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拆弹专家2》过来的。
剧本内核上有一定相似,或者说主题上是完全相同,复生会=赤柬恐怖分子,紫雨生化武器=核弹大卫,失忆的多特=失忆的潘乘风,周华健+陈冲=倪妮,当然也不是照搬照抄,但不可否认,失忆的恐怖分子被警方利用成为卧底的故事内核是极度雷同的。
《紫雨风暴》对于反派boss及其赤柬队伍的塑造远胜于《拆弹专家2》,一来加入了真真实实的1975年红色 高棉历史事件作为本片大反派“食客”桑兰迪的人物背景,加深了食客的目的性和悲剧性。二来食客饰演者甘国亮是著名电影电视剧制作人,第一次看他的演出,没想到如此到位,邪气之重,演技之深,第二次出场已经带有极强的压迫感,白胡须白头发,随着步伐迈进,众人面部的光圈被食客影子覆盖,黑暗笼罩之下,更为凸显食客开创历史新纪元决心。另外一个反派角色值得一提的是何超仪饰演的观艾,台词不多,眼神犀利,正是一个眼神就能表达千言万语,动作戏也是出色。
至于警方队伍,主要是ATF反恐怖活动部队,主管是周华健饰演的马立,可以对应《拆弹专家2》倪妮的庞玲。可惜该角色的发挥度不高,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反恐队伍对比反派阵营,弱化了太多,几乎每执行一次任务就会死掉一个队伍主力,开始不久的唐文龙被扔下楼,中间段落的女督察被撞出汽车滑了整整十几米,后面的陈豪中枪,无一幸免。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战力设置,警方每次行动都被赤柬分子这边牵着鼻子走,好不容易把多特伪造成卧底,也成功追击到食客等人的行踪,却总被赤柬分子找到办法逃脱,不过这也是戏剧需要,不必过于苛求,《拆弹专家2》里面的潘乘风也是拖着义肢连续两次逃脱了反恐特勤队、重案组加起来十几人的追捕,动作商业片还是要让观众觉得精彩刺激才是最为重要的。
本片的绝对核心人物,《紫雨风暴》和《拆弹专家2》一样,都是绝对的大男主,几乎所有的剧情发展和故事线索都是由男主角的行为带起的。《紫雨风暴》里,吴彦祖饰演的多特一开场就因执行任务脑部受到撞击失去记忆,警方发现他是赤柬恐怖分子食客的儿子,于是将计就计,对多特进行记忆植入和伪造警察卧底身份,随后多特潜伏回食客身边,随着记忆一点一点的恢复,重拾人性的多特近乎崩溃……这个角色非常具有张力,复杂身份的正邪变换,三观不同的冲击交战,过去现在的艰难困局,不过可惜的是,当时刚出道没多久的吴彦祖身肩大任,奈何演技青涩,没有太多演出经验,加上吃力的粤语对白,导致吴彦祖在出演多特时非常容易“七情上面”,表情扭曲,紧皱眉头,部分段落更像在出演一个精神病患者,不过在剧情上也同属合理,陈冲饰演的心理医生有说过多特很容易受到过去记忆和现在伪造记忆的双重影响下人格分裂,但吴彦祖的演技在对戏甘国亮和何超仪时更显力不从心,如果当时吴彦祖的表现能更好点,提名最佳男主角还是有相当大的机会。
至于本片政治隐喻,其实已经相当明显了。《紫雨风暴》是启发于成龙的《我是谁》,陈德森和陈木胜都是当年成龙的左右手,于是成龙担任了《紫雨风暴》的监制,男主角吴彦祖也是成龙和经纪人陈自强力推的新人。《我是谁》本身就是香港人对97回归背景下的作品之一,片名就带着强烈的身份困惑,而《紫雨风暴》去得更尽,全片都营造出一种末日氛围和历史进程包裹下的时代悲歌,从开头的柬埔寨历史事件,到片尾的启德机场停运,香港国际机场通航,套入了真实事件为剧情服务,反派设定更是直接用了赤柬分子。本片的最大杀伤力武器—紫雨生化毒液,来自北韩,也就是朝鲜,又为电影增添了不一样的政治味道。
电影是不错的,可是时机不对,所以没红! 吴彦祖听说很出彩才去看的,不过我觉得悲情不适合他!
