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两个男孩和一个只有东方人才能讲出的细腻故事。
李宋喜一导演本人长得算硬朗,讲故事却出人意料的细腻。不白瞎禁色浪漫主义与阳刚国情的宣传。对于有关老文艺腔调的评论,个人觉得风格一点不过时,电音吉他忧伤迷离,清新女声悲伤浅吟,或轻快或压抑的音乐,温暖的画面完美勾勒出两个高中男生一波三折的懵懂爱情,伴随着社会眼光,徘徊与抗争。
本人不擅长影评,挑几个细节诠释个人对整个影片的主观感受:
1.幽默的点睛之笔
永俊和志雄从自行车行逃跑后在篝火旁烘干衣服这段,永俊意外的大胆表白,从亲吻到挨拳头,这段我真心的笑了出来,不是因为搞笑,而是因为此桥段的真实和自然。永俊咳嗽了几声,一句千万不要告诉其他人和一个浅浅的微笑,志雄微颤的双手,让人心中暖流肆意。看惯了泰式,美式,日式各种式的其他同类影片,多么自然的镜头语言,一场挣扎的爱情就此开始。
2.单车游玩
志雄还是回忆起了过去的种种,答应和永俊去旧地重游,指路牌依然刻着三个好朋友的名字,可惜物是人非了。绝美的风景和晕红的夕阳,仿佛回到了过去时光。这里最大的伏笔也深深埋下,那张引发后来霸凌和朋友背叛的合照,当时空中飞来一群不知是不是乌鸦的鸟群,刺耳的嗡鸣不就是他人嘲笑和议论的声音吗,可以看到永俊轻轻抱住志雄时不安的表情和志雄的急促呼吸声。这个细节给导演赞一个。真想继续流连在那首take you away中不要醒过来。
3.墙面上摇曳的身影
和父亲表露心声后,志雄仿佛又变回了那个渴望被爱被保护的弱小少年,外在的强大并未改变他那颗柔弱的心,孩子奔跑的脚步声把他带回自己被欺负的操场,是啊在父亲入狱遭到他人霸凌时,是他主动放弃了友情,可永俊却大喊着韩志雄,手里还握着那只一直保留的鞋子。友情在生活的残酷考验中也是这么容易破碎,这到底是谁的错。
让我沉醉的电音吉他再次压抑强烈的响起,志雄坐在永俊的窗前静静的看着,只有墙上的影子在随风摆动,温柔的让人想死。谁能说这只是爱情,谁又能说这不是友情呢。
4.解答疑问
关于永俊是否被强暴,这个问题问的很奇怪,难道非得出现露骨的画面才算强暴吗。猎奇思想不能有,影片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何况这种大尺度画面。每个导演都有思想短路的时候,个人觉得强暴这段描述的太苍白,人物表演也很假(这也是为什么有人提出没有被强暴的观点),与其拍摄如此大尺度又造作的画面,不如换种手法隐晦的描述被强暴的剧情,通过更多对永俊的反应刻画出这种霸凌的残酷与对社会的拷问效果会更好。这里略显单薄了。
志雄入狱?永俊去中途学校?抢夺记忆卡这段可以说是全影片的高潮了,人物角色的感情在这里得到了宣泄,志雄就在这种情形下,终于对永俊露出了笑容,还有满手是血紧握着的记忆卡。宣泄过后始终也没有逃离世俗的禁锢。『中途学校』指经教育部及内政部联合协调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设置,专门安置从事性交易之儿童或少年的学校(来自百度百科)。这里想必很多看懂的人都泪流不止了吧,为家庭生计罢工游行因纵火罪入狱又被工会背叛的父亲,26岁未婚先育单独抚养儿子长大的坚强单身妈妈,俩个悲惨的家庭,两个善良的孩子,却遭受着这个『烂透的世界』的无耻折磨,在权贵的阴影下,折射出了社会下层善良人民的无能为力和悲惨境遇。为什么这样讲,记得成俊的妈妈吗?记得对基泽母亲的一句简短描述吗?还责怪基泽对永俊的背叛吗?为什么要送永俊去中途学校到底谁是受害者?施暴的人渣呢居然可以和解吗?为什么要夺回记忆卡删掉而不通报?通报了有什么用,能解决什么。这让我想起了更为震撼人心的另一部电影《熔炉》,异曲同工之妙。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导的故事更加的成熟,风格各加稳重了。很开心可以看到他的这种改变与突破。
