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个周末,你有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念头,而《奇门遁甲》正好是你的选择,那么请你打消这个念头。
如果你已经购买了《奇门遁甲》的电影票,那么请你选择退票,大部分的第三方购票平台都有退票选项,提前24小时退票产生的退票费最低。
因为,《奇门遁甲》是一部不折不扣,毫无争议的烂片。
但是如果你喜欢王晶的《澳门风云》三部曲,或许《奇门遁甲》对你来说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
9号那天和朋友去看的点映,出来的时候朋友问我“你觉得这片子如何”,抱歉我当时词穷了。当初看三生三世我都能吐一堆槽,可是看到《奇门遁甲》我真的说不出话——因为我太生气了。如果说王晶拍出《澳门风云》是因为他是王晶,那么一部在徐克和袁和平加持下电影能拍得比澳门风云还澳门风云,借用豆瓣上的一句评价就是,我觉得我的智商被猪给强奸了。
失望,真是失望透了。
我实在是无法理解这几年,那些港片的老前辈究竟遭遇了什么?
拍出英雄本色的吴宇森拍出追捕这种垃圾、拍出龙门客栈的徐克分别联手尔冬升和周星驰捣鼓出三少爷的剑和西游伏妖,更不用提那个放任自己无限摆烂把大话西游搞到烂穿孔了还能继续搞的刘镇伟。
真tm悲哀。
记得82年那会儿袁和平能拍出《奇门遁甲》,在当时可以褒奖一句奇思妙想和趣味横生,那么到了如今,所有观众的见识都今非昔比了,你的想象力反倒止步不前,原封不动拿着30年前的那套东西,当观众们是弱智吗?
《奇门遁甲》究竟有多么灾难呢?
页游般既视感,渣穿的特效。
说这是中国导演3D第一人的徐克监制下的作品,真的是瞎。
想象力没进步也就算了,制作水平和几年前也是没差。
奉劝各位导演们,没预算就别玩特效,想玩特效你就多花钱。
现在是经济全球化,你们的电影是放在电影院里和国外友人同台竞争的,看看人家的特效再看看你的,不嫌尴尬吗?
有大鹏在我就知道会有喜剧的成分,但万万没想到这里头的梗会这么尴尬,“是一张”和“十一张”八百年的烂玩笑也能放出来,欺负观众这年头不刷微博?
反倒是大鹏成了片中最正经的人了,一正经,反倒没了演员自己的特色,然后大鹏还是男一,坐拥两个谋女郎——倪妮和周冬雨。
不是我嫌大鹏当不了男一,你告诉我这有cp感吗?
周冬雨和金城武在《喜欢你》里我都能看出cp感,和大鹏,抱歉我真没看出来。
倪妮就更不用说了……根本是俩画风的人。
设定方面也是一锅乱炖,本以为既然是“奇门遁甲”,片子里应该都是像预告片里那样,类似于“天地无极玄心正法”这样中国特色的斗法。
是我大意了。
我实在是意料不到一部武侠题材的片子还能拍成打怪兽片,编剧的脑洞让我羞愧。
而且有趣的是,这部中国武侠打怪兽片中,中国武侠们也没做啥事,打了三秒钟,就跑去围观怪兽打怪兽了。
倪妮这造型怕是刚从坐月子的房间里跑出来吧。
叙事方式也是搞笑,还搞章回体。
人家昆汀玩章回体是为了配合自己的非线性叙事,你一部一条直线走到底,插曲倒叙啥也没有,剧情弯都没有还章回体干啥呢,不知道的人怕是一位自己在电影院看的电视剧呢。
至于剧情到底有多么随心所欲,随便说段剧情吧。
影片的最后围观四人组(上图那四位)除了李治廷都挂了,周冬雨牺牲自己把这些人复活,然后就功德圆满地被埋了。
后面眼瞧着围观四人组打不过怪兽们了,一下从坟里面飞出来了。至于为什么复活,导演没说,你也别想知道,反正这会儿剧情需要她,她就必须复活,就是这么个理。
所以烦请这种给观众带来毁灭级观影体验的电影,滚出电影院好吗?
