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于深焦DeepFocus,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年少轻狂 | 因为年少,所以轻狂
作者:特洛伊
微博/豆瓣:@dasisttroy
青春期的成长经历是五彩缤纷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个螺旋上升式的过程中,懵懂不懂事的少男少女们,在现实世界中运用自己的那份纯真,来为自己,和自己的伙伴们构造一个理想的个人世界。改编自电影《年少轻狂》的BBC剧集《年少轻狂》则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爱尔兰式的中二世界。
康纳和乔克,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与学校其他学生格格不入,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每天无所事事,不是在校内小打小闹,就是在校外调皮捣蛋。他们一起反对学校权威,一起抗议当地警察,一起行盗,一起抽烟喝酒。这类看似反社会的角色,在剧集中一次又一次挑战观众对小荧幕主流价值的认知,时刻用暴力,甚至是龌龊的方式来展现他们非主流的价值观。那么,这类非主流价值观和非主流角色人选是对,还是错?
不仅仅是康纳和乔克,近几年,该类彰显“非主流”价值观的青少年角色在小荧幕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频繁,比如《去他妈的世界》,《亢奋》等,一个个孤独、懒散、古怪、不合群的青少年纷纷利用自己的方法论,来向观众书写自己的故事。这样看来,小荧幕上对青少年的价值探讨领域和角色搭建似乎进入了转折期。
《年少轻狂》 角色海报
·有声反抗,反向成长
在《年少轻狂》里,康纳和乔克这两个傻乎乎的好兄弟,始终在为自己不被认同的价值观奋斗,无论是追求校长的女儿,还是在海鲜市场上偷错金枪鱼,一个个滑稽可笑的画面背后,实则反映了康纳和乔克在主流社会里的努力和反抗。
这种对主流社会的反抗是由内而外的,他们内心的诉求与外界社会的不认同产生碰撞,形成冲击,使得他们一次又一次突破主流社会的界限,打破规则,重新设计属于自己的游戏,而非跟随大流,为了得到认同,舍弃自我价值,变得平庸。
《年少轻狂》 剧照
这不仅仅是一场与主流社会的搏斗,更是一场与自我价值认同的博弈,他们来来回回,不断向前、向后,为自己在社会中争取一席之地的同时,又对自己所追求的价值打上问号,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否能在这场艰难的路途上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身份设定上,作为工人阶层和差等生,与上层阶级和优等生这类角色相比,他们在人物上的塑造性更强,更具有流动性,因为这类人物的命运仍是不可知的,他们的路途充满了未知,他们的价值体系仍处于搭建状态,这同样为观众带来了必不可少的娱乐体验和自我反思,毕竟,每个人都拥有那份属于自己的“未知”回忆。以康纳和乔克为代表的“非主流”角色,在另一个程度上,也是一面关于青春期的镜子,照应着属于每个人的独家记忆。
青春期的不懂事和叛逆在《年少轻狂》里被一点点放大,逐渐唤醒了观众们脑海里那份深藏的,或者已经模糊不清的十六岁回忆,那些校园里的打闹,那些紧张得发抖的第一次约会,那些充满谎言的逃课经历,这些回忆可能是美好的,可能是心酸的,也有可能是难堪的,但我们都是康纳和乔克,这些经历是一段必要的旅程,旅程结束后留下的回忆才是最值得珍藏的。
《年少轻狂》 剧照
·年少友情,难能可贵
除开成长这个话题,《年少轻狂》里另外一个值得探讨的主题则是友情。两位分别来自破碎家庭的男孩,在成长路途中,通过找到彼此建立了自己的第二家庭。虽然他们之间的友谊在剧中时常被人嘲笑,连康纳的母亲也持反对意见,但康纳和乔克之间无条件的支持、理解和鼓励,如同一条坚固的绳索,将两人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小荧幕对女性友情的刻画十分常见,比如《欲望都市》、《都市女孩》等,但对于男性友情的刻画则十分少见,仿佛刻画男性之间的友情成为了“禁区”,通常显得不合时宜。与女性友情的细腻相比,男性之间的友情更难以刻画,因为无论以传统的角度还是以现代的角度对其进行衡量,其中都非常直接、果断。
