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精无论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要用别人的命来给自己的蠢陪葬的。
作为时空犯罪题材,这部《声命线索》有一个迅速抓人的亮相,让人看到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新意。
以往的故事,两个不同时空的人取得联系后,或者共同协作对抗邪恶,或者一方觉察出一方的反向意图,拼尽全力阻止对方,两种情况二选一。
这种处于过去/现在不同时空的两个女人,开头都陷入在绝境中,但她们互相运用自己所处时空的天然优势,只需要一点点动作就可以让对方的命运产生蝴蝶效应。
处于过去的英淑率先帮助了女主书妍,用一个关炉火的小举动帮她逆天改命。但是书妍在重获幸福后,对英淑的事情不再那么上心,有懈怠之嫌,直接惹怒了后者,这名狂躁的反社会人格者的另一面也慢慢展现出来。
彼此把控着命脉,却又反目成仇,如何打好各自手里的牌斗智斗勇彼此牵制、如何保持胜利果实,好看的点就在这里。
所以前半部分观感还是挺不错的,挑起了观众的兴趣,可惜后半段给答案的部分水准骤降,女主塑造整得像个笑话,推动剧情全靠这个角色头脑发昏。
剧本编成这样,可以说女主完全是被自己给蠢死的,她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意外释放了来自过去的邪恶生物、间接害死了为民除害的神婆和草莓大叔也就算了,但草莓大叔被杀后,她已经看到白纸黑字的新闻了,竟然不过一点脑子就直接质问对方是不是杀了人,还把被捕无期徒刑的信息告诉对方了?
请问您到底是哪边的?对方动根手指你这边天翻地覆又不是没有尝过那个滋味,说是捏住你命门的大霸霸都不为过,你不想办法安抚智斗,上去就撕破脸,相当于把自己手里最重要的底牌起手打掉了不说,还再次给对方通风报信,这给世界挖坑也不是这么个挖法吧……
这下好了,跟变态硬刚的结果,就是把复活三秒的爸爸又给害死了,而且活活割头的死法比之前意外火灾还要惨十倍。
剧情进行到这里,以爸爸的死作为引爆点,双女主设定的对抗部分应该要进入高潮了,于是我们看到了书妍爆发了阿西吧绝命一吼,还给了智商值陡然飙升的一些燃镜头,给了观众能看她爆种反击的期待。
结果呢?运用了一个风险和失败率双高的温室爆炸局引诱英淑未果后,她就再也没能使出什么大招,毫无招架之力直接被揍到放片尾曲。
这部分,剧本的力量密度是远远不够的,在这场对决中,身在未来的书妍本来手上的筹码就太少了,已知的既定信息是唯一优势,可惜她还犯傻自废武功,全程被英淑牵着鼻子吊打。相比于势均力敌、此消彼长的斗法,一个单箭头的施虐故事,可看性已经大大减弱了。
而且她的迷惑行为还在继续——
自己被要挟帮对方找被捕线索,结果只是靠手机查一查,还真就有了,新闻就这么给力连细节都给足了,是一个拾荒老人捡了把带英淑DNA的血匕首。
可是这位朋友,您下套归下套,引诱归引诱,物证这块为什么要这么憨提供真实线索?WTF ??
再次灵魂发问,您哪边的???!!!
人间最后一位守护者——拾荒老人的死要直接算在你头上。
证物匕首被销毁之后,刑事档案上的抓捕记录消失了,女主连同现在时的中老年英淑(化名金成玲)一起出现在了别墅里,邪魔挣脱了最后一道枷锁。
脸上身上的伤痕和一屋子的冰箱,这么多年不知又有多少受害者。
金成玲还特别记得在这个时间点要给过去的自己打个电话提醒,这个操作直接把女主妈妈和警察小哥推向绝路。
智商线彻底哑了之后,只能靠母女情这边的情感线撑一撑了,本来挺好奇母亲这个角色会怎么用,结果导演为了反转,给女主安了个幻谎症,母亲根本不是当年悲剧的元凶……这致命的一记昏招,我作为观众看到这里已经彻底放弃了对女主的担心和共情,这个害人精可赶紧狗带吧。
所以总结一下,书妍身上背了神婆、草莓叔、父母、警察小哥、拾荒大爷6条、以及20年来多少无辜炮灰的命,数不过来了。女主无论在过去和未来都因自己惊世骇俗的愚蠢完败,还拉上这么多人陪葬。
恶人们以自己区区之力根本无法对抗整个世界的善意和秩序,但是如果加上自以为聪明正义的傻叉们的助攻,那就不一定了。
————————————————
相关讨论:关于主角是否为双重人格?
