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时候的一部老片了,还记得东方电影频道有播过,疫情期间又翻出来再细细的看一遍,小时候看的是一个巴黎回来的灰姑娘被兄弟两互相抢来抢去的桥段,20年后,看的是女主在巴黎慢慢成长,学会了独处,回到美国,再用巴黎人的心态去说服男主慢慢的走出工作,学会生活的故事。
Anyway,我喜欢这版要远超奥黛丽赫本的那版,奥黛丽版美则美矣,感情线实在是没有什么说服力,和男主完全没有一点点来电的感觉。新版的选角也好,台词也罢,都可以细细品,慢慢看。我可以20年后再看一遍也不会快进一次。
请先允许自私自利的我,开门见山,先上一张男主照。
这张照片我取名为:暗中观察,看表情就知道,看的是弟弟和女主在一起聊天
这张照片我取名:突如其来的爱情,因为女主来表白了。。。。
好,接下来我再说说情节,爱情片没有情节,就是没有涂草莓酱的切片面包,可以吃,但是肯定不好吃。
情节部分
一上场,就是老套的暗恋+表白情节,女主去巴黎前去暗恋人的房间表白,却误打误撞的表白错了人,这个和乱世佳人等等一系列经典电影有撞车,但是哈里森福特的回答也真的是非常搞笑了,因为我曾经也买过这个很搞笑的纪念品。
而后,女主终于去了巴黎,做了一家杂志社的端茶小妹。巴黎呀,肯定就是模特满天,咖啡满地的地方,如果是电视剧,我希望女主再巴黎的情节至少要十集,Sabarina in Paris. 第一个摄影师男朋友也撩人,对着女模特用英语说,Have a drink with me?然后再回头看看这个端茶小妹。巴黎人为了约你喝咖啡,才会勉强和你说一句英语的好吧。顺便让大家看看变美之前稚气未脱的女主,我觉得演的也很有说服力,让人担心她在巴黎会变不坏的那种。
上面这张在蒙马特,Bye the way ,左边那个路人是不是也很有镜头感呢。女主在爱情的滋润下,开始慢慢变美。
很快,女主回来来纽约了,当中插播了原来暗恋的人订婚等事项,为推动情节服务了一把。
回来就看到了男主弟弟的车,这车太惹眼了,27年前的法拉利,我表示也很喜欢。
从巴黎回来的女主,和弟弟自然而然的期待着能发生些什么。这张照片,我童年的爱,今天终于又找到了。
男主是哥哥,性格还是挺腹黑的,眼瞅着弟弟和女主郎情妾意了,而且知道这事情花钱搞不定,因为 这个庄园上上下下,除了他弟弟,可能都知道女主一直在暗恋着弟弟,所以男主只能用一招原汤化原食来化解这次的小危机,避免因为这段不必要的感情影响了弟弟和另外一个家族的豪门联姻——他用弟弟追女孩子的招数来追Sabrina。
但是哈里森福特就是哈里森福特,这里需要划重点表扬,不愧是乔治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都喜欢的男主,演小鸡电影也演的这么游刃有余。从坐飞机的时候,眼镜后面的一丝狡黠,还有说这条街都是我的,by the way,你喜欢的那栋楼我已经捐出去做慈善了,到最后,问女主那些撩人的话怎么用法语说的时候,27年前的台词啊,放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居然还是这么闪闪发光!!!没有一点点演技,怎么能说服观众你不是一个只有钱的暴发户,而是一个深情款款的霸总呢? 27年前的电影,吻戏都很少,别说sex了,但是还是撩人啊撩人!!!!
私人灰机,你看!27年前,霸总追女就有私人飞机了。而且台词也好像放到现在也可以借用一下。
这条街都是我的,你骑车也好,跑步也罢,也总不能逃出我的手掌心。。。哦不,是我的心。
然后是撩人的对话。
This is what I want
I’m looking at what I want
这些台词,用法语说,肯定好听。
最好的改编桥段是,男主剃胡子的时候,女主敲门了,他有点狼狈的擦干净自己,穿上西装去开门,老版本里男主面并没有这么局促,我喜欢这样的局促和紧张,这是无脑小说的情节,这是琼瑶,是席娟,是现今好莱坞电影里不再有情节。商业大佬啊,长岛富二代啊,开门前居然还会紧张啊,啊啊啊啊啊啊。
沙滩边, 女主回忆儿时时光的时候说,有次打雷,大哥你陪了我一个下午,这段导演真的应该插入个蒙太奇回忆,哪怕是小视频,我都会觉得特别美好、特别有画面感。我会拍下着雨的游泳池,下着雨的网球场,然后女主在两层楼高的书房里,坐在火炉旁;而男主,在写字台旁专心致志的写着什么,又时不时看向火炉。
当然、最好笑的是后面的总结陈词
男:你后来停止哭泣了,你因为我而不害怕暴风雨?
