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黄子华的死忠,很难看得懂里面无处不在的梗。年近花甲的黄子华已是香港脱口秀的教父级人物,他年轻时的志向是当演员,爱好是唱歌,可惜样样皆无人赏识。他在三十岁那一年心灰意冷准备退出娱乐圈,开办了一场类似吐槽的"告别会",没想到引来满堂喝彩一炮而红,歪打正着的成了脱口秀演员。 从他第一部栋笃笑《娱乐圈血泪史》开始,各种辛辣的针砭时弊,嬉笑怒骂间妙语连珠,树立了他强烈的个人色彩的舞台风格。这种风格延续到他后期的电视剧中,呆萌反差,梗中有料。电视剧《男欢女爱》和《栋笃神探》是他的巅峰之作,这部电影里这些陈年老梗轮番乱入打诨,对《王牌特工》、《007》系列的恶搞模仿,还混杂了高登讨论区的宅文化和一些港人才懂的时政笑料。 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是黄子华个人的表演节目,还借此机会一展歌喉过足了戏瘾。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人物众多凌乱,故事本身拉得支离破碎,空洞生硬。前段尚可,后面节奏失控,显得很粗糙。看到后面,只觉得这100分钟太过拖沓,几欲快进。 由于是贺岁片,老中青的香港本土明星扎堆露脸客串,还有一些新人团队借此增加知名度,符合大过年里热闹哄哄喜气洋洋的气氛。杨千嬅、吴君如、苑琼丹三位大笑姑婆的出场皆是亮点,酒宴席里讲是非,麻将台上聊八卦,几乎是港味中的港味,必有的保留节目。 熟脸见面总有亲切感,老梗烂梗三s梗也挤出了呵呵一笑。香港票房有4400万,除了黄子华本人的号召力,说明大家还是很受用的。除了高端的烧脑的动作悬疑片,港人对这种娱乐大众的搞笑杂烩显得情有独钟。
香港人真是压抑得太久,太需要笑一笑来发泄了,自从星爷不演电影,港产片的喜剧也基本等同死亡,大部分的片子质量连80年代的水平都比不上,更不说90年代初期的黄金5年了。香港人对喜剧的饥渴到了什么程度?饥渴到星爷不演只是编导,都可以万人空巷(《美人鱼》)。
子华神生不逢时,他演电影主角的年代,香港电影已经走下坡路,但误打误撞走上栋笃笑之路,倒是走出一片新天,而他的喜剧天赋在电视剧也得到充分的磨练。这次《栋笃特工》大卖,可谓得天时地利人和,贺岁档,没有星爷没有王晶黄百鸣的大卡司对手,还有事先张扬“金盆啷口”是他最后一次栋笃笑,加上香港人对笑的饥渴。
事实上,电影本身是令人失望的,笑点不多,很多都是硬来,演员众多,但出彩的寥寥,剧情散乱,尤其是男女主的感情线让人接受不能(追爱20年不是这么玩的,能不能合情理一点?);宅男文化并不能上升到全民关注的程度,听子华神栋笃笑的中产显然更多,电影难以做到合家欢,也未有把所有栋笃笑那批粉丝吸引过来,如果是一个更通俗更广泛而且直指香港社会民心的故事(像《七十二家房客》、《鬼马双星》、《富贵逼人》),打破《寒战2》的纪录并非没可能。 如果故事更讲究更地气情节也更好笑一点……
子华神未来的电影依然有市场,因为香港太需要笑声,需要喜剧担当,星爷以后,张家辉、古天乐、郑中基、詹瑞文、王祖蓝甚至阿Bob都被抬出来,奈何都非“天选之子”,Hold不住。但如果缺乏优秀的剧本,编剧,仍然维持《特工》这样的水准,子华神的招牌也撑不过三年,就正如郑中基他们走过的路一样。
PS:编剧有一位广州的,再看出品公司组成,电影显然是想在内地(至少是广东)上映的,可惜没能接着“金盆啷口”的热度上画,之后恐怕是没机会了,就算有,也会死得很惨,因为没热度,这些年的纯港产喜剧都死得比较惨在内地。
《欢乐喜剧人》在几季节目中,可谓是请遍了华人圈遍及大江南北的笑匠,香港的詹瑞文、吴君如,台湾的澎恰恰、李立群等在台上的表演,无论是笑果还是气氛,都让现场变得“好尴尬啊”!又回想起90年代初期,被誉为香港第一笑匠的许冠文和四大天王等一众明星在人民大会堂汇演,结果在许在台上表演时,现场也是安静得很,最后在电视转播的时候直接给砍掉了!
也许,真的是因为地区、文化的不同,大家对梗接受的点也不一样,而例如政治、性这样“雅俗共赏”的笑料又因为大家共所周知的原因无法登台表演出来!所以,只能造成冷场!
