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看这片的只是当做一个套路励志片来看的,没有抱太多期待。这部片子诚然有些中规中矩,但是片中的乡村景色配上久石让的音乐,还是让人觉得很有味道。miho的笑容也拉我入了她的坑……这么想着就觉得还是给这片多写点东西,特地找了书来看,发现电影中很多看似匪夷所思的细节其实是主人公本身的事迹,不得不说这个故事在剧情的发挥空间本身就不大,导演选择家人互相支持作为切入点,其实也是很讨巧的,演员也演出了那种诚挚而又朴素的感觉,励志片很常见,但在风景如画的津轻乡村一心一意地为梦想前进却是个比较别致的设定,有种更空灵而单纯的感觉,看完后温馨的感觉久久难忘。
下面是几个个人比较印象深的点:
1.秋则因为是次子,所以无须继承家里的田地,也能相对自由地去东京工作。但后来他大哥去了自卫队,才被父母叫回来的,又正好赶上了台风,在这期间将在东京进行成本管理的工作与农业联系起来,对大规模农业产生了兴趣,才留下来的,片中强化了与美荣子的爱情因素,也算是为了让人物形象更鲜明些吧。
2.最欣赏秋则的一点其实是他的好奇心,他从小对机械兴趣很大,书中还说『如果不是因为出生在昭和二十年代的津轻,也许他能成为赛车调整工程师等职业吧』。但他的好奇心是全方面的,后来为了农业一心钻研,也是被这种单纯的好奇心所驱使。与其说他是个坚强的人,倒不如说他是个有开拓者气质的人,为了好奇心就能激发出强大的行动力,这也是他单纯可爱的地方。
3.开头描绘了秋则小时候『作死』的几段经历,都通过夸张的喜剧化效果来呈现,摩托车像火箭一样飞出去,人被音响炸飞,都是很有趣的细节,遗憾的是后来没见到这种处理手法了。
4.现实中木村的妻子叫美千子,木村家两位长辈也都健在。入赘的理由是要经营木村家的农业。电影中则设定山崎努孤身一人,妻子早亡,似乎演技也带上了些《入殓师》中社长的气质。
5.秋则最早的兴趣其实是大规模的玉米地耕作,本家在他入赘时还送了他一块玉米地和一块果园,他购买了进口拖拉机。后来妻子农药过敏,他又接触到了《自然农法》的理念,才将兴趣转移到了苹果种植上。
6.木村第一次试验无农药苹果其实是在他自己家送的那一块果园上,按他的说法,是因为这块地是在他小时候开垦的,是『充满了回忆的地方』。
7.书中对秋则的妻子着墨不多,但秋则研究无农药苹果的动机确实是为了妻子的病。片中两人感情几乎成了主线,救助妻子的家人之爱成为了秋则的重要动力,而美荣子也并不是单纯地顺应丈夫,而是在自己对他的理解上而支持的。“你是傻瓜吗”这句话成为了两人的暗语,美荣子选择嫁给秋则可能也就是因为他的这种单纯吧,所以当后来秋则不会笑了的时候,她所显示出的失望与落寞是远比生活的困窘更深刻的。
8.大女儿的金句『放弃的话,我们是因为什么才变得这么穷?』是单独对妈妈说的,而妈妈觉得秋则此时已经绝望,即使这种话也只会给他带来压力,所以没对他说。
9.书中秋则也确实是在自杀时发现那颗野生苹果树的,不知是不是艺术加工。但是这样,才能说明真正是奇迹吧,并不是坚持了就有回报,有时还真的需要奇迹般的运气。
10.跟一个朋友讨论《哪啊哪啊神去村》的时候,他说那片子最大的特色是表现了一种道家式的自然观,表现了对自然界的一种敬重。放在本片中也同样适用,秋则跟苹果树对话,请求它们『不要枯萎』,还有苹果开花后对树的感谢,粗看很荒唐可笑,但正是这样才让人感到秋则在保持好奇的同时也对自然保持着尊重,他是真心想要知道答案,为此过的是一种近似于求道者的精神生活。而无农药苹果的精髓也确实不在于人付出多大的努力,就算再怎么努力用手抓虫子,依旧免不了果树枯萎的命运。这一自然农法的成功是以敬畏自然之道为前提的。
