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毕竟是胡金铨导演。1992年,港片黄金时代。
郑少秋、王祖贤、午马、刘洵、林正英、洪金宝,都是鲜活的名字,响当当的干货。
尤其是郑少秋,一人分饰两角。先是演了一个轻浮的书生王公子,而后被法王附体成了变态恶魔。
想来是《聊斋》这个故事简单了,也到底拍不出什么深度,不然不至于简单成“请大神,打怪”。
至于港片中迟迟缺少的人性,本片也同样是缺乏的。
看完了,有种不可名状的感觉,有几分诡谲,几分邪魅。胡金铨1993年的作品,当时周星驰无厘头喜剧、徐克武侠片正是并霸香港影坛的时候,该片的风格显得不合时宜,票房亦惨淡。惊喜的是,《摘下满天星》原来是这部电影的片头曲,刚点开电影就听到经典老歌,给人一种轻松、乐观的感觉,没想到后面越看越诡异。化妆师真厉害,郑少秋大帅哥,在被阴阳法王附身之后的妆容,让人不寒而栗。另外,感觉王祖贤的演技没有得到发挥。
剧情: 落第书生王生(郑少秋饰)娶妻多年,无子无女。一日自城中赶路回家时,偶遇一明艳照人之少妇尤枫(王祖贤饰)。 因担心其安危,便将其带进家中,有意娶为妾室。不巧,尤枫梳妆时揭下画皮,被王生夫妇看到,王生急忙上山请两道士( 刘洵 、午马)帮忙降妖。尤枫善良,告诉王生自己非人非鬼,入冥界转世投胎却被阴阳法王阻拦。阴阳法王老妖怪,纠集游魂野鬼,为害人间,更乱了阎王法则。尤枫请两道人帮忙制服阴阳法王,以便转世,无奈两人道行有限,无能为力,决定寻找太乙上人(洪金宝)降妖。此时,阴阳法王为捉拿尤枫,带手下来到人间,自己则附身到王生身上。
(以下文字,注意剧透)
太乙上人升仙尚缺纯阴和纯阳,助尤枫便是积纯阴,救王生、除去阴阳法王便是积纯阳,便决定帮助她。 由于道、佛不一家,太乙上人请示阎王,请求惩治阴阳法王,获得阎王批准。最后太乙上人与阴阳法王经历了长时间的斗法,终于消灭阴阳法王。尤枫得以赴冥界转世,临走前把画皮交给太乙上人留作纪念。王生家中也生娃了,太乙上人去贺喜,为孩子取名尤枫,还送王生一幅画。王生打开后,看到竟然是之前偶遇过的尤枫,缘分?
本片处处拟世,看得出是用心的作品而非矫作。最喜影片对太乙上人的塑造,升仙尚缺纯阴和纯阳,助尤枫便是为自己积纯阴,又经尤枫提醒,除去阴阳法王便是积累纯阳。上人在修炼途中亦是肉体凡胎,没有终极价值,倒是个人升迁才是最终动力。片中还说明了佛道本不相涉,但如若一者得利的同时也是为另一者除患,其中的权利便可让渡。影片后半部分的打戏艰涩繁复,恰好与斗争过程的漫长坎坷相应,也许是嫁接了香港道士题材的模式,也许是受洪金宝个人影响,但即使是无心之作也确实具有上述的象征意义。个人看来,本片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被豆瓣上大量的观众出于对"文艺"价值的观赏而责备后半部分的拟真。此外演员阵容很强,个个都有不浅的功力
胡金铨最有传统文士情怀。一个人对旧物、旧情有所记忆,试图完成情节的很多,例如第六代导演集体的成长回忆,但直接千载,启一个民族尘封记忆者,导演中只此一人。董桥:“金铨到底是满身散发着中国乡土气息的读书人:他的作品没有描写现代心理学、社会学的空间;他镜头下的人性不是经过西方文明洗礼后的人性;他标举的是东方传统的侠义精神。在那样超现实的境界中,儿女私情已经没有存在的余地了,禁欲主义升华成近乎冷傲的高度。”所以他镜头下人物是传统文化中克己复礼下的读书人,风貌与今天世上人已是迥异。
除去被徐克擅权的《笑傲江湖》,这是我看的第一部胡金铨电影。前三十分钟堪称完美,每一个镜头都像一幅中国画,而且京味的配音也相当精彩。可惜后面的打鬼戏太难看了,像《无极》一样走火入魔。
我喜欢郑少秋和王祖贤在窄巷中初逢的一段,把剧本录在这里,展示一下阿城的编剧功力:
(深巷,鬼唳)
(两个人撞在一起)
王(倒地):吔!
