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评价点啥就说几个我不李姐的地方吧:
首先一上来陆sir追击恐怖分子,后面跟着一大串特警,然后这些人原地消失,只剩陆sir一个人拿着手枪刚机枪蒙面人,连墙都能打坏的子弹居然一枪都没打中躲在仅仅一根柱子后面的陆sir,你哪怕闭着眼扫过去准确率都比这高吧……但我们机枪蒙面人没有,他当当开了两枪,居然就这么走过去了,还被陆sir徒手夺枪,而这时恐怖分子的司机同伙就静静地在那看着。这时候那一大帮子可能迷路了的特警终于赶到了,就静静地看着领导被枪指着居然不直接开枪击毙犯人,你们这是还想感化恐怖分子?
ICAC的几个人查到了问题货车,居然也不叫警察增援,三辆车就敢直接往上冲,你们这是去送人头的?而且跟踪也是大剌剌的直接跟在车后面一路追啊,就这货车司机也没发现,闭着眼开的车?这时候不悄悄溜进去探查,大张旗鼓地开车冲进去,拿啥和犯罪分子硬碰硬啊,凭你们的一人一把小手枪吗?增援的警察姗姗来迟以后我一看,好家伙,又是一人一把小手枪,你们是除了手枪别的都不会用吗?
IACA开会的时候调查可疑人员的文件中出现了程sir的弟弟,这份文件被程sir一翻恰巧看到了,我就想问文件就这么仅此一份,还不用传阅吗?咋的这份文件就给程sir看完别人也不好奇一下子。弟弟面对程sir的质疑死不承认,然后被一群黑衣人追杀再被他哥救出去。他哥劝他自首他居然说他什么都不知道(后面他哥第二次问他的时候他说只负责运货车其他都不清楚,并且依然不自首)。大哥拜托你想想,刚刚有人追杀你,哪怕你真的啥都不知道,难道这时候不应该自首更安全吗?起码在警察局里有人还能看守你,继续在外面等着被追杀吗?这些他那个傻弟弟不明白也就算了,程sir作为IACA的调查主任也想不到?脑子没了?所以最后你被抓到绑上炸弹扔到广场上,只能说是活该。
IACA跟踪调查恐怖分子的老大king,线人传了拍到交易现场的照片,居然没有一个人把当场的所有人背景调查清楚,跟在后面的女子初沐和交易有这么的关系,居然没人去查,还要陆sir提醒。查出来初沐还有那个和她多次见面的男子身份、账户都没问题,陆 sir仅仅因为初沐和肖卓亚多次见面就能断定这是king背后的金主,他俩连账户、身份都能造假,还能让你们查出来两个人屡次接触?而且据设定,两个人是一个公司的,经常见面难道有什么问题?初沐又没有严重社恐,还运营着公司,合着她平时谁都不需要见面,就和大boss一人见面?还有因为几个有嫌疑的官员银行账号都很干净,我们lusir就确定了他们都是现金交易,一语道破犯罪手法。还有既然几个人账户都没问题,你们是怎么查出来他们涉案的,也和你们陆 sir一样靠直觉?手下也是通过几本护照就肯定走私贩卖等犯罪行为的中转站是香港,果然是陆sir带出来的,靠直觉办案简直一脉相承啊。证据呢?原来都不需要证据啊,只要我觉得就够了的。
面对大boss肖卓亚,陆 sir信心满满的说要诈一下他,找到证据,于是单枪匹马闯进敌人老巢,告诉敌人你干了什么我都猜到了(虽然我没有证据),所以我劝你最好乖乖就范,成功惹怒大boss,获得了来自对方的报复,炸弹一枚,一把炸死了关系很好的线人(无辜),陆 sir你是真的勇,在下实在佩服。
