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法外之徒

HD

主演:安娜·卡里娜,克劳德·布莱塞,让-吕克·戈达尔,达妮埃尔·吉拉尔,萨米·弗雷,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64

 剧照

法外之徒 剧照 NO.1法外之徒 剧照 NO.2法外之徒 剧照 NO.3法外之徒 剧照 NO.4法外之徒 剧照 NO.5法外之徒 剧照 NO.6法外之徒 剧照 NO.13法外之徒 剧照 NO.14法外之徒 剧照 NO.15法外之徒 剧照 NO.16法外之徒 剧照 NO.17法外之徒 剧照 NO.18法外之徒 剧照 NO.19法外之徒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法外之徒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一个英语学习班上,法国姑娘奥迪尔认识了两名男子阿瑟和弗朗茨,他们是两个着迷于美式文化的年轻人,向往着惊险的传奇故事奥迪尔很快就被风流的阿瑟吸引,渐渐地爱上他,他们三人开始常常混在一起,坐在敞篷跑车里兜风。奥迪尔寄宿在一所豪华大宅里,她告诉弗朗茨,这所屋子里存放着巨额现金。阿瑟和弗朗茨便策划着要入屋行窃,后来奥迪尔想要退缩,然而阿瑟他们坚持要行动,并计划好了具体时间。到了那一天,事情却进行得并不顺利,奥迪尔一而再地要求他们取消行动,但是阿瑟表示明天再来,甚至动手打了奥迪尔。第二次的行动,会带来怎么样的灾难性后果?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龙狱天棺鹰眼爱的就是你光芒照耀着爱人肉鼠餐大幻术师斩·赤红之瞳记忆2023太阳召唤 第二季山女爱?作战择天记 第一季冷风暴路迪克第一季傲世九重天二人·世界渡江探险自杀小队倒霉森冤(国语版)横行霸道(2002)网球王子全国大赛篇国语难补情天恨暗黑家族新堂家的复仇破天荒不死鸟黑狱杀人王

 长篇影评

 1 ) 法外之徒

写法外之徒应该是仅次于吃饭和睡觉之后的第三者了。甚至都不应该从哪时开始写起,为何当今五十九的片子还值得我们一番讨论?

故事框架其实是围绕着自由的结构去发展的,因此又应该称之为绝对的即兴。即兴的一分钟,即兴的舞蹈,即兴的卢浮宫与独白。都在表现这就是一个极其无聊的框架讲述着一个变调的故事,而变调就体现在男女情调三间的音符上。以占全片三分之二的男主阿瑟而言,在他所对白的世界中,所有述事都是扯淡的即兴,奥迪尔的肉体都是在物质之下涌散的空白。而为钱为爱本身就像一个空瓶,把前面的所做所为都装填下去,最后的分散追逐才是精华所在,因此我们又可以认为阿瑟是全片最单纯的人。佛朗兹呢?半斤八两,电影不会紧凑到你耳边告诉你谁和谁会是一对,靠观众自己去发现,谁和谁都只是价段的一对,完成为了物质的表像不可能,完成为了爱情的表像也不能。

最后什么也没得到,但什么都满足

一部靠时代充实填满的影片

 2 ) 影史最经典的文艺片,王家卫、“戏梦巴黎”向它致敬!

当今,可以说是美国电影制霸了整个天下,

先从超级英雄电影来说,2018年,两家互为竞争关系的超级英雄电影公司,就在相同的角力下,针锋相对~

漫威推出了《复仇者联盟3》、《蚁人2》、《毒液》几部叫好又上座的作品,

而这边的DC,也终于在年底与能将东西方文化结合的非常到位的温子仁导演,合作出了一部动作流畅、画面恢弘磅礴的作品《海王》,

两家公司的激烈竞争,可以说造福了荧幕前的观众。

除了科幻巨制,美国的歌舞爱情电影也达到了领先世界的水平,

《爱乐之城》、《红磨坊》、《芝加哥》无比精致、歌舞浪漫绚丽至极,让人充分体会光影带给我们的超脱现实的美好。

都说美国人粗线条,热情幽默、直性子,很难拍出细腻复杂的文艺片,

然而在《乌云背后的幸福线》这样温暖细腻又热情,能够治愈生活中的艰辛,给我们活下去的动力和希望的爱情电影是观众们很难以抗拒的。

而美国又在前几年,诞生了一部《海边的曼彻斯特》

其中所展现的感情细腻又深刻,让人很容易就产生一种深刻的共情。

但即使是在美国电影文化强烈输出的今天,

仍旧有一个国家的电影,保持着自己那多年以来深入人心的特色,它是浪漫的、是有些无理智的恣意盎然,

在关键时刻,依旧能够保持自己的理性和原则,这就是法国电影

它不是无知的放纵、也不是理性到无趣的现实生活,

就像红颜秀影上半年为大家推荐的《阿德尔曼夫妇》,清醒的时候把欲和爱剥离得如此哲学,昏厥的时候把爱和欲馄饨的如此艺术,

一面如胶似漆的云雨,一面针锋相对的撕扯,

精彩之时,都夹杂着兽性的原始和人性的光辉,让人感慨感情原来可以呈现的如此高级又真实。

今天,红颜秀影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法国文艺电影《法外之徒》

不仅仅收获了豆瓣8.6分的高分评价,后世无数导演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向这部文艺经典致敬。