11.秋则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在村里原来有很多朋友。但他其实是个比较在意别人看法的人,他觉得如果能有一个地方『没有人打扰,能让他专心试验』就好了,所以才刻意起早贪黑,为的就是避人耳目。
12.秋则与自己父母断绝关系后,母亲不放心还偷偷给他送米,电影把这段放在了比较靠后的位置,其实会让人产生些误解。
13.秋则在夜总会打工也确有其事,因为他乐观开朗,跟夜总会的人处得很好,别人知道他没钱吃饭还轮流给他做便当。他一开始并不好意思去打工,但因为苹果种植有了突破后斗志上升,所以才有『自尊什么的,早就扔进垃圾堆了』,觉得为了梦想,什么都可以做,才会去从事那样的工作。
14.苹果开花时,有一排树,因为之前没有跟它们说『请不要枯萎』,结果就真的没有开花,这也更刺激到了秋则,让他觉得是自己的错。
15.苹果结果后,其实木村在让苹果能卖出去这事上还下了很大工夫。因为一开始苹果太小,卖相不好,一年的收成只卖了将近一万日元。他去大阪卖苹果,竟然直接把苹果寄到了大阪车站,被工作人员骂了一顿,秋则为了安抚让他们尝了苹果,这也就是片尾那个一脸喜气尝了苹果的秃头的原型。
16.秋则本人并不希望他的苹果成为偶尔消费的奢侈品,而希望能像有农药苹果一样低成本得到普及,也不准备为此申请专利。这种为他人着想的单纯其实还是很令人感动的。
17.关于『津轻之魂』,一开始觉得有点夸张,后来得知青森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苹果种植面临危机时为了生存(因为没有其他的生存手段)非常拼的用手捉虫保护果树,这才觉得果树确实寄托了青森人的乡土精神。
总之,看过书后才发现导演是力图忠于原作的,情节也很多依靠了miho的方言旁白推动(这方言好轻飘飘的感觉)这也导致单看电影觉得剧情有些碎片化,甚至不太能理解秋则。秋则确实是个傻瓜,但正因如此,『才想要知道更多的事情』,才懂得向自然学习,这又成了他的聪明之处。好在有人能理解他的傻并一直陪伴他,结尾美荣子的笑容我是忘不掉了。
这是一部很励志的心灵鸡汤片。讲的是从小就热爱现代工业的秋则为了家人投身到传统农业上,为了培育无农药苹果,他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多次碰壁却不放弃,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性格才造就了他的成功,当然,美荣子和他老丈人的无条件支持也是让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不过让我困惑的一点是秋则如此聪明好学的人竟然不知道生态共生观念。改革不易,没有秋则这种“疯子”就没有日本的发展。
终于领悟了为什么无农药栽培苹果那么贵了。好好对待每一个无农药栽培水果,便是对每一位栽培人的尊重。
不疯魔不成活的丈夫、默默支撑着整个家庭的妻子、几乎散尽家产支持女婿事业的岳父、自小便懂事乖巧的女儿,长达十一年的坚持不懈换来的“奇迹”的收成。倘若没有成功呢?这种堪称“狂热”的励志成功学的关键在于“成功”二字。然而,“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仿佛有着一种奇特的魔力,就好似刺破了雾霭重重、浮云蔽日的那一束光......全片最感人的其实是体现了爱与信任的暖心和伟大。青森风光美不胜收,久石让配乐鼎力加持,菅野美穗展现宇宙级治愈笑容。