Judge Pang在一开始被恐怖分子袭击之后,这次来香港受到了严密的保护:三辆小车全程接送,在路上与恐怖分子发生了激烈枪战,助手不幸中枪,这位庞女士上一秒还在为助手流泪,下一秒就突然开始想吃鸡蛋仔???至于为什么被追杀,是因为和犯罪分子斗智斗勇,冻结了对方很多账户,庞女士表示虽然很危险,但是为了我演讲的使命必须留下来,所以你们还得保护我。结果肖卓亚来警察局举报,初沐和庞艾玛勾结,并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同时庞女士在演讲中说出了自己曾经因为贪污的父亲这帮走私犯勾结在一起,但由于知道父亲被他们杀掉后为了报仇冻结其账户,所以遭到追杀。虽然这个演讲除了自己的罪行,关于boss的信息是一点没说,但是赶到现场的陆 sir依然表示这是重要的证人,所有人要保护好她。然后就发现了被绑着炸弹的程 sir弟弟,还有十多个不知道怎么冲破门口戒烟的真枪实弹的特警进来的恐怖分子,主角几个人靠着一人一手枪,在敌人机枪扫射的追击下“激烈枪战,最后逃进建筑里面的一间屋子,由于另一扇门锁了他们逃进了死胡同。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不带着证人往门口有特警的地方跑,而是钻进大概率被锁住的建筑楼?还有经历过一次袭击后,现场保护庞女士的依然不超过十个人,来的特警全都看门去了,虽然这门也没看住。king往所有人藏着的厅里扔了一颗炸弹,然后表示不继续炸弹攻击了,并且还想和庞女士聊两句,不知道是不是包里只装了一个炸弹。为了保护证人,几个警察花式被King打伤,最后陆sir拉响King包里的炸弹(原来你还有炸弹啊,那刚才不用,是想留着烤肉?)和敌人同归于尽,其余的人都逃出去了。外面警戒的特警姗姗来迟,前面叫了拆弹专家,还发生了一场激烈而持久的枪战,我不清楚外面的特警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兢兢业业坚守岗位不离开,还是爬着来的,哪怕走着来都不至于这个点才赶到,来给陆 sir收尸来了。
最后这么多人拼死拼活整部电影保护的judge pang,陆sir还说这是重要的证人,这么多人调查了这么多次,引起了很多回的恐怖袭击,结果对于肖卓亚的宣判结果毫无影响,人家还是全身而退了,活下来的几个人直接远走高飞了,除了坏人的其他所有人有没有脑子这个东西啊?被判了罪的初沐离开法院居然也没人看押,就这么被一个女子闯进来捅了一刀,然后居然还没有人上前阻止,所有人又看着初沐捅了肖卓亚一刀???边上的女律师还在喊“发生了什么事?先生你怎么了?”你刚刚就在旁边看着呢,眼不瞎都能看见发生了什么吧。最后直接来了一句新闻报道肖卓亚被判了巴拉巴拉各种罪就结束了,完全没有过程。活下来的几个看着是度假去了,你们几个还好意思会有陆 sir在的话会说什么,他要是看见这笨样都难气的活过来。看到这里我明白了导演也不想拍下去了,第一次见到如此草率的结局,大开眼界了。
没想到我在2021年还能看到这么前言不搭后语的电影,剧情完全没有连贯性,场景一换立马开始一段新的小故事,拼盘电影都没你们这么割裂的。坐我隔壁的两个人电影开始半个小时之后才来,我还想都晚了这么长时间了还来会不会看不懂剧情,看完我明白了,他哪怕最后半个小时再来也完全不耽误,前面主角团办的蠢事一点都不影响结局,因为大boss的死他们也没啥贡献。说实话,卖情怀你直接来个前四部电影精彩镜头cut都比这能让人坐得住,太草率了。
完美保持系列一贯水准——粗糙 这个粗糙不仅仅是特效上,是连剧情、运镜、节奏、音乐都全方面的粗糙。90分钟内像过山车一般不停的赶赶赶,中间不停穿插无休止的枪战,到最后你问我看了个什么故事,我除了能说出人口贩卖案之余,什么都说不出。 他赶到什么程度呢,最后众卡司合唱主题曲,镜头闪回这么多部的经历,当你感动的时候,他居然副歌最后一个字刚刚唱完,就一下子急转直下出字幕名单…马上切换系列主ost……你哪怕留5秒左右的沉默让观众消化一下呢?