总结: 开放式的结局,完美收尾。
早晨被强暴,上午大闹学园,下午警察处理,晚上医院相聚,不知道是不是我时间线搞错了,不过如果真是我说的这样,未免太过浮夸和不真实,如此夸张的一天也是够折腾的了。不过瑕不掩瑜,影片最后一个细节,完全由看电影的人决定结局。如果你是乐观敢于抗争的勇者,你就会看到那两张龙山到丽水的车票以及志雄的挽留,会怎样呢?看到结尾墙上的钟表了吗,晚上7点整。想起什么没有,最后一班车是几点。1个小时嫌不够吗。什么样的结局由自己决定。留下去入狱去中途学校默默忍受还是放下一切逃离。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答案了。
就写到这吧,影评是一个永远也写不完的故事。还是自己去体验影片,去回味那些细节吧。因为有太多的细节,讲都讲不完。原谅我写了这么长的影评,文字技能有限,将就看吧。柏林没有给泰迪熊,只能说欧美人根本看不懂东方人的细腻。
2 ) 如果你是同性恋者,你会知道这不是好的结局
当志雄和女孩做爱的时候,我就知道是结局不会好了。
笃定如我因为我是一个同性恋者。受人推荐一口气看了两遍,说实话被虐得很惨,连着几天打不起精神。但却还没有到哭的地步,眼泪只是情感作用的产物,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心塞的原因在于,或者只有同性恋者才会知道,这是一个有点儿绝望的结尾。
我知道很多人会不服,那些自欺欺人的论断只不过是自我安慰的伎俩,最为荒唐的是看到有人说志俊被掰弯——一看就知道是小女生的臆想。
我最难过的部分可能和你们不一样,因为电影前半部分的缓慢节奏与暧昧关系,让人臆想着志雄可能是也是一个同性恋者,冷漠如他只是不愿意面对自己和周遭的生活。从导演对永俊(男主)的设定其实就可以看出他对同性恋心理的揣摩——“直男是毒药”,但孤单如我还是会抱有一丝幻想和侥幸。
所以当志雄和女孩做爱的时候,这些侥幸和幻想完全被摧毁。你要知道,同性恋者对女孩是硬不起来的。
所以这终究是一个孤独的命题——和同性恋关系不大。
导演与编剧对故事的安排完全可以佐证这一点。志雄要搬家,父亲让他痛苦,“朋友”背叛,整个世界还搭理他的人也就剩下永俊。人活着不能没有朋友啊,何况不是谁能够像永俊一样可以承受孤独和压力。所以当志雄推着单车俯瞰整个城市觉得自己被抛弃的时候,他才懂得自己可能需要某些依赖。而你很难说,这依赖是出于哪一种感情。
于是接下来就很好理解了。永俊被欺负挺身而出然后给予安抚,永俊离开他抓住他的手说不要走——不要走,不是因为舍不得,不是因为喜欢你了,不是因为为了你我可以抛弃全世界了。
不是的,是“妈的,好孤独啊”。
不想说是一种自私,人类终究都是孤独的生物。
如果你要哭的话,眼泪给永俊吧。最后看上去他似乎得到了自己整个少年时代都在等待和幻想的东西,实际上是一个孤独的人对另一个人的依赖。
这其中的微妙如果不是同性恋者可能还不太能够很好地体会。就好比不太懂咖啡的人喝不出不同咖啡豆之间的区别。其实很多时候要的不是陪伴,而是你可以爱我——但永俊知道,这不可能,所以他才会赌气一般地去“招惹”志雄,有时候确实到了烦人的地步。
所以,这故事里没有掰弯,没有在一起,没有喜欢——只是“我离不开你了,但是我不是爱上你。”
这部电影比李宋熙日的其他作品更加微妙。永俊得到的这最后的一个十指紧握,很难说是他不想要的,但肯定不是他最想要的。所以最终是一种无可奈何,谁都没有挑明。
夜间飞行,然后失去地面联系一样,幻想着可以着陆,但是却不知道目的地已经有偏差。
