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时节闭门不出,于是恶补老剧,先看了被称「恋爱教科书」级别的「过把瘾」,更喜欢原名过把瘾就死,cool。
剧本创作取材于王朔三本杂糅,京味十足,九十年代的爱情故事至今看起来分外神圣,有点让我心生向往,两个人在一起只要看对眼了,试探个一两回就成了,而不在一起,只需要一个人喊停。
在这儿大说另一部剧多少有点ky,但这部恰在过把瘾之后赵宝刚和王朔再次合作,对比来看更似升华之作,其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对外部社会与个人命运的反映都很深刻。
先贴一段剧情概要帮助梳理一下:(摘自网络
聪明美丽的肖男历经曲折,苦苦挣脱永昌集团总经理吴永明的纠缠,不知不觉闯入了酷爱陶塑艺术的陆建平的生活之中……
倔强任性的电台主持人陈丹妮负气离开了深爱着她的陆建平,投入了傲慢的摄影师冯西九的怀抱...
陆建平的姐姐陆雪儿为了追求女性的人格尊严,断然与丈夫沈宏分手……
于是,以陆建平为中心,演绎出一组组现代都市人的情感纠葛。扭曲的心,错位的爱;真诚与虚伪,高尚与卑俗,对比冲突的人格魅力让人们在困惑中反思;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
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四点:
与都市的浮华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陆建平的陶艺小屋——不亚于世外桃源;
与追名逐利、不择手段的许多人形成鲜明对比的陆建平的淡泊生活,“我不想耍那些心思,太累”;
与急功近利形成鲜明对比的王志文和许晴的出色表演,王志文扮演不拘小节的艺术家,表现出直率任性、无拘无束的“本色”,(浪子本色,不是花心男,有一种“漂浮感”,无根,人生体验家,不会为谁停留,但有让女孩儿前赴后继上赶着排队做他女友的劲儿
许晴具有那个年代观众喜欢的女孩的所有标准,清纯的大眼睛 (现在肯定也很讨人喜欢,水灵极了...
还有剧中不时闪现的原创配乐,对于情节发展起了推波助澜之力。
肖男——曾经周游于男女关系中,借助男人获取利益,厌倦了社会复杂的虚伪交际,如今渴望不带功利的爱,想以己之力站稳脚跟,对陆建平不知不觉心有好感。
陈丹妮——处女座,热门电台节目主持人,家室良好,对事业热忱,对男朋友的陶塑艺术家身份并不十分认可,渴望日常里的小浪漫,比如在自己的电台给女朋友点歌。
陆雪儿——曾是歌舞团台柱子,英年早嫁,丈夫吹黑管,晚上去饭店跑活儿,自己做了七年全职主妇,每日买菜做饭,接孩子上个学,安于现状,渐渐与世脱节。
丁晓敏——地下酒吧驻场歌手,家境一般,哥哥晓武是出租车司机,她渴望出人头地,抓住一切机会,为此付出所有也不在乎。
蒋薇——女强人,曾经深切爱过,那时的爱人选择放弃了她,和老板结婚出国去了日本,万念俱灰的她决心要立足下去,先攀附了一些有钱人,然后自己单干,开了美容院,又开服装公司,生意都很不错。
——仅仅是这五个女性形象足以代表社会上大多女性的选择,现在来看也很典型,肖男曾经厌倦的生活是丁晓敏现在所向往的,后来她果真抓住了一次机会,而且比肖、蒋更不带感情色彩,名利双收。钱可以买来很多东西,只是不要谈感情,这样你既留不住钱,也不配得到真爱。
而蔣薇可以说是执着于权欲世界以致无法脱身的肖男,肖男如果想要世俗上的成功,她绝对有潜力达成这一点,只是这往往要伴随一点名声上的不光彩。