狂轰滥炸后发现故事根本没有怎么讲述,法律又制裁不了boss,那怎么办呢?天降一个从未出现过的路人去刺杀复仇,搞定。这时候可能有人要反驳了,什么路人啊,那是受害者的姐姐,姐姐帮家人复仇不行啊?行,可太行了,相信这样想的人一定很喜欢一部叫《最后生还者2》的游戏,里面就是这样突然出现一个叫艾比的母猩猩把第一代的主角杀死的,这个母猩猩是第一代被杀路人的女儿,这样一想这种强行写故事的手法真是如出一辙…
本片的宣发上都是打着“终极反贪”的旗号,预告上也有着海关入境处等等可能牵涉的人数更多,这方面要谈另一件事,就是落差感,观众看了这样的宣传,是不是想看到一单涉连各政府部门高层的终极反贪案?但是正片上呈现的却是通通都没有,的确牵涉了很多政府高层人员,但是他们全部加起来都不知道有没有1分钟的镜头,提了一嘴后被boss全杀了。这样一来观众就会有个对预期不符的落差感在,可能大众说不出哪里和预期不一样,但是这个落差感确确实实出现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中。
郑嘉颖和黄宗泽的兄弟角色,以为会看到一出为兄弟情义放弃职责的大戏,结果也没有,我以为黄宗泽也是主犯之一,结果他啥都不知道…只是收了钱把货柜运另一个地方而已,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
宣萱的角色最后自曝罪行也是莫名其妙,就单单以陌生人给了件干净衣服和买了袋鸡蛋饼的人情温暖令她内心深处触动?别逗我了,你要反驳她原本就想对媒体自曝,动机是她爹是被集团杀死的?那上面两段戏的安排用意在哪里?反派集团要杀她,是因为她要冻结了谢天华的资金和与谢天华有资金交易能指正他。但是最后呢?陆志廉牺牲自己才救了她,但她对谢天华的犯罪打击是屁用都没有的,最后还要靠机械降神杀女助手、女助手再杀谢天华这样的莫名其妙戏份来完成所谓的“正义”存在对谢天华角色的所谓制裁。 片中张智霖吐槽古天乐007啊?没错还真是007,以往还意思一下也拍个申请带枪,现在和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007没什么区别。哦区别还是有的,起码邦德的结局处理还是很悲壮很煽情的,陆志廉的处理毫无铺垫毫无预兆的就跳到三个月后…啊?就这样了? 我虽然是港片粉丝,但对这个最终章是真的给不出高分,不过导演拍了这个系列7年5部,居然能整个系列都保持这个水平,也算是一种本事了。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Ifeng电影】
问:近10年,国产真人电影最长寿、最卖钱的是哪个系列?
答:《反贪风暴》系列!
没想到吧。
即便是高规格的《窃听风云》拍到第3部也断了,强如《叶问》也只拍了4部,而口碑并不理想的“反贪”竟然在7年内整出了5部!
即便算上动画电影,也只有“熊出没”和“喜羊羊”两大顶级IP比它拍得多。
“反贪”系列不但长寿,而且几乎打破了“续集魔咒”,猫眼、淘票票口碑部部高升(豆瓣评分持续下跌),票房成倍上涨。
堪称近年来华语影坛的奇景。
《反贪风暴5:最终章》的首日票房更是高达1.47亿元,打破2019年《反贪风暴4》上映首日7667万元的票房纪录,成为该系列首日票房最高的作品,还以五毛特效获得了IMAX的加持。
这实在是一个有趣的样本,口碑持平、稳赚不赔,怎么做到的?