郑(伸手扶):对不起,你没碰着吧?嗨呀,你这一个人走黑道儿,可真有点悬哪。眼下这年头不好,路上歹人多,可得多留点神。外加这地方不干净,孤魂野鬼多,不瞒你说,我刚刚还碰上一个呢。
王(揉脚):对不起,我脚麻了。
郑(提灯笼照脸):不要紧,站会儿就好了。
(王走,扶墙)
郑:呀,慢着。姑娘,这里黑灯瞎火的,我送你一程吧。你上哪儿去呀?
王:我没地方去,能走到哪儿就走到哪儿。
郑:这不妥当吧?我那儿倒是能留个人,可我得知道你叫什么呀。
王(转身):我娘家姓尤。
郑:哦,你嫁人啦?
王:嗯。他家大房恨不得吃了我,我受不了那个罪,就出来了。
郑:哦,就出来了。夫家追还是不追?
王:那还有不追的?
郑:哎,这样吧,你先去我家里躲几天,听听风声。
王:那敢情好,就是不知道方不方便?
郑:不方便我敢叫你去吗?走吧,趁着街上没人。
(两个人相扶走去)
王:你带我回去,夫人能答应吗?
郑:我老婆可不像你婆家,她不生,这一不生,可就得事事由我作主了。嗳,你娘家姓尤,你叫什么?
王:我单名叫枫。我命中缺木,所以叫枫树的枫。
郑:哦,枫。
最喜欢看香港古装武打片了,对中国潜文化吃得透透的。1,太乙上人一开始各种不管,到阴阳法王欺到他的地盘,才随便找了个借口说管。2,找人要找对,紫衣真人说这事我管不了,你得去找谁谁谁。3,办事前先各种拜码头,问清冥府可不可为,当如何为。4,依然最喜欢招牌港式结尾了。
愿世上的鬼,都不再画皮。当下电影对于长镜头,以及远景的运用实在太少,总是那么满的近景和中景;也明白了《南京》的布景问题不仅在于简陋,更在于电影对于色彩的运用,好的色彩可以渲染气氛,有点睛之妙——不是高清就好,不是故事精彩就好,电影语言更是一种气氛,一种意境。
徐式撞浴最有名要算笑傲叶童那段,疑似构成坊间传闻胡徐不和风格冲突的证据之一。个人持谨慎怀疑态度。题材上看,倩2很像在翻拍侠女龙门。翻拍并不稀罕,94新龙门声名远播,口碑甚已超越前作。关键是,倩女系列本为聊斋鬼戏,主营树妖小倩侠道佛法,与奸佞当道忠良蒙冤存在相当距离。可徐克依然从有限篇幅中拨出一集混搭转述。崇敬之意,可见一斑。作为回报,胡金铨也应在同年挂名作品笑傲中,尽量容留一些徐式母题,叶童出浴或由此而来?互通非互斗的进步证据来自两年后的收官之作。阴阳法王不担还是鬼戏,更出现了早期徐片的一个重要扮演者:郑少秋。单是演员重复并不稀罕,关键郑的两个造型相近角色,一儒侠,一书生,都在中途由善转恶! 这偏偏又不是胡氏传统角塑风格(回想下顾省斋萧少镃们的侠义始终),而更像徐老邪的叙事求变西学中用。
小时候看觉得没什么,长大了看出了不一样的东西。就觉得很古色古香,一个场景是王生会宾客弹琴的自在风雅,另一个是王生老婆问话小妾的端方大度,忽然就觉得也许很久以前的中国就是这样的吧,那种氛围并非特效所能比拟,就是正本清源的起范特别正。。。与此类似的是同时期,香港的《聊斋》里扮演歌伎的女演员唱苏州小曲,唱腔出奇的正。那种奇妙的感觉,就好像穿过了荧幕触摸到了一些已随历史进程逝去的东西,类似失而复得的感觉。。。
实地的雪景与法王处舞台化设置倒是对比鲜明。作为胡的遗作,总有些无力感。剧作有些问题,前后两段故事,人物也就单薄了。