单就这部电影而言,实在是没什么可说的,梗看不懂,不好笑,剧情荒唐,为了黄子华多打一颗星!
但愿这部电影只是因为我看不懂而不好笑,可以为香港影迷带去更多的欢乐!
前不久黄子华说了这句话。在2018年7月香港本地(不巡回)的栋笃笑应该就是他的绝唱,名曰,金盘啷口。
然后我看了这部栋笃特工,地道的香港本土电影,贺岁片,喜剧,确实数不出几个出彩的点,只是现在香港现在连这种百试不爽的老套路都没有人去做了,黄子华的普通出演似乎就成了一种坚持,传承。
众多明星客串,轻快明了的节奏,很聪明的笑点设置,黄子华和佘诗曼加持,都抵不过这个特工故事空洞的内核,剧本想表现的东西很多,却一个都抓不准,或者说,是一次带入太多的信息给观众,而我们只是笑笑就忘记了。能达到笑中带思考外加几滴眼泪的效果,对于黄子华和他的团队并不难。
我希望黄子华能再一次骂醒香港明星。(那些在内地极致耗尽过去名气的)
我不知道今年是不是黄子华原则上最后一次演出。我觉得黄子华还有不少名气可以消耗换成人民币。你觉得呢......
熬夜看完旧年贺岁作品《栋笃特工》,翻出豆瓣发现它评分已经6分不到。
我不知道要用什么视角去论述这部片子的好。因为我本身可能已经戴上厚重的粉丝滤镜。
但即便如此,我还是想尽可能的去细化一下这部片子超过剧情之外的表达。或许会有人认为这只是种情怀贩卖,但我觉得,这种“明买明卖”我个人可以接受。最起码,我不会对这些“别有用心”的设计说出那句“回水”(当然我看的资源)。
《栋笃特工》在我看来最为过人之处,在于它揉碎了黄子华人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让黄生人生的情节做了一个交汇,并由此构造出一枚浓重的贺岁色彩。
下面我就站在时间角度去详细挖掘一下这出电影的巧思。
PART 1:过去
1、梦想
在《娱乐圈血肉史》里,子华曾像观众剖析自己演艺理想的蓝图。当时他梦想已死,言语难免泼辣,但是有一些热情很真挚。比如他崇拜罗伯迪尼路、喜欢李小龙,这些在n年后的《栋笃特工》都得到了满足。
他做了有型的特工,讲了一口作状的英文,也有大段大段流畅动作戏。他最终完成了自我实现。
2、电视台
整部电影最让观众有感知情绪的“过去”,当属子华电视银屏CP的聚首。
他吻向“叉烧芬”的手,bgm响起“话我衰又唔够衰”的曲调,一切仿佛是对当年《栋笃神探》悲情结局的另一种解读:莫作栋并未死去,他只是隐姓埋名做了特工。
他大闹“姑姐”苑琼丹的金婚现场。那一刻的鸡飞狗跳仿佛相隔了一个世纪。“卖腐”的桥段,让人想起思文眼镜的“詹士”蒋志光,大家都已在年华里老去了。
还有他跟佘诗曼的再次相聚。《绝代商骄》给了他们一个好结局,电影依旧如此。而他一开始“骗情”的下贱人设,像不像“奸人坚”穿越到了这个疯狂的现代?