欢迎进入“凤娱指数-影剧综榜单”小程序,搜索“反贪风暴5:最终章”并发表你的看法。
能赚钱,是电影拍续集的唯一原因。“反贪”系列,在盈利方面是极为优秀的典范。
2014年上映的第一部《反贪风暴》,制作成本预估在70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约不到4500万元。
首作的全球票房为1723万美金,约合人民币1.1亿元。考虑到后续版权收益,第一部应该是小赚不赔。
纵观系列5部电影,“反贪”在制作上几乎没有过冒进,一直维持中等体量。
阵容始终以时下“性价比”最高的港星为主阵容,为获得“合拍片”待遇而选用了少量内地演员,如丁海峰、李昕岳,成本都在可控范围内。
摄影、服化道、场景、特效等硬件上,也是流水线量产水平。《反贪5》最后的爆炸场面,堪称5毛特效,实实在在配不上IMAX银幕。可能是因为最后一部,自暴自弃了吧。
但仅看内地票房,几乎实现了连续四部票房翻倍。相当于成本未增加,但收益一直暴涨。
尤其是《反贪风暴4》,根据出品方耳东影业的招股书显示,这部电影带来的总收益高达1.5亿元人民币,位列耳东影业14个盈利项目之首!
如此出色的收益,自然为续集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反贪系列在档期上选择,并未追求什么“仪式感”,也鲜少进入大档期厮杀。
第一部位于竞争激烈的暑期档,但《反贪》罕见地选择周六起片,避免和周五上映的《驯龙高手》《庞贝末日》等电影正面竞争,尤其是前者是口碑不错的好莱坞大片。
这样在院线可以节约排片费,以获得周末更多的有效排片。
最终排片率和票房占比位居第二,还算不错。
第二部选择不受重视的中秋档,和其他电影一样提前1天起片,这个档期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喜剧片《大话西游3》,《追凶者也》和《七月与安生》都相对小众。
《反贪2》成为仅次于《大话西游3》的影片,拿走了当年中秋档40%的票房。
第三部位于9月中旬的一个普通周末档期。
此时的《碟中谍6》上映15天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另外一部《镰仓物语》则是相对小众的日本进口片,不足为虑,这就使得《反贪风暴3》空降排片冠军,同时也拥有更好的上座率,拿下非常漂亮的首日票房。
第四部位于清明档,提前1天起片,该档期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娄烨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输赢几乎一目了然。
因此《反贪4》进一步提高了首映日的票房成绩,同时一举拿下清明节档期的票房冠军,成为非常成功的案例。
纵览反贪风暴系列,可以发现在档期选择上,首先不扎堆春节档、国庆档等传统大档期,主要选择中秋、清明、元旦这类中小型档期,同时主动避开好莱坞大片,与小众文艺片竞争。
这样的策略可以避免被超级大片淹没,同时有效节约发行费用,可以说年年“捡漏”成功。
这几年主旋律拼盘电影,使得在电影院数明星成为常态。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香港就已经开始把众多影星集结在一部电影里让观众看个过瘾,最典型就是《家有喜事》系列,而这个系列的缔造者黄百鸣,同样也是“反贪”系列的监制。
“反贪”系列,自诞生伊始同样获得了群星DNA,每一部都会汇聚不少老一代港星,对于80、90后这些主力观影人群来说,有相当程度的吸引力。
以上是维基百科中整理的全系列港星角色分布图,当你同时集结了张智霖、郑嘉颖、谢天华、廖启智、谭耀文、卢海鹏、麦长青、罗兰等这些大众耳熟能详的香港演员时,自然能在电影市场中脱颖而出。
“反贪”系列,虽然豆瓣评分持续下跌,但猫眼、淘票票评分则节节攀升,排出“评分通胀”的情况,也足见普通观众对该系列的好感。
系列电影常规操作,一个都没错
除了上述几大维度外,“反贪”作为系列电影本身,自然也拥有常规优势。
“反贪”系列主要以ICAC办案为主故事,五部连在一起很像“单元剧”。虽然主要角色、背景都没有修改,但每部独立性较强,门槛低,几乎不需要看前作,从哪一部开始看起,都不影响理解剧情。