女:不,比起暴风雨,我更怕你。
综上,他们三个人的童年,应该也有好多故事吧。Sabarina巴黎回来大变脸,大哥远远一眼就认出了,没点感情基础?我不信。大哥还问了一嘴,巴黎怎么样。拜托!!!你这么日理万机的人,还知道司机的女儿去巴黎?不是喜欢又是什么?
横炮环节
说说衣服
说实话,原版龙凤配就像是在给纪梵希做广告,衣服占用了太多的电影情节,导致后人只记得衣服,电影却不太记得了。奥黛丽赫本总是容易让人记得她的脸,她的衣服,而不记得电影情节了,这对于一个女演员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而新编的这部电影,衣服是为了情节在好好服务着的,既不喧宾夺主,也不默默无闻,和每个人的人设都很般配。我可以做个对比,让大家感觉下,新老着装的对比。毕竟,你是巴黎回来的小清醒啊(法式慵懒),不是人间富贵花,对不对?
比如第一次参加晚宴的衣服对比
第一次去男主办公室的衣服(注意阿里森福特的眼神,我继续感受到满满的爱意,他是真的认真在演戏的人)
大结局的时候穿的衣服
说说珠宝
这部电影极度适合珍珠癖好者观看,除了女主,其他人都很爱用珍珠装饰自己。特别是女秘书,珍珠项链的品味和胸针的品味和我简直一毛一样啊。我是27年前CEO的秘书投胎来的,一定是。
我的菜一号
我的菜二号(帽子哪里买的,给我链接)
我的菜三号(满眼珍珠系列)
说说配角
无意中看到一枚和现在没有太大变化的配角,警觉做配角很可能能永驻容颜。这是我另外一个好爱好爱的电视剧《侍女的故事》里的某一大配角
总结环节,找了几张很爱的镜头,老电影的光影处理总是那么让我着迷。
还有巴黎的那些景啊人啊,这么些年,也都还是那个调性。
希望每一个夜里归来的女孩,都有这样一个哈里森福特,站在角落,等你回来。
希望上海尽快走出疫情,重新回到阳光之中。
很同意上面的帖子 毫不夸张 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 虽然情节老套 还是重拍片 依旧迷恋得一塌糊涂 Sabrina的旁白古典而哀伤 I found myself in Paris. 电影里说 按照出生的地点来确定国籍是不合理的 心灵的归属才算数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大概都会赞同 配乐 表演 对白 节奏 分不清是哪些微妙的因素 营造出奇异的窝心的氛围 时常的翻出来看 每个镜头烂熟于心 总能让我平静 并沉浸在不张扬 不做作的浪漫里
独自在外。女子。“America is my country,but Paria is my hometown~”爱错了人,会伤害~
看的时候突然爱上巴黎,虽然现在电影里的浪漫被证明是幻觉
言情片还是老的好,不玩镜头花样,没有烂笑话,也没有大牌赞助。福特的僵脸和没语调的台词,还有最后老调重弹的机场奔跑~今天是HBO的福利日么??
基调感性 古典 一些哀伤.我自己很喜欢.I found myself in Paris.我最受震动的一句话
灰姑娘巴黎版。I thought i was somebody ,but i am nobody。舞台、灯光、台词、配乐,处处是标准的规范,中规中矩的教材片。老套的故事,总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故事。哈里森·福特饰演的大叔,硬汉柔情,这得为多少韩剧提供了模板啊
体会到了哈里森·福特的帅,翻拍得几乎和原版一样,比利·怀尔德的老版太经典了,开头的镜头都和老版一样,不过也加了新的时代元素,女主角不是去巴黎学厨艺,是在时尚杂志工作顺便还接触了摄影,在后面的剧情有推动,这一版把喜欢喝酒的老爸那个角色删了,有点可惜,也少了很多喜剧感,更显得比利·怀尔德强大的剧作能力突出
好像没看过赫本的原版,Julia Ormond不及赫本一半美,不过很有范,跟硬汉福特大叔也超有感觉超来电的啊,看得人心都要软下去。ps,是不是所有能吸眼球的爱情故事都逃不脱丑小鸭或者灰姑娘的套路?