在一个英语学习班上,法国姑娘奥迪尔认识了两名男子亚瑟和弗朗兹,

他们是两个着迷于美式文化的年轻人,向往着惊险的传奇故事,

奥斯尔很快就被风流的阿瑟吸引,渐渐地爱上他,他们三个人开始常常混在一起,坐在敞篷跑车里兜风。

奥迪尔寄宿在一所豪华大宅里,她告诉弗朗兹,这所屋子里存放着巨额现金,

阿瑟和弗朗兹便策划着要入室行窃,后来奥迪尔想要退缩,然而阿瑟他们坚持要行动,并计划好了具体时间,

到了那一天,事情却进行得并不顺利,奥迪尔一而再地要求他们取消行动,但是阿瑟表示明天再来,甚至动手打了奥迪尔,

第二次的行动,会带来怎么样的灾难性后果?

其实《法外之徒》的故事并不复杂,

三个无所事事、没有目标的年轻人决定去抢劫一个大宅院,

他们凭借着奥迪尔提供的琐碎信息,和设想制订了异常荒谬鲁莽的抢钱计划,在最后也落得了一个十分可笑的结局。

即使剧情上非常简单,画面也只有单调的黑白灰三色,

但依旧不妨碍《法外之徒》成为后世各位导演致敬的经典!

原因很简单,

首先是《法外之徒》中包含了那些美好到不真实、但仪式感十足的文艺场景,

三个人坐在咖啡厅里为了享受沉默,而整整一分钟没说话,而这生活中小孩子们才会这样任性玩闹的一分钟,竟然被导演正式的剪入了电影中,

而这样任性随意到浪漫的一分钟也成为了后世的经典。

《法外之徒》中两男一女,恣意的用最短的速度跑过卢浮宫

也在后世被21世纪最经典的文艺片《戏梦巴黎》中被再次致敬!

原本庄严承载着大量艺术作品的卢浮宫,应该用一种严肃的姿态慢慢欣赏,

然而在《法外之徒》中三个年轻人却要用最快的方式跑完卢浮宫,这种任性不屑的态度,是“新浪潮”下年轻人的抗争和自我;

而在《戏梦巴黎》中又被演绎为了革命时期的法国青年们的亢奋、顽强的生命力,和对自由的绝对追求。

咖啡馆里的三个人,

没有《芝加哥》、《爱乐之城》、《歌舞青春》那般绚丽华美,只是简单的扭动着身体、随意的几乎无节拍的舞蹈

却在《低俗小说》,《雨中曲》等多部影片中被致敬。

原因很简单,它贵在真实,

真实到让观众们觉得,我们也可以跳出这样的舞蹈,

真实到让观众们会在下一次去酒吧去咖啡厅的时候,再现一次电影中的那样别致的、能够让我们唤起共同回忆的浪漫。

而对于中国观众来说,

《法外之徒》的经典之处在于,王家卫在自己的经典作品中“无脚鸟”这一台词对《法外之徒》的致敬。

这也可能是法国电影的迷人之处,以至于后代导演都偏爱向它致敬,

观后的怅然若失,一种自己身边的朋友与自己告别的淡淡的失落感,

但是在观影过程中,那种不克制的真性情,确实让我们极为着迷的,

这感觉可能像是读完一首诗,晦涩的同时又觉得浪漫没有边际,实际上,是导演有意无意间将我们带入了他所打造的光影的世界。

而《法外之徒》的更迷人之处可能在于,

它将两男一女与公路片结合,给后世的导演们无限的灵感和想象延伸空间,

无论是华语电影《纵横四海》、法国的《戏梦巴黎》、美国的《在路上》,都是非常经典的两男一女的青春公路电影。

在《法外之徒》中,奥迪尔是个漂亮却不自知的姑娘,单纯又胆怯,

这个形象也一扫现代电影中那些犀利、明艳、强势的刻板姑娘形象,流露的都是当代女孩善良、脆弱、茫然的一面。

在别墅听到两个男伴上门之后,六神无主窜来窜去的可怜样,被质问时不知所措的眼神,像极了一个小朋友,

在英语课上因为纸条上一句:“你的发型让你看起来有点土”,就非常不自信的拆散了自己的头发;

害怕孤独,于是愿意为利用自己的两个男伴做这做那;