微信平台:我是尾号2473
整体走向都和《X战警:天启》一致么,凤凰女害怕自己变身黑暗凤凰毁灭宇宙所以眼看主角群被BOSS吊打,在主角群快被打挂了的时候终于爆发,觉醒凤凰力吊打BOSS。。。话说徐克徐大导您山寨哪一部X战警不好,非要山寨六部X战警中口碑最差的天启。。。当然那些喷凤凰女无理由复活的人也是够了,没看过X战警难道还没看过圣斗士星矢么,不知道Jean Grey难道还不知道一辉么,凤凰怎么都死不了,想复活多少次就复活多少次,难道不是最基本的常识么,还需要什么理由什么解释么。。。当然一开始看那变身效果的时候我还以为是野鸡精呢,不过复活后摆的那个POSE可是标准的一辉大招凤翅天翔啊,所以复活了很正常么。。。
话说这次徐导通过雾隐门真的是把完整的BDSM给全部展现出来了,Bondage(绑缚),Discipline(调教),Dominance(支配),Submission(服从),Sadism(虐待狂),Masochism(受虐狂)一样都没拉下,而且触手怪全片大活跃。。。虽然不太清楚触手怪和《古今大战秦俑情》有啥关系,反正《焚心似火》突然乱入的时候我是一脸懵逼的。。。
感觉周冬雨扮演一个具有SM属性的天然呆萝莉角色(还附带一点儿隐藏的色情属性,69。。。)还是很带感的么。。。但最后变成了个外表圣母内里心机的腹黑萝莉就有点儿不太协调的感觉了。。。
至于笑料方面,印象最深的反而是男女主一边听录音一边拨开触手的场景感觉最搞笑。。。
总的来说,周冬雨的萌萝风一颗星,周冬雨的裸背半颗星,触手怪大活跃半颗星,这片子也就两星了。。。
最后来说说CG特效,话说徐克当年的《蜀山》就被说特效太像游戏,我当时看的时候倒是觉得还好,但这次这么多年后的《奇门遁甲》的CG效果却反而感觉更像是游戏了啊,还是那种比较廉价的3D网游的感觉,从一开始的宇宙星球一出来就是一股浓浓3D网游宣传片风格啊。。。全片的CG特效看着都感觉像是用Unity引擎渲染出来的游戏过场动画似的。。。据说这片子特效成本花的钱也不少,但是CG效果咋越来越囧了呢。。。不和最终幻想15这样的目前CG技术顶级制作相比,就是和十六年前的最终幻想电影版的CG效果比起来也是吐血啊。。。虽说十六年前的最终幻想电影版也是当时的CG效果巅峰超级大制作,上亿刀的渲染农场费用,但按照摩尔定律,同样的性能最多2年成本就会降一半,十六年就是256分之一了,一亿刀的256分之一也就相当于不到三百万软妹币,和这片子的整体制作成本来说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吧。。。再说这片子又不是全程CG,怎么就做成了这种感觉像是Unity引擎量产3D网游过场动画的效果了呢。。。反正如果是为了看周大萌萝的话,这CG特效凑合着看也不至于不能忍,但如果是想要看大制作CG特效大场面来的话,那还是算了。。。
最后一堆爆,此刻应该配合难忘今宵,以及朱军、董卿一起喊“给大家拜年啦!春节好!”
妖怪都是被一堆鼻屎轰死的。
我天啊!最可怕的是导演硬cue笑点梗,全场还真的配合爆笑!我感觉自己看了一场就是进了一场片方自己买的场次!这个电影院里一半是临演吧!
独自加班的夜里,蓝盆友进场之后猛催说巨好看!满怀期待坐下来,拖着手。五分钟之后想赏对方耳光,就此别过!英雄!山高水长,大晚上何不回家暖炕?!
