性外号、洗脑般的训导、灌输假想敌。
永远在咆哮的教官总拿创伤后应激障碍当挡箭牌,新兵避免从训练营毕业的唯一方式是自杀,Cherry皆都目睹了实例。
“我开始有种奇怪的感觉,感觉这一切都是假的,我们假装是士兵,教官假装是教官,军队假装是军队。”
Cherry在部队最好的战友是Jimenez,他因为女友怀孕而参军。
因在救护训练中表现出色,Cherry和Jimenez都如愿进入了战士军医连。
Cherry被检查出是色盲还能当军医,也是很神了。
第三章 雏兵
Cherry来到伊拉克“死亡三角”服役,要驻守一年。随时可能中弹,一切都跟死亡有关。
一开始他们觉得美军势不可挡、所向披靡,每个人都期待着上战场,大家都想大开杀戒,对美方的战斗力盲目自信,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战友情谊。
在一次行动中,刚愎自用的上司害死了一车战友,其中就包括Jimenez。
Cherry大受打击,自此后一切变得毫无意义,只剩下一片虚无。
“大多数时间我们觉得自己就像比较光荣的稻草人,用来显得很忙、成本高昂、大脑空空。”
只有和Emily通电话时,Cherry才能获得稍许慰藉。但渐渐地,爱情也止不了痛了。
第四章 归家
2005年Cherry以专业下士军衔退伍,而且因所完成的作战任务比营中的任何军医都多,而获得了英勇勋章。
但他的内心感受是他没有做出任何值得嘉奖的成就,唯一的成就是活下来了。
经历过战争的人,和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Cherry睡不着觉,总是梦到暴力场景,脾气也变得暴躁,在家里会砸东西,在公众场合会有过激行为,也开始依赖用酒精送服药物,并发展成瘾君子。
简单来说,因为他曾目睹的恐怖场景,他成了一个悲伤的疯子。
类似的,还有同样退伍归来的Joe。他酗酒,并最终跳车自杀。
Emily对Cherry的包容也达到了阈值,但她不想失去Cherry的方式是她也跟着Cherry一起吸毒。
Cherry心想,如果他死在了伊拉克,Emily现在会更开心,她会难过一阵子,但最终她的人生会变得更好。
但,Cherry和Emily,都已经无能为力了。
第五章上瘾人生
瘾君子的生活精髓在于你正缓慢地杀死自己,但在这个过程中你感觉棒极了。
Cherry和Emily的生活一团糟,开始负债。而瘾君子之所以为瘾君子,就在于他只要有钱就会拿去买毒品,直到钱花光、毒品没了、身体感到不适,然后必须弄到更多钱。
Cherry开始走上抢劫银行的歪路。荒诞的是,他凭着一张写了威胁语的1美元钞票,很顺利就从柜台人员手里拿到了一沓沓现金。
有一回Cherry和Emily头脑发热黑吃黑了黑帮分子的毒品,惹上大麻烦。Cherry必须继续抢银行。
Cherry对银行女柜员说我临走时会对保安亮出我的枪,好让他们知道你是被迫交出了现金。
女柜员嘲讽他:你觉得这样就算是好人了?
Cherry回怼:你为这个国家上过战场吗?
年仅22岁的Emily因吸毒过量送医差点丧命,丈母娘悲愤至极责令Cherry离开Emily,愧疚又绝望的他也只能在车里拿吸毒用的针筒疯狂自残。
Emily出院后仍执意回到Cherry身边。“你身在地狱,我就陪你下地狱”,夫妻二人又重回一起吸毒的泥淖。
Cherry还得再抢银行,他把同样吸毒又缺钱的好友James拉下水,还把他的药头Pills拉为同伙,结果这二人都不靠谱,把他本就计划不周翔的抢劫行动搞得完全失控。
Pills中枪,Cherry第一反应是送其去医院,但顾虑到去医院会被捕,于是Cherry和James中途抛下Pills,还拿走其身上财物。
Cherry积重难返,债主Black逼着Cherry再去抢银行,也就是序幕中2007年那次抢劫。
心灰意冷的Cherry告别Emily后进行了一次自杀式抢劫,故意暴露面容、又让女柜员按下警报。
在把抢来的钱交给Black后,Cherry瘫坐在街边注射毒品,等待警察来抓他。
后记
Cherry在监狱度过漫长岁月,漫长到发须治愈焦虑,皱纹消融毒瘾。
2021年Cherry获得假释,出了门禁一回首,他的Emily正笑着迎接他。
Cherry只参军了两年,就为此付出了半生代价,只能道一句人间正道是沧桑。
据外媒近日报道,《蜘蛛侠:无回之战》已杀青,暂定12月17日在北美上映。生而为人多抱歉,荷兰弟应该很开心又能回到超英世界了吧。
本片大部分场景拍摄于克利夫兰,笔者作为一个在克利夫兰生活了一年半并且经常开车晃悠的人,观影过程中不时能发现眼熟的地方,在此稍微记录一下。欢迎各位友邻补充!