明明之前那么快乐,现在内心却要面对接受、选择、抗拒的矛盾,这多让人憔悴啊,

这就是生活对女孩子们从来没容易过,即使是善良的女孩子。

而阿瑟则是新时代浪潮下,那个努力不被抛弃、又想保持自己个性的年轻人,

干洗的衣服都没钱去,喝饮料的钱都要问弗朗兹要,但是性格上却有主见,期待着有天能做出一番大事,

从他稀疏的头发,和褶皱的脸庞可以看出,他即将跨入中年,

但对他来说,文艺与生存,是无法平衡的两点

所以他气急败坏、他不关心身边的人,他无礼又无情,简直就是一个冷漠又自我的当代青年。

而另一个青年则是在新浪潮下,沉浸在自我世界与幻想中的年轻人

跳舞时,旁白说他的心理分不清梦境与现实,说话的时候,将现实和书本世界比较,希望自己可以去杰克伦敦的故乡;

热爱电影构建的虚幻,常常在大街上就和阿瑟扮演起枪战的戏码。

这三个年轻人在思想上的逃离,(陷入小说、文本)以及身体上的逃离,

计划去抢劫,驾车公路逃亡,其实像极了每个时代的年轻人

不喜欢自己当前的时代,向往着艺术世界或者历史中那样浪漫充满机会和偶遇的时代。

想学英语,逃往去美国,结果课上了一半又开车满世界的乱逛,

想有事业,又说自己害怕医院也没有爱心,其实缺乏的是成年人该有的责任心,

在大街上表演电影中的片段、幻想自己活在书本的世界中…..

三个人的逃离,和现代的年轻人很像,逃离社会,追求自由,然而青春都是这样,总在茫然和寻找中流逝。

电影里的他们看似无所事事、失败又茫然,却滑稽又浪漫,有趣又无聊,黑色又可爱,随意又饱满,

让这么多矛盾并存,却又简单美好,

而电影中他们想要逃离的时代,却成为了后世的、我们眼中的经典!

- END -

往期文章回顾

悲惨写实的抗争,国产电影的希望,我们的“嘉年华”!

渣男有多渣,令人窒息又奇葩,深夜的恋爱图鉴!

小松菜奈的“禁断恋”,却不沾染丝毫情欲!

印度又出佳作,年度最佳恐怖电影之一!

出轨、背叛、谋杀,姐妹情深成了你死我活!

 3 ) 电影中的三人行 | 一场青春的死亡仪式

影评人乔纳森·罗森鲍姆说过,“戈达尔永远关心的是诗意,而非叙事。”在这部法国新浪潮名片里,脱离好莱坞叙事常规的情节有点即兴展开的意味,迷人三人组的暧昧情感中有我们陌生的行为和动机。你无法用一段话的情节概述去束缚它,也无法表述那三个年青人的爱情和孤独。


    又是个两男一女的故事,看的很轻松很随意,想象空间也很大,说说我的看法。

    我看这片儿的时候一致和男主们觉得,啊~~~这妹子真白痴啊,说这句话的时候,简直都是当着女主的面说的哈哈(图没截好树后面就是奥迪尔正骑脚踏车离开)。



    感觉奥迪尔太单纯了,还是个思春少女,完全经受不住阿瑟这个老浪子特专注、特严肃、特酷的爱慕,甚至感觉太容易了点儿,第一次传情就俘获了妹子的心。
 
    她的单纯还体现在帮喜欢的人偷住户的钱,事后还想装不知道,还坚决不出卖爱人哥们,哎,这种背叛良心背叛生活的事儿,但凡有点脑子也不能干啊,真是傻到家了,合着给人一种既不愿放弃这段爱情(友谊),也不想结束过往的生活的感觉(真想说一句我的傻孩子呀你可……)。

说实在的看着她在别墅里听到阿瑟弗朗茨上门了之后,六神无主窜来窜去的可怜样,被质问时不知所措的小眼神,像极了一只小朋友,明明之前那么快乐,现在内心却要面对接受、选择、抗拒的矛盾,这多让人憔悴啊,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阿瑟应该是个活生生的卢瑟,干洗的衣服都没钱取,喝饮料的钱都得问弗朗茨要,不过挺会把妹,性格上很有主见,特别爱角色扮演,但明显他对生活没什么耐心,对眼前的人也不怎么在乎,弗朗茨对于他只不过是挡箭牌,奥迪尔只不过是个内应工具,从他有些稀疏的发髻和褶皱的脸庞可以看出,年纪似乎都快要跨入中年了(笑),选择文艺和选择生存对他来说是个问题,可人生中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所以干一票再去远方显得更符合阿瑟急躁的性格,他动手打奥迪尔的时候真是让人失望透了,一个气急败坏的小混蛋,活该被他叔制在墙上打。

弗朗茨吧有点小平庸,他没给我留下太多印象,酷酷的话不多,第一次踩点的时候阿瑟看出来他有点怂,他狡辩说巴黎的道路太烂,跳舞的时候说他心理搞不清梦和现实,说话的时候动不动就把现实和书本世界比较,活在杰克伦敦的故乡。