原本怀着很大的期望,“奇门遁甲”四个字让我误以为和《易经》,《鲁班书》或者“茅山术”有关系,想着终于有作品把这些讲一讲,而不是让这些中国的一种“文化”歧义的存在于日本漫画中,看了之后发现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奇门”是一个武器冰刃?“遁甲”是内功心法,能量源?真是最大了曲解了中国道家玄学,还不如日本表达的靠谱。
袁和平动作指导是一流的,但是此作品有些更偏徐克的风格,让我搞不懂两人的分工,而徐克近年来似乎很热衷于“特效”,中西合璧特效制作出的反派角色是电影很失败的一个因素,徐克放弃了自己的优势,失了自己风格的徐克终会被市场淘汰出局。
希望这只是他的尝试,放弃高产,专注于自己的风格才是票房解药。
作为一个奇门遁甲的爱好者,对这部电影其实是很期待的,看了影评之后虽然很失望,但还是会抽个时间去支持。看了豆瓣的评论,想来给大家科普一下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是术数之学,属于术数五术中“占”的范畴。奇门遁甲融合了周易,天文,律历,阴阳,五行,八卦,天干,地支,河图,洛书,九宫等等学术,是当之无愧的术数之王,帝王之学,和太乙六壬并列三式。
说说应用,在易学界,普遍说奇门来自军事战争,但其实这是不太正确的,说它来自黄帝这种更是荒谬,历史无从考究,但在古代,奇门被应用与军事战争,这个是的确存在的,在战争中可以预测胜败,趋吉避凶,选择合适的作战方位和时间,预测敌方动静等等。奇门通过利用时间和空间来占测吉凶,依此来选择最优的方案、时间和空间,以达到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目的。
在现代,多数人是用奇门遁甲来占卜,事情大大小小都可以预测,生活中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在奇门遁甲局式中找到相应的代表符号,更有“精通奇门遁,来人不用问”的美誉,就是精通奇门遁甲的人,即使不用问,也能知道别人的来意是什么,但要达到这样的功力,少说也得花几年的时间。这是预测上的一个应用,更有一个就是运筹,通过奇门遁甲来找到解决事情的合理的办法,提出解决思路,化腐朽为神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这更是另一层境界了,古代的张良诸葛亮刘基这些人,也是遁甲的应用者。对于研究奇门的人来说,奇门本身是不输出价值观的,它只是一个“术”,但其内含丰富的哲学观,可以让研究者更好的理解生活中的吉凶,动静,进退,取舍,更好的做一个进退有度、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人,与社会同呼吸,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丁元英说过一句话“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道止于术”。那么这就是一个“道”的层次,全看个人领悟,悟者自得。
那么现代人想了解生活中的奇门遁甲应该看什么书呢?清朝时期康熙大帝御定的《御定奇门宝鉴》基本就足矣。
宝鉴镇楼
第一次在豆瓣发文,想不到还是有挺多人看的,那我再更新一下。
上面的内容基本讲到了遁甲的内容和应用,但只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具体奇门遁甲是怎样的?奇门遁甲的局式是怎么样的?下面我会贴图来给大家科普下。
奇门共有1080局,各分为阳遁540局和阴遁540局,以上这图正是来自《御定奇门宝鉴》阴遁540局里面的一局,这个就是传说中的奇门遁甲的局式。想要进行预测,就是根据时间起一个局式,然后抽丝剥茧,对局式进行分析,再与现实相结合,从而预测生活中事情的吉凶。
这个是现代人布局普遍的局式,是根据我现在的时间起的。
奇门遁甲中
九星 “蓬,任,冲,辅,英,芮,柱,心,禽”。
八门 “休,生,伤,杜,景,死,惊,开”(火影忍者当中的八门遁甲的真实来源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术数奇门遁甲)