心痛,胡金铨93年的遗作,面对《青蛇》、《黄飞鸿》这样的电影,显得那么老旧而不合时宜。素雅的水墨和飘渺的芦苇荡再也不是意境,而成了老土,王祖贤从头到尾裹得严严实实,还不及87年的《倩女幽魂》妖艳动人。胡金铨属于70年代,在90年代里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徐克这群小屁孩瞎胡闹。
处处拟世,是用心的作品而非矫作。最喜影片对太乙上人的塑造,升仙尚缺纯阴和纯阳,助尤枫便是为自己积纯阴,又经尤枫提醒,除去阴阳法王便是积累纯阳。佛道本不相涉,但如若一者得利的同时也是为另一者除患,其中的权利便可让渡。影片后半部分的打戏艰涩繁复,恰好与斗争过程的漫长坎坷相应
胡金铨对自然的迷恋,质朴的配乐、选景、角度、演技,中间那段阴阳法王很可能在影射“样板戏”。如同屠格涅夫一样的木匠风格,在浮躁的时代已难寻踪影。
王祖贤比《小倩》少了几分凄艳多了几分诡谲,比《青蛇》少了几分妖冶多了几分鬼气,说实话倒是觉得有点像《阿婴》。胡金铨还是去拍侠女醉侠笑傲江湖吧,他真的不适合这种邪气鬼魅的故事。
目前的这个评分,很大程度上是“失望分”。同样是画皮还能比《鬼叫春》差吗?两片横向比过,胡就算落魄也还是比李考究的,与同时期的其它导演比更是强出一大截。
前面很好,对白仍然很有劲道喜感,郑少秋有种电视剧的流气,但喜剧感是对的,后面法王就癫了。王祖贤那身衣服太赞,只露出小脸,补了身形上的僵化。几位道长真是正气浩然。道界干涉佛界也是有趣的点
对于一个看惯现代特效的观众来说,洪金宝身上厚实的道士服与灵活的奔跑、粗糙的打斗、丢掷的桃木刀、白色稠密的蜘蛛网、黑云压城的氛围,还有五台山的取景,这些都是新鲜的,在当代妖怪电影里都是看不到的。还有台词,像一开始王生被啐“说大话使小钱”What a bluffer(´・Д・)」
1、与当时正在崛起的新武侠相比,‘画’的特技可以说是雕虫小技,面对被各种特技吊高胃口的观众,它的惨淡票房可以说是注定,但是我们必须佩服胡金铨这位老人的坚持;2、钟阿城的剧本也有问题,人物都不出彩;3、新旧交替,观众选择了徐克等新派武侠,不由不让人嗟叹!
前半段挺好,有聊斋味道。后面就又走向了胡金铨一贯的路子,在剧本无力的情况下用打斗来耗时间,在他的作品多多少少均有体现。比如《忠烈图》是换各种人打,《阴阳法王》是跟一个人换好几个地方打。
半部好戏。
前面不胡不徐,徒具鬼画皮。后来不急不缓,金铨气抖升。鬼节夜半无人私语时,阴使阳差看此片,荒山野岭鬼门关,平添古国幽冥气,电光影落古中国,从此再无胡金铨
似乎这电影除了音乐和有一种很特别的味道之外,我还真的描述不了他好在哪里,太稀里糊涂了,一团糟,乱七八糟的。
三星半,我觉得这部画皮电影在画面和语言上是最接近蒲松龄小说的一个版本。
前半部分很精彩,后半部分很无奈。片子拍的还是很有意境的,时有点睛佳句,大腕云集,可惜还是有失粗糙,缺少打磨,片头片尾曲子都很好听,片尾曲《只有梦里来去》竟然是陈松伶与郑少秋唱的,意境很不错。可惜全不配尤枫与王生。
不好看,但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