从这个角度分析的影评,把一些细微的线索拼凑起来,好像可以自圆其说,写得也挺有趣。不过我仔细从这个思路带入了一下去想,仍然不认为这是导演的初衷。
首先,双重人格说,基本忽略了这部电影所有具体的明线情节,无法解释为什么英淑在关掉炉火后,爸爸就复活了,而书妍腿上的烧伤也消失了;还有利用爆炸新闻引诱、英淑被捕,但是证物被销毁后她就从档案消失了,剧情主线还是跟时空设定更加相关,这些段落的编织才构成了这部电影的主体;
其次,如果是心理分析流犯罪片,不会像本片中把事件情节安排得这么满、这么“实”,因为越实在的信息对于自己的反转意图障碍度越高。相反中间要有许多“虚”的,表达主观心情的、模棱两可甚至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伏笔,后面还要对这些原本看似不相关的伏笔有所回应和串联,这样涉及到反转的时候,才更容易用心理投射、潜意识这些概念去解释(参见《穆赫兰道》)。
举一个例子,书妍找到地下室的笔记本后,拿着英淑的照片去问草莓叔信息,得到自己家曾住的是巫女的信息。
这种就是典型的交代情节的工具段落,从第三方口中把信息给得非常具体(时间日期、英淑的长相),没有什么解读的空间,后面也没有针对这些情节的反转。
再次,双重人格解释bug更多,只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最后结尾的打斗,如果英淑和书妍是同一个人的话,她们共用身体,妈妈和英淑一起摔下楼,那么对应书妍应该也要重摔才对,但剧情是现实中马上要砍到她的老年英淑暂时消失了。
当然,以上仅为个人理解,欢迎指正,看电影看到任何有趣的发散都不应错过。
- The End -
电影公众号:东门捷径小V
有点不一样的影剧深度长评,没事儿的话,可以关注一下鸭~(づ ̄3 ̄)づ╭❤~
没错,我就是女魔头吴英淑, 你们以为女主角是谁?金书研?别逗了,她只是我的一枚棋子罢了。看到这么多评论在讨论反转结局烂尾,甚至有人说我精分!就离谱!!你们根本就没看懂,下面我就以女魔头吴英淑的第一视角给你们剧透,还没去看电影的请自觉回避,看了说烂尾的请细品,看了我的发炎还敢说烂尾的你请电话保持开机,给我等着!(小声bb)
—————————————————————————————————————————————
在下 吴英淑 ,杀人女魔头,砍了人家头还要告诉他女儿是什么样的感觉的变态大魔头。我摊牌了,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第一句话我就在撒谎设套了。
打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自己的死期,因为善希都告诉我了,什么?你问我善希是谁?就是小卖部那女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未来的善希早就来过这个宅子接到过我的电话了,我还通过跟她童话套出了自己将要死亡的消息。可是这个天煞的女人她不帮我,气的我去找小时候的善希用开水烫伤了她的大腿威胁她。你不信?不信你去看44分50秒,我的神婆老妈去了善希的小卖部,发现了她的腿伤。什么?凭什么说这是我干的?请看1小时033秒。善希是不是这样说:“没有她妈妈我现在可能早就死了”。没错我的神婆老妈去了小卖部看到了我干的“好事”回来就拉着我做法驱邪,你还不信这是我干的?
好嘛,现在信了吧?那你们回头看看我第一句台词:你说的没错,我妈真是个疯婆子,我彻底被关在家里了。这话是对谁说的?这话是对善希说的?no!善希才不会说我妈是个疯婆子,上面不是说过了吗?善希跟书研说过没有我妈她可能早就死了,是我的神婆老妈救了她,所以善希没理由背后骂神婆老妈是疯婆子,真相只有一踏记!就是我在撒谎设套,金书妍就是入套的那个人,书研注定是要败的, 结局反转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从金书妍接到电话的那一刻开始她就已经入了局了。那么接下来我跟书研的所有对话都是在演戏罢了。所以接下来请各位看看我的演技如何:
书研第二次接到我的电话,我继续用跟善希说话的口吻忽悠她,并且把地址透露给了书研,这小傻子自家地址总该知道吧,然后引书研去密室,你以为那相框为什么掉了?因为我把过去的钉子给拔了,小改了一下未来,算是一个小实验吧,只要书研拿到了我的遗物,那就说明未来确实可以改变,那我在未来已死的事实就有机会改变。很明显书研上钩了,此后我极力渲染我的神婆老妈有多可怕,还顺便套出了书研父亲意外身亡的事情,自此我就知道,一命换一命,书研能救老娘的命!当我在电话里告诉书研或许我能救她老爸一命的时候,请看我的小表情,眉毛一挑嘴角微微一笑,若有所思,这可绝对不是在想什么救人一命的正儿八经的好事情呢。然后书研逛街去了没接到我电话,我那个急得呀你以为我为什么急?因为我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啊。等到书研查到一些我的在未来的死讯的时候再看我的小表情,书研先是问我的神婆老妈在哪?此时我嘴角一歪,紧接着书研告诉我我会死,我为何却又出奇的冷静了?因为我本来就知道嘛,对不对?是不是很多细节都开始变微妙了?
这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所以最后我完成反杀还有谁敢说是烂尾?最后我和书研妈妈一起摔下楼之后有谁能真正确认我死了?并没有吧?未来的我消失了就一定是那时候的我死了?不一定吧?那时候书研的妈妈确实改变了未来,理由就是未来的我脖子上有刀伤,但是在那次搏斗中我并没有受到这一记刀伤,不信你们去看,我摔下楼后躺在那,还特意把脖子伸长给你们看呢。所以这次改变未来关键因素应该是这场打斗过程中书研妈妈最后把我推下楼这一举动导致了未来的变化,与我死或者不死是没有关系的。
至于说精分的,你们只是被导演的烟雾弹迷惑了,我这么个高智商和书研这种小傻瓜那能是同一个人?阿西吧,这不是侮辱人吗?
好了,解析完毕!
本来写了个比较严肃的评论了,但是感觉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看了看前面写的那篇好无趣所以重新采用女魔头的口吻来写,有些情节纯属个人猜测,是没有确凿证据的,所以不喜勿喷,只是有一点,女魔头一开始就撒谎设局是肯定的。最后希望大家能看个乐呵
——————————————
再补一下全片的细节,这个导演了不得,我得改五星了!!!