      他们都没正事儿可做,不知道这和法国60年代经济危机有没有关系,但我知道他们一定都不喜欢现实社会,不然也不会这么浪荡,想想当时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也就只能压马路看看书,到了成年人的岁数还这幅德行,想了想真不好意思用文艺青年来代指他们,不踏实工作的下场就只能像戈达尔这样看数不清的小说再写一荒诞的小说,甭管是不是故意的都客观的写出了当时大龄文艺青年的挽歌,三个人的行为和现代的年轻人很像,充满了逃离社会的意味。

奥迪尔不想当护士,说自己害怕医院也没有爱心(我觉得就是没有面对成年人该有的责任心吧),在地铁里是面对社会上冷漠表情的不解和恐惧,唱的歌有惧怕自己的渺小和与世人一样的默默无名的无奈,是一种无助的逃避或者面对命运的逃离,电影里一直是以外力介入逼迫她做出的选择(我觉得阿瑟饥渴的眼神很有逼迫感呵呵)。


阿瑟也有逃离,他的逃离是角色上的,用角色替换模仿的方式,暂时跳出真实的生活,他的模仿总是充满了戏剧性(模仿对决等),还有酷炫的代入感,如同兴奋剂和强心剂用来扫除生活中的平庸时刻,潜意识分析这属于迫切在短时间内改变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需求。



费朗茨沉溺于小说,并没有什么主见,他的逃离是文本中的宣泄,向往杰克伦敦的故乡是精神上的逃离,和他无为的性格完全对的上,他们似乎没有目标但又寻求着机会,中国的强大就要学习中文,美国的强大就要学习英语,唯独他们对自己的处境最没有信心,更看不到希望。



到这里我觉得他们三个人应该抱头痛哭才对,然后哭着互相鼓励对方逃避是幼稚的,因为总要面对告别幼稚走向成熟的时刻,想到这一刻对于他们来说不继续逃离无疑是又令人焦躁的,比起现在年轻人富有的娱乐生活,他们生活中的枯燥一定是他们无法忍受生命中的空虚,但他们却又很无聊。

所以,影史上著名的 一分钟沉默就如同放大他们生命中无为的空虚,
所以,这一分钟只有36秒,
所以,与其忍耐不如跳舞,

跳一场,只关注自己,沉浸在自己身姿,和享受别人目光的舞。

跳一场关于沉默的忘怀。



可以说从沉默到跳舞是缓解尴尬到关系的突破,紧接着那场急不可耐的卢浮宫狂奔,将整个友谊的关系推向了经典,9分43秒跑完卢浮宫,这不仅是一个新纪录,可能更多的是跑出了一种寂寞也追不上我们的快乐,跑出了超越了别人的青春我们因此明天更青春的青春,跑出了青春史上的新里程碑。

我一向都很悲观,在我看这奔跑像极了一场青春的死亡仪式,他们手挽着手义无反顾,在他们完成这项伟绩的时候,就如同举行了一场疯狂的仪式,将生命中最美好的9分43秒放进了时间的祭坛,而之后我们也知道,一切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这个电影精髓还是在于演员们的眼神,当然还有旁白配合摇镜头,但凡仨人在一起的眼神都特有戏,特有趣,特自然,三人特写互相注视的感觉让我回到了青春期,让我找到了曾经喜欢一个女孩儿的感觉,和嫉妒一个人喜欢我喜欢的女孩的感觉,还有那个女孩为什么不喜欢我却总盯着我好朋友的感觉。
 
所以喜欢一个人就大胆的盯着她吧,就是光盯着看,什么不想也能体验到新鲜和刺激的感觉(羞涩),也许她还会正中下怀。






大段的旁白配合市井的摇镜头再配合忧伤的小号,像极了过往再无回首的悲伤,同时夹杂着并无别致的他们。

P.S.阿瑟最后最终真中弹(还是连续中弹)的感觉,真是戏谑~用最后一口气苟住了自己浮夸的演技,噗哈哈(中了5枪后还TMD足足转了有三圈),背景两个人在远处一动也不动的看着,真不知是该笑还是该难过。
P.P.S.记得和青春再见。




最后还是要感谢李果汁老师的润色,阿加莎老师的鼓励,你们的鼓励让我感到活着的意义。

 4 ) 反好莱坞

解构的犯罪类型片 反主流反好莱坞的讽刺与探索 充满文学和致敬的天才电影 自由流动的手持镜头穿梭在巴黎并不繁华的大街小巷 充满文学性的主人公姓名 电影里经常出现的书籍 改编傻子的黄金 三人行 开头三人特写的快切(戏弄剪辑) 诗意动感的长镜头 嘲弄好莱坞比利小子的夸张死亡 反英雄电影 女主爱上反英雄 三人视线在英语课背景是老师读罗密欧与朱丽叶时流动 大量弗里斯的旁白和独白叙述 两人看报纸感慨于混乱的世界要偷不义之财(政府小偷与社会小偷) 工厂噪音 女主多次看向镜头间离观众 时间游戏:电影的本体论:三人在咖啡厅沉默(静音)一分钟 用时间本身表现时间 跑过卢浮宫打破纪录的诗意疯狂 无聊与荒诞三人跳舞:第三者(这个时候观众不知道声音是弗里斯的)旁白交代三人各自心理(反好莱坞)注视地铁里的人引出对库里肖夫的理解 游戏式的盗贼与自由的恋爱演变为为了财富变脸的绑架案 远景交代死亡(阿瑟的死亡同样戏谑转圈加旁白叙述)

浪漫逃亡的随机选择 上船对卓别林《移民》的致敬 结尾自称三俗小说 其实是讽刺好莱坞续集制

 5 ) 戈达尔,请允许我爱你一分钟。

恨晚!