但在吴永明出事之前她已经过够了这样的把戏,她觉得自己和有钱人养的爱宠区别不大,都是他们花钱买开心的工具人,而且有的主人不舍得打狗,但男人却不是。
肖男不想要一辈子牺牲自我,被光鲜亮丽的生活表面束缚,她决心离开,不带走过往生活的任何东西,脚踏实地重新开始。
——陈丹妮或许是另一个更具现代独立女性意识的陆雪儿,丹妮是电台王牌,事业上春风得意,感情上稍有波折,原因就是男朋友公然宣称他的宝贝瓶子比她这个正牌女朋友还重要。她是习惯做公主被吹捧的,但不是娇娇女,她与陆建平两个人都倔强,以至于比谁更不在乎谁,所以爱情难免失败。如果没有出现冯西九,他们也可能经历不住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琐碎,甚至在谈婚论嫁阶段就崩了,因为双方自我都太强,适合相爱未必能相守。
冯西九是在错的时间遇到了可能对的人,他几乎对她一见钟情,那天一个美丽大方的电台主持人闯进了他的家,也闯进了他的心门,她对艺术和生活的一些见解深得他意,他过度的自信,觉得世上没有得不到的东西,哪怕是抢来的爱情。
在一开始他的策略几近死缠烂打,热切的殷勤与夸奖,虽然明了她早已有深爱的男友,但表示愿意以好友的身份等着她,哪怕结婚后也将永远爱她,一生独一。
为此,他乐意拿自己擅长的绝活——摄影讨她开心,女人需要甜言蜜语,此话不假,特别对一个在别处受了冷落的女人。他打印很多份她的玉照,挂满了自己卧室的一面墙,愿佳人倩影伴随自己入眠,也许他等的就是她看到的那天。
她看到有些不乐意,但心底不振动是不可能的,为了这份感动她向他道谢,这是对一个女人极大的恭维。(教科书级别的挖墙脚
后来,他们时不时就会见面,他故意讨她温柔的骂,先是让她展示厨艺,又自己露了一手烧菜绝活,制造意想不到的反差,她无疑是有点吃惊的。
在一次愉快的公园约拍后,他表示讲不会主动去找她,给她考虑选择的余地,他做了一个男人可以为女人做的,让她快乐的所有事。
到最后悔了两个人婚姻的,还是他过度的占有欲,他爱她爱到失控,他们本可以过上不错的婚姻生活。
——陆雪儿和沈宏年轻时可能是相当不错的一对,男才女貌,艺术之家的结合,当男人一力承担物质的压力,女人全心投入烧菜带娃时,他们无法再好好沟通。
男人当了一阵子代理经理,受了权欲诱惑,无法固守本性,借着应酬之名,也陶醉于莺莺燕燕环绕。女人不堪忍受,自谋出路,决定离婚。
——
再说肖男与陆建平
是我钟爱的那类人,对钱不太感兴趣,或者说受过了有钱和没钱的苦,不太在乎。
她想要摆脱社会金钱至上游戏规则,也想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发挥本领,于是吃苦耐劳,起早贪黑卖衣服,哪怕物质匮乏,要的是精神富足,感情上谁也不欠谁。
他没有太有钱过,只想混点钱儿,更想有艺术上发挥的余地。他和丹妮都很好强,都想用自己的方式影响对方,作为电台主持人的丹妮是希望心上人在自己的电台为自己点歌的,而陆建平不会做那类讨好的事儿,尽管他一直是她电台最忠实的听众。以至于突然分开以后深受打击,听不得电台与任何音乐,一度无法从事自己热爱的陶塑艺术。
有人说忘记情伤的最好方法是新欢与时间,走不出来只是时间不够长,新欢不够好。时间会让人慢慢淡忘,美化回忆,而新欢的威力不可谓不大。
肖男对陆建平一开始是客客气气的,井水不犯河水,陆建平对她心存偏见,以为是傍大款的主儿,她不以为然。后来陆为自己存心的误解两次道歉,两人心结打开了,她对他畅所欲言,可能因为都有不被别人理解的执拗,他们很快亲近起来。