3、老友记
排除电视梗跟自身影视追求,关于过去的另一大亮点就是老友们悉数亮相。吴君如、谭咏麟、郑中基、杨千嬅、蔡一杰、郑秀文甚至包括曾经传出会取代他的张达伦以及失落视帝的张智霖等。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作状歌唱、美女厨房、大笑姑婆、麻将天后等等。
因为港人影视圈依然停留在和谐的时代里,所以子华的人生,也会因为这些朋友的存在显得更加熠熠生辉。(最大遗憾自然是吴镇宇,do姐,黎耀祥们没有出现)
PART2:当下
关于当下的片段,更多可以看到子华一如既往的时局关怀。
毒男泛滥、直播行业兴起,底层人民需要发声,需要自我。这些东西栋笃笑已经讲的无比饱满,电影自然只是辅助之用。
值得一提是c君一句话带过的“栋笃笑一票难求”,这大概是之前去看“金盆啷口”观众最深刻的痛吧。
PART3:未来
关于未来,《栋笃特工》在形态与神态上都有所涉猎。
形态层面的未来,包括vr技术的开拓,各种科技产物的联想等,这是这部电影的底色,这也子华一贯无厘头创作的根基。
神态层面的未来,其实是回归到香港影视圈的探讨。c君、林子善都是被媒体吹捧的黄子华“传承”对象(农夫的玩梗水平不用说,林子善是《my盛lady》时期子华亲自钦点),还有林盛斌等一波新生“笑匠”,子华在《栋笃特工》里给了他们表现的舞台,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总得来说,电影创作比起“stand—up comedy”有很多形态上的局限性,而子华这次在一个相对成熟的故事结构之下,给了我们一次完美的“情怀消费”,他包罗进人生的全部体验来为“辞旧迎新”添置观点。这在个人看来非常有诚意。
是的,或许黄子华还不是个合格的导演,或许他的一生就是没法在电影上开花结果,但是很庆幸这个时代有过这么一个他。让我们在对一切鄙夷的时刻,还能对自己讲出几句开解的话。
谢谢有过他,他永远是我找寻快乐的那种独特方法。
世界一天不和平,我都很难儿女私情。
——题记
昨天看了黄子华的《栋笃特工》,其实本来想找《金盆啷口》的资源,找不到。转而看了《栋笃特工》。
一直被称为票房毒药的黄子华,这次拍了毒男(独男,宅男)有关的电影,而这次也不算票房毒药了,好像票房尚可。
我看到是粤语版,很难得的在网上看到现在的电影还有粤语文字的字幕。以前有这样字幕的还是80年代或者90年代初的电影了,当然,在香港本地可能会有很多,而在内地可能很少了。
这是一部拍给定向观众的人群看的,非粤语母语的人可能看不懂,或者Get不到里面的笑点。我全程看下来还是比较轻松地,并没有太尬。
黄子华饰演一个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特工,与佘诗曼饰演的香香,在某次任务中,逃婚,以至于香香一直恨了他(爱着他)二十年,在成为警察局局长后依然针对着他。以至于两人还记着悔婚二十周年纪念日。在这次任务中,他们重新合作为了破获“嗨到尽”。也因此,黄子华需要转变成毒男,混入圈子内查案。
片中对于毒男(宅男)群体的描述,仿佛也有点刻板,不过我没有太多地接触宅男群体,我也不了解,对于他们的打气,为了偶像的付出(甚至不惜去杀人),对于orz的解释,对于他们的激动,甚至片中还带出了一个女优,据说是波多野结衣。
而令人有点后怕的其实是happy girl的女生,也可以称为女主播吧,在网上随便说点,拍点,其实就能让自己的粉丝疯狂起来。夕阳武士还拿起了枪去杀人,这一幕让我想起了《浪潮》,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来利用,可能可以成为一个邪教了。
说到夕阳武士,这个名字不知道是不是致敬了《大话西游》,黄子华脚底着火,大家帮他踩熄火的那个镜头,想必也是《大话西头》。而片中其实也有很多涉及不同的电影或者电影人的地方,如杨千嬅饰演的交警方丽娟,则是致敬了《新扎师妹》,还有郑秀文为烧猪做心肺复苏,张智霖的《冲上云霄》,罗兰饰演的鬼婆,其实讲到了沙展抱着汽水机一直撞,我觉得这里仿佛是致敬了《妖兽都市》。还有黄子华站在船头的那一幕,总觉得很熟悉,一开始想不起是在哪里,现在写影评再回头看了一下那个镜头,想必是致敬周星驰的《食神》,而黄子华去道歉时候,在士多向吴君如道歉,我竟然想到了《重庆森林》,在酒楼一群江湖儿女一堆粗口,仿佛又回到了90年代的古惑仔片。饰演抑郁症药品研究员的白只,则致敬了《踏血寻梅》,还有谭校长唱歌,郑中基做厨师,整部片也在有点低配版《国产凌凌漆》,《007》系列,而黄子华拿着伞也在致敬着《王牌特工》。在最后,黄子华的造型则有点《小丑》的味道了。而这位演员,总让我觉得在《哪一天我们会飞》中见过,查了一下,原来确实是,苏丽珊。
而黄子华饰演的特工,可能就是那种天真又可爱的理想化的人吧,真的为了世界和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世界和平,我的光荣。可能也是在说他自己吧。做一个理想化的人挺好的,只是这个世界,不太接受。也像黄子华的娱乐圈之路一样,可能有点坎坷。
无论如何,我看这部电影的过程,整个人都是很轻松的,也不觉得他有多烂。而且,作为贺岁片,起码在合格水平吧,恭喜发财,祝大家新的一年笑个不停,嗨到尽!