这种无可奈何和微妙情感在许多同志题材的电影中都可以看到。《盛夏光年》,《春风沉醉的夜晚》,《永久居留》但他们都没有这部电影来得微妙——或许是志雄到后来越演越直有关。不过坦白讲,同性恋者对直男气质的人多少有点难以抵抗。
所以真正的心堵是这种无奈。哪怕买了火车票要去最远的丽水逃离这糟糕世界,哪怕哭成一团不想让对方离开。但他们都清楚得很——你想要的我给不了,和我想要的你给不了。
这种无奈实际上在当下社会也存在着。当那些人说“我能理解同性恋”时,你知道他说的是“理解,包容,同情或者怜悯”,但不是“接受”。
当永俊说“我会找到其他人”的时候,能够坚决放弃,那么对我来说是最好的结局。这样可以摆脱那些甜蜜幻想和痛苦挣扎,对结局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但说到底,他也是太孤独了。他的眼泪其实更多不是被社会和同学的低俗和愚昧压得喘不过气来,而是真的对这份感情有点绝望而又舍不得脱身。都已经等了一个少年时代了,这点舆论压力算什么——但“轮奸桥段”确实有点电影色彩。
永俊多少有点赌徒精神,而迫使他孤注一掷的还是身为同性恋与处于单亲家庭中的孤独。
看了两遍这部电影下楼去买包烟。可笑的是我自己也是太孤独了。如今依旧自顾自地在这个偌大的城市生活,一些事情随便想起随便忘记。走在北京的夜晚里,零下3度,不管怎么说觉得自己还是成长了一些——和孤独讲和,学会放弃一些东西,哪怕我知道往后再也没有这么美好的时光了。
不是扯不下面子,那怕我再看一遍也不会哭。
因为永俊的眼泪我几年前早就流过了。
3 ) 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
朋友与我谈起爱情,谈到贵圈真乱,谈到爱人的不忠,谈到现实的苍白,他的美好时光,他的温柔乡,他极其想拥有但却无力挽留的男人。
看完电影,让我想到了最后的校园斗殴场面像极了《九降风》中最后一段的情节,翻桌,砸窗,皆因所珍惜之人而起,而因暴力和入狱而终。说到《九降风》,那也是陪伴我高中时光的最后一部电影。那时的我,除了没有电影中的约炮软件,其他的应该也都是全中:暗恋同学、青春叛逆、与暗恋对象一起出去溜达,光想着每天能和他一起上下学已经很知足了。而当发现他开始谈起女友时,心中惶惶不可安,每天魂不守舍,还得假惺惺的关心他与女友关系怎样,处的如何。实在想不开时,只能打电话哭着和基友诉苦。暗恋,是多么无疾而终的现实,就如电影所说:直男是毒药。
我想凡人对于看到同志的反应,首先是好奇,接下来便是厌恶。而究竟是什么才能支撑我们在这冷酷的眼光中的苟且偷生呢?也许是美国对第八号法案的通过,是库克对世间公开的勇气,是《费城故事》中汤姆汉克斯的家人对他的支持。身在外企,不乏有众多外国友人云云,其中几个非常看得开,公开自己是同志的身份,会听到他们谈起自己的husband,谈到自己为爱人精心准备圣诞礼物,谈到爱人千里迢迢的来中国看他。而我们呢,究竟有多少个在中国生存的人敢公开自己的取向?社会的不认同,同事的冷眼相待,家人的“精神有问题,必须去看心理医生”...一步步把我们逼到死角,结果就如《喜宴》一样,演的人生的一场精彩大戏,欺骗家人,欺骗未来的妻子,欺骗可能降临的孩子,最后终究是连自己也一起骗了。而身为凡人的你们,是绝不会了解我们这样的压力。跟朋友谈起未来,每个人都是抱着能拖一天是一天,苟延残喘的活着。看到影片中,永俊母亲醉酒后说:“...即使你长了角,那也是我亲生的....”,那应该是所有我们想要看到家人对我们说的话吧。
每当自己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会翻开张惠妹的演唱会来看,《彩虹》——多少次支撑着我继续向前。“世间有非常多的爱,有亲人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男女的爱,男男的爱,女女的爱...”