八神 "值符,螣蛇,太阴,六合,白虎,玄武,九地,九天"
这些符号在上面的局式当中都可以看到,实质上每个符号的命名都是有原因的,在遁甲局式当中,每个符号都有特定的内涵,都代表了生活当中的特定事物,这些符号在遁甲局式中的分布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的流逝,斗转星移,遁甲的局式演变也会跟着运动。总而言之,遁甲可以说就是一个效仿天地自然运行的盘式,而这个盘式当中蕴含了太多太多的知识,玄妙难知。
以前很多人说有人学奇门学疯,又或是学奇门学起局都要几年时间,这个是一点都不奇怪的,古代信息闭塞,古人对于知识都是极其保守,能弄到一两本关于奇门遁甲的书籍是很难的事,就算弄到了书籍,古籍里的很多知识都只是三言两语的概括总结性的介绍一下,没有人解释,找不到师傅根本就看不懂,很多知识也只是单纯的讲了,好不容易看懂了也不一定会用,因为古人在遁甲方面并没有留下什么占断实例应用实例,这更进一步加大了学习遁甲的难度,学习遁甲可以说是,狗咬刺猬,根本就无从下手。在现代,张志春老师写了一本《神奇之门》,将奇门讲得通俗易懂,这才算推广了奇门遁甲,让很多有易学基础的人也可以入门奇门遁甲,虽然此书也是多有诟病,但无论怎么样,起码将学习遁甲这件事变成了可能,想学习奇门遁甲的伙伴如果看《御定奇门宝鉴》看不懂的话,不妨看看此书。通过此书把很多概念搞懂了,再看《御定奇门宝鉴》。宝鉴对奇门很多概念、原理的解读要比神奇之门专业得多,更加接近遁甲原义,所以上文当中推荐看的是宝鉴而非神奇之门。此处摘录一段玄机赋作为结尾吧。
“奇门之法,玄妙难知。如天之高而不穷,天地间事事物物,悉在其中。吉可趋凶可避,造化可以换回。随问随答,不假思索,顺乎天而不杂以人,自然吉凶之验,如响应声无不灵,切勿以私心搜索玄奇,以涉于伪妄”
昨晚去看的,中间差点睡着了,港真的我本来不想写这破烂片的影评的,但是为了让大家省下这30块钱,多喝两杯奶茶,我还是决定写一篇影评,告诉大家这部片子有多烂,千万不要为了徐克去看,相信我,徐克是这部片子烂的一大原因。
我为什么会去看这部片子呢?原因如下
- 1982年袁和平导演的邵氏老片奇门遁甲蛮好看的,各种奇怪的偏门邪术,武打拆招,很带感,反正我对港片的剧情要求一向不高,打得好看我一般都能忍。
- 预告片里面小树林的打斗场景里面,有两个镜头,就是一个人呼的一阵化成一朵青烟的那个镜头,有点像胡金铨《山中传奇》里面的镜头。近年来徐克有些分镜和胡大师的电影越来越像了,所以此片中有模仿胡的镜头也是有可能的……
- 今年没看《摆渡人》,又犯贱了
我看此片之前没看剧情简介,《奇门遁甲》这种title给我的感觉就是,找个由头,一堆江湖人士使着各种偏门邪术对打,你飞个符呀我念个咒,大家好不快活演完90分钟,齐活!没想到此片的剧情居然是捉妖+找掌门(徐克是编剧)??倪妮捉妖还蛮好看的毕竟人美,大鹏那段就有点莫名其妙了,找掌门居然找到了大蓝凤(由小黄鸭扮演……)???剧情牛头不对马嘴,我忍了,中间还有各种奇怪的插入,五大掌门龙门石窟对打之类的(估计是徐克拍狄仁杰用剩下的脑洞废物利用),反正都难看的要命,五大掌门和倪妮的造型还不错,倪妮蛮美的。
特效也不太好看,本来看到那个石洞的场景还觉得不错,设计得有点像邵氏老片《楚留香之幽灵山庄》里面的布景,特效也不错……但就是这个场景基本没什么用啊,全片剧情和场景切换实在是太莫名其妙了,还不如邵氏八十年代打怪升级的武侠片……反派里面一个长得像变形金刚里面那个反派,一个长得像外星人,关键是最后和这俩反派对打的时候打了大概3分钟……就全都被小黄鸭,哦不大蓝凤给团灭了。
在片尾还看到了魏君子的名字……我今年买了本书《武侠大宗师:张彻》,没想到半本书都是魏君子夹带私货、寡淡如水、浪费纸张的影评,当时就对这人印象极差。结果这部电影的主创里面又有这位老兄……大概以后认准魏君子的电影绕道走也是避免看烂片的一大准则。
总而言之,有这点钱看电影还是省钱喝奶茶吧……还好我家离电影院近昨天走着去的,否则我还要接着心疼路费呢。
我感觉徐克好像基本上每一部作品都要有一些技术上的突破啊,这次这部《奇门遁甲》的真人3D真的太酷炫了
很喜欢前半小时,人物按章回体依次出场,带出古代黑科技和怪力神功等奇观。倪妮有女侠风范,李治廷蠢萌可爱,四角恋的文戏武做也蛮有趣。但后面两只怪兽和“神奇四侠”的设定不是很讨喜,小圆圈复活暴走让组团打怪失去了意义,特效持续轰炸,有些视觉疲劳。技术进步可以实现想象力,但有时也会成为阻碍
