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然后呢?
大冬天要把我双手放在键盘上敲字不是为了赶作业说明有点什么真的触动到我了。
比如最近在看的美剧《Mad men》。六十年代的美国,大胸丰腰巨臀的女人穿着细跟皮质高跟鞋在办公室里晃荡,她们只能做秘书;用袖扣系细窄领带的男人拿着威士忌在商场上厮杀,他们只能做大男人;穿着蓬蓬裙头发弯曲的刚刚好的家庭主妇,她们只能在知道丈夫外遇后继续欺骗自己;烟酒不离手头发服帖的粘在头上的男人寻花问柳,他们却在电梯里为陌生的女士脱帽。
矛盾而压抑的时代,一切都似行云流水般缓慢的行进,所有的波澜不惊都深埋在那些烟酒构成的夜晚。
无论哪个时代,我们生活的实质似乎都是如此。全部力量乃至自我欺骗去支持表面的强大,反讽不仅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注脚。
六十年代女性解放运动还未高涨,大多数女人的生活目标是找一个好男人然后嫁掉。但恐怖的问题是,然后呢?
今天女性解放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李银河的名字不再摆在王小波后面,但所有的女人依然面对困境。
以前的女人是嫁到一个好男人,然后发现丈夫外遇的某个深夜自问,然后呢?生活该往何处?
现在的女人是在未嫁之时,甚至未找到个男人之时,开始不停地追问,然后呢?生活该往何处?
动人的情话要这样说,世事浮沉,终觅一人,将我“静静收藏,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可是,然后呢?
男一号DON成长背景离奇,经历坎坷,艳遇不断。一边是拼尽全力的构筑和维护一个家,一边是近乎疯狂的伤害和摧毁一个家。是同一个家。
或许缺乏保护和安全感的成长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拼命地寻找安全感,比如像所有人一样建造一个貌似坚不可摧的家,还有深层次的,我们已经习惯在动荡中谋求安稳,需要不断地摧毁来测试他人及自身以及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否牢固。所以,我们不停地追问,然后呢?
刚看到第二季,Mad men ,然后呢?
2 ) 人格的形式感
刘天昭有篇文章:《人格的形式感》,讲的很好:
“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格魅力,可能特别多时候就是一个形式感。
一开始你要与别人不同,能够被从人海中辨认出来,这时候别人是反衬你的背景。之后你要让那些关注你的人感到你有内容可以被阅读,故事讲起来里面有曲折,包裹抖出来里面有惊喜。这时候你自己要做自己的反衬,你要够丰富,够复杂,甚至够矛盾。
传说中的性格张力,大概是这么一回事吧。”
“对比和曲折通常更能吸引人,对凡夫俗子来说,没有转折没有起伏的东西让人无法深入,感到乏味。”
这也是为啥“闷骚”通常比较招人喜欢:表面普普通通波澜不惊,但是往里面一走一看,碰到一个与外表截然相反的丰富的世界,“对比和曲折”让人感到有趣和新鲜。
《广告狂人》正好可以这样解读:剧集表面上平淡无奇,第一季看下来都没感觉到啥惊喜,但是慢慢地,跟着编剧一直走下去,你看到了丰富的角色设置和无数的别有意味的细节,一个表面上还比较保守平庸实则暗流涌动一切蠢蠢欲动的时代。
闷骚的《广告狂人》讲述了一个闷骚的六零年代,让人惊喜异常爱不释手。
3 ) 每个女人都是福尔摩斯——广告狂人第二季(8)
看着贝蒂开始焦虑紧张地在丈夫唐的衣帽间里一件一件衣服拿到鼻子跟前去闻,看着她抓狂地去他的书房翻箱倒柜……大脑递给我这么一句话——每个女人都是福尔摩斯。
说实话,看到现在,和唐have an affair有几个人吧,我很好奇编剧的安排:贝蒂一直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我个人觉得女性是异常敏感的,尤其在这种事情上)在贝蒂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他们绝对是值得艳羡的一对:贝蒂美貌性感温柔教养好的主妇,漂亮可爱的小女儿儿子,唐人才一表才华横溢事业如风顺水,住着大房子,有凯迪拉克开,时不时可以野炊举办party。
到了第二季第八集,贝蒂知道唐有外遇(天知道这都第几个了),在一个party上,那天贝蒂光彩照人,远远看着那个男人她的丈夫英俊潇洒的唐,她身旁的唐的广告片喜剧演员吉米说:你知道他们俩有什么事吗?边说边给贝蒂示意站在远处的交谈甚欢的唐和他自己的老婆,贝蒂脸都绿了吧(影片中没看出来)说请你别说了,说完起身走开。
晚宴结束后唐开着新买的凯迪拉克,贝蒂坐在旁边,各自怀揣心事,气氛压抑,他们一路无言。对,贝蒂没有离开party在车上就马上质问唐,回到家他们也什么都没说。只是那天很早估计凌晨吧,贝蒂去骑马了,一身汗精疲力尽回到家,唐才醒来,问她,不是星期六吗?你几点起来的?贝蒂说:我不知道。
下来贝蒂和唐在家里举行了一个小型party,来的都是唐的同事夫妇,席间,他们和唐一起开玩笑,大约是是说就知道贝蒂举行party会买喜力,这让贝蒂觉得尴尬,因为她一个人不大明白他们在说什么啊在笑,而且这事似乎与她有那么点关系。(当然我要说的不是这个)
party结束后,唐在看电视,贝蒂打发走佣人后走到电视机前直接关掉了电视机,
唐:嘿。
贝蒂:你让我难堪。
唐(莫名地):你在说什么?