从课堂上几个人惟妙惟肖的眼神和老师的激情朗读开始本片的极为鲜明的风格,餐厅里沉默的一分钟和《低俗小说》餐厅外乌玛·瑟曼手画的长方形异曲同工,一句“又是题外话的时间”让本来就欢脱的舞蹈更加妙趣横生。

阿瑟和奥迪尔楼梯间和地铁上的对话频出金句:

女:“有什么问题吗?你看起来不太平常。”

男:“干嘛说不平常,平常的麻烦还不够受吗?”

女:“你有麻烦?”

男:“你没有吗?”

————

男:“接过吻吗?”

女:“当然!”

男:“那你知道怎么做了?”

女:“当然…用舌头呗…”

男:“好,我们试试”

女:(闭上眼,吐舌头)

————

男:“10分钟后楼下车里见。”

女:“你怎么肯定我一定会去?”

男:“现在只剩9分56秒。”

————

女:“你看上我哪一点?”

男:“你呢?”

女:“我不知道…你像个丈夫。”

男:(内心WTF脸一秒)

————

女:“地铁里的人看起来总是那么哀伤和孤独…看那个人,干嘛那个表情?”

男:“这取决于你怎么想,他的表情会随着你的想法而改变…比如,你觉得他买了只玩具熊回家给他生病的女儿,那就没事。但是你觉得他揣着炸药,想把这个国家炸了,那他看起来就会很可恶。”

——————————

还有奥迪尔那首歌,诉说人们的心声。

王家卫“小资情调”台词和飘渺的旁白,昆汀的神经质和情节、影像上的特别趣味,还有配乐,都早被这个二十多年前的法国人实验过了,关键他们还能跑一回卢浮宫…

近尾声时的真·蒙面窃贼我也是要醉了。

两个男人看似都未怀好意,蒙骗、利用奥迪尔的情感,但心里其实也对奥迪尔有所倾心,暗自发力又有点不太在乎的样子。这样的人物关系就使整个故事的开展有趣了起来。奥迪尔看起来像缺根弦儿的“大傻妞”,佛朗兹也说了不只一次类似的话,而她的“傻”让两个男人自信且成功开启这个计划,也让这个计划的终结出了一点变数。

但最大的变数还是之前只出过一次场的——阿瑟的叔叔。

那英雄式的音乐,伴随着最后反派的出场,几声枪响便成壮烈之景。

“人们永远不能相亲相爱,很奇怪不是吗?他们总是不能走到一起,人人都是孤独的个体,一个个孤独地行走,从不相信别人,生活在悲剧里。即使他们在一起,比如同在一座大楼里,或者同在一条街上…你不想说话吗?”

“不…”

“我刚才说想抱你的时候,你听到没有?”

“听到了。”

“但你还是很伤心。”

“我没那么伤心。”

“那到底怎么了?”

“刚发生的一切让我心力交瘁。”

“那你想做什么?”

“你呢?”

“我还没想好去南方还是北方,你决定吧。”

(经过一次孩子式的选择困难过程,具体请看原片)

“北方。”

