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以女作家徐寻在白板上整理小说《鬼域开始》,在这一幕里白板上出现很多关键词,诸如渣男的名字国荣以及堕胎等等,这些关键词组成了电影往后的细节。当徐寻开始写起笔小说的时候,她对女主角有了一个大概的描述,个子高的不自然,一头长发,具有冒险精神,但并未具体写出五官长相,在写完这一段之后,徐寻再无灵感所幸弃稿扔废纸篓,这个没有描述五官的角色后来就成为了遗弃世界里追杀女主角的高个女鬼,因为徐寻没有写五官,所以高个女鬼没有面容,但高个女鬼已经触及真实世界恐吓徐寻。徐寻在弃稿后重新开篇写小说,她以自己的个人映射创造了新的女主角定言,并且在被高个女鬼恐吓的情况下写了不少精彩的段落,直到某天她和渣男见面回家以后,她写了一段女主角进电梯的诡异经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发现这段她不是很满意的故事无法被删除,甚至无故进入了昏迷状态,注意,故事在这里有了分线,电影的视角转入了她所写的文字里,电影的主角变成徐寻笔下的女主角定言,这段从电梯开始的故事与徐寻小说描述至电梯的文字几乎一至,接下来,就是定言在遗忘世界的奇妙冒险,注意,这段奇异冒险其实是徐寻在现实世界里正在写的,属于电影没拍的暗线,她写了很多,从游乐场到无名碑,但是她并没有写结局,这也就是电影最后,小女孩告诉女主角,她的结局什么的,那个她指的就是作家定言,因为定言临近大结局觉得主角过于像自己所以弃稿了,写了另外一个轮回的故事,因为她的小说没写完,所以高个女鬼没法伤害到女主角,一切的一切都在她定稿的时候被置于永恒并且化为了碎片。然而诡异的是,如同高个女鬼出现在现实世界,被抛弃的女主角定言也出现在了现实世界,她出现在现实世界的时候,正巧是徐寻快写完另一本小说的时候,同时电话里出现了被堕胎孩子的不甘哭声,要我看,我就支持定言弄死这个每次写小说挖坑不写完的作家,就像死侍屠杀漫威宇宙那样的剧情。
关于定言与徐寻:定言可能是徐寻弃用的一个名字,在电影的开始,渣男曾经叫徐寻为定言,这表明徐寻从前曾用过定言这个名字,后来可能是分手伤心欲绝改名徐寻,又或者徐寻是笔名。
关于渣男怎么渣,两种思路,其一是渣男婚内出轨和徐寻好上,承诺和原配离婚,再和徐寻结婚,这一承诺有了八年。第二是渣男脚踩两条船,渣男选了先说自己怀孕的那个女人。
关于电影:电影的特效在当年毫无疑问是满分级别,甚至赶超好莱坞大片,电影的剧情甚至对不住特效,恐怖片愣是被拍成奇幻片,其实它可以被拍成潘神迷宫那样的电影。韩国有部下地狱旅游的电影与这部电影类似,其实并不比这部电影优秀多少。现在是2021年,荧幕上已经太久太久没有出现港澳台的鬼片了,李心如在我心中就是那个年代所谓鬼片的记忆之一,害,那时候咱也不兴叫什么惊悚片,或许所谓鬼片已经彻底断绝了。
大约六或八年前,我有一个朋友写了一篇小说,提到她在夜里感觉角落里有婴孩的哭泣声,她写道,相信那是几年前堕胎的孩子在阴间长大了,来找妈妈,在哭。那个小说虽然写得晦涩,但这个情节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看『鬼域』的介绍时,是觉得写灵异题材的女作家的线路很吸引人。拿到片子首先两个失望,一是国语配音,这个就不用多说了,二是感觉进入很快,却转而不了了之。
一句话来形容的话,这部电影像是两个不完整的局部拼接在一起的结果,唯一的联系体就是李心洁所扮演的女作家。
大约不到15分钟的时候,在作家私宅中的诡异现象就已将故事引入“鬼途”。不是所有恐怖片都能在15分钟内提供很多想象的空间。
但当我们被导入“笔下世界”和“异域”的接轨混和之后,竟然以一个登时扑倒在电脑前的动作将故事嫁接到另一个情节上,因而直到影片临尾声1分钟时,我还在期待中。。。。。期待故事的套接。按我来想,确实还有很多可以讲的故事。
但时间几乎全部贡献给了大场面的视觉效果。阴间的孤寂寥落,第一次将鬼和被活人遗弃之物融合在一起,确实不同凡响。我最爱的场景想必也是很多人最爱的,楼宇间的破旧摩天轮,以及专门积攒被丢弃的玩具和书本的地方。
照我想,还应该有无数被遗弃的手机和电脑,那些诡异的电话想必就是从这些手机里传到女作家的电话里吧。但这是我看电影人的杜撰。或许发展成小说也很不错。
从女性的角度看,这部电影虽然有“主情节单调之极”、“前言不搭后语”的嫌疑,但主心骨的主题是动人的,绝对可触及不少女人的伤心事。
其实贯穿了一种对“被抛弃”之物之事之人的伤怀,这一点,恐怕是最得我心之处。
情节的单薄致使这场看片体验少了很多震惊。相信不少人看到大半时已经猜得出来,那小女孩是她的小孩。我只是很遗憾很遗憾,制作花费巨大付给了散发锈迹和腐蚀气味般的危旧楼宇,却在关键性的“弃婴”场中潦草含糊,一开始我还以为她跳下井,是意味着转生投胎哪。