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黑白的解忧杂货铺
本地朋友想看就一起看了,香港人还是挺买账的,今天工作日的下午都有近6成上座率。不过也就只有香港人爱看也看得明白吧。我这种非本土的,也就看个热闹,中间几个名人发狂那里比较逗,都是大牌来客串。
鐙 瞪 鄧 僜
如果不是黄子华的招牌加上一票香港明星以及来自岛国的波多野结衣老师的轻轻客串,本片就和当年王晶的乱炖式无厘头喜剧没有本质区别。剧情稀烂,各种无聊无趣的笑点,剪辑混乱,服化道和摄影简直还停留在三十年前,让人怀疑,香港人到底对黄子华的情结有多深,才能让这样一部烂片登顶年度票房冠军?
电影是意料之中的烂,黄生是真的善良,这电影可能也是他的梦想,世界和平
黄子华个人秀+众星客串大联欢
香港回归20年后,港片依旧颓废难返。即使有黄子华&佘诗曼也难挽狂澜。多一星给客串的郑秀文、杨千嬅、蔡少芬、吴君如、张智霖、谭咏麟、郑中基...罢了。
難得港味, 難得多爛gag而電影不爛wwww 香港人其實很愛黃子華的, 但這部的佘詩曼可觀性更高, 如果她早生20年, 或者可以在影圈發展得暢順...
@FestivalGrand,又話唔會「恭喜發財」例牌賀歲既←_←始終做番自己最好睇。Ada客串那段特別好笑,kk表情也很到位XD古有國產凌凌漆,今有特工Mr.Chan,胡鬧得來又有劇情,巨星之外還有專家Dickson達哥這種本土KOL,是拍給香港人自己看的開心戲。
工藝問題太多。導演把各個場景拍得很斷裂,每一幕很靜止,整個戲不流動,但又沒有深入到每一個片段裡拍出凝練來。編劇上提出的矛盾在高潮部分沒法妥善地解決,變成反高潮,疑犯過早現身之後,至少有十五分鐘在節奏上無法承接。最後那個假死更無謂了,一套賀歲片你敢讓男主死嗎?不敢就不要玩這個。
套戏真系曳到无话可说,许冠文好鬼死难请黎客串,结果就甘随便一句野。 全程唯一有dd感触就系千嬅出现嗰阵。 子华尽左力,但唔该下次可唔可以稳过好d嘅剧本。
合格有餘的賀歲片,但亦僅此而已。
子华人面太广了吧,拖了那么好的阵容……被他们的港片喂大,舍不得差评,但确实太老土太无聊了,有多少迷影梗都没用……然而真的好爱客串的郑秀文、杨千嬅(居然演方丽娟!)、蔡少芬以及女主佘诗曼啊啊啊……
我没欠黄子华什么 这种剧本也能过六分???郭敬明都看不下去了吧...
子华从影以来,碌尽了人情卡,子华的戏都抽了很多自己和别人的水,C君做的毒男几乎抢了子华的戏,不算差,作为一部消遣搞笑片,值得一乐,一笑也。
非常难笑,非常无聊,非常智障,非常乱来
衝著黃子華而來,結果卻失望透頂。編劇眾多,卻創意欠奉,東西文章一大抄,情節紊亂且彼此割裂,近乎是劣質山寨品。黃子華演技萬年如一;佘詩曼完全不夠格,不僅年華老去,演技亦欠奉,乾脆引退好了。全片唯一看點是C君,香港電影愈來愈不堪入目。
故事基本是胡來,大量的男性崇拜可能會讓女生不太舒服。雖然有大量明星客串,但基本上也沒有一個人物是立體的,尤其是反派,弄了半天完全不知道她到底是想幹嘛,作案動機跟後面的洗白完全站不住腳。但好在有大量的迷影梗,裡面的電影彩蛋多不勝數,最終子華小丑居然靠人性善扭轉了趨勢,這個改編棒棒噠
香港地007撸黑卡无执照,烧猪急救郑秀文和蒙面超人张智霖,盗梦空间波多野结衣,复仇陈可辛和拜寿大佬抓马,cosplay小丑斗宅男,大boss是literally的受伤少女心……C君和子华都挺好笑,前半段各种梗也玩得溜,但到中后段开始就有点无聊凑时间了。最后来个全港人民团结一心正能量贺岁,整体让人感觉有心无力啊……
劇本比一般賀歲片考究,看得出花了心思構想故事及串連眾多明星。笑點密集節奏快,製作尚可略嫌剪輯過快不連貫。很多經典橋段 千嬅方麗娟、Kingsman、棟篤神探、君如那段阿飛正傳、毒L宅男文化。阿佘這次做得好,蘇麗珊也不錯。Bob賀歲檔紅人。从票房看子華今次得咗
有很多大牌客串,因此有種傳統賀歲片的感覺。笑點我個人認為一般般,和我期待有點不足,但都不錯。然後主題是人性本善,以「嗨到盡」來扣住主線和帶出主題,比起一向無理頭的賀歲片實在是好得多。各方面都一般,比較貼地去講宅男毒男女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