主旋律心灵鸡汤拍得这样真挚,其实不错了。
比感动更多的是生气
最感动我的画面就是爷爷不管别人的眼光,爬着梯子一起一只一只抓虫……想放弃的时候,孩子冲出来说不可以,不然这么多年为了什么变得这么穷。然后就当场病倒了。最绝望的时候,居然半夜孩子生病连车都借不到。那是真的绝望。原本狂热的去做一件事,就已经无所谓别人的眼光,可是家人一起受苦滋味不好受
天哪菅野美穗笑起來有一種魔力,讓人好想娶她。
又一出治愈剂;相比一直默默支持的岳父,马后炮的父母岂非太虚伪?相守坚持11年诚然可贵,但一味理想美化,只能削弱感染力;旁白和视角都颇有混杂,还是比较电视剧的拍法。
不定期需要被日影治愈,中村义洋X吉田智子X久石让X山崎努X阿部隆史X菅野美穗,不错的选择。种苹果,编舟纪,这种细水长流的态度也只有日本导演能拍得出来了。比起中式乡村苦逼兮,日系乡村小清新明显更适合我
什么奇迹啊?奇迹是第一年尝试第二年结果。不是这样一家人耗11年走到穷途末路,倾尽家财,历尽艰辛苦楚、排挤和误解,来到自杀这一步才被老天提示谜底,一丝幸运眷顾也没有。所以男主愤慨问天:你干嘛现在才告诉我?全村人包括父母给予的冷眼,大概就像对一个踏上吸毒不归路、无可救药者的蔑视与无奈。
2015年8月10日看过,讲的是一个日本普通农民希望通过自然种植方法种苹果。这个故事里有两点很重要:1.社会与种地一样,不能思维几个显而易见的因素,而要尽量制造生态圈,让其自然发展。2.自尊没有这么重要,为了坚持能够失去些所谓的尊严,并没有什么关系。
其实影片的前三分之二都是较压抑的,甚至一度让人失去了观影的兴趣,但就像剧情呈现的那样,只要坚持下来,也许就能看见奇迹的一刻。感觉菅野姐姐老是演这类角色,每次都是苦逼脸,阿部隆史不用说了,基本把把精彩。再次向职人精神致敬!
有几次,差点看哭了,我一大男人,泪点不至于这么低,于是控制住自己。结尾,当夫妻俩大笑起来,其实,是笑中含泪。这是一部关于有梦就有希望的电影,人,一定先要有梦,然后,就能照亮现实,无论这个梦有多苦,坚持,才有希望!
尊重大自然的力量。
由于真人真事,加上剧情中真觉得男主有些犯二,不能留一块地继续种苹果维持生计么,只有看到希望了才有人来帮助你,当你陷入绝境的时候也不会有人因为生命垂危来帮助你。
被身边的人理解被身边的人爱着,男主好幸福。虽然精神可嘉,但是全副身家都拿去做实验好像对家人不太负责,最气的是,他居然要去自杀,好自私,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就打算拍屁股走人,看到那段我真的太生气了。
因为是真实事件改编,看起来还是挺添堵的。木村探索无农药种植方法,又不妨碍别人,不懂为什么全村都要孤立他家。他这么聪明好学的人,竟然不晓得共生原则,反而找了八年农药替代品。难道不该从一开始就试验各种共生作物吗?没看原著,不知最终种植方法有没有弊端,至今未全球普及也是奇怪。
最开始还想着弄一块地试验,后来把所有的地都投入试验,完全不顾及家人日常生活,这得是多偏执啊。家人还支持,更疯狂。最后解决之道竟然不是多年的试验结果,为这种精神加一分。但在现实中,怎么都不会接受
上战场的觉悟,橡皮擦三等分,吃饭时不愿放下书包,忘记问候的枯树,苹果不离手……连务农改良都要改到置之死地而后生,既暖心又残酷,不容易
阿部隆史演得也太用力了吧……全片完美展示了只有世界观没有方法论的惨
久违的五星,久违的久石让,久违的温情戏....许久没有一部电影让我有给五星的冲动,直到这一部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