原谅我大堆台词,这些实在给我印象太深了。

片中奥迪尔和两人的关系说不出谁更“真挚”一些,可能就是因为她有点“傻”吧,她的不懂也成就了这关系其中的浪漫。

最后续集那个,奥迪尔和佛朗兹的南美惊魂,还彩色宽银幕电影,我猜你不是捎带嘲讽一下美国电影,就是成心咯吱观众,呵呵,你后来自己也拍了部彩色宽银幕的《狂人皮埃罗》。

 6 ) 被破坏的强盗片

                                     ——《法外之徒》赏析兼及强盗片的演变

类型电影的历史几乎和好莱坞一样长,它通常意味着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图解式的视觉形象,甚至是一群依据喜好不同而被分门别类,专门等着电影公司投其所好的观众。这么看来,类型片好像多少显得有些乏味。旧瓶装酒,不管瓶子是新的还是老的,瓶子总归是旧的。但是,类型电影既能成为好莱坞横扫国际市场的开路先锋,那么它必定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事实上,类型电影是相当开放和动态的。在漫长的发展史中,它不断糅合各种各样的元素,并从最早期的西部片,歌舞片,强盗片,喜剧片,发展成为拥有爱情片,政治片,惊险片等十几个类型和几十个亚类型的复杂体系。毕竟,既然以市场为主要目标,那么观众的喜爱必定占有不容商榷的地位。而观众本身,则是和整个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不断涌入的新的思想潮流紧密连接在一起的。
作为西部片的元老与最突出的类型之一,强盗片几乎应该是只产生在美国的影片类型。在某种程度上,强盗的发家史就是一条不太光彩的美国梦的实现过程。但与别的类型电影一样,强盗片也经历了三四十年代的辉煌以及没落后的转化与自我突破。与其说,后来如新浪潮等频频发生的电影运动彻底影响并改变了强盗片,不如说是二者的互相吸收和借鉴杂糅成就了彼此。
《法外之徒》是戈达尔于1964年拍摄的影片。作为新浪潮的棋手人物,戈达尔同时是类型电影的爱好者。而他的最优秀的《精疲力尽》,《狂人皮埃罗》都深刻的影响了新好莱坞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类型片的变革。《法》脱胎于强盗片,但在擅长颠覆与解构的戈达尔手下,又充满了反强盗片的的因素,因此可以说,它是一部被破坏了的强盗片。

人物设置:传统的强盗片中的强盗形象一般是浪漫化的,并且一般都采用双主人公的模式。《法》里同样采用了这一方法。影片一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到两个年轻人——亚瑟和法兹,并且像强盗片里常常出现的那样,他们开着一辆高速奔跑的轿车。但与以往此类型片中危害整个世界的大罪犯不同,亚瑟和法兹只是两个东游西荡的年轻人,不高大也称不上英俊。他们对美国文化和英语着迷,对比利小子和跳舞都很感兴趣,甚至还参加了英语补习班。但他们不喜欢刻板的生活,但又没有明确的理想与目标,也没有赖以谋生的职业。大部分时间,靠偷钱来维持生活。偷窃就像开车在街上闲逛一样,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维持生活的需要而非更大的图谋,这本身就与传统的强盗片不同。我们或许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到后来风靡一时的新好好莱坞扛鼎之作《雌雄大盗》里男女主人公的影子。放荡不羁,厌恶平凡而枯燥的生活,犯罪只是一时性起的作为,完全引不起观众任何道德上的反感。
他们模仿比利小子传说里被枪击的片段,在马路边嬉戏打闹。他们生活在一个自造的虚拟的黑帮世界中,有属于自己小团体的幽默和机智,以及对这个世界的不屑一顾。
像别的强盗片一样,《法》里也出现了一个让他们陷入爱情中的女人。他们在补习班里遇到了年轻的女孩奥黛丽,她像单纯的羊羔一样生活在收养她的姑妈家里。就像苏丽珍迷恋上阿飞一样,奥黛丽很快就满身痞子味吊儿郎当的亚瑟吸引,并且为了讨好他,甚至准备帮他们洗劫自己有钱的姑妈。
在这里奥黛丽不是一个符号性的人物,而是真正的加入到叙事中来----整部电影都只是他们三个人的电影。像新浪潮电影里人物通常表现的那样,他们也会突如其来没有缘由的做一些事情。他们不是属于一个紧凑的充满曲折情节和剧烈冲突的戏剧性故事中的人物。不在状态就是他们通常的状态。
戈达尔以强盗片惯常的人物形象为模板,设置了一个巨大的套子,但套子里却是一个跳脱和不驯服的新的东西。
叙事模式:在这部影片里始终有画外音贯彻到底。画外音意味着另一个视点,但是我们始终无法发现潜藏在声音背后的叙述者。他时而冷静的叙述着事情的进展,时而用诗一样的忧伤的语言讲述着他们内心的情感。这种从头至尾的讲述很多时候将观众和剧情剥离开来,告诉人们,这始终不过是一个被讲述的故事而已。如果说传统的强盗片是想用曲折的故事毫无痕迹的剪接将观众牢牢的吸引到影片里以致自己和主人公合二为一的话,戈达尔显然更愿意打断观众的思绪,让他们跳离电影。
从奥黛丽法兹相识,整部电影就缓慢的围绕着他们三个约定要去抢劫奥黛丽的姑妈而展开,如果这算是影片的主要情节的话,戈达尔又添加了很多与此无关的细节冲淡了它的紧张性。对法兹和奥黛丽调情的大幅描写,奥黛丽对亚瑟坠入情网,她用蜷曲的姿势躺在法兹的床上并且生怕自己被他抛弃。而更多的则是关于法兹,亚瑟奥黛丽三人在一起时那种微妙却又充满趣味的气氛的描写。法兹拿出一盒烟给奥黛丽,被她拒绝了。而当亚瑟同样的掏出烟时,奥黛丽却不无欣喜的接了过来,虽然在此之前,她明显没有抽过烟。而三个人一起在酒吧跳舞的那段,更是成为电影史中的经典片段,后来又被擅长拼贴的昆汀用到了《低俗小说》中为人所共识。
作为整部电影应有的高潮部分,最后的犯罪也像正常的强盗片一样被放到了最后,亚瑟和法兹终于决定在某一天行动了。但是在放奥黛丽回家打头阵之前,亚瑟拦住了她,并且要她脱下袜子。“你们要做什么?”“让你脱你脱掉就好。”两个人将黑袜子套到了头上,并且将自己原本的帽子也扣了上去,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两个衣冠楚楚的黑头黑脑的人,巨大的滑稽性削弱了偷窃完全该有的紧张气氛。
影片的结尾以亚瑟和亚瑟的舅舅两人互相开枪击毙了彼此告终,这本是强盗片常见的结尾,但讽刺的是,在亚瑟倒地后别墅的主人回到了家发现了亚还没有来得及偷走的钱,并且之前已经死过去的奥黛丽的姑妈忽然又奇迹般的醒过来并且飞快的扑到了男主人的怀抱。而目睹了这一切的奥黛丽和法兹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去了别的地方,并且准备甜蜜的生活在一起。世界上再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得爱情的珍贵了。
在惯常的强盗片中强盗的死亡加强了这个类型对社会秩序和社区道德的颂扬,但在戈达尔这里,这个硬安上去的结尾则让人新生茫然和惊诧,打破了观众的观影经验,破坏了他们从封闭式的结局中理应收获的满足感。
视听以及环境:就像戈达尔颠覆了强盗片中的犯罪一样,他同样颠覆了此类型中固定的拍摄和剪辑的手法。叙事的松散和游离同样的表现在剪接和声音的运用上。
在这部电影中戈达尔选用了大量的跳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听见同样的声音同样的动作在发生后又被戈达尔以不同的机位不同的角度重新的放映了出来。时空的重复带给人强大的心灵震撼。
而片中更可以被称为神来之笔的就是一分钟的静默了。法兹说,我知道你没有什么想说的,那我们就沉默一分钟吧。然后戈达尔除去了电影的音频,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静默的电影,没有对白,没有音乐,没有环境声,听到的只是投影仪的沙沙声。我们跟电影里的法兹奥黛丽和亚瑟一样,完全陷入了安静中,我们掉到了电影里。
这是从来未有过的自由。电影的自由,故事的自由,导演的自由。在这部脱胎于强盗片的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对这种类型的强大的讽刺。
故事背景设置在巴黎,但是并没有像通常强盗片所表现的那样,贫民区和恍若隔世的繁华社区交叉的拼接在一起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而强盗从贫民区步入繁华社区的时候就是他悲剧命运的开始。他们将强盗的命运和物质的转化紧紧的连接在了一起。