《反贪风暴》第一部聚焦关爱基金案,第二部马会赌博系统,第三部洗黑钱,第四部监狱风云,第五部跨国人口贩卖,构建了俗套但标准的类型化叙事模型。
这就类似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定律一样,当观众看到“反贪风暴”四个字,马上就会知道电影故事大致是什么样子了。
《窃听风云》系列、《澳门风云》系列,也是同类操作。
当然,这样的系列电影需要固定的主角,或者固定演员阵容,来和观众建立情感连接。主演是系列电影的根基,直接决定了影片整体气质和观众认知,甚至某种意义上算系列电影的icon,是图腾一般的存在。
就像《反贪风暴》系列绝对离不开古天乐,《寒战》不能缺少郭富城、梁家辉,《拆弹专家》必须要有刘德华。
《反贪》不止主演未变,幕后团队也很稳定。
在ICAC正经打过工的林德禄,连续执导了5部《反贪风暴》,黄百鸣连续担任了后4部的监制,从创作和资本上都保证了稳定。
的确,《反贪风暴》系列每一部的品质都不高,但它严格遵守同一套生产模式:节约成本+精确定档+狗血剧情+固定主创+群星云集=口碑尚可、稳赚不赔。
电影没有强情节,只有大爆炸;没有复杂人物建构,只有飞快的节奏;从导演到演员都非常纯粹,一切只为最终通关来服务。
虽然不能提供太多,但至少有点爆米花味儿。
这些年港片没落的说法耳朵都快听出老茧了,像“反贪”这类“畸形儿的确反应了电影市场的一些问题。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拆弹专家》《扫毒》《叶问》这类叫好又叫座的香港电影。事实证明港产系列电影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也依然是华语影市的中坚力量。
只是,从长远市场发展来看,像“反贪”这类始终坚持粗制滥造的系列电影,不应该再得到市场的任何嘉奖。
希望这一部最终章也代表着市场、观众对这类电影的某种完结。
行文至此,《反贪风暴5》里自我调侃的那句:“ICAC文职人员嘛,看看文件请人喝咖啡不好吗?你当你是007啊?”也就有了更多层次的意味。
这样的系列电影真的不用再拍啦!
我从没在电影院看过这么烂的一部电影,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还是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让这段时间的开心在最后一天倒计时的几个小时里毁于一旦。
从开始的十分钟里,令人尴尬的打斗戏就让人觉得有点难受,不知道是剪辑还是镜头还是配音,总感觉有些僵硬。
本以为后面会好起来,但是没想到会让人绝望。
香港作为亚洲最安全城市,没有警察是吧。前期和犯罪分子后期和恐怖分子枪战的永远都是那么几个人。开场的枪战特警来迟一步,我就觉得很让人尴尬,但毕竟是在东南亚的城市。谁能想到了香港,全篇没有特警,没有重案组,只有廉政公署。在会展中心这种地方,枪战二十分钟没有增援,没有特警。一路打到另一个展馆,从一楼打到二楼,二楼打到里面,又挟持了半天,就是没有警察过来。行,难怪廉政公署比重案组比特种部队还能打,原来是没有其他的警察了。最让我接受不了的是,炸弹爆炸,救护车上的人刷新闻都刷到了,都没有警察过去增援是吧,呼叫了半天,还没有记者来得快。
行,咱就不说在国内发生这种情况会怎么样了。有狙击枪、冲锋枪、烈性炸弹这样重武器的一群恐怖分子入境,高层还知道的情况下,就没有任何行动?没有驻港部队、没有飞虎队,只有从头打到尾的廉政公署。
拍了五部,让主角的妻子,兄弟一个一个的死,死到最后再让弹尽粮绝的主角和恐怖分子同归于尽。然后最终的大boss幕后黑手死于内斗,在法院门口俩人互捅倒地是吧。正义最后得不到施展,反派就必须得互捅才能收场。
拍了这么多部,从没见过最后终局幕后黑手就那么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被古天乐上门试探一下之后就开始内斗把所有的证据都拿出来给警察的场面。
男主没了老婆,没有情感戏就别硬加行吧。给下属的兄弟情、主角的兄弟情硬生生搬上来,弄到最后是把洗心革面的人都得草率惨死才对得起主角必须家破人亡的设定是吧。
行,剧情无力吐槽。国语配音女主像是青春偶像剧的声音,让人听到就出戏。镜头,你抖什么啊。动作戏镜头抖来抖去晃来晃去,在房间里说个话镜头也抖?