没了怀德式的幽默风趣,这故事真的就没啥意思了……而且除去赖家老爷的角色后更像隔代情了……David的选角尤其失败
奥蒙德一直是一个弄不透的女星,红的时候也没有太红,但是就是有经典,老是演那种夹在两个男人中间的角色还一直乐此不疲,翻拍过赫本的作品,演过费雯丽,老了还能在《广告狂人》里出演男主第二个妻子的妈,魅力一点也没退
小学时候跟父母一起在电影院看的片子,名字都忘了,今天看老版觉得熟悉才找出来的。记得当时一家人都觉得这片很好看。
harrison ford斯文起来也很帅气多金的样子。傻白甜不伦不类。未动筋骨的改编反而更难看。wilder万岁么么哒。
我绝对比较喜欢这个版本!第一巴黎元素被放大了(虽然明显还可以更嗲点),老版本根本就是一笔带过,第二 Julia Ormond的声音和口音太迷人了比赫本的好听太多,并且,这个比老版那个更加fairytale
喜欢Linus多过David 整个故事的内容很简单 但是所有台词都很精彩很美 当然还有如梦如幻的景色和音乐 很适合秋天看 金色塞纳河 美丽的秋日童话
丑小鸭变天鹅 奥蒙德的淑女风格电影
看到“打发她去巴黎”就知道了,但演员和节奏让这个故事变得暧昧而动人。Harrison Ford当时实在太老了,出场以为是David的父亲(真·长兄如父),不过或许正因如此可以更好地关注剧本和台词,才会让男女主摊牌前的互诉衷肠散发出跳脱颜值等外在的真正的张力。可惜最后有些烂尾,David一夜长大的戏码比灰姑娘更离奇,Linus巴黎表白的神情又太像是在对犯人宣讲……
这种片子最后一定会呈现人美好的一面,让人心生向往。恩,哈里森福特的眼镜挺好看的,恩,很喜欢萨宾娜的嗓音,恩,很喜欢萨宾娜的爸爸,为了有时间看书做司机,作司机的时候跟着亿万富翁的老板买卖股票积攒了两百多万,最后跟心上人说marry me for money. poeple do that everyday. marry me for love.
喜欢她娓娓道来的声音。越来越觉得,一个人,尤其是女人,要懂得什么都放开,才能enbrace life. 像她爸爸说的那样,There's much more to you than this obsession. I hope you know that.
翻拍自比利·怀尔德的同名电影,但波拉克的这个版本实在可以说是「取其糟粕弃其精华」:怀尔德版的重要配角女主父亲戏份被大大压缩,对应地那些针砭阶级差距的巧妙台词也基本消失,变成个纯粹的浪漫爱情轻喜剧了(但奥蒙德吐槽福特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心脏捐赠者」还挺好笑的)。对于怀尔德版的一带而过,女主角奥蒙德在巴黎学艺的过程被拉长到半个小时的篇幅,但基本上都是些不咸不淡的废戏,除了看看巴黎街景之外对她后面在两兄弟之间的感情戏也没什么帮助,说是塑造她事业心的一面也非常牵强。怀尔德版的短脚在于选角不搭,赫本演丑小鸭毫无说服力,鲍嘉和霍尔登又演得太生硬,但这个版本的三人组里也就只有金尼尔勉强还行,奥蒙德和福特同样也没什么火花可言。前者完全是欧洲电影范的小比诺什,后者又是很典型的美国精英风,完全不搭。
虽然福特演老大太老了。但是本片制作精良,女主演念信的那段配着“玫瑰色人生”的音乐,令人印象深刻。Julia Ormond别有魅力,从此喜欢上了她。
这电影无论是比利怀尔德的老版还是西德尼波拉克的新版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结构性问题。老版最大的问题是鲍嘉为替补和错选(怀尔德本想让加里格兰特来演),作为工作狂他的精力不足,作为情人他太老魅力值不够;赫本呢,天生丽质女神气质足以支撑巴黎归来之后被豪门兄弟共爱的叙事设定,可前半程的丑小鸭遭无视呢?就没可信度了。因为观众看的真切,平民素颜赫本依然很美无法忽视!新版在选角上略有所改善。主要体现在福特显然比鲍嘉更帅更年轻,拥有哥哥一角所需要的企业家的旺盛精力/魅惑年轻女孩的男性魅力。问题出在奥蒙德身上,她走到了与赫本截然相反的轨迹上:更像邻家女孩的她,拥有前半程的角色塑造的可信度。但巴黎归来,让群美环绕的弟弟一见倾心,让见多识广的哥哥逐渐钟情?就有点叙事强加了。很显然奥蒙德的自身条件支撑不住这一点!两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