实景截图来自Google Map.
Cuyahoga River
Downtown远景,自东向西方向拍摄
Case校园南区(后面有个非洲口音的黑哥就是要去Case上学)
南区校园的一个路口,女主找上男主的地方。
Lakeview Cemetry 洛克菲勒家族墓地
Mayfield Rd, 小意大利, 男主做侍应生的地方
Parma市的酒铺,搜店名很好搜。
Severance Circle的一家歇业多年的电影院,我就住这附近,平时是没有剧中这么多车的。
标志性的红砖路, Murray Hill Rd,我不太喜欢开这条路,颠得慌而且开不快。
Coventry Rd,也就是男主一开始说买外套的地方,Mayfield Rd拐进来有Pho和Sushi挺好吃。
荷兰弟挑大梁的长篇电影,将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瘾君子的现实生态联系在一起,创造了叙事稍显冗长,演绎空间受限但市场立意还不错的作品。但同时,该片的确不具备教育影响力。
荷兰弟的表演被迷幻的画面与自我旁白的设计耽误,而且其形象的混乱和瘾君子并不清醒的混乱并不同频。可能是缺乏爱情沉沦和毒品成瘾之间的联系,该角色与喋喋不休的讲述并不契合,显出一种刻意杜撰人物故事的痕迹。战争这件事在此的意义成了正确叙事或扩大市场的刻意需求,观者很难在现实逻辑中分清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其“悲剧”。
当然,本身成瘾原因自然是复杂的,但情绪的出口在该片中可能不是战争而是青春的爱情,而结尾温和美好的夕阳也献给了爱情,那战争的意义是?对死亡的认知吗?线索有一些混乱。但关于爱情的部分,似乎也或多或少减弱了主旨的传递,因爱坚持的努力和因爱沉沦的荒谬之间并不能相互抵消,导致结尾的处理也不温不火不可信。
导演可能在追求一些新颖的叙事方式或光影呈现的模式,但很明显立意的内容有点太广,野心可以有,但做事要细致。或许,不同阶段的解读不一定要按照时间顺序,会更容易走进故事核心或人物内心,去感受想要诉说的众多议题中最重要的那一个。另外在视觉上的技术选择是可圈可点的,尤其是营造幻想与混乱,还有对个体意识的放大。
最后的最后,准6分。
(文中图片原图均来自豆瓣)
「不语」,公众号“不著”每周四影视单元,更多内容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搜索"willyi_")
个人喜好,欢迎讨论,拒绝骂战
3.5/5 羅素兄弟的後漫威時代第一部作品,的確表現的不如預期,影片前1小時20分鐘我是非常喜歡的(有特別注意片長),但真正開始讓我感受到不如預期的部分,是戰後歸來開始陷入無止盡的PTSD低潮循環部分,影片後期猶如荷蘭弟狂嗑藥般失序,劇情邏輯顯然也已放棄,PTSD+嗑藥解嗨,讓後半段笨重無比,也許片長精簡些觀感會比較好。 荷蘭弟的確獻出了從影以來最突破的演出(比《神棄之地》還突破),可惜這些突破演出無法與影片水平相結合,有點可惜,總結來說《迷途知心》想探討的東西很簡單,但是看完後總覺得不知所云,影片一半好一半壞,收尾前一連串的慢動作萌太奇,多到我已經覺得我在看渣導的電影了WW,羅素兄弟的電影果然需要克里斯多福馬克斯與史蒂芬麥菲利來合寫劇本,表現會比較好,而我很高興他們兄弟倆接下來的NETFLIX電影《THE GRAY MAN》有這兩位編劇的加入,
这片子就是冲着蜘蛛侠荷兰弟来的。一直很好奇,离开了蜘蛛侠的光环,他还能演出什么样的作品。
我不知道为什么看这个作品的时候会莫名想到《后羿弃兵》,不清楚。
这片子是一个典型的反战片。片子整体最大的特点就是,荷兰弟经常打破“第四面墙”以及影片采用章回体的形式向我们观众讲述一个老兵的故事。真正改变荷兰弟的我相信就是他军营生活中好朋友的突然去世。如果当初长官听取了荷兰弟的意见,我相信肯定不会有那么多的幺蛾子。所以当我看到那儿的时候,我的确有一种想手撕长官的冲动。要是现实战争中真发生了这种情况,那名长官会被告上军事法庭吗?希望有大神可以科普一下。
所以退役后的荷兰弟为了逃避PTSD的影响,选择麻痹自己。我不知道是不是一种错觉,我总感觉美国的PTSD管理上就是一坨shit,反正这部电影让我突然对《美国狙击手》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当然了可能不了解,所评论的言论也会一定程度上有失偏颇。
开始选择麻痹自己的荷兰弟也带坏了他的女朋友,那名我觉得巨好看的女演员(太好看了md!)。所以从这个情节开始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是越来越堕落。抢银行,注射各种drugs,然后出现各种不适。那可是刚上过战场的战士啊!我无论怎么想也没想到一名退役的军人会干出这种事情。太令人唏嘘了。
可能这部电影最大的bug就是最后荷兰弟的自首,我不太懂他那个时候的心路历程转变,讲的还是很粗糙,没有交代完整,可能我觉得导演执导的超级英雄故事过多,这些故事相对来说叙事结构单一,心路历程改变有明显的套路,所以当换题材执导的时候,自然会出现一些bug。
说个题外话,影片中荷兰弟的女朋友真的是真爱了,不管是当兵的两年,还是在监狱里的那段时间,一直对荷兰弟不离不弃。这种纯粹的感情真好啊,希望每个人都能收获到这种纯粹的感情。
几部复联练手这哥俩技术已经很娴熟了,风格也建立起来了,把这个困境和丧的感觉表现得挺极致的。
三星半吧。前段太无聊亢长,本该算是男主性格转变的最大导火线战争那段拍的好敷衍?不过荷兰弟的堕落演技完成的还挺好,另人刮目相看。。讨厌结局,俗的不行非要整上一段正能量歌颂一段rebuild America Dream
后半段是什么?Apple不是搞合家欢嘛?华谊为什么要投这片?为什么要我去看点映?充满问号???