在而《法外之徒》中,巴黎仅仅是个生活的背景,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法兹和亚瑟开着车漫无目的的驶在巴黎的街头。他们不是奢望通过努力和奋力拼搏跻身其中的闯入者。他们既和这个城市浑然一体又和它格格不入。戈达尔没想在其中表达对现在文明的保护角色的信任或者怀疑。整部影片都没有任何执法机构,被击毙的亚瑟仅仅死在自己同样身为混混的舅舅枪下。他夸张的扭动着,用远远超过一个身重数枪的人能够表现出的精力大幅度的死去了,就像他曾经跟法兹表演的一样。
强盗片的外壳无非是承载戈达尔自己想法的模子。好莱坞的经典类型漂洋过海到了法国完全变成了另一个样子。但是好莱坞的可贵之处也就在于它永远愿意顺应这个时代调整自己,而不是固执的负隅顽抗。

《法外之徒》拍摄于1964年,属于新浪潮的末期。当时,电视已经成为好莱坞的大敌,夺走了大批的观众。而走进电影院看电影的多是年轻的一代,他们被称为垮掉的一代,嬉皮士。深受各种思想浪潮的影响,秉持自由主义信念,拒绝接受好莱坞陈旧的美学模式,他们需要新的电影。而好莱坞为了争取市场份额,不得不改变就有的模式。
1952年,西部片的转型之作《正午》就已经出现,里面的警长不再是万能的受人们爱戴的超人式的英雄,他被他曾经为之奉献的人民所遗弃,在正午到来的时候茫然而又悲怆的等待着自己的敌人。传统英雄的形象逐渐坍塌,类型片的堡垒出现了裂缝。
1967年,在《法外之徒》拍摄后的第三年,阿瑟佩恩的《雌雄大盗》问世,标志着新好莱坞运动的正式兴起。里面玩世不恭的强盗情侣取代银幕上流行的英雄人物成为大家追逐的偶像,开启了反英雄的美学的时代。而邦尼与克莱德的不屑一顾的态度像极了新浪潮电影里的人物。
事实上新好莱坞运动就是一次向新浪潮全方面的学习,手提摄影,实景拍摄,真实化的美学原则,更为开放更多元的叙事手法。所以后来就产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父》和《美国往事》。