“ 当尖锐眼光,当刺耳声响,你用彩虹的浪漫,温柔包装。”
也许一部最打动人的,根本不是演员,不是导演,不管有多少明星,多强阵容,多大投资,最重要的还是依据电影是否能触及我心。如同《九降风》,也许有些人看来乏力无味,整段快进完后看过,叹口气说道:“现在的学生啊...整体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不好好读书,光谈情说爱。”却熟不知,那是陪伴我过完整个高中,与心爱的人告别,踏上另一条归途抹不掉的记忆。
想起去年早冬,我和去济南探他。黑虎泉上几片小船,零星停着几只鸬鹚。脚下是十丈红尘熙来攘往,人间烟火如斯繁盛。今日求之孜孜的岁月静好,那一刻已有眉目,只是轻飘飘的,好像穿梭檐下戏弄铃铛的清风。
离别之际房门前温存许久,电梯开了又合,返身回去又抱了一回。他送我至火车站,我在安检处哭到不能自己,他从兜里掏出一包纸塞我手里,开玩笑的说到:“我又不是要死了,我们也不是又见不到了。”直到上了站台,才看到他离开。后来才知道,其实一转身,他一下子流下泪来,却发现自己已没有了纸。
买两张前往国境最南端的火车票吧,那里无是无非,看芦苇荡漾,看日出日落。拿出相机,与心爱的人来张合影,纪念着我们的情谊,也支撑着每当我走不下去时所能追随的那小小的勇气。
4 ) 140字的短评不足以描述我对这电影的感觉
写完140字的短评,发现远远不够描述我对这套电影的感觉。
朋友推荐看的这套电影,没看任何简介,没看任何剧情提示,在微醺的一个晚上经历了两个多小时的矛盾,纠结,略带感动,压抑,惊心动魄,来到最后一幕略带凄美的温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校园暴力这题材在日本的电影电视剧很常见,而这套韩国电影在这个基调上折射出更多社会现实和人性的阴暗面,这种阴暗面大多数来自电影里人物对自身情感的压抑。永俊压抑着对志雄的爱和背负着一个边缘人群的身份,志雄压抑着童年被欺凌的阴影以及对犯罪父亲又恨又爱的复杂感情,基泽在得知永俊对志雄的感情深感背叛继而决定报复,靠欺凌他人以取得快感的班长学霸其实在掩饰内心的自卑…… 压抑的情感得不到适当的释放往往就导致了人性的扭曲,从而造就了剧中个人的种种行为。
面对对志雄感情的压抑,永俊选择了告白,是全剧的转折点。自此之后,永俊不断幻想着可以更进一步,而志雄却竭力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对于志雄是直是弯,剧中没明显交待,而事实也无需考究。正因为这种游走边缘的矛盾和内心复杂的挣扎,才为故事后段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电影中有过无数次尖锐刺痛我的心的场景,仿佛在永俊和志雄的关系中我看到了以往的自己。“直男是毒药”,这个我早已铭记于心的道理并不能阻止我曾经深深地陷入过这个漩涡当中。时间人物地点,一切都与当年那么的相似,只是我没有像永俊一样鼓起勇气去告白,因为我深知,根本不会有任何结果。我就像志雄一样竭力地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一直压抑到这种情感消失殆尽为止。我以为事情就已经到此为止,当我多年后的今天在电影中看到永俊志雄在一望无际的田园风光中驰骋,以绝美风光的背景拍了一张只属于他们二人的自拍时,泪水早已从我眼眶中滑出。这些画面,在我当年曾经幻想过无数次,却从未实现。
对我来说一部好电影的关键在于能否唤醒我内心深处的共鸣。我一直带着很多问题去看这套电影,发现这套电影想要表达的比我想象中多得多。“只要你考到首尔大,什么都没关系。” 永俊的同志身份曝光,老师是这样跟他说。然后画面一转,他却被以“死基佬”的称呼欺凌。这恰好折射出在韩国精英教育的背景下边缘人群的遭遇。一直觉得韩国对同志都采取一种不友善的态度,韩国同志普遍都竭力掩饰自己的身份,只有在身在国外的时候才会坦然释放自己。我佩服导演的功力,透过这一个视角将韩国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实巧妙地表达出来。
永俊的妈妈被男人甩掉后与永俊在买醉的那一场有句对白让我深刻:“没有什么比在乎别人眼光更傻逼的事了。” 这句对白说得很轻,却分量十足。也许是对这个社会的一记小小的回击,也许在启示着永俊要勇敢面对自己的身份,也许在勉励着其他千千万万还生活在衣柜里的边缘人:“Life is short, have some pride, and carry on."