贝蒂:你让我难堪。
唐(莫名疑惑地):我干什么了?
贝蒂:你知道我会买那种啤酒。
唐(放松):那又怎么样?
贝蒂:因为你非常了解我,你了解我的一切你们在说什么?
唐:贝蒂,我经常把我们的生活用在工作上,然后我的薪水就是从那里来的。
贝蒂:然后你笑了,你们都笑了。一定很好笑吧?
唐:拜托。你理解错了。
贝蒂(语气缓慢更重地):你让。我。难。堪。
唐: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贝蒂:你从来不是故意的,你总是随心所欲。我一直在忍,因为没有人知道实情,没有人会记得。
唐:你知道他们会记得什么?blabla.拜托了,你别想了,我们上楼吧(指要休息)
贝蒂:我不睡觉。除非你告诉我,为什么你一定要羞辱我?
唐:贝蒂,你这个样子我没法和你说话,你在小题大做。说完转身要上楼。
贝蒂跟着两步说:我知道你和那个女人的事。(说完松了口气的样子,像是忍了太久定下决心才说出来,好吧,这才是贝蒂要说的事情)
唐:什么?贝蒂:该死,唐,我知道你有外遇。(语气递进激动哭腔)好吧大家去看吧(
http://tv.sohu.com/20111222/n329922414.shtml)
总之贝蒂说出来了,表明她知道了。我却看着越来越害怕,因为接下来就看唐怎么应对了?当然当场他各种否认。第二天他像往常那样去上班。但我不知道他会怎么办?他们要怎么办?唐上班后,就发生了本文开头那两句的情景。我只是在想,贝蒂正在一条线上往下走,这条线走下去按照套路,会毁掉她的家庭,离婚看起来在所难免,除非唐回头求她原谅,再也不,但之后的生活唐要是做到了,他大约是要感到些无趣的,男人ms都喜欢冒这个险。
于是大脑让我开始拧巴另一个我自己也觉得白痴的问题:为什么就不能好好的在一起到老呢?为什呢?那么难吗?为什么贝蒂就不能永远不知道呢?她要不知道,她便不需要当福尔摩斯,可怜的福尔摩斯。反正就是为什么不能活着的时候就爱一个人呢?我yy下简直觉得自己没问题啊,我可以爱出各种花样来,一辈子爱一个人都爱不完啊,哪有时间精力去分心。。但我依然会小小动摇,这时候我特别想知道宇宙的历史上有没有在有生之年只真心爱一个人呢的人呢?那种哪怕平淡无聊的时光。。。。好吧,我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其实我是讨厌无趣的,当然我说的那种平淡无聊的时光,是就算在那样的日子里,我也可以爱得不同,因为时空无一重复过,我珍惜与你的每时每地。。。
只看到第8集还没完,为贝蒂祈祷吧。。希望她身上的福尔摩斯不要把她推向绝境。。但怎么又不算绝境呢?寄希望与唐?。或者为唐祈祷吧,希望贝蒂原谅他。。
4 ) 难得的美剧
其实力荐或许只适合喜欢广告或者说与广告有关的受众.
几乎每一集的结束导演都用"拉镜头"淡出,每一次结束我都要呆在屏幕前一阵子.
的确,这片子不适合每个人,尽管它加入了很多感情吸,可是对于热衷于悬念,美女,性,暴力,科技...的人,这绝对是超级无聊的片子.