我实在是不想写结尾了,先这样吧。

 短评

电影史上著名的一分钟沉默其实并没有六十秒

2分钟前
  • 妖灵妖
  • 力荐

9分43秒!好无聊可是也好浪漫的一部电影... 太迷人了

4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He says England's finished, China will win, so he's learning Chinese 四五十年前戈达尔老师就有这么高的觉悟了 真感人

5分钟前
  • R
  • 还行

【上海电影节归来】戈达尔最雅俗共赏的片子,轻松滑稽的强盗反类型片。1.各种致敬的桥段,魅惑旁白与读报的多重文本;2.暧昧3P关系和卢浮宫9分43秒有特吕弗《祖与占》影子;3.三人舞长镜头极美妙,后被昆汀借用,沉默的一分钟够有趣;4.戏谑的抢劫与中枪不倒,“三流小说”的颠覆性结尾。(9.0/10)

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这姑娘太美了,静默一分钟,三人舞

13分钟前
  • 扭腰客
  • 力荐

有佳句无佳章的代表!经典桥段这么多,却成了第一部靠弹幕才撑着看完的戈达尔。戈式大男子主义在这里达到让人想闭眼的程度,女主完全无法理解,两名男主也没什么魅力。

16分钟前
  • Vincent Lan
  • 还行

“十分钟后到楼下见我。”“你怎么知道我会去呢?”“你还有9分56秒。”男人贪财,女人贪爱,相思的人总不能在一起,只因我们本就是孤独不相容的个体,他觉得自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可临死前看到的却是无助的无脚鸟和自己心爱的姑娘。卢浮宫内的奔跑,巴黎街头的夜景,海平面上的剧院,简单的日子总是快乐的,可惜人性想要的,从来就不简单。本以为会是一部晦涩难懂的电影,却意外地看到今年的最爱,戈达尔的表达方式或许有一些放飞自我,但无一不在戳我的心弦,新浪潮的电影从不是难懂的,反而是无比自然的,难懂的其实一直是我们,那些迷茫的,困惑的个体。

17分钟前
  • tangerine
  • 力荐

很多电影都在向这部电影致敬,低俗小说继承了这部电影的架构,巴黎戏梦那段卢浮宫记录是向这部电影在致敬,还有王家卫在阿飞正传当中的无脚的鸟

21分钟前
  • Jokery
  • 推荐

总算找到王家卫和昆汀的“致敬”来源了,絮絮叨叨的风格学得挺像哈哈。本来还蛮期待安娜-卡里娜的角色,居然是个没主见、神经衰弱的傻大姐,幻灭~~~~酒馆跳舞、在卢浮宫内奔跑的戏很灵呀,难怪后来被那么多人模仿。

25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推荐

跳舞前沉默的一分钟,跳舞时突然出现的题外话,戈达尔这个从来不按规矩出牌的家伙,总会有意外带给你。

26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那段舞蹈完爆低俗小说扭扭舞呀!

27分钟前
  • Mr Q
  • 推荐

罗浮宫奔跑的三人行难道不像祖与占吗;新浪潮一代的源头之一是悬疑看来的确没错

3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俏皮的三人舞和沉默的一分种这算影史老梗,不说也罢;开头英语课上伴着《罗密欧与朱丽叶》台词的那段眉目传情简直就像在看色情片,太棒了。

3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滑稽又浪漫,有趣又无聊,黑色又可爱,随意又饱满。让这么多矛盾并存,是不是就新浪潮了。

41分钟前
  • Ocap
  • 推荐

课堂上莎士比亚台词纸条搭讪,迷人的三人麦迪逊舞,咖啡座的轮流转及一分钟的沉默比永远更长久,打破纪录的最快速度跑完卢浮宫,以及死时才能看见无脚鸟的传说。尽管有着这些美妙的小段落,但人物的设置欠缺魅力,正如他们精神上的虚空,既没有笑,也没有眼泪,一切早已写定,如同一则重复的报纸新闻。

46分钟前
  • 时以星
  • 推荐

对自己的美还不自觉的安娜·卡里娜的呆!蠢!萌!和两个坏劲十足的男青年。一个放荡不羁“活着还是死亡,在你的乳沟之间,这是个问题”,一个看似温和老实却,边安慰边摸向乳房。最坏的还是导演编剧戈达尔。在类型之间来去自如,无视电影文法的剪辑。但也就这样,电影竟然也堂堂正正成立了~重温。

51分钟前
  • 荒也
  • 力荐

單憑“沉默一分鐘”、“咖啡館三人舞”和“最短時間遊覽盧浮宮”就能打五星。

54分钟前
  • Jeannels
  • 力荐

玩儿心真大…声音的游戏,将电影的幕后和台前展示在同一维度的艺术。

57分钟前
  • BLTEmpanada
  • 推荐

震惊!两个男人竟然骗一个女孩子做出这种事……2019076

59分钟前
  • 艾晨
  • 还行

一直被致敬,从未被超越

1小时前
  • 丁一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