由于是归纳全片的细节,所以以下内容跟上面有些重复,看烦了可以直接跳过到第九点开始看
首先,我给电影的细节分了两种,真细节和假细节。导演就是在各种真真假假的细节之间反反复复地疯狂暗示又疯狂掩饰剧情线。先说假的,我称之为烟幕弹,因为这些细节确实是为了掩人耳目,掩盖剧情线的。比如关于精分的线索,都是28岁,手掌一样大,脑子肿瘤,刺耳的耳鸣,书研幻慌证,彩蛋处老妈消失了书研似乎没反应,这些似乎是暗示书研和女魔头是同一个人,其实并非如此,如果这是一部精分片,那它就不及格了。其次是伤疤的线索,书研两次腿伤,书研妈妈脖子上的刀伤。最后就是结尾彩蛋看似bug的生硬反转,20年后女魔头的消失似乎无法解释,大家热衷于讨论这个bug结尾而忽略了另一个隐藏的bug。接下来说真细节,有些甚至没有证据,仅凭猜测,但就是没有证据仅凭猜测所以才有细思极恐的效果:1,女魔头的台词:你说得对,我妈真的是个疯子,我彻底被关在家里了。这句台词似乎是打错电话。2,电话的设定:大家都知道未来只能接听不能呼叫过去,其次大家都忘了过去的电话其实只能打给未来,这是一部不可能打错的电话。那么是女魔头的台词穿帮了?这就是隐藏的bug。但是这绝对不是bug,而是女魔头的话有问题。3,小卖部善希的腿伤,似乎是被热水烫伤的。4小时候的书研被女魔头用开水烫伤。都是烫伤,你细品。5,女魔头的妈妈看到了小卖部的善希(小时候),撩开了她的裙子,看到善希的腿伤回去就把女魔头绑起来做法。6,女魔头妈妈在电话里警告书研不要再接电话,会被伤害的。7,书研找到小卖部的善希聊过,小卖部的善希表示没有女魔头的妈妈自己可能早就死于非命了。5,6,7三点暗示女魔头弄伤善希,同时第7点还印证了上面第1点和第2点,女魔头的第一句台词确实有问题,那么就解释一开始女魔头电话真的打错了?这个隐藏的bug还是bug吗?你细品。品完了我继续:8,女魔头的微表情,她提出或许能就书研爸爸的时候,有点想要干坏事的表情。书研询问女魔头妈妈在哪里的时候,女魔头嘴角一歪,书研告诉女魔头会死的消息后,女魔头非常冷静,书研不接女魔头电话的时候,女魔头比较狂躁不安。9,蝴蝶效应。改变未来的设定是过去一变,未来是在相应的20年后才会做即时改变。书研妈妈跟女魔头房间搏斗的痕迹在未来的书研的房间并不是早就存在,而是即时跟着改变。女魔头擦地上的字也是如此,书研的爸爸的复活和再次死亡也是如此,甚至密室墙上的挂画突然坠落造成动静引导书研去密室也极有可能是钉子被拔了,未来的挂画钉子即时消失导致挂画跌落。10,幻慌证是真的吗?女魔头有理由害怕书研放弃母亲,毕竟对他们的母女关系并不是真的十分了解。11,20年后的女魔头脖子上的刀伤。12,女魔头与书研妈妈搏斗摔下楼,最后脖子上没有刀伤。13,证物,证物一号,凶器刀子,暗示证物不止刀子,但后面笔记只记载了报案人拾荒者,确实没有其他的了。但是导演还是写了证物一号。我觉得导演在暗示警察的笔记本也是证物。14,笔记改变了,证物一号确实销毁了,报案人拾荒者也死了,但是在这一刻历史即时改变了。笔记上出现了新的报案人,书研的母亲。笔记一直记到警察陪同书研母亲来到房子调查,书研母亲使用无线电话,与后面剧情完全一致,暗示从女魔头销毁凶器到警察被杀这段时间历史没有改变,里面记录女魔头住宅和书研妈妈报案,那么这本笔记本就变成了新的证物。15,女魔头跟未来的自己通话时说了一句:有打听到什么吗?应该是在打听这本笔记,但是这本笔记是刚刚即时改变历史之后的新物证,所以女魔头肯定不可能在这20年里找的到。16,另一位警察,他两次敷衍了事,第一次到女魔头家里随便一问就准备要走,也不记笔记,书研妈妈到警察局报案,说有人失踪,他只是回复你可以走了,我们会按程序处理的,这暗示他是没有办案能力的,那么以前的凶器被销毁了,线索断了再加上拾荒人死了,这个警察肯定不会接着追查了,毕竟拾荒人无依无靠死了没人知道,案子不差也罢。17,刀疤女魔头告诉过去的自己:你可能会死。这句话意味深长。脖子挨刀这可是致命伤,刀疤女魔头用可能会死警告一下过去的自己是不是很合理?或者她还记得二十年前自己用了可能会死这句话来警告自己,所以必须原模原样的说这句话以防历史改变?刀疤女魔头说这话好像无可厚非。但是按因果逻辑来说,她活了20年,没必要说这句话,因为历史不变的情况下她是不可能会死的,所以可能会死有另一层含义。18,刀疤女魔头告诉女魔头不管出了什么差错,一定要握紧电话。首先,差错我猜测就是那本笔记。其次我猜测刀疤女魔头不仅可以跟过去的自己通话了,也极有可能可以跟未来的某人通话了,因为20年间她没死,电话始终在她手里,她是可以一直保持跟未来通话的,那她极有可能又一次得知未来出事了。19,笔记本的去向。