《年少轻狂》对于男性友情刻画的高明之处在于,编剧彼得·福特选择了一段人生中十分特殊的时期——青春期,来对这段友情进行刻画,青春期的友情纯粹、真实,基于这个设定,两人之间情感的描绘则相对容易,其核心是要刻画出青春期时期男生之间绝对的支持和鼓励,它体现在行为上,也体现在语言上,而当剧集以康纳第三人称进行叙述时,这份感情显得更加珍贵,仿佛观众在聆听一对高中好友的私密日记,默默进入属于他们的私人领域。
另外一部以刻画男性友情为核心的剧集《科明斯基理论》同样树立了典范,与《年少轻狂》不同的是,《科明斯基理论》着重刻画夕阳友情,相对于前者里的支持,《科明斯基理论》更强调陪伴。两部剧集从不同的年龄段出发,分别为我们展现了不同层面的男性友情的美。
《年少轻狂》 剧照
因为年少,所以轻狂。或许犯傻是成长经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或许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康纳”或“乔克”与你一起反抗社会,或许无论主流还是非主流,根本没有对错可言,因为几十年后,当你再次回味时,那些美好的、心酸的、难堪的过往,都只是年少时期轻狂的影子。
一起逃走吧
去更好的明天
只要抓住机会
一切都会没事
没事的
我不愿
在原地守候
浪费你对我的信任
时间也不会为我们停留
请抛下那些包袱
让我们重返年少
不出发就会被永远困住
过去的事就留在过去
决定了就别回头
请别放手我们可以做到
我们一起
一起逃离这个地方...
我们一起
一起重新开始。
_____
Lets Escape
Jock和Conor跟着Billy Murphy,
妈妈跟着Jock和Conor,
Healy警官跟着妈妈,
Siobhan和Linda跟着Jock和Conor,
校长夫人跟着Siobhan和Linda,
校长(骂骂咧咧的)跟着校长夫人。
这支队伍变得越来越长,不知不觉中我们都有了自己放不下的人,第一季中的疯子Billy Murphy成了所有人的责任。
Billy Murphy才是这部剧的隐藏主角吧,不知不觉中他居然拥有了这么多愿意给他系鞋带的人。
最后一幕在海边,校长脱下西装露出一身花臂纹身,原来你才是藏得最深的The Young Offender啊。
全剧终。
2022年2月13日的最后一刻,我看完了少年犯第三季第六集,怔了一会,情人节悄然而至。
最后一集有喜有悲,热泪盈眶后,只有不舍:最后一集拍得太像剧终集了。
四个少年少女要去西班牙;妈妈接受了警官的求婚;比利和他的童年和解;巴利脱掉衣服,露出他的另一面……更重要的是,Conor和Jock要成年了,他们不会再成为“少年犯”。这一路上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变化,我们也相信会有这样的结局。
我之前看的都是那种爆笑的英式喜剧,《it狂人》之类的,所以当这部剧在每一集快结束时都升华的时候,我以为我会排斥;但我没有,感情过度得如此自然,使我几乎每一集都笑中带泪。也正因如此,这部剧在我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意义。
谁不喜欢欢喜的大结局呢?我喜欢,可是我不舍得。《少年犯》全剧+电影总的时长还没有一季《老友记》多;英剧好像都约定俗成似的,一季只有6集,两个小时就能看完。
这部剧的结局,在我心目中就象一个完美的谢幕,我当然希望有第四季,但我觉得不会有。当然,如果能出个完结篇或特别篇就更好了。也期待主演们能接到越来越多的好戏。好喜欢Conor的演员,小小的,头圆圆的,很可爱。
一部爱尔兰青春喜剧,不温不火,却已连续三季都创下豆瓣9.0以上。
伴随最近第三季的播出,有不少网友直呼“我的快乐又来了”。
这就是《年少轻狂》,又名《少年犯》。
由BBC出品,有着超高口碑,两个爱尔兰少年的青春故事。
本文有剧透。
1
乔克和康纳生活在爱尔兰西南部的科克市,是一对沙雕好基友,他们留着同样的锅盖短发,戴着同样的耳环,穿着同样的运动外套。两人不务正业、无所事事,经常犯事。
(左)康纳(右)乔克
在往季中,我们看到他们又是跳社会摇,又是偷自行车,还胖揍校长,整蛊恶霸,最终被学校开除了...