不想拍就别拍,圈钱也不用这么恶心观众吧。一定要在大过年的亲手把自己的招牌砸的稀巴烂然后再吐上一口吗?反贪七年,成了一场笑话。
行,英雄就不能有个好结尾,必须得死,哪怕是死的如此潦草让人发笑。什么恶仗硬仗找死仗打完最后和恐怖分子同归于尽,合着也不用这么费力查案是吧,反正最后没了主角,黑手也得互捅索命。
全程让人尴尬,最后让人绝望。
这不是2021年看过的最烂的一部电影,而是有史以来在电影院看过最烂的一部,没有之一。
之前由于某些原因,我参加过一场神秘的电影内部试映会,不好开骂《反贪风暴5》。现在,电影已经公映数日,影片口碑跌入嚎哭深渊,我自己掏钱看电影,终于可以心安理得地大骂特骂。
我不该真心相信香港电影的底线,面对豆瓣电影毁灭性的5.0分,依然坚持自费观看一次正式版的《反贪风暴5》。
这次自费观看正式版的《反贪风暴5》,只能证明我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自虐倾向。
《反贪风暴5》时长95分钟,一共有4个编剧,我怀疑他们与制片方存在劳资纠纷,又不能撂担子不干,只好每人写出二十来分钟剧情,剧情伏笔挖完不填,无效冗余的故事支线却是凑合着搬上台面。
摄像师大概也跟制片方存在劳资纠纷,也可能纯粹是患了帕金逊症,画面镜头毫无预兆地发抖。别人拍摄《飓风营救》要抖是为了掩盖连姆尼森的年老力衰,拍摄《谍影重重》要抖是为了营造激烈的打斗氛围,可是《反贪风暴5》的镜头随时随地都能发抖,就连开会的场景都能抖起来,仿佛整个片场都没有一个正常的固定机位,只能依靠摄影师扛着摄影机跟拍每一个场景。
警方的公共关系科可能也与制片方对不上眼神,否则我很难想象为什么ICAC不演了,直接摊牌我们就是特工机构,全员西装长裤工作证,抄起手枪就能正面硬刚持有全自动武器的雇佣兵且丝毫不落下风,片尾决战从文化中心打到天文馆,从一楼打到二楼再打到多媒体厅,就连黄宗泽都成功拆弹送上救护车了,硬是看不到一个正经的飞虎队员从天而降。
美术、配乐、剪辑等后期团队估计也和制片方出现冲突,起码我从来没有见过一部正经的院线电影敢用一张黑白静止车祸图作为片头画面,敢用随机播放的背景音乐歌单穿插在各个情节中,敢用粗暴突兀的转场来切换场景。
当然,我上述的猜测毫无依据,全凭直觉,就像电影中ICAC的查案过程一样,毫无证据,全凭直觉。
我全凭直觉认为,电影的制作团队存在一种微妙的摆烂心态,一方面想要开工赚钱,一方面又不愿意拿出真材实料,总想着敷衍了事。只要他们稍微有那么一点追求,都不会让这部粗制滥造的半成品出现在银幕上。《反贪风暴5》很清楚自己的问题,在片中已经借张智霖道出故事的可笑之处——ICAC难道不是文职吗?现在又带枪又穿避弹衣,这是怎么回事?演007吗?那么下次要不要开潜水艇?
换言之,意思是他们知道自己错了,但就是不改。
《反贪风暴》的系列电影从来就没有注重过故事的逻辑性,他们的编剧团队一直不乏胡乱拼凑各种类型电影情节的胆量,搞不好工作室门口就悬挂着“拿来就用”的草书牌匾。既然以前出现过杀手爱情故事、部门内斗、监狱风云,那么这次上演一出ICAC血战恐怖分子的戏码又有什么问题呢?就算拍一段表面对立又毫无建树的兄弟情又有什么问题呢?就算拍一段贪官毅然自爆却毫无用处的情节又有什么问题呢?就算用一个极其别扭低能的结局来否定整个系列电影的法治反贪主题又有什么问题呢?