开头的细节上面用女魔头的口吻描述了就不重复了,接下来梳理一下有关结局的细节,首先我觉得关键点在于女魔头销毁凶器之前,书研从警察局偷出了那本警察的笔记本,这本笔记本虽然原来的记录因为罪证的销毁而跟着消失了,但是有新的内容出现:就是书研妈妈报失踪案,警察陪同书研妈妈去女魔头家调查。这个内容完全可以作为新的线索直指女魔头。彩蛋里面女魔头说出了差错的差错,应该是只这本笔记本不见了。你可能会问警察死在女魔头家,笔记本不可能有人带走怎么会不见?我个人觉得笔记是出现了空间转换,因为书研从过去的历史中把笔记本带来了,一直拿在手里。那么在女魔头销毁凶器改变历史这一刻,20年后刀疤女魔头那里的笔记本就消失了,出现在书研手里。最后书研跟刀疤女魔头搏斗之前进过放灭火器的杂物间,出来之后手里没拿着笔记,我猜测是放那个杂物间了。这是我想不通的点,如果笔记只是藏在女魔头家,那就好像不会对女魔头造成威胁,但至少这本笔记是脱离了魔爪,成为了有可能对女魔头造成威胁的存在。然后我们再看彩蛋玻璃门后面,刀疤女魔头跟过去的女魔头的对话,过去的女魔头问刀疤女魔头打听到什么,要知道20年来电话始终在女魔头手里,那女魔头就极有可能掌握了前后四十年的信息。所以又是如开头一般,刀疤女魔头知道未来的自己出事了,她在打听出事的原因,但他应该不知道导致自己未来会出事的是那本笔记,因为这是书研刚刚带过来的。所以这次她无从下手,只能找过去的自己再次改变历史了。然而此时警察已经来到过去的女魔头家,要改变历史,就在这次与书研妈妈的非死即活的搏斗中做改变,那就印证了刀疤女魔头那就看似奇怪的警告:你可能会死。因为历史改变了的话刀疤女魔头也不知道会怎么样了。
最后简单总结整个故事的剧情线就是:女魔头从未来的善希那里得知自己未来会死的消息,利用电话一顿操作杀了很多人,多次改变了未来,然后成功躲避死亡活了20个年头,之后,女魔头又通过电话知道自己未来又出事了,然而这次她她始终不明白自己出了什么差错导致东窗事发。所以她不得不告诉过去的自己要再次改变历史去寻找新的出路,结尾就是她成功的又一次改变了历史,开启了新的求生之路
总结:这部电影不仅仅是用了黑洞频率的框架,更是把闪灵的那种推敲细节细思极恐的恐怖做到了极致。也难怪最后女魔头砸门致敬了一下闪灵 。所以个人觉得这部电话是站在两部豆瓣评分8分以上的经典巨作的肩膀上完成的诚意之作,目前由于细节被忽略导致观感变差只有7.6分,我觉得它值得8.6分,你会给它几分呢?
个人认为《电话》结尾的反转并不算“彩蛋”,不是隐藏的另一个假设,而是本就设计好的结局。并且这样的结局是恰当合适的,甚至是完成度很高的。 那么要解决的问题来了,结尾到底是什么? 首先明确一点,我认为结尾并不是平行宇宙,也不是人格分裂或精神分裂。 如果看过韩剧《信号》,或正在追《空洞》(《化时为机》)应该能一下子理解这个时间设定。简单来讲,是过去的人使用特定的电话,打给了现在的人,过去的人得知情报,做出改变,现在也相应受到影响,即蝴蝶效应。 影片一直是过去打电话到现在,也就是只有小英淑这边可以打给大书研这边,反之不能。
因此,最后的电话,是小英淑打给书研,问:“查到了吗”(指定罪的证据),但接电话的是大英淑,她告诫过去的自己“握紧电话”。 剪辑到最后,可以起到一个点题的作用——只要有电话,她们的命运就还有机会改变。“紧握电话”是一个概念上的点题,而非人物的实际动作。所以,小英淑并非一直紧握电话,如此电话才会落入过去的妈妈手中,大书研得以与过去的妈妈通话。也并非电话救了小英淑的命。 还要明确一点,过去与现在,是实时对应、实时更新的状态。 比如在过去,小英淑杀了爸爸,现在坐在副驾驶的爸爸就立刻消失了。且改变的方式是眼前的一切成为灰烬、碎片,这点和《空洞》惊人的相似。 因此过去的妈妈把小英淑推下楼,两人昏迷,生死未知。对应的,现在的大英淑也就不见了,此时的她并不是“暂时死亡”,而是时间没到,所以她现在不应该在这追杀大书研,综合最后一幕,可以理解为“推迟追杀”。 趁着过去的小英淑昏迷的时间,大概有几小时没有交代,现在的大书研暂时躲过危机,赶快狂奔到医院和墓地找妈妈,发现妈妈还在,母女和解携手离开。 两人走远,妈妈却忽闪忽闪地消失了。这是一个反转,但也很好理解,昏迷了很久的小英淑没死,醒来了,把妈妈彻底干掉。对应的,现在的妈妈立马消失了。 最后一幕大书研被盖着白布绑在椅子上、一脸惊恐,代表着大英淑还活着并且没被抓,还是来找她了。 也有人认为,大英淑害了那么多人,尤其还有警察,怎么可能没轰动?但实际上,是有铺垫的,妈妈报女儿失踪时,一个漠不关心只是走流程,另一个关心的则被杀了,加上韩影、韩剧经常黑他们办事无能之类的。