导演和主角一样磕了药,而且拍到最后都没醒,很是迷幻。
整部电影就像一场控诉,荷兰弟演的绝了,
三星半。「蜘蛛俠」演技之作,比《神棄之地》有更多發揮。劇本的野心很大,只是被過多花俏的技巧拖累。143分鐘的片長其實不是問題,問題是出在節奏上。
后面真的鸡肋,没坚持看完。
汤荷兰很努力,但双罗素真是不行。
三星半,打光,配色,摄影,以及导演和演员都想在复联4后证明一下自己。
我很感谢最后那二十分钟,这才是主旋律电影真正应该有的样子:美国梦碎了没关系,我们可以把它拼起来。比内地任何一部禁毒片都更有效。荷兰弟的表演值得一个提名,我真正在这部电影里感受到他是个成年人了,车里用针扎自己那段看得我发颤....罗素兄弟整了些新鲜活儿让分段式平铺直叙看起来非常特别,上一部惊天营救没让我感受到除了字体外的强烈的个人风格,这一部其实才是起点吧。
就这么一个故事给拍成一部《复联》那样的片长实在不应该,影片的摄影打光配乐都很出色,罗素兄弟适合当一个技术型导演,好好的拍他们擅长的动作片
破处的母题和抬头Cherry相呼应出一丝丝恶趣味。从序幕开始,罗素和荷兰弟就疯狂地向观众喊“我们特喵地可不是只会拍超级英雄的theme park designers”,极力描绘着戏谑阴暗的自我毁灭与救赎,试图让老马丁和库布里克之魂上身,可还是改变不了习惯性的漫画式拼接—-试想一下,把猜火车、全金属外壳和两杆大烟枪剪到一起有多不自然,这部片的观感就有多诡异,结尾突兀的圆满结局把前面张牙舞爪的叙事花活衬得像是儿戏,节奏感崩得一塌糊涂。离开了所谓商业片语境的罗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即使荷兰弟很卖力,但整部电影还是给人一种小男孩偷穿大人衣服的感觉。
冗长、琐碎、杂乱,最后两部分还能看。荷兰弟奉献了毁灭式的表演,只不过叙事太糟糕。主题陈旧俗套,导演试图通过增加形式上的风格,来注入新鲜的东西,做了很多加法,但很多都是累赘。从侧面也说明,缔造《复联》神话的,绝非这俩导演,而《复联4》其实可以更好。
从真实事件改编小说又改编电影 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和缩水让片子评价比较极端 荷兰弟在前半部分学生和大兵对比后面瘾君子和罪犯显得有些违和 而带着滤镜的第一视角描写甚至有一点科恩兄弟的玩味 可惜的是后半部分除了呈现主角一团乱麻的生活 镜头视角不断切换带来了一些不适感 罗素兄弟在这种体裁深意和立场都很复杂的片子表达的有些平面
现在靠Netflix吃饭的马丁您老不是说咱们拍漫威的不够cinema吗?咱靠《美队2/3》《复联3/4》发家的罗素兄弟这就在Apple TV拍一部打破第四面墙个人独白分章节变换画幅乱入00后《全金属外壳》战争创伤《梦之安魂曲》式吸毒堕落外加红脖荒诞劫匪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文艺片,问你这还够不够cinema?……对不起,好像还是不太够 : ) 建议你们还是回去继续拍漫威吧。PS:小蜘蛛侠演技真挺好的
部队战争部分还好,其他就太闷了
荷兰弟完成地很好……2000年以后抢银行那么容易是怎么回事……
感觉可以和《神弃之地》组个上下集
演技在线,剧情如水,甚至可以说明明是重点的第五部份反而是最为无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