美剧在中国的影视学院派看来,绝对也是嗤之以鼻的.(那帮吃饱了的家伙)
可是我真的是被片子电到了.
时代的背景,细节的处理,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香烟包装,都让人觉得服.
你可以说它是商业片,不过他更像是现实主义的陈述,不过有绚丽的包装.
美国的广告是生机勃勃的,诱惑的,兴奋的,性感的,可谁又能想象其中的痛苦和无奈呢?
看着中国广告畸形的发展,再看看MAD MAN里广告人的经历,只能说,梦不能做太多,现实点还是好.
PS,废话一堆,能坚持到这里的说明你也很无聊:P
5 ) 渐入佳境
其实看完第一季的时候,我有所怀疑,这部带着怀旧色彩的剧集虽然具可观性,但似乎并没有那么引人入胜,怎么就能拿最佳剧情片呢?
然而看罢第二季,我想有些进入状态了,在心态有点追的感觉,进度加快了。剧集围绕六十年代的纽约广告业展开,制作可谓精良,每一季都契合了历史事件,第一季尼克松肯尼迪PK总统大选,第二季的古巴导弹危机。时代的痕迹在人物、环境等各类细机上显露。
主人公DON的身上贴着孤独的标签,因为在他的身后隐藏着不为人道的秘密,即使如他的妻子都不曾了解,所以他害怕孤独却又不得不孤独,因为他与他人之间永远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DON的英俊属于那种硬汉型的,他天生对女人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正所谓命属桃花,无论老少通通主动投怀送抱,他基本不用去主动出击。
对于这样一个人物难以引起人的讨厌,因为他有着自己的底线,在很多时候他都流露出一份与当时资本主义冷酷不同的温情,他在面对公司开除老员工、摈弃小客户时那份无奈将他底线暴露出来。与他一样存有一份底线的,是那个努力成为一名曼哈顿人的小女人peggy,虽然有野心但仍存感恩之心,她是个成长中的freshman典型。
片中另外很典型的人物就算是pete了,这个曼哈顿昔日望族的破落子弟的身上一样有野心,但他同peggy有所不同,背景的不同在心态上同样不同,前一位是得到即收获,而这一位是非得到不可,急功近利显露无遗。这种心态影响之下,自私和不择手段就显得很正常了。比如要挟DON,比如为了生意对老爹的死也置之度外,看起来有点象个小丑似的人物,却时常也有让人同情的时候。那种职场的失落看上去很令人有切身体会。
而这三人的交集其实也非常有意思,如pete对DON虽然要挟过,虽然心理上有忿忿于不受其重视,但从心里来说他对DON还是相当佩服的,当遇到问题他还是会去找DON,透露消息给他或者请教于他。而pete与peggy之间发生关系似乎有点让人诧异,但最终故事的发展让人似乎也能找到两个不同背景下的人的共通点,一样有野心却一样有缺失,某时两人的心会碰撞一下,但最终还是分属不同的族类。
另外在DON的妻子betty身上,你仿佛也能读到某种变化,从第一季到第二季,betty的地位也在发生着变化,仿佛预言着女权主义的上升。
剧集中的人物众多,每一个都刻画得相当丰满,每一个都可讲一段故事,但你并不会觉得纷乱而影响主线。真的,看这样的剧集还确实需要耐心,等待着渐入佳境。
6 ) s02e04 谁都不容易
跟电影不同,电视剧有点流水账性质,每个人物也都有自己的一条线,我们可以旁观。
这一集中,对于每个人来说,life is not easy. 不用说Don 众望所归的压力,每个配角也是。
Betty 努力打造一个完美家庭,但Don回家后 总是精疲力尽的,也不与她交流;孩子调皮,希望Don管教,也许Don 有很多理由,但支持老婆也是他的义务。就像Pete 的岳父对他说:他的首要任务是让Turdy 开心,我们没有看出Betty 那点比不上 Turdy, 她花的钱可能比Turdy还要少。Don 确实是一个难侍候得主。
Peggy 事业有所起色,家里有一个嫉妒的老姐。老姐只是一个家庭主妇,嫉妒妹妹成为一个 Mahattan girl, 嫉妒她出了丑事老母还是护着她,最后一个稻草是,广受妇女欢迎的Father Gill 也更多的注意她。她嫉妒呀。在公司,秘书嫉妒她,嫉妒她享受了通常那些男员工的待遇,那时的等级正强,吃饭也要让秘书吃剩的。但Peggy的一个高人之处:她无视这些,虽然这嫉妒她的发狂。