所以无人问津也说得过去。 简而言之,结尾是经过了一波三折,改来改去,书研的双亲最终都死在了英淑手下,最终书研也被英淑绑架。是一个完全黑暗、不留余地的故事。但为何我说这样残酷的结尾,才是这部电影应该有的结尾呢?或说必须这样设计的理由。 理由一,影片基调。《电话》定调为悬疑惊悚,同时掺有恐怖片常用的元素,比如孤宅、废墟等,还有驱魔的元素,走得是神秘黑暗的风格,可如果停在母女携手离开墓地,会是一个令人“松口气”的结尾,属于不幸中的万幸;寓意上会落到“最终打败邪恶的是伟大的母爱”、“母女和解”之类的层面上,不是说不可以,而是作为悬疑惊悚片,有些温情了,在情感基调上和前半段不符。所以我觉得结尾不存在同时这样或那样的可能,从风格的一致性上看,就是反转而已。 理由二,主题立意。这部影片基本和同类型影剧表达的方式差不多:讽刺,已发生的过去不可改变,怀有妄想,一定会越改越糟糕。本来死于火灾事故的爸爸最终死于凶杀;烧伤的痕迹还是回来了;女巫、警察、种植草莓的叔叔无辜送命(草莓的意象选得好,草莓汁颜色隐喻血腥);原本因脑瘤卧病榻的妈妈却能获得新生还与女儿和好,就太美好了。 从结尾能看出导演的野心,如果没有第二部就当作一个反转,但也可以为第二部留下余地。 作为一个90后新人导演,这部长篇处女作的完成度已经非常高了。它的电影语言非常成熟,简单一提: 1、色调分明不会令观众混淆,暖黄色调是过去,冷色偏蓝是现在。 2、几场“改变”的特效与转场也做得很精致。 3、演员选角好,全钟瑞作为新人演技太有灵气了,朴信惠由爱情剧向类型电影的转型也可圈可点,虽然相较下弱了一点,但是改变了我对她“演技不怎么样”的印象。而且不需要男主角拯救的双女主设定,两人完全撑起来了。 4、故事结构完整、环环相扣,没有明显的bug可以挑,即使各路解析不同也都还能说通,反转也是出人意料,以为是相互拯救的姐妹情,结果是断不掉的恐怖孽缘。 但也有一些可惜的地方,我觉得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英淑沦为杀人魔的犯罪心理一笔带过,没有深入探析她的内心世界。我们看到她从可怜到可怖的方式是通过情节反转,而非回到人物内在去看悲剧成因,那这个反派的深度就没有出来,变成了标签化的“杀人魔”。 影片中只有一闪而过,罪案记录中写英淑有反社会倾向和边缘性人格障碍。 英淑最终杀红眼的行为对应她的反社会倾向,这点很容易理解。近些年韩剧韩影,除了反派一般都是反社会外,主角们也开始出现轻微反社会了,让这个设定变得有点烂梗。 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后面的,这种精神疾病很少在影剧中出现,边缘性人格障碍(BPD),百度上定义为一种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稳定,以及显著冲动的普遍模式。 韩剧《灵魂维修工》中郑素敏饰演的女主就得了这个病,最终被治愈了。放到《电话》中,英淑对书研的感情变得越发执念、不受控,可回想一开始两人也有很愉快的聊天时光,交流喜欢的歌手,两人聊天的时候都会躺在床上(一种很轻松的姿态),直到书研开始“怠慢”英淑,让英淑的情感不平衡了,这种病会让她以非常极端的方式博得别人的关注,以证明对方是“爱”自己的,如果感到一点点不被关心了,就会崩溃。包括片中所谓的“驱魔”时英淑的状态,其实是情感不稳定、狂躁的表现。 英淑的病没有被正确对待、治疗,最终演化为杀人,通过令书研痛苦的方式来提醒她自己的存在是不可以被忽视的。而电话是情感连接的媒介,如果英淑打不通电话,她就感受不到书研对她的关注,于是她会通过杀人的方式叫书研“快接电话”。从这一立意上来讲,《电话》其实可深入展现的点有很多,但遗憾没有过多交代。 总体上,《电话》作为新人导演的作品,融合各类型的元素,显出了导演成熟的调度能力,结尾的设计也看得出野心,并没有败在结尾,好看度和完成度在今年的韩影中都相对算高。 也推荐大家去看冷门韩剧《空洞》,同题材、相似度很高的情况下,《空洞》比《电话》拍得更棒。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我,看更多影评剧评~
一通电话连通过去现在的设定并不新鲜,以前就有《隔世追凶》、《信号》,也有广播剧《遇上1983的女孩》。
它们共通的设定都是,现在的日期,通过电话会联系到N年前的同一天。
在了解设定之后,本片的剧情走向很顺理成章,没什么意外的地方。(所以在某些解说电影的短片,直接在视频标题已经一句话剧透了整个故事……)