国产异形移植本土大可不必,东方式奇门幻术大有文章可作,徐克贡献的部分蜻蜓点水,三D视效低幼无聊,动作戏几无亮点,看了一场特效样片;原本最期待的怪神乱力敷衍,要学西方的怪兽/超英,没有成熟的工业体系很难完成,整体粗糙,一帮人胡打胡闹,强行笑点。
魔法少女小圆。 作为贺岁片凑和。惊喜是插曲焚心似火。故事讲得有多糟呢……和封神隔着两个钟馗。女主是无限复活加魔法输出的,主角队伍中其它所有人在boss战里都是打酱油的。周冬雨前半段还成,恢复正常后反而不正常了。袁和平只适合实战对打的武术风格,在本部里狂放烟花毫无看点。
不适合小孩子看,先提示一下。电影一点也不好看,剧情不连贯,也没有期待的奇门遁甲应该具备的那些术什么的,就是靠武打与特效拼拼凑凑,所谓的演员们也没什么演技、彼此之间毫不来电。强大到无解的天外妖力也只能靠强大到无解的少女神力去破解了。
#电影院#难道大鹏和李治廷不应该对调角色吗?生旦净末丑,长着一张谐星脸的男主左拥右抱怎么看都效果不佳。现在的明星没有身段和功底都不会拍打戏,只能逼得老怪和八爷转型成视觉特效大师,主角团随便出来摆个造型比划几下简单的动作,剩下的就全交给特效怪物们上了,老怪还是触手系爱好者啊
感觉纯粹是徐克喝多了瞎编的故事,拿边角料素材给狄仁杰3练特效。开头还行,boss出来就崩了,剧情不清不楚,转场随心所欲,特效乱七八糟,我们要看的是江湖情义,不是狗男女大型白学现场,龙门飞甲教训不深吗。给续集做大铺垫的前提是首部要小格局踏踏实实讲故事。倪妮美哭,我宁肯看她抽两个钟头的烟
点映。虽然同样是袁八爷导演,但到这部基本上已经面目全非了。比起82版靠道具和武打就能博人眼球的特点相比,大量特效包装下电影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况且特效并不精致。节奏不成问题,但笑点以致感情和高潮的铺垫都没有该有的效果。八爷已经成为了中国的沃尔特·希尔,拍电影不烂,但是非常的平庸。
向佐演男主我理解,毕竟人有钱,可是到底谁这么力捧大鹏啊?他也不可能是睡了谁吧?为什么在不是他自己导的电影里他也能做男主,而且还能让倪妮周冬雨为他争风吃醋啊?这个角色只有陈坤演有说服力吧???伍佰都比大鹏好看啊!
真心不觉得那么差,比较同意友邻独孤岛主说的,黄金年代香港电影的游戏精神。我对很多港片的整体印象其实就是这样:细节上天马行空极有想象力,但整体故事构架乱七八糟不知所云。徐克是其中的典型。这部电影很多地方都让我想到同样他编剧的《妖兽都市》那部片子。当然,说实话,我本来就不是个港片迷。
作为徐克的影迷,他这一年的表现实在是令我太失望了——先是春节档的《西游伏妖篇》浇我一盆凉水,现在又用这部电影给我当头一棒。剧情弱,台词水,笑料老套,想象力跟老版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而且,作为特效大片,这特效水准也太差了……就这玩意还想拍续集?
看的点映,故事一团糟糕,但居然也烂出了一种风格。如果对徐克和八十年代港产奇幻片有特别偏爱的话,或许还能看到不少怀旧的元素,但暴露故事的创作倒退,奇幻武侠大战外星人,大鹏的男主hin尴尬,强行结尾也是厉害,片子里的想象力都是二十年前徐克用过的,只能沦为一出拙劣幼稚的武侠版巴拉拉小魔仙
剧情太过于随意和儿戏了,感觉好像片场现写的剧本。表演、视觉等等各方面,也都挺差的。
徐克大法好,能飞绝不跑
1.中国队形的恶搞超级英雄片;2.蓝色的母鸡破地而出,绝对的败笔,直接导致结尾彻底崩成一场拙劣的烟花秀;3.彩蛋有趣,重新审视“日夜操劳”这个成语。
周冬雨化身的那只鸟,玩网游的朋友一定很眼熟吧。我想给它一个违心又尴尬的赞。
1.周冬雨你放开大鹏,有什么冲我来!2.想知道周冬雨为什么要对大鹏扇“六十九”个耳光,有什么含义吗?3.周冬雨一个人就打败了两大BOSS,其它人全是打酱油的,去掉也没什么不妥。(那为什么不直接去掉呢?)4.可怕的不是妖怪,可怕的是还有续集。
美术视效好,一部精装修版的《封神传奇》,拿着这么大的制作,照搬香港八九十年代神魔片的怪力乱神拍法实在太!土!了! 话说,海内外那些一部电影不把boss打完留着拍续集的,坟头草都能拼出一座足球场了。
求求你们,把做特效的钱分一点把故事好好写行不行。
大鹏他是怎么搭上这些人的🤔