他们唯一忌惮的只有傻瓜恶霸比利和一根筋警察希利。
这对好基友和校长简直是“冤家”,但冤家路窄,两人分别和校长的两个女儿谈起了恋爱。
第三季延续前两季的故事。在这一季中,乔克和校长的大女儿升级成为了未婚父母,康纳和校长的小女儿情深意更浓。
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涌向了毫无准备的他们,但两人也就是十六七的少年,依旧吊儿郎当,爆笑不断。
乔克和康纳听了比利赚大钱的新方法,决定和他一起干一票。但这可不是什么妙计,是利用司机换货的空档偷车中的电视,所以是犯法之事。
不巧的是第二天全家人都有事,乔克不得不照顾女儿斯塔尔。
能怎么办,乔克当机立断,带上女儿一起。
在行为上他们还是很有原则的,比如在孩子面前不可以抽烟。
但无论如何,带着小孩抢劫就如同登月,世界上也没几个人干过这事。
三人不会收缩婴儿车,直接导致散架。
换尿布的时候,乔克招呼路人帮忙挡风,随手把沾有屎的尿不湿扔给了路人。
比利用监狱里所学的知识,成功地让斯塔尔喝上了奶。
用刀划破胸口的衣服,奶瓶从里面伸出来给宝宝喂奶。
但两人三分钟不注意,就又把宝宝弄丢了。
他们到处找都找不到,乔克内疚地瘫在地上,怪罪自己不是称职的爸爸。一位热心的妈妈上前安慰他,告诉他“你不是第一个会把孩子搞丢的父亲。”
还有人说出自己弄丢孩子的独特经历。
这位温暖的妈妈给了乔克信心和动力。
最终,大家一起帮乔克找到了孩子。这之后,两人还不忘他们的“正事”,成功偷出了电视。
2
本剧改编自2016年的同名电影《少年犯》,当时这部爱尔兰小成本喜剧电影上映后,在小众喜剧圈里火了起来,并拿下戈尔韦电影节最佳电影大奖,上映后不久就得到了BBC的关注。
2018年BBC邀请原班人马重聚,续写拍出了至今已经三季的同名剧集。
这部爱尔兰风味沙雕喜剧,藏着屎尿屁恶趣味,小众且有趣,有的人不喜欢就是完全不喜欢,但喜欢的人会很喜欢。
这两个看似“混蛋”的人物设定背后也有让人“怜”的原因。
乔克和康纳两个人都是单亲,一个只有爸爸,一个只有妈妈。唯一不同的是,康纳从小生活在有爱的环境中,而乔克自从妈妈去世后,终日面对的是酗酒的老爸和时不时的家暴。
康纳的母亲梅里德将乔克从家中带了出来,于是她需要同时抚养两个孩子,三人相依为命。
但这两孩子从来不让梅里德省心。
两人十分钟爱偷自行车,关键他们两人还专偷警察的自行车,因为警察的自行车从来不锁。毕竟除了他们,没人会蠢到偷警察的车。他们就这样时不时和警察上演一场城市追捕战。
梅里德决定带不断闯祸的兄弟两去柏林看心理医生,一路上鸡飞狗跳,笑料不断。不愿意再多开一间客房的梅里德在车里过夜,迷迷糊糊把自己的尿瓶往外泼,却忘了车窗没开,这一车的尿骚味溢出了屏幕。但也是这一路相伴,让三人更加了解彼此。
3
要说这部剧的优缺点,可能都在于太“沙雕”了。它确实是一部极具风格化的青春喜剧。
整部剧延续了英剧的一贯作风,每一集都很走心,让人在喜剧中体会到悲情元素,在悲剧中体会到温情。
随着一幕幕故事的展开,你会发现其实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恶人。
在社会的淡漠和破碎的家庭夹缝里生活,乔克和康纳的混蛋是自知的。