女2身处过去,女主身处现在,过去可以影响现在,会觉得女主只能被对方要挟,无计可施。但女主角居然很聪明的用方法设下陷阱,这是全片最大亮点。
1.神婆。神婆在要杀女2的时候,女2问为什么要杀她,神婆回答,因为女2会在未来引起多起死亡事件。这时我以为是神伏笔,觉得后面应该会讲到,神婆通过某种方式,接收到女主角或者另外的未来人(未来的自己之类)给的提示,让神婆杀了女2来修复未来的时间线。
真是这样设计成剧情循环的话本片就惊艳了(像《恐怖游轮》)。可惜,并没有……神婆只是路人。
2.善希。影片中,女2一直想打电话给自己的好朋友善希,不小心才打给了女主角。而善希这个角色一直在女主角长大的现在也是存在的。还有一场戏,是神婆进去了善希家,看着善希,这时还给了善希特写,看到善希脚上有伤(跟一开始的女主角一样)。
种种迹象,让我觉得善希应该是个重要角色,可能曾经帮女主角挡灾,使原本女主角受伤变成自己受伤;又或是未来的善希联系上过去的神婆,让神婆杀女2……
结果,善希只是个全程路人……
1.因果逻辑BUG。时间是线性有序的,12345这样排列下来,从1到5必定经过234 。但电影当中,如果在1救了人,在5会马上复活;再到2时杀人,5时那个人会消失。……既然在2就死了,根本没经历过34,那在1时救的人怎么会马上在5的时候存在……
这个BUG贯穿全片,不止发生在人的存活上,还有在环境物件上,房子的字迹在过去写未来马上出现,在过去擦未来马上消失……
2……太多就不细说了,例如女主接到女2电话得知对方处境紧急,第一反应居然不是报警;例如过去的电话,谁拿起都是打到女主角接(你们只会按重拨键吗);例如女主角改变过去之后,身体是有变化的,自己却没有这些年的回忆;例如女主角改变过去之后,不是上网确认事件,不是打电话确认亲人是否健在,而是自己到处乱跑……
以上这些BUG,本来已经主动忽略——如果结尾能看的话,就不会太在意小瑕疵。可恶的是,结尾却是更大的BUG,让我一下子把忽略的缺点都记起来了。(就像,平常男方犯了一些小错误,女朋友是可以忍受的,但某一天犯了不能原谅的错,女朋友会一下子想起他过往的种种不是)
本来,片尾如果是女主和妈妈一起走着就结束了,那么电影虽说结尾含糊了一点,但整部片还算及格,而且结局温馨。
但,导演就是要画蛇添足,在结尾来再一次鞭尸,像极了《大话西游》的唐僧,你以为终于结束了他却接着“only you”。烦不烦?
你忽略了整部电影的BUG,终于来到结尾,导演却唯恐你没看到有BUG,还恬不知耻地弄一个大BUG贴到你眼前让你无法忽视!
这样的结尾,女2是什么时候连通上以前的自己?是在现在女主角救妈之前?——那么女主角就不会产生出有妈的现在!是在现在女主角救妈之后?——那么 bug1,女主角如果救妈成功,就不会有现在时的女2,所以女2没有办法跟以前的自己通话;bug2,女2的现在时就不是对应过去的此时,而是变成可以跟更早的时刻通话,这跟整部电影的逻辑相悖!
导演根本自己都没理清楚逻辑,却自我感觉极好再弄个bug结尾……
作者:Bind
2018年李沧东导演的《燃烧》,一把火烧出了戛纳场刊最高分,引得万人讨论。
同时,这部影片还将一位前途无量的女演员送到观众面前——在千人海选中脱颖而出的申海美饰演者全钟瑞。
时隔两年的空窗期后,本月她终于回归,搭档朴信惠为今年死气沉沉的韩国电影贡献了这部不可多得的惊悚恐怖版《黑洞频率》。
故事发生在偏僻乡村中孤独伫立的空洞大宅中,那里不发生点惨案都对不起这六亲不认的气质。朴信惠饰演的书妍因为母亲重病而回到大宅,但她心中却是五味杂陈的烦躁。
多年前母亲忘记关闭炉灶,导致失火害死了老爸,书妍对此始终耿耿于怀,甚至拒绝父母合葬。
母亲那边的事情不断,书妍的手机还在回来时不小心落在了高铁上。无奈之下,她只好临时找出了大哥大一样的无线电话使用。
这部电话,可谓是天堂地狱一线牵。
除了第一次通话正常外,此后书妍不停收到一位陌生女子的神经兮兮的来电。
在处理全家福挂像时,她发现了隐藏在墙壁后的地下暗室,还找到了记录驱魔的日记和老照片。
这两件物品的所有者,正是电话那头的怪人,全钟瑞饰演的英淑。
这通电话连接了1999年与2019年,确认了这一事实之后,电话两端的同样28岁的两人一开始仅仅是闲聊和听徐太志。
但随着英淑的时间线来到11月21日,幼年书妍跟父母一起来到大宅看房,英淑意识到自己或许可以改变对方的人生轨迹,救下书妍的父亲。
11月27日,一切如计划进行,原本的世界天旋地转,书妍的人生被彻底改变。
这次换她来寻找过去,帮助英淑逆天改命,但仅靠声音熟络的对方真的如她想象般那样吗?