Roger Sterling 风流之外也有难处,女儿有主了,但这两口,女儿是惺惺作态,幸亏老妈能够解码出她那颗虚荣之心,准女婿一副榜大款的态度,在他们面前,Roger 就是一个掏钱的主,可能他也这么认为这跟在妓女面前没有多大区别。
最不容易的当然是Duck,不幸的人,要公司投入这么大赌注,赌上自己的前途,正一切就绪,渐入佳境,客户临阵换老板了。
一个让人高兴的人是:Sally,婴儿肥,有小孩的天真,有小孩的懂事,又有模仿大人的言行,正是一个亮点。
也有一个人好像过得很舒适, Bert Cooper 好像除了拍拍扳以外没有作什么事情,但后果是:命运操在别人手中,虽然他可以选择在谁的手中。
上班的时候看到入迷,总监来了都不知道
广告就是让你在一瞬间被TOUCH到。PETER那么招人嫌的性格,我却喜欢他每次看PEGGY的眼神。
这季花了那么久终于看完了 收藏的版本居然缺2集真是煎熬
他的生活里有那么多人,她却只有他。
看到第二季才发现Don太自私,他从来不为自己在外面有情妇而心有愧疚,反而自己的老婆稍微穿的性感一点就会遭到他的呵斥。那个年代女性都是男人的附属品,是不被尊重的,不管是老婆还是情妇都如玩物一般,只不过各司其职,老婆负责贤惠,情妇负责风骚,都不可越界。这片子总是意味深长,欲语还羞的。
比起Don,我更喜欢Pete,尽管他是一个小丑一样的角色。还是很喜欢Peggy,以及那个摇滚的神父先生。喜欢第一部Don的两个mistress,各有风情!第二部一个太老了,一个太嫩了> < 闪回处理很细腻。不过Anna看着很像齐薇格= =
生活就是个深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坠落的方式…
四个字:男主是渣
人物刻画的速度终于起来了,在漫长的一季铺垫之后,这部剧的味道才终于出来。它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在情节推进之上极为精心的人物描绘,大量的视觉细节,几乎脱离任何道德判断的非阐述式事实呈现,如电影般精致。
关于性的情节多了很多哟
难怪娇蛮的《电影手册》如此推崇以马修·韦纳为首的编剧团队在这部剧里所体现出的能力和技巧,大量细微的雪花缓缓散落,直到雪崩的一瞬方觉每朵雪花独有的重量。个人的困境与世界的危机紧密相依互为表里,优雅之下蕴含的不堪隐秘潜伏随时准备揭竿而起。
几乎每集的片尾都结束得饶有意味啊,我还喜欢看诸如betty开枪打邻居鸽子和半夜归家啃鸡腿这样的情景……
延续老第一季的感觉。么有什么突破。剧情也趋于平淡。啧啧。don的老婆真素恶心,看不下去。整一个闷骚的slut。严重要求换人
渐渐对pegg不那么讨厌了,虽然betty愈发扭曲,却也不讨厌
兵荒马乱的一季,飞机坠毁了,梦露死了,察觉到爱情成为逃避温床而毅然抽身的人也结婚成为了别人的太太。喜欢琼为剧本着迷像个小女孩的段落。The Gold Violin一集的情思呼之欲出。巧借跟神父忏悔出卖妹妹也是小说般的转笔。
果然還是沒有什麼廣告。peggy仍是那麼招人嫌。嗯。
冷静焦虑型的剧集,现在终于找到了。在这般萧条的境况下,对着镜子照照五十年前的自己。恐怕当八零九零后的学生走出校园无处可去自宅自在的时候,才能壮大出如此庞大的剧本写作队伍,才能制造出好看且过目难忘的剧作来。等着我们。
不是职场人士可能无法体会这部剧拍的到底有多好,很少有美剧能够这样将工作和家庭的微妙关系刻画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地步。尽管我很讨厌这里面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子还是正值当年的有为之士还是那些已经功成身就的成功人士,但这就是现实。P.S.我的雷达准了这季新出的两SG确实是G
珍珠时代。永久孤独。欢愉下陷。专门剖析心理或者执著于表现同事家人邻里间乱成一口挤满细铁丝的深井以引起共鸣让观众各自投入各取所需的电视剧集,都及不上MadMen对人这种动物的入骨刻画,它轻柔优雅深沉忧郁,是下雨天给陌生过客奏起爵士乐的留声机。本季台风过境,雨水肆虐,请自备纸巾香烟。
慢热剧!越来越不喜欢betty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