每一处被观众心中判定的恶,都不过是随波逐流的顺从,喜剧像用个人的荒诞来消解社会的苦楚。
颓废却温情,丧却治愈。
年少时,因为纯粹,我们更加勇敢,不害怕尝试,但往往会试犯错,闹出一幕幕荒唐闹剧。长大后,我们又缺少了曾经的勇气。
乔克和康纳两人的珍贵友谊,是在各种破格到冲击人心的一桩桩烂事中建立起来的。相同的性格,相同的爱好,没有外界的束缚,没有利益的牵绊。
有知道你的为人,能陪你一起疯的伙伴,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两个人的友谊也连接了两个家庭。
校长和梅里德两家人因为孩子们的情感连接在一起,这支由爱与牵挂组成的队伍越来越长,不知不觉中我们都有了自己放不下的人。
这部宝藏剧集小众但温暖,此外,剧中的爱尔兰小镇的田园风光也能让心灵变得沉静。
虽然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但依旧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感动,将我们带回曾经美好的傻傻的青春时光。
每个人都可能曾是年少轻狂的“少年犯”,就像剧集最后一幕在海边,校长脱下西装露出一身花臂纹身,原来他也深藏着“少年犯”的历史。
谁也无法预测他们的明天,即使是“少年犯”,他们的未来仍有无限的可能性。
不得不说我国的语言环境是越来越狭窄了,好多词都犯了禁忌,包括这剧之前的剧名。
这部剧很小众,但是真的很好看,总觉得特别温暖,还藏着导演的一些屎尿屁的恶趣味,唯一有点不好的,可能就是演员越来越成熟,即使留着非常中二的发型,也没有少年的感觉了。
爱尔兰是一个小国,所以总给我一种他们国家很荒凉的感觉,再加上发生这个故事的地方确实是一个人物关系很简单的小地方。但是自从Conor和Jock谈恋爱有了羁绊之后,很多事情反而没有那么荒诞的感觉了。
他们虽然中二,但是非常善良,连一只鸭子都不忍杀害,宁愿割伤自己的手。
他们每次想要干坏事,要么是心存善意,不想让妈妈那么辛苦,要么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小小的恶趣味,捉弄警察和Billy,还有,为什么偷自行车也会上瘾?只可惜智商实在有限,所以总是啼笑皆非,可以理解这是一种反差萌,比那些存心不良危害社会的人强多了。但是从价值观上来说,干坏事就是干坏事,受害的人们并不会因为你心存善意就会觉得自己蒙受损失是应该的。
这个剧非常小众,以至于在中国的观众远远没有一些日韩类似的题材的观众多,也受限于题材,中国短时间内应该也拍不出这样的剧。
到了这一季,剧情更加温情了,毕竟有一个已经做爸爸了,第一集里就有很多人都弄丢过孩子,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家长都是不靠谱的,但是导演非常温暖,没有用为人父母这样的身份来苛责大家,反正不管有没有孩子,所有人都是有不靠谱的时候的,凭什么做了父母,就连偶尔迷失自己,偶尔不靠谱的资格都没有了呢?
暴走的妈妈也好好笑
校长纹身也太酷了吧(还是少年犯好一点
太短了,6集完全不够看啊!