PS: 志雄永俊骑车那场的背景音乐<Take you away>,赞爆了。
5 ) 黑夜行进者
导演不是单纯在讲述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而是反映了社会的残酷事实,前半部分缓慢的叙述了永俊的不同和对同窗的暗恋,他白天是学校的好学生,夜晚和唯一的同类藏匿在黑暗中,见不得光,偶然默默地一步步接近暗恋对象,平缓的节奏,其中导演埋下了一些伏笔,例如胖子提到过自杀的学霸,当时永俊还嗤之以鼻,没想到自己后来差点走上这条路,还有胖子被打后,他去向老师提到了孤立的问题,老师却只盯着学分,他都不会想到这个问题同样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单是永俊的问题,是各种的都在不断遭受和重复着悲剧的演绎。后半部分物转星移,随同类的离开,永俊在经历一场无法想象的毁灭,被歧视,欺凌,孤立,曾经别人的遭遇重演在他的身上,没有任何的保护,暴露在阳光下的人性如此赤裸裸,像被整个世界抛弃,从此美好的未来都不复存在。导演用极其暴力的手法直观的阐述了如何毁掉一个本该拥有无限未来的好学生,只因他的某些不同。
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方式,和选择爱的人的权利,把自以为得规则强加于别人身上进而去侮辱攻击伤害他人,是最低贱的行为。如果他没有任何的错误或有害于这个世界,那作为人,这个世界也应当起码接纳和尊重他。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进步中才发展到今天的,跨越肤色,种族,语言,分裂与融合,万物都是从无到有,从排斥到接受,人类被创造出来后,没有任何强制必须要怎样,都是在摸索中得到人类的进化。
很明显,这个世界不美好,法制也不够完善,正因为不完善所以更应该修整添加,个人的隐私都应该被得以尊重和保护,而不是一味的攻击迫害。
另外,觉得导演想强调和表达的,是在孤立这点上,志雄最后的以暴制暴,升华出更深的恰是友情。你爱可以,没人会阻止,但在爱之间还存在友情,存在朋友,在对方无法回应时,难道就不是朋友了吗?志雄义无反顾地去为永俊复仇,首先是为了朋友,为了兄弟,这并不牵涉到爱情,我们不一定会在一起,但我们依然是朋友,不会为此而孤立对方。
很感人的影片,导演的立意深刻,着重点发人深思,不光是永俊这样的,还有别的许多不同类型的人,对于无法接受的,至少不要去孤立和伤害他们,
6 ) 同志不易
很久没有给电影写过什么评论,之前在大学的时候是骨灰级腐女,当时对男同非常关注,态度也比较激进。还记得和老爹因为这个争论了一个晚上。(大体是老爹想不通为什么男生会喜欢男生,啊,这故事说来有点话长,争论的原因是老爹在qq上遇到了一个陌生男人,经常找他说话,说他很寂寞,很孤独云云,老爹就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会觉得孤独寂寞,老爹也没细说他们的对话,就说那男的是同性恋,怎么怎么地,然后他觉得同性恋是一种病,我有点激动的说,他们都是正常人,只不过喜欢的是男人而不是女人。。blablabla,就给我爹洗脑起来)
现在因为网络限制,能够看到的男同影片也越来越有限。
夜间飞行是我看的第一部韩国的男同影片。亚洲的同志影片一向以含蓄为主,青少年同志片一般有暴力,欺凌,仗义情节出现。夜间飞行,两个多小时,包含了观众想要看到的一切。
我也不想去分辨哪个是攻,哪个是受,整部影片都在一种暧昧的悬疑的气氛下进行。友情生发出爱情,如果是男女那早就啪啪啪了。但是两个人都尽全力藏着自己的秘密,小心翼翼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最后智雄发疯似的找人要回记忆卡,把所有的怒气,无奈,悔恨发泄的干干净净,我觉得很解气,就算他要去坐牢,我也希望那些蔑视同性恋的人去死。
我不清楚韩国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但从影片表现来看,应该也是压抑了很久的情绪,导演希望通过影片,给与同志群人支持和鼓励,他们不是弱势群体,而是刻意不被关注的一群人,虽然生活在社会的中心,但内心活在社会边缘的人。
身边也有朋友是同志,男女都有,他们都曾经对出柜这件事情,非常害怕也非常无奈。影片里的他们,一个已经完全接受了自己的性取向,但是不敢对朋友,对家人说。另一个是怎么也不肯接受自己是同志,为了证明自己还和女人做爱。
从头到尾,智雄都没有说过 恶心这两个字。倒是戴眼镜的胖子,最后背叛了他们,因为觉得他们很恶心。
最后的分别,也是最让人感动的几分钟,十指相扣,泪流满面,“不要走”
智雄承认了自己的感情,面对自己的特殊。
顺便说一下,片尾曲好好听。
疼痛青春。坚硬带刺的外壳下是脆弱敏感的心,世界太坏,只能用伪装去与之对抗。最后两张火车票填补了似有若无的感情线,是爱情还是友情已经不重要了,两颗孤独的心靠在了一起。“韩国最南的火车站知道在哪儿吗?是丽水。最后一班火车时间8点。我们一起逃走吧。”
西吧,太虐了,看到心塞到根,这个世界不美好,这个社会到处是黑暗,法制制度不完善,人生就轻易被毁灭,虽然不提倡以暴治暴,但最后那段太爽了
年度最心塞电影,俩货一定要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啊!