当自己过去变成了别人的未来,其实书妍的人生和这家人的性命一直被掌握在陌生的英淑手里。《黑洞频率》式的家庭温馨时刻戛然而止,接下来是血光四溅的“看不见的恶魔”。
作为全片最大的看点,全钟瑞与朴信惠靠表演撑起了一个个的“阴间”通话。
许久未见的全钟瑞演技依旧老道,把一个反社会的边缘性人格障碍“疯子”演得让人汗毛直竖。
轻浮和满不在乎的处事细节与其骇人听闻的分尸恶行反差强烈,一举一动都让人猜不到接下来的她还要怎样大开杀戒。
中年的英淑则是阴气沉沉,比塞满尸体的地下室还要阴森十分。
朴信惠此次进步颇大,幼年书妍被烫伤时,成年的她倒地抽搐加惨叫,这段内容都是即兴发挥,效果生猛。可惜该角色最后才揭秘的一部分人设只留在了幼年期,没能再接再厉多制造几重反转,也就导致朴信惠没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即便如此,二人的出演仍然足够出色,韩国NAVER观众评分打出的8.4分中,40%的赞誉给了该片的表演。可以说,是她们的演出撑起了整部电影。
还有23%的好评给了靠颜值都能出道的本片导演李聪贤。
与朴信惠同岁,年仅30的他此前只有短片作品。这部长片处女作原本计划3月时在院线上映,受疫情影响几经周转最终卖给了Netflix。
虽然是首部长片,但《电话》呈现出的整体效果不逊色于许多商业大作。
惊悚恐怖之余,导演还出色地展现了即时的时间反馈,前半段历史改变时支离破碎的世界重组,还有结尾处从2019年跨时空看1999年搏斗留下的新痕迹出现,非常带感。
影片也杂揉了许多惊悚片惯用的经典元素。冷飕飕的大宅与地下室的连环杀手不必多说,英淑的宗教线则类似于《魔女嘉莉》《娑婆诃》。
被驱魔折磨的英淑也对应了该片的“if”主题:
如果父亲活下来呢? 如果英淑待在精神病院治疗呢? 如果书妍选择借用叔叔的手机呢?
用平行世界分析每次世界线的改变,电影由果至因的逻辑简直折磨大脑,书妍能保留记忆的设定也相当困扰。
不妨这样想:将每次"if"当作一种发展可能,而导演选择将这些可能连接起来。
被抓不被抓,死或不死,大宅的三次变化与结局赋予英淑与书妍“写作剧本”的编剧职能,电话就是她们手中的钢笔。
对于本片结局,我认为合理的解释是:2019年英淑的消失并不是死亡,那通电话已经改变了她的命运,此时此刻她并不在大宅中,书妍也并未看到她烟消云散。
而她之后再次拨通了打往1999年的电话,告知自己要干什么,这也是为什么她让过去的自己一定拿着电话,从而引发略显突兀的结局。
但是!这不符合书妍怎么改命都留在原地和没有新世界记忆的设定。
所以权当这又是一次”if“吧,连上更黑的收尾也符合之前书妍越改命越崩的节奏,就讲究个”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算不上严谨到严丝合缝的该片,很多细节是很难捋清楚的,像是过去在发生驱魔仪式时,观众还根本看不出世界线发生了什么改变,2019年的地下室就开始冒烟了。
《电话》里的时间难题看不破也说不破,用这个来折磨自己更是大可不必,毕竟,爽到底的惊悚寒颤和两位女主才是重头戏。
穿越剧往往会出现一些难以填平的bug,这不要紧,爱因斯坦都编不完美。不过导演你这bug都很弱智且低级啊。。。。过去的事情和现在同步进行这点真的是给自己挖坑,完完全全舍弃了女主长大的过程也会产生记忆的啊,结果女主对自己的过往一片空白,任由罪犯摆布。。。感情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自己不是一个人?
真的,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穿越时空剧本不是那么好写的,不过看了一些韩国影视剧,好像都不太在意逻辑这方面。冲着豆瓣一开始8.0+的分数看的,还以为会有惊喜,韩国人还是玩玩现实的剧本吧,给后来的弟兄打个预防针。
你说结局要是全钟瑞留着幼年朴信惠养大她,成人朴信惠醒来发现全钟瑞是她妈,该有多震撼
知道她已经杀人了 不问就好了 被警察抓住完美
看完从盒马买了两盒草莓
我TM不去撒尿了,行吗?吓死我了,非要这么凶残吗?原来这是朴信惠啊,长挺好看!双女主演技都可以,那一句句的“西八”骂到我心坎里了。
时空来电拯救未来的蝴蝶效应,曾经每一次的细微改变都会引发后面一连串的变化,而反派女主母亲那句“你不死,将会有更多人死去”更是一语成谶,是本片的点题之句,跟魔鬼做交易的后果就是自己也会陷入漩涡之中无法脱身,而最后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转,更是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说实话,类型片完成这样,可以了。
信号版蝴蝶效应,全钟瑞演技牛逼,相较之下朴信惠的韩剧演技就显得不太够用了
能不能打电话给10分钟前的自己,看到第一个片尾字幕就关机?
❶摄人心魄的英淑、有气无力的书妍。❷正向的影响时间线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通过视觉效果(如:燃烧的楼梯、袖口的草莓汁液、隧道的车祸、地板的血书等)得到清晰的呈现。❸画蛇添足的反转——反杀和握紧电话在那时有直接关联?