很沙雕很温暖没有坏人,但是我不喜欢这剧的原因从一开始没有变化,把沦落到犯罪边缘的下层青少年生活描绘成有趣的幸福的,这个导向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在执法非常教条僵化的西方,他们偷车没被抓到没关系,一旦被抓住一次,那接下来就是案底-进监狱-出狱带上记录-被工作拒之门外,再加上有的跟家人闹翻无家可归,没有法定住所会继续导致无法就业,无法领取福利-重操犯罪旧业-重进监狱。大概是我在这边社会学统计看得太多了,真的觉得拿这个做喜剧很不好。
感觉这次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整体上都上升了一个台阶,不过整季才6集是真的不够看哪,哭辽(╥﹏╥)期待第四季!!!
我会一直记得:s1e6劫车变春游,乘客轮流戴上fake billy面具帮billy脱罪;jock找不到宝宝心急如焚的时候,商场里的陌生大妈安慰他,大家都丢过孩子,最后大家一起帮他找孩子;s3e4无声的毕业舞会,台下的高中生反而成了尴尬的大多数,纷纷加入舞池。结局说:童心未泯的阻碍可能是:所有成年人都得放下架子,做不那么死板的成年人。— 这就是我最爱这个剧的理由吧,不管主角配角,剧中的成年人没有架子,大家都真诚、可爱、有少年感。我也想成为这样的大人。不知道还有没有第四季,舍不得说再见。正式把爱尔兰科克郡列入wish list.
人人更新太快了吧!i了i了!少年犯一如既往地好看啊!
哈哈哈沙雕们回来了,这季说教味太重了不过还是很暖萌,喜欢billy
最后一集写得真好。Billy Murphy和他穿越半个镇子的徒步,像一道神迹,是从家到达大海、从Jock和Connor到达Billy、从Billy到达母亲、从人生的一端到达另一端、从与生活的对峙到达谅解所经过的距离,是从此岸到达彼岸。没有捷径,只有身体力行,从不容易,所以释然,所以动人。这一切通过喜剧笑闹的方式,看似轻轻托出,反而有雷霆力道,如同Billy不经意道出实情,但其中的忧伤重重打在了每个人心上。
终于能编辑了,最后一幕大家进了河里?海里?一起嬉闹的场景还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一开始觉得有点过了,过于装疯卖傻和夸张。但很快就感受到憨喜背后的狡黠,感受到编剧试图放在故事里的思考。说实话到这一季,已经不觉得这个故事有多特别,大傻二傻趴趴走也不再吸引人,但作品关注年轻人的活力与冲劲、关注他们如何颠簸地进入成人世界,这已经十分宝贵。
前两季都心疼她妈,希望第三季她妈能幸福。 7.22追完,太短了不够看!
喜欢所有主角以及未解之谜——Linda是不是校长家收养的?
我觉得我可以追到他们子女成为新一代精神小伙!Fucking love this!
走到这一季,大家庭的味道越来越盛,吵吵闹闹磕磕碰碰的每个人都超有爱。无所事事的又一年,憧憬过外面广大的世界,但终归只有这个阳光灿烂有你有我的小地方,称得上心之所属。3、4、6集太动人了,总在心底最幽深的地方狠狠挠一下。Connor和Jock有着永不终结的少年期,希望这小故事,也不要老去。妈妈Máiréad也请好好幸福。
怎么还改名了呢,少年犯挺好的
当脱下伪装的面具,每个人其实都是中二少年,做一个Young Offender,快乐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说《少年犯》“反智”“破坏爱尔兰形象”,这片子拍到三季没有一个坏人,每一个傻傻的好人直来直去的本能反应碰撞不够好笑吗
笑着笑着眼泪就出来惹,他们太可爱啦。ps. 片名翻译为什么要改?少年犯很到位啊。强行意译很没意义。
E01有点无聊 呃 E0203看下来感觉价值观有点偏了?改成大偷大摸了,没那么喜欢这对傻宝了。喜欢E04 E05 06一般吧 E06校长一身纹身惊艳了
这一季好鸡汤啊(但是总归是要成长的嘛 所以就干脆连译名都换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