郊外的房子是陆建平倾心之作,也是肖男的梦中桃源,看到这房子她肯定对建造房子的人天然有了些好感,因为他们骨子里是相似的。还有陆建平手把手教她做陶艺的时候,居然顺利做成了,能在这儿和朋友们享受轻松时光, 她一定无比快乐。
后来陆建平来服装店帮她摆衣服,他天生对色彩感受力强,有开创想法,摆的很像个样子,她肯定对他又多了几分欣赏。
所以在她落难的时候她本能会向这个男人寻求帮助,她心底里愿意亲近他,而她最能勾出男人可靠与承担的一面,她太善解人意,美丽脆弱又动人。几天朝夕相处时光很快过去,情感急剧升温,两人在一起十分和谐,多少有些依依不舍,她不会逼迫男人做出承诺,她清楚花田月下时的承诺一文不值,况且两人谁也没说什么。
——
肖男角色灵魂有点儿像盈盈
大气明事理,温柔可人又有能力,是男人身边最衬的女神,极具诱惑力
我这记性不好的人,还是理出一张人物关系图比较方便回忆。
肖男,全剧女性里个体觉醒最彻底和坚决的人。做着吴永民情人多年,帮他处理财务一起白手起家,在吴对她工作和爱情双层面的打压下,逐渐觉醒了强烈的自我意识,要摆脱这个男人及与他有关的一切从头开始生活。和剧里绝大多数女性不一样的是,肖男离开后似乎再没期待过爱情,她先去美容院工作就是想去一个没有男人的地方。对比起来,即使看起来更成功的蒋薇,话语间也摆脱不了“女人还是需要一个男人”、“生个孩子才是个完整的女人”之类的话。肖男每次也不否定只是甜甜笑笑的方式,值得学习,嗯。不是排斥男人,而是不把任何男人作为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完整的前提,这可是26年前电视剧的女主。
陆建平,全剧男性里个体觉醒最彻底和坚决的人。至少,陆建平出场的生活状态是全剧里我最喜欢的:靠着天赋和聪明,简单纯粹的做着陶艺,自信风趣。着装大部分也喜欢,尤其是做陶艺时那条宽大的牛仔背带裤哈哈哈~但和丹妮分手之后灵感的丧失,我就有些不太能理解了。最开始从各种细节中就能看出陆建平和陈丹妮的不搭:丹妮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看似强势实际没有主见没有安全感,恋爱中需要男人去反复证明爱自己、耍小家气、无法驾驭自由……而所有这些,求偶时的冯西九都可以满足她。所以当她口口声声骗自己说爱建平的同时却投向冯西九的怀抱几乎没有悬念。丹妮不该被指责,因为当时冯西九给她的才是她需要的和有能力享用的;只是不知道按陆建平的出场人设,他爱丹妮什么,这场分手怎么会对自己的艺术灵感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蒋薇、肖男和丁小敏,分别展现了女人在面对男人所给便利时的不同反应:蒋薇接受,实现物质富足但精神痛苦;肖男拒绝,物质虽然艰苦但精神快乐;小敏接受,物质富足且精神快乐。虽然我们希望看到小敏的后悔,但现实还真不一定。很难说谁的做法是对的,大家各自选择自己想走的路吧~
再说说雪儿,家庭主妇人设出场、痛悟后开始独立自强——这些现在看来都没什么可聊的。但她面对沈宏一次次求和时的坚决,倒是让人回味。尤其是沈宏都回来拿黑管且要走挂在客厅她跳舞那张照片(表明他又回来了原来的轨迹)时,绝大多数女人都会心软吧,可雪儿宁可站在阳台目送前夫的背影也没答应回头那一幕。