朴信惠那个角色给的筹码太少了,中间还发了两次昏(一次把已知对方会落网这一最大底牌起手就给白扔了,一次把捡到物证的拾荒老人真实信息透露给对方),导致力量悬殊被吊打。她那阿西吧绝命一吼后,观众以为她能来个爆种反击什么的,然鹅并没有什么大招,让这个角色看起来像个强行被降智来给反派开挂的工具人
让人对日渐疲惫的韩国通俗类型电影重新燃起希望的一部作品,如同曾经令人钦佩的在极强的模仿能力驱使下对外来经典模式的改进、变奏与最终的实现完美本土化,如同曾经那些宣告一个个未来之星到来的一部部闪光的作品,于李聪贤是,于全钟瑞也是,李沧东果然没挑错人。
《超时空来电》《海市蜃楼》《黑洞频率》《手机》,结尾的反转真是鸡肋,不如编个套路把开头女主丢的手机做做文章
不错,开头本以为找了个跨越时空的朋友,要帮助这个朋友逃离后妈魔掌;结果却是找了个跨越时空的变态杀人犯,的确没猜到。结尾那个彩蛋其实很不必要,看的怪害怕的,老老实实给一个HE不行么。(女主长的挺漂亮,可惜总感觉演技飘忽不定)
养母虐待英淑是英淑的一面之词,善希说英淑养母救了自己一命。英淑和书妍一样,也有幻谎症。养母之所以杀英淑,是因为她能通灵,能看到英淑未来会成为杀人犯(第43分钟)。书妍明知道英淑是杀人凶手,居然还去问她。而且还动不动就挂英淑电话,从而激怒对方。如果书妍不去问英淑有没有杀人,也不激怒她,而是装傻,说不定她的父母都能活下来。没错,如果书妍不激怒英淑,就没有后面的剧情了。所以编剧是为了推动剧情而推动剧情,不在乎是否符合逻辑。英淑杀了那么多人,甚至囚禁小孩、杀死警察,居然逍遥法外20年都没被抓住,还能继续作案。依然是韩国电影一贯的操作,给警方和主角降智,给反派开挂。虽然不喜欢“正义战胜邪恶”的老套剧情,但这种主角、警方智商欠费的电影也没什么好看的。平行宇宙、人格分裂都是过度解读,平庸之作而已。
https://i.lavayou.cn/archives/4098 自己坑爹自己要承认啊,不然越描越黑最后坑全家。
20_217。先说朴信惠有进步了,但比起金钟瑞自然是差远了,金钟瑞真的很不错,虽然是演个相对来讲也许容易演的坏人和外放的角色,但狂放之余也相当有魅力。话说回来这电影完全是女性撑起的呢,四位。故事还可以的,虽然梗不新,中间转场的华丽效果和第一次改变未来的走向增加了新鲜感。最后正义战胜的部分相信多数人都会觉得无聊,但(是的后面还有)彩蛋也不错。作为韩国一贯的恐怖片套路来讲这部算是可以的
还蛮好看的。像是带着后悔愧疚情绪做的噩梦,每失败一次,便强行重来一次。但在梦里与母亲和解,与自己和解,不如现实生活中珍惜当下,不过也可能没有当下可珍惜,只好在梦里实现这样的愿望。以及韩国电影里的恶女实在是太有个性了,演员应该也演得蛮爽吧。
这电影太可以了,借电话连接过去和现在,《想见你》是探寻真相和爱情曾经,这部是精心策划的谋杀案,并试图篡改过去扭转现在,反派全钟瑞演技不俗,把边缘型人格和杀人欲望都摆在脸上,那张扭曲又呆滞的脸庞真有几分瘆人的魅力,两位女主角都贡献出精彩的周旋戏码,故事情节就如魔方转动,时时刻刻都在反转,杀机逐渐开始四伏,还涉猎了灵异色彩和驱魔禁锢,本来是双女主的灵魂救赎,后来演变成失控的摆荡人生,互相救赎其实就是彼此的阴谋算计,归根结底主题还是家庭关系的隔膜与和解,只是家人在频繁的“失去”和“获得”中间,情感无形升华到弥足珍贵的地步,揭露出来的情绪就更加动人,电影节奏凌厉,血腥度尚可,设定不新鲜但焕发出了生机感,结尾双反转,却又在情理之中,不是俗套的合家欢路线,而是更为暗黑的梦魇初始,爽利又硬派,非常可以!
全鐘瑞nb,朴信惠演的不差但還是被戯齡比她小這麼多的全鐘瑞吊打,如果李恩珠沒死讓她演朴信惠這個角色或者《綠魚》的女主沈惠珍年輕時演,找一個跟全鐘瑞演技同層次的更有看頭,或者把朴信惠這個角色換成男的讓劉亞仁來演,全鐘瑞真的nb,這才是她的第二部戲啊,前途無量,從書妍她媽沒死到又死了的反轉連接的不順暢(沒有這個反轉會四星半)(突然又想起韓石圭來了,明明演技那麼好,現在卻沒啥資源)
从肉身穿越到媒介穿越,无论哪种穿越也要讲究基本法,就不说这头救人那边复活的戏码多么可笑了(即使是烂大街的超英电影,套用穿越元素时还知道考虑对尚未发生和既已发生的影响)。对于背景架空的科幻片或超英片玩玩逆转未来隔空对话的戏码还行,结果全世界都爱跟风这一套,这类从一开始就站不住脚的设定放到上世纪还能唬唬人,放到现在除了让人噗嗤冷笑外毫无意义。(都在提结尾那个“彩蛋”,这片最大彩蛋难道不是金叹的妈妈终于成了车恩尚的妈妈……)
不懂见好就收,停在母亲出现前的一刻都至少圆了个可以称为动人的结尾,偏偏还要自作聪明再剪几个反转,朴信惠最后一幕都被拍的像国产恐怖片镜头,简直和全钟瑞的MV式演技一样用力拙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