有问题,但是又没有问题,这就是摆烂的究极形态。
《反贪风暴5》的摆烂心态不是单一现象,整个香港电影工业都普遍存在这样的心态。他们不再精心炮制剧本,也不再细细塑造人物形象,如果故事不够精彩,那就射击更多的子弹,释放更多的爆炸,制作更多的五毛特效,用更加刺激的音响和视觉效果迷惑观众的脑子。如今几乎每一部警匪类电影都流着相同的血液,《使徒行者》《扫毒》与《反贪风暴》就像是从同一批剧本中随机抓阄的产物,就连演员都是同一批演员,众人看破不说破,只不过是找个新噱头拍摄审美疲惫的枪战戏。
上一次令我略有印象的香港电影是《怒火重案》,再上一次是《拆弹部队2》,吃起来是鸡肋,但仍是香港电影拍一部少一部的作品。香港电影早就困在死胡同,时代变迁,人才流失,票房市场收窄,竞争力下滑,投资成本剧减,目光纷纷投向小成本剧情片,《无双》和《寒战》已然是可遇不可求的奇迹。他们能做的就是拍摄一部部由古天乐/张智霖/刘青云/张家辉/刘德华随机搭配主演的电影,透支演员们的名气,让电影业有活可干、有人能活,尽量延缓香港电影宣布死亡的时刻,以此趁机寻找咸鱼翻身的机会。
香港电影曾经的辉煌无法复刻,当时的电影人用大量的劣质作品充当肥料,供养出一部部超越了时代性的经典作品。以前是王晶负责制作化肥,施肥之后能够种出好花朵。现在,这份责任落到古天乐的肩上,手里肥料不足,土壤贫瘠,再怎么用力也难以实现美好的念想。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本来是一件极其浪漫的事情。到了香港电影的身上,人人明知烂而继续摆,那么任何愿意为电影奋斗的冲劲和热情都会逐渐熄灭。董卓的尸体起码能够点三天蜡烛,那么香港电影的余焰又能够燃烧多久呢?
PS:
林德禄拍摄了五部《反贪风暴》都能保持同样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数一数二的奇才。
有人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反贪风暴5》就在讲这样的故事。
很不舍,这个系列于第五部就画上了句号,在陆Sir(古天乐饰)的带领下,廉政公署(ICAC)调查并破获赛马会贪污案件、洗黑钱案、监狱行贿案以及人口贩卖案,每一部在剧情上虽然是独立的,但《反5》作为最终章还是串联起前几部的内容,带给人很多感动。
古天乐在第四部里,于监狱中救下的那个人成为第五部中的线人,给他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情报。他也把古天乐当做朋友,最后以朋友的身份关心古天乐的心理健康,约他去心理咨询中心,不幸被炸死在电梯里。
古天乐很自责,说怎么他身边的人都因他而死,还都死在电梯里。这里又串起第二部他老婆在电梯里摔死。
最后古天乐被炸死,黑白镜头回溯五部里他经手的案件,一帧一画都勾勒出一个负责、敬业、拼命的公职人员,确实让人很想流泪。
他真的很对得起他的名字——陆志廉,以构建廉洁的香港社会为志向,他也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这三个字。
《反5》亦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动作片和剧情片。不论是枪战和打斗场面,还是正邪的面对面对峙,没有一点拖泥带水,剧情发展干脆利落,让人又揪心又忍不住想说“太爽了”“真过瘾”。
给庞法官(宣萱饰)的角色设定也很妙。宣萱是亚洲首席大法官,主要负责东南亚妇女贩卖问题。影片前半段,宣萱刚到香港第一次被追杀时,她的助理意外受伤严重,宣萱非常关心和着急,道出实情其实助理就是被贩卖的人口中的幸存者,不免让人唏嘘,好像很难真正让这些受害者远离伤害。
后半段又突然反转,从恐袭集团幕后指使人肖卓亚(谢天华饰)口中得知,宣萱曾经拿过他们的钱。一时剧情变得扑朔迷离,反贪之路也变得困难重重。