最后说说丹妮,估计不少人觉得她婚后悲惨的生活是辜负爱情嫁给冯西九的报应,但我认为,这只是她人生的不同成长阶段而已。离开陆建平对那个时候的丹妮来说是必然的,因为即使没有冯西九,丹妮也驾驭不了陆建平,如果他们当时继续在一起,丹妮还是会想要陆建平给不了她的那些东西;而离开冯西九对那个时候的丹妮来说也是必然的,因为冯西九的作为,让丹妮看到了她曾经放不下的那些东西真实出现时会给她带来什么痛苦,只有看到这些,她才能放下。所以离开了冯西九的丹妮,并不必然再走向陆建平,或者说这时候是否走向陆建平已经不重要了,丹妮本身在自我成长。
这部剧里,每对爱情关系里,都是女人放弃了男人。所以这是一部女人视角的剧,出场的那些男人们,除了陆建平外都只是陪衬,也没有什么值得提的。
最终,让我们回到肖男。
肖男对陆建平是真的散养——这是绝大多数爱情中的女人都做不到的,即使陆建平去医院守着丹妮她还能捧着花笑着去探望。但我觉得这才是肖男和陆建平爱情最底层的东西:如果换过来是肖男去守着前男友,陆建平也会做出同样的行为——全剧里这么多分了合了的情侣中,只有他俩有一致的爱情观。这种成熟后的共同爱情观,能让他俩抵御太多外界的不可抗力,或许有点像萨特和波伏娃吧。
为什么在眼见与陆建平最终修得同船渡之际选择和吴永民玉石俱焚?真的是为了陆建平和他姐夫沈宏吗?当然肯定有这方面的因素,但我觉得不是全部,甚至不是主要的。肖男这么做,最本质还是为了自我实现:吴永民是肖男永远的不定时炸弹,他能有如此大的危害性,肖男很清楚这里有自己很大的“功劳”,就好像某个黑客制造出了一种侵略性很强的网络病毒,但后续黑客价值观转变了,她不能忍受自己造的这个病毒继续兴风作浪,今天毁灭的是陆建平和沈宏,明天毁灭的不知道又是谁。正如是自己制造了它,她也必须去毁灭它——这是她给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这份使命和责任甚至远超过爱情。于是,肖男选择来到郊外和陆建平终于共度一夜后自首。
当陆建平清晨走出房间却看到肖男被警方带走的那最后一幕,我竟一点没有感到分离的悲哀。虽然暂时分开了,但已经很难有什么能把他们永远分开。
刚趁着周末一口气把这部古早剧追完了…
可能前些天来自工作方面的压力,在下班之余,脑海里总是出现小时候依稀记得的那片密布丛林的郊外,那个大大的木头房,阳光窸窸窣窣从屋顶倾泻而下…根据记忆中的吉光片羽,按图索翼到此剧,总体看完后,不由和小时候再对比,多了些许更深的领悟。
陈丹妮,著名电台节目主持人,家境优越,有着都市丽人的典型特征,和男友相处几年里也足够包容、善解人意(当然也少不了有着恋爱中女孩子的小性子,但是总体不作,有着自己喜爱的职业和生活)
陆建平,以设计陶艺瓷瓶为手艺谋生,自称艺术家,向往随性自由,不受世俗规则下束缚,在一次机缘巧合认识肖男,开始了纷纷扰扰的羁绊……
吴良平,掌管一家集团公司,并不断经营着新业务,由于和肖男的情感过往加之对方出色的能力才干,意向提拔其为总经理,却被对方拒绝提出分开。
肖男,出色的才干和出众的外表,加之不俗的履历使之成为集团财务主管,吴良平的情人,因厌倦了经商圈的尔虞我诈与看清吴为人的面目,决意独立门户,断绝来往……
冯西平,圈内小有名气青年著名摄影师,因丹妮一次电台采访而相识相知,孵化出了一生称之最满意的作品并结缔出难以忘怀之缘…