两星半;都是革命惹的祸。其实电影野心很大,借着一瓶紫色小药水大打科幻牌,警匪牌,只是较弱的剧情和特效实在让片子国际不起来。陈冲随时一副出戏的游离状,电影里实在显不出她的好莱坞样。陈导的片子也只有《十月围城》可看性强一些了。
开头出场的是黄建新,然后华健哥闪亮登场;这还没完,打酱油的有谭耀文,心理医生是陈冲演的,看口型是说国语。
《拆弹专家2》对比这部电影的主角人物反转,不能说一模一样,但可以说极度雷同。“党的孩子,也是我们的孩子”,连政治隐喻都同步走。是不是连倪妮也是照着陈冲催眠吴彦祖说“乌黑长发、大大眼睛”找的?邱礼涛亲自借鉴老片啊/ 这部上个世纪末的老片摄影挺好的,剧作更不必说,表演和今天对比也说得过去。毕竟都是真年轻力量,和久经10来年的老态香港电影比起来,养眼多了。
补打卡两个,小时候曾经看过,这次因拆弹2重温,我一中年大叔都感慨吴彦祖太帅了,一棱一角如雕塑般面庞,郭襄李绮红好嫩啊,摄影20年后看也可圈可点。周华健演技真的出戏。回归两年后的片子,不得不怀疑导演夹杂私货,阿祖身份认同来隐喻,红色高棉,独裁到最后得离境。
这片在豆瓣不封神没有道理啊。恐怖分子失忆后植入新记忆,即使唤醒真实记忆也选择自我救赎,以及白发大boss等等,在二十二年后,《紫雨风暴》以《拆弹专家2》的形式还魂,口碑和票房大爆。致敬经典港片。
确实是《拆弹专家2》的剧本原型,甚至还有许些新浪潮遗风,但显然被后来者压了一头:与潘乘风因为目睹同事被虐而转变不同,多特在电影中多数时候都处于迷茫的状态,最后的转变应归结于“信仰不再坚定”,也就将统率文本的核心落到了信仰与政治指涉上。问题在于,电影始终是以香港人的资本主义视角来呈现“越共”这个“异端”的面貌,影片没有真正拍出越共与普通恐怖分子的区别(也就是认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如此这般则片中对“信仰”的描述是缺乏说服力的,文本的核心,遁入了空虚,电影的表意也就只能是一片混沌了。相较于《拆弹2》,本片的文本因素复杂得多:既有政治指涉,还有心理学/哲学探究,再加上传统的警匪主题。然而文本素质并不足以承载如此多的内容,最终内容大于形式,也就在混沌之中不了了之。言多必失,不妨专执一言,胜过森罗万象
剧本很讨巧,细节方面受技术限制,可以原谅
可能是我看的第一部吴彦祖的片(游园惊梦,刑杀之法),这次发现大反派是甘国亮,但当时识得李绮虹。陈冲的角色现在看又蠢又坏。科技感这个东西很快就过时,99年的电影录像带感很重,可能镜头太爱倾斜运动。动作设计很妙,以小搏大又能和机场环境结合。中环爆炸逃出来的全是西装人,好可怕(201224再看认出黄建新)
看的第1部吴彦祖主演的电影 就对他的演技没留下好映象
黄建新初初领导恐怖分子,陈冲负责半路洗脑,周华健始终冲锋陷阵,吴彦祖左右摇摆背叛组织。生化武器来自朝鲜,途中由赤柬运去香港引爆。由于吴彦祖帅的过分,导致一些情节不太可信。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香港电影永恒的主题。
恐怖分子的设定居然是红色高棉……由于周华健的存在,本片完全无法展开情绪
这种剧作扎实的类型片,所有演员演技都不在线,还是蛮少见的。
多特这个角色对Daniel来说难度有点大了,看出他尽了很大努力,虽然做来做去都是那几个表情。周华健算是意外,演出得很有诚意,效果也不错。何超仪是最大亮点,加起来可能一共没有十句台词,但是每一个眼神都精准到足以代替语言。故事有点扯,不过收放还是很自如。金培达的配乐有增色。
最后一段水道戏的灯光不错。
中国版碟中谍,剧本很好,各种冲突和悬念设置都很棒。奈何导演水平实在不敢恭维。意识形态的对抗,越南其实想隐喻大陆吧。
多给吴彦祖一星,最帅的时候
这个还不错,虽然搭配了失忆,反间等港产枪战片必备狗血情节,可是搭上了纯朴的柬埔寨原生态闪回就有味道了,吴彦祖的炮头我喜欢啊,确切的是我喜欢炮头的男银啊~~~~
吴彦祖周华健陈冲合演动作片,这是多么奇葩的一个组合啊!眼界很开格局很大,这在港片里实属难得,把演员和地点换一下放在好莱坞也完全是中上级别的良品。陈德森一向喜欢为动作片披上一件历史的外衣以彰显内涵,这种尝试终于在《十月围城》里得到了回报。吴彦祖在片中的表演无疑为其后《门徒》做了铺垫
咱家老三帅啊那个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