可是宣萱在公开演讲中却坦陈了一切,她以为是好法官的爸爸其实是大贪官,这是多么讽刺啊,可是这不正是现实中无数落马官员的缩影。反贪系列的每一部也都有高官参与其中,他们对外是好领导,可实际上却是国家的蛀虫。
因为宣萱说出了重大隐情,引来火力更猛烈的追杀。后半段的枪战戏真的太精彩了,节奏之快,动作之流畅,不停刺激你的肾上腺素,真真让人看的酣畅淋漓。
不过也难免感慨,廉政公署和警察战死的也太快太多了,而且看着同事倒下后面的人还必须举着继续前行。不像古装片里临死前能啰嗦五分钟,在这里牺牲就像灭霸打一个响指一样容易。
难怪有人说,中国的超级英雄从来都不是虚拟的,而是那些实实在在的愿意为了理想奉献生命的人,所有这些人统称为——中国英雄。
香港电影已经把香港搞成全亚洲最不安全的城市了2333
讲真的从来没有在影院看过这么难看的电影😅
对不起陆志廉,你被炸死的时候我睡着了
1、反贪风暴的ICAC不但查贪污,还兼职飞虎队,随时拔枪开战。2、陆sir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不知道在本片里起到什么作用,可能是想表达陆sir七年五部案子查下来实在太辛苦了。3、秀恩爱,死得快,铁律啊。王蓝禄就不该从第四部的监狱里出来,果然,坐牢才是香港年轻人唯一的出路。4、陆sir兴冲冲跑去诈大魔王,这哪里是诈,只是去装逼,然后打草惊蛇,最终炸死自己。5、匪徒火力总是很猛,警方支援总是很慢。五部曲大男主在爆炸声中草草收场。6、审判宣读大魔王无罪,似乎在暗示法律的局限性。走出法院,二魔王被人蛇捅死,大魔王又被二魔王捅死,强行天降正义。7、片尾MV情怀走一波。曲终,人散。
难看是一方面,关键是显得特别过时,就像电影里的iphone6一样。古仔一如既往的拼,但到最后的处理却这般糊弄,作为一个系列的最终章,很难让人不想骂娘。
反贪不应主要是以文戏,以反映内部的矛盾冲突与反思的吗?这从头打到尾,未免也太火爆,太简单粗暴了。
1毛特效,1毛剧情,1毛表演,怎么加都不到5毛
特效假,剧情乱,纯为了古天乐看的了
这种港片真的已经同质化到,买完票我根本不记得片名叫什么。总而言之就是够了,别拍下一部了。
陆志廉sir最后殉职差评(项少龙为保护乌廷芳而献身?),我还以为他和心仪他的那个女下属甜蜜成一对儿了呢。为什么不给happy ending.怒摔
奔着最终章的噱头去看了,真的不行。导演的调度水平实在太差,各种没用的镜头,最后的天文馆枪战大戏跟过家家一样,我看着都想笑。当然,古天乐还是帅的。
实力派演员古校长风采依旧,演技精湛,亮点较多,剧情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从未见过哪位拥有五部曲的系列主角是以这样的方式草草收场的。评分一部不如一部真的是有原因的,观众对主角没有感情,连导演都想着法儿要把他搞死。
古天乐晚节-1,古天乐小学+1。
古天乐太帅了,张智霖太帅了,郑嘉颖太帅了,黄宗泽太帅了,电影太难看了!
这电影就像急着下班
ICAC就是文职嘛,你第一部玩跳楼,第二部玩摩托,第三部开快艇,第四部去卧底,第五部还扬言要开坦克车,你是想当007啊你?这下好了,真成007了!《陆志廉:无暇赴死》
这个系列火的真的很谜,尤其这一部,感觉就像是重金包装了一坨💩,海报看起来是一线大片质感,但拍的非常粗糙,整个影片包装感觉像是小学生做的PPT😮💨
如果有零分的话 我毫不犹豫。
喂大佬啊,人人赶收工都唔洗拍成咁吧?全程乱剪毫无章法,各种快切+无厘头慢镜头+匪夷所思大特写,枪战砰砰砰到头都晕,有部分镜头定焦都无定好,字幕好似后期补,写死D角色简直随便到睇完就只有一个反应:哈,搞错啊?!就咁啊?!敷衍程度比追虎擒龙仲差真系服,2021最后一部睇呢部,快柒D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