整个剧给我最多次的感受就是一个词:“心气儿”,也就是现如今的“体面”。丹妮背叛了建平迅速和大冯结婚,后来经历了新婚甜蜜后看清了枕边人真面目后,自知自己配不上原来那段感情,只能深深把过往的情感埋下,祝愿建平开始新感情,就算和前夫离开后,也绝不利用建平的感情纠缠不休。肖男看着建平心里始终无法割舍牵挂的前女友,陪着他去看她,帮他送花,转交他俩“信物”,宽慰女孩估计对方,最后宁愿成全别人,也一再忽略自己……不由让我一次次感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微妙而不停流动着的变幻无常。
此剧让我略感惊讶在于,这么年代感的剧里,就已经强烈的体现出当代女性为了活出自我精彩而不断蜕变、割舍的剧情,非常原始而真实,不造作,无论是小有事业的蒋薇还是从多年全职妈妈复出的陆雪儿,亦或是摘下“笼中金丝雀”标签的肖男。
最后的最后,可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结局,在那个算偏远又不太远的世外桃源,故事依然在上演,一幕又一幕…………
多少多少多少年前的片子了
王志文年轻的时候真的很潇洒,许晴那时候有点婴儿肥,并不算好看。但那时候的电视剧很有内容和味道,演员都是实力派。不禁让人慨叹这个神奇的国度,真是越发展越后退!
多文艺!多奋青啊!多爱啊!多棒啊!:)。。
当年的电视剧制作到底还是更严肃 有时重看老电视剧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借片感受回味一下当年的社会风情 除感叹伟大的改革开放成果 还可略带忧伤的对号入座对过往小小怀念一下 现在再看此剧 不得不佩服当年意识的的超前 剧中人物的的装扮即使放在今天亦不落伍 对所谓高品质生活的描绘虽略显幼稚 却
王志文的背带裤和那辆白吉普成了我童年时对时髦的评估标准。以至于我姑夫后来买了一辆那车我觉得自己都无限荣光。最要命的是我从小就觉得谈恋爱得去做陶艺,就要像许晴那样过生活谈恋爱。真怀念那时候的北京城啊。
我去,那个年代玩陶艺,搞soho,还有一辆破JEEP自己批地盖房子,多么梦幻的一件事儿啊,搁今天也实现不了。。。
李成儒、郭冬临、姚橹的配角有些抢戏过分了。
深深地被肖男这个女人吸引,不过细细想来许晴台词是不是背的也太熟了,以至于她说话都不带思考,有点假了。ps:那个时候的志文叔叔形象可真是够不羁的。。。
很爱王志文当年的有些桀骜不驯的样子,一笑露出两排白牙。
那时王志文还年轻
那些物欲横流,现实的让人害怕
女人要什么,不是名分就是金钱。可都拥有后发现,被尊重,被平等的对待才是女人内心要的。那时候的电视剧就有这观念了,他们可想过未来的电视剧播的却是几个女人整天为一个男人斗争互相设计流产的故事
王志文的气质(不是文艺气质,是艺术家气质)太迷人
这片我也看过,当时觉得王志文潇洒得不要不要的。那可是90年代中期啊。
王志文虽然颜值不高 但是那种帅那种潇洒 是英俊的男人所没有的 在这剧里达到巅峰
王志文满满艺术家的气息
20年前的偶像剧,情感真挚,台词和画面交代的都很细腻,结局虽然没有大团圆,但是有理有据。每个人都付出和得到成正比,没有高富帅一手遮天,白富美做了错误的选择都要为自己埋单……善恶终有报,好单纯的逻辑~~20年后的社会,拍不出这样的好剧了吧
1995年,北京大街上还有自行车的铃铛声,王志文还有出世不羁的气质
小时候看这个电视剧的时候就听着妈妈对我说,“这个女主角的名字和妈妈一样”。疫情放开十余天,老妈已退烧,症状快消失了,胜利就在前方。
九五年的剧,女性观都甩现在很多剧十七八条街。左翎许晴伍宇娟史兰芽,女演员的区别还是很清晰的,不像现在剧集的看着都差不多的整容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