李宋喜一绝对是现在亚洲最好的同志片导演,没有之一。尤其是李宋喜一的作品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无病呻吟,是绝对的有的放矢。总是能够直击韩国乃至整个亚洲的真实环境。在演员的挑选和对演员的调教上也很有功底,点赞没得多说。
如果能高举火把 谁愿在夜间潜行
这类故事看着太虐,那个小攻的演技实在是太糟心了,越演越直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这种片子如果是10年前拍出来,应该会很招人喜欢,这年头还拍这一套,有点过时了,见怪不怪了。
韩国近年最好的同志电影。 李宋熙日没有迎合耽美的幻想,而是坚定延续了他最擅长的“酷儿之痛”题材。暗恋、霸凌、友情、背叛,那些细小的阴暗与绝望,就像冬天的阳光照得人心一片冰冷...
好痛!!!!!!看完好痛!!!!!攻平时对受不理不睬,受被bully攻直接冲到学校要记忆卡那段太!帅!啦!!!!!!!!!!请两位继续演电影!!!!
哪里是直男是毒药啊,但凡不爱你的人都是毒药
很值得一看,虽然很长。没有字幕也貌似不太影响,今年最棒的同志电影。
另一个学校的基友在转学的前一夜与申道别,回过头泪流满面的那一幕,还有韩志雄为申暴走夺取记忆卡那段,感动只是因为让我为他庆幸有这样的朋友真好.两张车票已经足够填满感情线.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791871
文艺腔的老套故事却让人不拉进度条不看表。翻译名选的很好,夜间飞行,黑暗、压抑、孤单与渴望。台词很重要,交代了智雄性格形成的原因。基友问永俊,表白的时候对方吐了么?无尽自嘲。永俊喜欢上智雄某种程度上是幸运的,哪怕他不爱他。却是可以一起在夜间飞行的人。PS:吐槽志雄演得不弯真的看懂了?
完美!!!摄影、配乐、构图、调度,样样都完美!帅哥、叛逆、青春、打架、尿尿、直男、恋鞋、裸露、Jack'd、十七岁的单车、gay吧、抽烟、制服、暹罗之恋里的孤独……所有同性恋电影该有的一应俱全!看到最后我燃了,眼前是他俩上火车私奔,像翱翔在天空的飞机自由自在永不分离!够了,满分!!!
霸道攻大人阿西吧挂嘴边,喜得忠犬种马受一枚。爱谁不行非挑战高难度暗恋问题少年,人家是战斗力一级棒的老大没错,但人家各种缺爱各种秘密不是随随便便能扑到的。最后攻大人那段你敢搞我老婆我弄不死你,实在良心太燃少女心导致我最后HE了我还没进入状态。有点作,才是青春。
“韩国最南的火车站知道在哪儿吗?咦?是丽水。切,我还以为在釜山呢。最后一班火车时间…8点。我们…一起逃走吧?”永俊本以为志雄没有放在心上,可是最后志雄默默买好了两张去丽水的车票,握着他的手说别走,不要留我一个人。魂蛋,我就预感不能看,哭死我了……
小胡子兄真的是GAY?没看出来他喜欢可爱的男一号,就算最后他干了一架也没觉得他的是爱,不看好他俩在一起(但是这个CP属性不错哈哈哈)故事也太虐了,男主角很不错,可惜好孩子遇到了这些操蛋事儿
冲着最后十六分钟,打五星。
在公司看完的,强忍住没哭出来,太鸡巴虐了。
他到底是有多不快乐,青春之痛成长之痛深柜之痛。叙事很平和,即使是后半段比较热烈的情节都表达得很稳健。用两个小时的伤害来换取最后一秒钟的温情,还会被打动。
最後那句寂寞得要死,真是張力十足!充分把前面的情感貫穿成壓抑的情緒,即使爆發了,卻仍舊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