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3日23点08分,我看完这部关于死亡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在豆瓣里只有21条影评,1082条短评,我突然想留下一些看完的痕迹。我记得很久以前我也想过跟赫尔佐格一样的问题,那就是死刑的意义究竟是什么,那是初中的时候,学校有个女学姐遭遇了强奸,那个犯人后来被判处了,学校传闻说是死刑,那便是我第一次对死刑有了最直接的印象,也是我第一次去想死刑存在的价值,那时候满心充满了对那个女生的同情和对犯人的憎恨,觉得做错事被惩罚是绝对正义的,也是死刑存在的意义。今天看了这部电影,我突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看法,死刑的意义就究竟是什么?死刑究竟是为了抚慰生者,还是惩罚罪人,亦或是震慑世人?惩罚犯人可以抚慰生者么?短期生者解恨,长期是否也会有后悔?犯人也有亲人朋友,他们的死也会给他们带来痛苦吧?是为了震慑世人么?可是更多的犯罪并非蓄谋已久,真的又有用么?可是反过来,这样的疑问却也同样存在,如果不判处死刑,那生者心目中的怨又从哪里释放,如果不能杀人偿命,那世人又如何看待犯罪的代价呢。过往我总是单纯想的是律法的公平,可是当探讨死刑回归到人本身,而这个人,到底该怎样对待呢。
我脑中却也想不通了。大晚上,愁得慌,不想了,该睡了,可能等我以后人生经验积累多了,再去看待这个问题,可能有些疑问可以解开吧。仅作记录。
看得非常非常震撼。导演提问的方式也很不一样:赫尔佐格果然厉害,他的纪录片,都是真的“记录”,并无塞给观众任何观点。而这本来就是很震动人的话题,死囚的处刑。看过《死囚漫步》仍旧会觉得真人真事太让人叹息。
Staring into the abyss, I see nothing but sound and fury.
http://www.56.com/u80/v_Njc0NzU4Mjk.html
等价交换~~没有任何理由能抹杀你所做的!对于为己之欲而亡人者原谅是一种奢侈~你能做的只能是补偿及有限的时间里自我审视!!对于那些为其他的呢?为复仇;为保护他人;为了所谓道德与所谓的正义的~我想知道我们要如何区别
三星半。
不加任何情感观点的“纪录”
赫尔佐格探讨死刑纪录片
残忍希望皆为人本 生活在同一片大地上的人对死亡和生命的体悟也惊人一致
真是渐入佳境。越往后看感触越深。导演提问的方式很特别,对犯案过程他只问了警长,而对被害人家属还是凶手及其家属,他只问“感觉“,于是就能发现再好的人和再坏的人很多感受都是相通的。 我不知道他对死刑的立场,但是我到最后就完全被这种”相通性“收买了,也开始怀疑死刑的公正性
谁也无权剥夺他人生存的权利,死亡砸在身体和心灵上的沉重无奈,荷疯再次探索生命中黑暗的极致,当你甘愿被这深渊吸附,你真的回家了。
荷索這次關注死刑,浪漫筆觸細膩的挑起傷痛再輕輕的放下
看了一半看不下去。和赫尔佐格聊天应该很愉快,不过这次的聊天对象实在boring了点
这记录片里的所有老百姓感觉都像科恩兄弟电影里的演员,长得也像。绝逼神了。哪找一个事儿,攒这么一帮人。
这部纪录片的重点是应该如何面对死刑,以命抵命的做法带来的只有虚无,法律以时间和生命的方式原谅罪犯,但人心却很难,而上帝却已经宽恕了所有人。同样的罪行,因为一点仁慈,结果一个生一个死。一部真正的伟大的纪录片,骨子里尽是悲哀,当一位罪犯父亲设想另一种人生,不觉得让人泪下。★★★★★
对于某些有罪之来说,死是让他们重新归于平静的最好方式,他们解脱了,但活着的人却永受悲痛与煎熬。(你凝视深渊良久,深渊也会回望你。——尼采)
推荐两个同题材更好的: 想起了中国的沈阳三八大案纪实纪录片,就是杀害出租车司机抢车犯案的那个,对5个死刑犯的采访。还有基耶洛夫斯基十诫之杀人短片电影版。赫尔佐格与被判处死刑的杀人犯和受害者亲属以及案件相关的各色人士交谈和讨论,探讨了人性极端状况的话题。影片冷酷而阴郁,它逼观众面对这一道德模糊的领域。而从影片的片名也能看出赫尔佐格借此“凝望人类灵魂深渊”的目的。接受过赫尔佐格第一次采访后六个星期,死囚詹姆斯·巴恩斯写信给赫尔佐格,暗示他将再供出自己犯下的两件命案。他后来确实招供。废除死刑是赫尔佐格的想法,可以看到,除了死囚之外,整个死刑执行的相关人员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Herzog did no wrong in my notebook!
7/10
不像以往的小赫赫……看完后我更坚定的支持死刑了!因为我们不需要对不尊重他人生命的人给予其生的必要
那辆车一直停在那里。后来,在车厢内长出了一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