在叙事方面来说,本片还有相当迂腐的做法:所谓“真相”被轻而易举地说出来,既无悬念也无波折,人人都知道她将在“指引”下返回人间,完成作品。说话,是影片中见仁见智的微妙部分,不少电影都毁在了毫无创意的台词上。这显然又一次昭示出港片花大力气在制作上,却对剧本根本不讲究。
无论如何,遗憾盖过了惊喜,骤然收尾让人哭笑不得。
闰7月本是咱们的历法,鬼节也是咱们的传统节日,又怎么能少了咱们的鬼片呢?于是,这部“异域”便适时的出现了。彭氏兄弟和李心洁的组合,已经不止一次的获得了成功。李心洁甚至因之得到了“鬼后”的称号。不过,本片却令我大大失望了。
影片前30分钟属于我能理解的部分,拍摄手法也是传统的鬼片拍法,尤其是李心洁一个人在房间那段,通过她的表演和恐怖的音效,营造了一个阴森的氛围,使我不得不回头看看电视分散注意力才不至于被吓坏。这部分虽然没有创新,但作为恐怖片是成功的。但一进入异域,我就不明白了,甚至怎么进去的我都不明白。越往后就越不像恐怖片了,大量的CG应用使本片更像一部奇幻片,最后还冒出来一段亲情伦理的描写,结尾更是草草收场。其实,这部影片每一个元素都可以单独拿出来拍一部电影,但是当它们被拼凑在一起的时候,不见得就是一部好电影。
影片中描绘的“异域”,让我想起了寂静岭,当然,是游戏。一个人在烟雾弥漫的街道上走着,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和呼吸,那种感觉,非常压抑。游戏的参与感是电影无法比拟的,在本片中CG表现的“异域”中,我丝毫无法融入,当然也没有恐怖的感觉了。而影片想表现的主题我想是关于放弃与珍惜,我记得以前看过一部韩国片“人偶”,是讲一个被主人公遗弃的人偶复仇的故事,那部电影便将恐怖与想表现的主题结合的很好。而本片,不伦不类,更像一个试验性的作品,有那么一点想法,但是作为观众,至少我很难理解,或许本片更适合西方人的口味吧。
补记:看完了国语版两天后,下到了粤语版,居然长了15分钟,国语版剪掉的都是精华啊。现在再要我写的话,绝对全是溢美之词了。尤其是结局,乃点睛之笔,非常耐人寻味。而当中的CG场面堪称豪华,剪掉的一些恐怖场景一点也不输于以画面见长的好莱坞恐怖片。再次鄙视国语版,不仅改了名字,改了结局,甚至最后还煞有其事的出字幕“其实,世上本没有鬼……”,让一部好端端的鬼片成了一部索然无味的片子。看来以后还是不能看尝鲜的国语版。
一小时以内特别好看,结尾好牛逼啊!!!吉他版知道不知道好听但鬼片洒脱点嘛不要乱煽
前半部分差点被吓死。。我觉得我就是怕这种的。后面就有些像千与千寻了,恐怖度下跌,最后的结尾倒是有些乱乱的。总之,电影惊吓度还是很高的~
很早就看过叻...
还好。
堕胎的罪责权杖打在母亲身上,无视母亲其实是遭到父亲的“遗弃”,算不算一种男性视角的特权呢?视效创意都可看到“舶来品”的影子,金敏啊,魔法世界啊。类型没定好,到底是《与神同行》的通关视效道德片,还是恐怖片呢,不伦不类。世界观没有搭建过程,都靠小女孩和刘兆铭的叙述来强行圆,观感便不满足,典型的华语电影问题。李心洁吊带装好看,半遮着脸的时候我怎么好像看到了董玮的影子?女主角写的故事用的是简中。
知道不知道。。。
这是彭氏兄弟拍的电影?这不科学!
想到了15年的电影Zoom 类似层套循环的异空间 想说女性有自由行使或放弃自己的生育权哈 母体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寄生体 堕胎的负罪压力不用太大 影响身心健康🙏
郁闷,前面还不错,怎么中间就。。最后也不够温情。。最后竟然还是有合写的注释。。。我我。。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彭氏鬼片的新高度
造景恰似梦境,诡异华丽至足。
我忒喜欢这个了
前半部分惊悚效果佳,结尾佳。彭氏果然是中国最好的恐怖片出产者。
彭氏兄弟证明了华语影片并不缺乏瑰丽多彩的想象力
光追求大场面的制作了,情节有点单薄,结局很赞。
到现在还记得其中的片段,这也算一部电影的成功吧,谁会娶李心洁呢
关于拿个被遗弃的地方。。。感觉不错。。。但是。。行文匆匆
有多少被你遗忘的人,却仍然对你念念不忘。结局力挽狂澜,显的及其牛逼
虽然彭氏兄弟相当不满别人评价“还是拍恐怖片有前途”的忠告,却依旧回到老路,又合拍了一部《鬼蜮》,虽然涉及元素更加多元,又有现实社会惨状的展现,但是和之间相比,确实从故事层面上比不上前作了。
格局上缺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